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流行節日背後的真相
    警醒!2001年 | 10月8日
    • 萬聖節前夕,顧名思義,是宗教節日萬聖節的前夜。表面看來,這是個基督教名字,然而它的起源卻不那麼神聖。事實上,一些學者指出,萬聖節前夕源遠流長,早在基督教之前,移居英國和愛爾蘭的凱爾特人已慶祝這個節日了。凱爾特人以陰曆計算日子,把一年分為兩季,就是陰暗的冬季和陽光充沛的夏季。在最接近11月1日的滿月時分,凱爾特人慶祝夏末節(又稱桑巴因節)。a

      夏末節是凱爾特人的新年。當天標誌著夏季結束,穀物已經收藏妥當,牛羊也從牧場關進戶內。由於日照時間短了,凱爾特人相信,藉著舉行不同的儀式和獻上祭物,太陽就會重新發光發熱。為了表示一年已過,他們先把所有火種熄滅,然後燃起神聖的營火,迎接新年來臨。當地居民就從營火中取火,再次點燃家裡的壁爐。英國的篝火之夜營火處處,實際上是沿襲了凱爾特人的風俗。據說這些營火能驅走鬼魔。

      凱爾特人相信,在夏末節,陽間和冥府的屏障被除去,惡鬼善靈都會來到地上,四處遊蕩。鬼魂看來會回到自己家裡去,於是家家戶戶擺上食物、飲料,好安撫歸來的幽靈,以及消災解難。今天,孩子們打扮成鬼怪、女巫,挨家索取糖果,戶主不請吃就惡作劇一番,他們萬料不到,這種種行徑實際上反映了夏末節的古代儀式。讓·馬爾卡利在所著的《萬聖節前夕的來歷和習俗》中說:「孩子從住戶的手裡接過糖果,在屬靈層面上,這個舉動代表陽間和冥府的接觸,孩子們卻懵然不知。所以,萬聖節前夕背後的真相……其實是宗教儀式。」

      由於人們相信陽間和冥府的藩籬拆除了,凡人也就很容易過到幽冥之地去。因此,夏末節是個大好時機,讓人解開未來之謎。蘋果和榛子被視為聖物,可以用來占卜,求問姻緣、疾病、死亡等事。例如,一些畫上記號的蘋果會放進裝滿了水的盆裡,年輕男女只可以用嘴來取蘋果,據說這樣做就能看見未來的配偶。萬聖節前夕的遊戲「咬蘋果」,正保留了預卜未來的習俗。

      夏末節當然少不了縱酒狂歡,為所欲為。馬爾卡利說:「傳統美德不是被人輕視就是被人顛倒。不成體統的行為受到認可,受到認可的行為卻變了不成體統。」今天的萬聖節前夕也反映同一精神,難怪在世界各地廣受歡迎。《宗教百科全書》把今天的萬聖節前夕描述為「漫無節制的狂歡夜,大人把自己的文化修養、身份尊嚴全拋諸腦後。因此,凱爾特人的節日,基本上是讓人每年狂歡一夜,好逃避現實。這個特色一直流傳到20世紀」。

  • 流行節日背後的真相
    警醒!2001年 | 10月8日
    • a 人們一直以為桑巴因是凱爾特人所供奉的死亡之神,其實桑巴因是個節日名稱(即夏末節)。專門研究凱爾特人的法國學者讓·馬爾卡利說,凱爾特人在夏末節所供奉的可能是光神盧古斯。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