-
第1部分:檢討政府警醒!1991年 | 1月8日
-
-
人為統治權衡功過
第1部分:檢討政府
1989年歐洲所發生的戲劇性政治轉變以一種獨特的方式把世界的注意力集中在政府問題之上。一本時事雜誌指出:「1989年會永誌人心,但人不是記得這是東歐轉變的年份,而是記得這是我們認識了40年的東歐結束的年份。」
美國國務院負責制定政策的官員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看法甚至更進一步。最近他寫道:「我們正在目擊的,也許不只是冷戰結束,或者戰後歷史某一段特定時期的過去,而是目擊一段歷史的結束:人類意識形態進程的終點。」
這個看法雖頗有商榷餘地,卻把我們的注意力引到一些非常重要的問題之上。例如,我們可以怎樣評定過去多個世紀以來的人為統治呢?人類已達到可以說是「一段歷史的結束」的時候了嗎?各政府的前途究竟怎樣?這些未來事件對我們各人有什麼影響?
人民對政府有什麼感覺
千千萬萬的人民顯然對自己的政治領袖大感失望。有這樣感覺的不單是住在歐洲的人,其實各處的人民在不同程度上也有同感。例如,且讓我們看看拉丁美洲的各國。
一本著名的德國商業雜誌把當地在1988年年終的政治情況描述為「一塌糊塗」。這本雜誌接著解釋說:「阿根廷的……經濟正分崩離析。巴西快陷於無法控制的境地。祕魯已窮途末路。烏拉圭正勉強渡過難關。厄瓜多爾正力圖應付無可否認的緊急情勢。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正竭力維持岌岌可危的民主傳統。在墨西哥,眾所周知50年來一直由一個政黨執政的穩定局勢……正在解體。剛過去的1980年代被人稱為『失落的10年』。」
在某些地方,政界人士受歡迎的程度已降到歷來最低點。奧地利有一項調查,要求人民按照聲望次序列出21種職業,他們把政界列為第19位。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舉行的民意調查顯示,接受訪問的百分之62公民承認對政界人士沒有什麼信心。
波恩大學心理學研究所所長伯格勒(Reinhold Bergler)教授警告道:「青年人正站在棄絕國家、政治以及政界人士的邊緣。」他說在青年人當中,有百分之46認為政客是「信口開河的人」,百分之44認為他們十分腐化。
一位美國民意測驗家在1970年代寫道:「許多人相信(政治)程序對人民漠不關心,而且毫不忠實,所以選民根本不能用這種方法來達成自己的目的。」因此在美國,覺得政客「並不真正在乎有什麼事發生在你身上」的人數由1966年的百分之29持續增長到1980年代的百分之58。德國報章《斯圖加特新聞》認為這樣的評價是有根據的,說:「有太多政客先顧及自己的利益,然後才在可能的時候顧及選民的利益。」
因此可以理解的是,政治冷感正與日俱增。1980年,美國只有百分之53的合格選民前往投票。據報這是第5個連續的投票率低點。到1988年,投票的人數降到只有百分之50。
政客承認這個難題。一位知名的世界領袖承認:「政治生涯……非常虛偽。」他解釋原因說:「人必須虛偽才可以得到職位,才可以保有職位。」說這話的是誰呢?前任美國總統尼克遜(Richard Nixon)。鑑於減短他總統任期的醜聞事件,很少人會懷疑他對政場的內幕知道得很清楚。
政治的缺點使忠實的人懷疑是否有可能建立好政府。完全沒有政府反會更好嗎?問題的解答是在於『不要政府』嗎?
[第4頁的附欄]
「缺乏智慧的領導,全民就潰敗。」——箴言11:14,《當代聖經》
-
-
我們真的需要政府嗎?警醒!1991年 | 1月8日
-
-
人為統治權衡功過
我們真的需要政府嗎?
