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後的仇敵』將被征服!守望台1993年 | 11月15日
-
-
應付親者的去世
我們的親人若突然去世,死亡就更是個不折不扣的仇敵。一個患了不治之症的妻子知道自己不久人世,就對丈夫說:「你比我難受得多。」她為什麼這樣說?因為聖經說:「凡你手所當做的事要盡力去做;因為在你所必去的陰間[人類的墳墓]沒有工作,沒有謀算,沒有知識,也沒有智慧。」(傳道書9:10)死者不會再受痛苦。可是悲傷的擔子卻落在在生的親友身上。對於這樣的痛苦,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上帝的話語聖經含有許多予人安慰的話。安慰的一個來源是閱讀和沉思詩篇。試想想,讀到以下一類的詩句無疑令人深感安慰:「天天背負我們重擔的[耶和華],就是拯救我們的上帝,是應當稱頌的!」——詩篇68:19。
安慰的另一個來源是基督徒會眾。在公元第一世紀,使徒保羅寫道:「要尊敬那真為寡婦的。若寡婦有兒女,或有[能夠在物質上照顧她的]孫子孫女,便叫他們先在自己家中學著行孝,報答親恩,因為這在上帝面前是可悅納的。寡婦記在冊子上,必須年紀到六十歲,從來只作一個丈夫的妻子,又有行善的名聲,就如養育兒女,接待遠人,洗聖徒的腳,救濟遭難的人,竭力行各樣善事。」(提摩太前書5:3,4,9,10)同樣,今日耶和華見證人也幫助和安慰那些遭遇不幸的信徒同工。
許多時,痛失親者的人所需作出的最大調整是在感情方面。一位兩年前喪偶的男子寫道:「我深愛我的妻子,她去世是我一生最痛心的事,我感到難以忍受。」結了婚一段時間的人跟配偶分享了人與人之間最親密的關係。配偶若死去,在生的一方自然感到莫大的損失。他可以向誰求助呢?
在這樣的情況下,優良的基督徒友伴能使喪失親者的人獲得造就。一句智慧的箴言說:「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箴言17:17)鰥夫和寡婦都需要幫助——需要朋友的真摯支持。明智的朋友會鼓勵悲傷的人盡情傾訴,即使這樣做會使傷心的人流淚。或者,一個自己曾經歷喪偶之痛的人可以向痛失親者的人提出一點仁慈的幫助。聖經勸告我們,要「勉勵[抑鬱]的人」。(帖撒羅尼迦前書5:14)請不要忘記,鰥夫和寡婦都很懷念自己的配偶。因此,惟獨在大家都能保持貞潔行為的情況下,喪失親者的人才應當向別人傾吐。——彼得前書2:12。
要解除死亡所造成的痛苦,最佳的方法莫過於保持忙碌,努力幫助有需要的人。對於那些認為自己才亟需別人幫助的人說來,這絕不是易事!這需要我們表現不自私的精神才行。不自私地為別人做事有助於排解悲傷和痛苦,因為耶穌說:「施比受更為[快樂]。」——使徒行傳20:35。
-
-
『最後的仇敵』將被征服!守望台1993年 | 11月15日
-
-
[第5頁的圖片]
優良的基督徒友伴能使喪失親者的人在靈性上獲得激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