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體,聖靈,生命力,精神洞悉聖經(上冊)
-
-
靈體,聖靈,生命力,精神
(Spirit)
希臘語詞pneuʹma(普紐馬)取自pneʹo(普內奧),意思是「呼吸或吹氣」。有學者認為,希伯來語詞ruʹach(魯阿)所取自的詞根有相同的意思。換言之,「魯阿」和「普紐馬」的基本意思都是「氣息」,但也有其他引申義。(參看哈2:19;啟13:15)在聖經裡,這兩個詞還用來指風、活物體內維持生命的動力、精神態度、靈體(包括上帝和天使),以及上帝發出的動力(即聖靈)。(參看凱勒與鮑姆加特納合編的《舊約全書辭典》,萊頓,1958,877-879頁;布朗、德賴弗、布里格斯合編的《舊約希伯來語英語詞典》,1980,924-926頁;《新約神學詞典》,G.弗里德里希編,譯自G.布羅米利的英譯本,1971,第6卷,332-451頁)上述詞義有一個共通點,都指肉眼看不見但明顯在發揮作用的力量或個體。換言之,這力量或個體是看不見的,但產生的效果卻清晰可見。
-
-
靈體,聖靈,生命力,精神洞悉聖經(上冊)
-
-
至於《希臘語經卷》,則看來只有約翰福音3:8曾用「普紐馬」來指「風」。
-
-
靈體,聖靈,生命力,精神洞悉聖經(上冊)
-
-
其他受造的靈體 另外,聖經也稱天使為「魯阿」和「普紐馬」。(王上22:21,22;結3:12,14;8:3;11:1,24;43:5;徒23:8,9;彼前3:19,20)在《希臘語經卷》,譯做「靈體」的「普紐馬」一詞則大多指邪靈,即邪惡的天使。(太8:16;10:1;12:43-45;可1:23-27;3:11,12,30)
詩篇104:4的一種譯法是:「上帝叫他的天使成為大能的靈體,使他的僕役成為毀滅之火。」有些譯本卻把經文譯做「以風為使者,以火焰為僕役」和類似的譯法。(和合,新譯,現譯,呂譯)雖然後一個譯法並非完全不能接受(參看詩148:8);但使徒保羅所作的引述(來1:7)顯然跟希臘語《七十子譯本》的譯法更一致,也跟上述前一個譯法更吻合。(在希臘原文裡,希伯來書1:7中的定冠詞[tous圖斯]是放在「天使」而非「靈體[pneuʹma·ta普紐馬塔]」前面的,可見「天使」才是句子中的主語。)《巴恩斯新約評注》(1974)說:「精通希伯來語的[保羅]理應比我們更清楚這節經文[即詩篇104:4]的句子結構如何;而且在引用經文作為立論的根據 時,他理應會按照讀者如何理解相關內容作為依據,他的讀者都很熟悉希伯來語和希伯來文學作品。」(參看來1:14)
上帝的天使雖然能化身為人,在人面前顯現,但他們本來的形體卻是肉眼看不見的,並非血肉之軀。天使是充滿生氣的靈體,力量十分強大,因此用「魯阿」和「普紐馬」來形容他們非常恰當。
以弗所書6:12說,基督徒有一場角鬥,「不是對抗血肉之軀,而是對抗那些執政的、當權的、統治這個黑暗世界的,對抗天上的邪靈」;最後這句話在希臘語的字面意思是:「對抗天上邪惡的屬靈[事物](希臘語pneu·ma·ti·kaʹ普紐馬蒂卡)」。現代的不同聖經譯本都顯示,經文指的不是抽象的東西如「屬靈的惡事」(《英王欽定本》),而是指靈體 所做的惡事。因此,一些譯本有以下譯法:「天空屬靈氣的惡魔」(和合),「天上的邪靈」(新譯),「天界中諸惡靈」(呂譯),「宇宙間邪惡的勢力」(現譯)。
上帝發出的動力(即聖靈) 在聖經裡,「魯阿」和「普紐馬」絕大多數都是指上帝的靈或他發出的動力,即聖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