無政府:沒有任何形式的政治權威,導致一個由個別的人組成而沒有政府的社會,這些人聲稱自己完全自由。
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一切形式的人為政府都注定是不穩定而常有變動的。據一位作者說,亞里士多德聲稱「一切政權的穩定性都被時間的侵蝕能力所腐化」。
鑑於這些情形,難怪有些人提倡完全不要政府,或至少盡量減少政府的管理。但提倡『不要政府』其實就是要求無政府(英文anarchy)。這個字詞來自一個希臘字,意思是「沒有統治者」。
法國政治作家蒲魯東(Pierre-Joseph Proudhon)在1840年,也就是整整150年之前,運用「無政府」一詞。但無政府主義哲學卻在200年前已由英國人溫斯坦利(Gerrard Winstanley)清楚概述出來。正如《新大英百科全書》解釋道:「溫斯坦利定下了若干概念,後來成為無政府主義者的基本原則:權力使人腐化;財產和自由勢不兩立;權威和財產合起來就是罪惡之父;惟獨在一個沒有統治者的社會裡,人人分擔工作,分享成果,人才能夠自由快樂,不用按照上頭加諸他們身上的法律行事,而是按照自己的良心行事。」
但經驗豈不是告訴我們,每個團體都需要有一個架構,以便在其中運作嗎?《世界書籍百科全書》指出:「從最早的時期開始,某種形式的政府都是每個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解釋道:「每群人——從家庭到國家——都有行為規則支配其中成員的生活。」不然群體又怎能夠達成目的,造益所有成員呢?
因此,大部分人都很容易接受這個見解,認為某些機構有權行使權威,為了大眾的好處而作出決定。如果沒有政府為社會作出決定,人人就會聽命於自己的良心,就像溫斯坦利所主張的一樣。這會促進團結嗎?抑或很可能每個人都傾向於追求自己的利益,以致常常妨礙別人享有同樣正當的權利?
在無政府方面所作的實驗根本無法改善人類的命運。20世紀的恐怖主義者力求使社會不穩定,決心要毀滅他們認為正在毀滅他們的東西。但這樣做並沒有使情形有任何改善。
簡而言之,『無政府』只會引起混亂而已。因此,問題並非是『要不要政府?』而是『哪種政府才能達成最好結果?』
人為統治的起源
人受上帝統治乃是六千多年前上帝為人類在伊甸園裡所立的原本模式。創造者強調人類需要倚賴他,倚賴他對事情的指引。這與後來聖經所宣述的原則一致:「行路的人也不能定自己的腳步。」(耶利米書10:23)或者正如一句中國箴言所說的一般:「若無天助,寸步難行。」
可是第一對人類卻有不同的想法。他們選擇『不靠天助』而行,最後被迫行出上帝賜給他們的樂園。後來,人類家庭越來越大,人也越來越需要有政府管理他們,以求在這個安排之內確保和平秩序。人一旦棄絕上帝的統治,人為統治就必須取而代之以填補真空。——創世記3:1-5。
全都相似——卻各有不同
從這個不利的開始起,人類政府採取了許多形式。不論政府的形式非常簡單抑或極端複雜,一切人為政府都有若干相似之處,以下是其中一二:
政府照顧治下臣民的需要。政府若沒有這樣做就失去合法地位了。
政府制定行為的準則。臣民若不遵從這項準則,就會招致刑罰。這項準則由規例、法律,以及多個世紀以來逐漸形成的傳統所構成。大部分公民都服從這套行為準則,原因可能是:他們看出遵從準則的益處,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由於同輩壓力而這樣做,或因為他們若不這樣行就會受罰。
政府執行立法、行政、司法服務。政府運用某種有組織的體制這樣做。政府制定法律,主持公道,執行政策。
政府與商業世界維持鞏固的經濟聯繫。
政府也往往與某種形式的宗教攜手合作,有些關係較為緊密,有些關係較為疏遠。他們這樣做是為了使自己的統治享有某種合法地位——『得蒙上天祝福』——這是在其他方面得不到的。
當然,政府也各有不同之處。政治科學家把政府區分、歸納為許多類。《新大英百科全書》寫道:「例如,古典的區分法是按照統治者的數目把政府分類——一人統治的政府(君主制或君主專制)、少數人統治的政府(貴族政治或寡頭政治)、許多人統治的政府(民主政體)。」
有時,政府按照以下的因素而分類:政府的關鍵機構(議會制、內閣制)、政治權力的基本原則(傳統政治、神權政治)、經濟架構、運用或濫用權力的方式。這本參考書同時指出:「這些分類原則雖然沒有一個能綜合全面,卻各有其長處。」
不管我們把政府怎樣分類,最要緊記的是,各種形式的人為統治——無一例外——都被稱在天平裡權衡功過。這對我們所有人都會有深遠的影響。
[第6頁的附欄]
論到至今仍然統治的政府權威,使徒保羅寫道:「人人都應該順服較高的權威。」(羅馬書13:1,7,《新世》)因此,只要不違反至高上帝的律法,基督徒就會遵從聖經的指引,本著良心服從當地的一切法律。
[第7頁的圖片]
人必須有政府以防止混亂——就像需要交通管制一樣
-
-
人為統治權衡功過——為什麼?警醒!1991年 | 1月8日
-
-
人為統治權衡功過
人為統治權衡功過——為什麼?
