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向上帝傾心吐意守望台2010年 | 7月1日
-
-
他們向著示羅走去的時候,哈拿心裡也許一直想著應該怎樣向耶和華禱告。到達目的地後,他們先停下來吃飯。吃過飯後,哈拿馬上到耶和華的聖幕去。那時,大祭司以利正坐在聖幕的門柱旁邊,但哈拿沒有注意,因為她只是想著要向上帝祈禱。她深信自己既然來到聖幕,上帝一定會垂聽她的禱告。就算世上沒有人能完全明白她的苦況,天父也必定明白。這時,滿腹的苦楚在她五內翻湧,她就哭了起來。
哈拿一邊默禱一邊抽泣,連身體也顫抖起來。她的嘴唇顫動著,默默在心裡向耶和華陳說自己的痛苦。她在天父面前盡情傾訴,禱告了很久。在禱告中,哈拿不只是一味請求上帝滿足她生孩子的渴望。她當然希望獲得上帝賜福,但她也很想把自己所有的獻給耶和華。因此她起誓說,如果自己生下一個兒子,就會把兒子獻給耶和華,一生事奉他。(撒母耳記上1:9-11)
在禱告方面,哈拿也為所有事奉上帝的人樹立了榜樣。耶和華仁慈地鼓勵他的子民向他坦誠傾訴,放心把自己的憂慮告訴他,就像一個小孩跟他所信賴,而且也疼愛他的爸爸說話一樣。(詩篇62:8;帖撒羅尼迦前書5:17)關於向耶和華禱告,使徒彼得在聖靈啟示下寫了這句令人安慰的話:「你們要把一切憂慮卸給上帝,因為他關心你們。」(彼得前書5:7)
然而,世人卻不像耶和華那樣了解和體恤我們。哈拿一邊哭泣一邊禱告的時候,突然聽見一個聲音,把她嚇了一跳。那是大祭司以利的聲音,原來他一直在留意哈拿。以利說:「你要醉到幾時呢?快快醒來吧。」他看見哈拿的嘴唇和身體不停顫動,情緒又很激動,他沒有問清楚就貿然斷定哈拿是喝醉了。(撒母耳記上1:12-14)
這時,哈拿肯定難受極了。她已經那麼痛苦,現在還要被人無理地指責,而且責備她的,更是一個很受人尊敬的人呢。可是,哈拿再次顯出對上帝的信心,為我們樹立典範。她沒有因為別人做得不好而影響自己對耶和華的崇拜。相反,她恭敬地回應以利,向他解釋自己的情況。接著,以利也許用比較溫和的語氣對她說:「你安心回去吧,願以色列的上帝把你所求的賜給你。」(撒母耳記上1:15-17)
哈拿到聖幕崇拜上帝,並向耶和華傾心吐意,這對她有什麼幫助呢?聖經說:「於是婦人回去吃飯,臉上再沒有愁容。」(撒母耳記上1:18)哈拿感到如釋重負,彷彿把壓在心頭的一塊大石,放在天父那比她寬闊有力得多的肩膀上。(詩篇55:22)對天父來說,會有什麼難題是他承受不了的嗎?從來沒有,也永遠沒有!
每當我們感到被壓力壓得透不過氣來,或者情緒低落,意志消沉,我們就應該效法哈拿,向上帝坦誠傾訴。聖經說,耶和華是「聽禱告的主」。(詩篇65:2)我們懷著信心向天父傾心吐意,就會像哈拿那樣,得到上帝所賜的「超越人所能理解的」平安,不再鬱鬱不樂。(腓立比書4:6,7)
-
-
她向上帝傾心吐意守望台2010年 | 7月1日
-
-
◼ 在她的第一個禱告裡,哈拿稱上帝為「萬軍之主耶和華」。在聖經的記載中,她是第一個使用這個頭銜稱呼上帝的人。這個頭銜在聖經原文裡出現了285次,頭銜顯示上帝手下有千千萬萬的天使,像大軍一樣聽從他的指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