《儆醒!》很高興宣布刊載一系列的文章,稱為:「人為統治權衡功過」
沒有人能否認政府(我們的討論僅限於政治範疇裡的政府)對世界歷史和對我們每個人均操有重大影響。你所說的語言,你所追求的生活水平,你所從事的工作種類,你所享有的社會制度,甚至可能你所信奉的宗教,都至少部分受制於反覆無常的政治轉變。
既然政府是必需的,我們有誰不想生活在一個最能滿足我們需要的政府形式之下呢?但哪一種政府才是最好的呢?在統治權的問題上,我們有選擇的餘地嗎?
《儆醒!》很高興宣布刊載一系列的文章,稱為「人為統治權衡功過」,以後會陸續發表。這一系列文章會探討君主制、貴族政治、寡頭政治、財閥政治的歷史背景,並且探究民主政體的廣闊範疇,以及形形色色的共和政體。這一系列文章會討論專制制度、獨裁統治、極權政府,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法西斯主義和納粹主義。文章也會考慮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人為統治十分錯綜複雜,因此我們無法將每種政府都詳細加以討論。這些文章不是設計成一本詳盡的政治學手冊。這些文章並不會推薦或鼓吹一般的人為政府,或世上某種形式的政府。文章會比較各種政府形式,但目的並不是要鼓吹某種形式比另一種優越。《儆醒!》會緊緊遵從本刊在第5頁所刊登的宗旨:「它也探察時事的幕後原因及指出其真正含義,可是它卻在政治上保持中立。」
「人為統治權衡功過」一系列的文章乃是『探察幕後原因』的過程之一。這些文章會指出『時事的真正含義』。這些時事顯示人為統治正面對重大危機。
《哥倫比亞世界歷史》一書用以下的話形容目前的危機:「我們發覺政府、宗教、道德、社交、語言、藝術,以及文明生活的最終基礎——大眾的期望——的現況,容許我們對現紀元的重要性至少下一個暫定的結論。政府是這一系列事物的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一項。……一般人藐視法律,也藐視執行法律的國家及對兩者仍然懷有信心的統治者。……如今的展望和一個世紀之前迥然不同。……在世上許多地方,各種勢力可以隨時襲擊市政廳,制止公開聆訊,蹂躪大學或者炸毀大使館。……人對絕對自由的瘋狂要求有如病毒一般迅速蔓延。……簡而言之,這時代最顯著的政治、社會理想和最大的推動力就是分離主義;不管分離主義假托什麼古老哲學,事實也一樣。倘若這尚未算是崩潰,也無疑是解體了。」
「解體」行將導致「崩潰」嗎?若然,這會對我們所居住的世界有什麼影響?事實是,人為統治正在受審,但不只是受人類審判而已。數千年以來,人類一直把自己的政府稱在天平裡權衡功過,結果一次又一次發覺它們有所虧欠。但這次宇宙的創造者卻要親自與各政府算賬。多個世紀的人為統治紀錄表明上帝應該讓它們繼續統治下去嗎?抑或它們給稱在上帝的審判天平裡之後,顯出它們必須下台?若然,什麼能夠取而代之?
「人為統治權衡功過」一系列的文章會增加你對政府的認識,並且使你充滿希望,因為你有充分理由保持樂觀。較佳的政府快要出現了。但最要緊的是,你能夠活著享受這個政府的德政。
[第9頁的圖片]
人為統治的紀錄給稱在上帝公正的天平裡時,上帝會作出有利的判決嗎?
[鳴謝]
WHO photo/PAHO by J. Vizcar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