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人們何以要吸煙,何以不應吸
    警醒!1987年 | 3月8日
    • 人們何以要吸煙,何以不應吸

      非洲的饑荒在1985年成了頭條新聞,但在同一年,殺人超過200萬的兇手卻是吸煙。饑荒引起廣泛的注意而促使舉世採取行動,可是吸煙卻被人淡然置之。人若停止使用煙草,就可說是歷向最大的「禁毒行動」了;但你不必屏息等待這件事發生。許多強大的勢力正千方百計阻止這件事發生。

      吸煙已經成為全球性的流行病。每年有10億以上的人吸食5萬億枝香煙。1964年,美國公共衛生局局長庫普(Everett Koop)提出關於吸煙危險的警告。自此以後,美國吸煙者的百分率已告減少,但香煙的使用數目卻增加了百分之20。普世的香煙消耗量增長了百分之75。吸煙在先進國家已達到流行病的程度,在發展中的諸國也近乎大爆炸。與吸煙有關的疾病每年奪去千百萬人的性命。全世界的死亡率有百分之5和煙草有關。在歐洲和美國,因吸煙而死的人佔全部死亡人數百分之20。在加拿大,成年人因吸煙而死的佔百分之17。

      最富於諷刺性和最可悲的是,正如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吸煙乃是「世上可以防範的最重要健康難題」。那麼,為什麼世人要繼續吸煙和遭受致死的惡果呢?不應吸煙的原因已是顯而易見的事。但關於吸煙的原因,卻要作較深入的研究才行。

      去年1月,美都華盛頓的世界監視機構發表一項關於吸煙的書面報告。除了上述資料之外,報告還提出更多的資料。報告說:「被煙草所殺的美國人比烈性毒品所殺的多13倍,比車禍所殺的多8倍。」煙草每年奪取美國人的性命比在第二次大戰中喪生的美國人還多。世界監視報告同時評論說:「政府採取軍事性的行動去對付大麻或鴉片的生產或運輸,但卻沒有對殺人更多的煙草生產採取類似行動。」

      科學的研究越深,煙草的毒害便越顯明。每年有200萬以上的吸煙者死於心臟病、肺癌和氣腫。吸煙者的心臟比不吸煙者的心臟操作得更費力。它在日間平均每分鐘多作8至10次的搏動,在睡眠時多跳動3至5次。《科學》雜誌所發表的研究所得聲稱:「吸煙在美國是造成癌症的最大死因,據報全部癌症死亡率有百分之30是和吸煙有關的。」在這百分之30的癌症中以肺癌佔大多數。南非有一個每天吸煙90枝的煙民因視覺神經受損而失明——成為煙草與弱視的犧牲者。

      解放反而受奴役?

      解放了的現代婦女吸煙日多,所收的惡果也日多。美國婦女的最大殺手本來是乳癌,現在卻是肺癌。自1950年以來,肺癌激增了百分之500,前年殺害了3萬8,000名美國婦女。婦女的心臟病率也急起直追。吸煙使心臟和循環系統的負擔加重,以致每年有80萬婦女患心臟病突發或中風。吸煙婦女懷疑有慢性支氣管炎徵候的病例數目比男性的病例多出100萬宗。從香煙吸入的化學物質在遺傳方面造成的損害可使孕婦和胎兒患上癌症。現代婦女獲得了解放嗎?也許和她們的男伴一起獲得解放而淪為香煙的奴隸?

      為了減低危險,有些煙民轉吸煙斗或雪茄。前年12月的《美國醫學協會雜誌》對吸煙一事提出發人深省的警告。煙斗和雪茄所用的煙草比香煙含有更多尼古丁、更多致癌的焦油和產生更多的一氧化碳氣體。調查顯示現時有許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相信無煙的煙草是比香煙安全的另一選擇。但事實並不然。前年在美國有一名19歲青年死於口腔癌。他的母親在國會的小組委員會面前透露,他從12歲就開始吸鼻煙。由於無煙的煙草沒有警告標誌,且有許多運動員加以宣傳,他遂拒絕戒煙。

      不論你咀嚼抑或吸啜在頰和齒齦之間的潮濕煙草,這樣行均可以造成口腔癌、齒齦病和尼古丁毒癮。癌症會發生於接觸煙草的頰和齒齦之處,毒性也會蔓延到身體的其他部分。無煙的煙草含有20種或以上的致癌亞硝胺和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世界監視報告聲稱,在過去20年間,咀嚼煙草和鼻煙的消耗量增加了百分之40,口腔癌也相應地增加。

      被吸煙者連累的受害者

      煙草使用者不但危害自己,而且也危害別人的健康。前年有10項以上的調查顯示,被動吸煙——吸入從別人吸煙而來的煙霧——在吸煙者的配偶當中造成了不少肺癌。日本、西德、希臘和美國的研究表明,「吸煙者的配偶患肺癌的機會比不吸煙者的配偶大2至3倍。」一項調查估計,「在美國,被動吸煙所造成的癌症死亡多於受管制的工業污染所造成的死亡數字總和。」據加拿大的科學家們報導,二手煙霧並沒有任何安全水平可言。它含有「50種以上的已知致癌物質和3800種化學混合物。」一本醫學雜誌說:「人與越多的吸煙者住在一處,患癌的危險就越大。」

      污染別人空氣的不僅是吸煙者噴出的煙而已。在兩次噴煙之間,香煙被拿在手裡或放在煙灰碟上,這時未經濾過的煙霧從香煙裊裊上升。在有人吸煙的室內,這種煙佔了全室煙霧的百分之85。其中含有許多致癌物質,如甲醛、氨、丙烯醛、氧化亞氮、碳氫化合物和顆粒物質等。它使在旁的不吸煙者所吸入的致癌物質多了50倍。

      父母若是煙民,兒女就較易患傷風、感冒、支氣管炎、哮喘和肺炎。母親若吸煙,兒女的學習能力便會受到損害。調查透露,這些兒童閱讀得較慢,在學校的成績比不吸煙者的兒女落後數月。吸煙的孕婦產下體重不足的嬰兒的機會比不吸煙的孕婦大一倍。印度的婦女有百分之39咀嚼煙草。結果多數產下體重不足的嬰兒。前年7月的《哈佛醫學院健康報告》發表了一篇文章論及被動吸煙的危險,題目是「最後一口氣?」文章在結論中指出:「吸煙的成年人應該明白,他們在嬰兒之前燃著香煙,其實便是以不算輕微的方式虐待孩子。」同時也虐待四周其他所有的人!

  • 人們何以要吸煙,何以不應吸
    警醒!1987年 | 3月8日
    • [第14頁的附欄]

      《美國醫學協會雜誌》發表了以下的文章,題名為「煙草中毒 」:

      「以一個社會而言,我們並未察覺到煙草危害健康的嚴重性。但我們必須承認,煙草中毒乃是今日美國最致命的毒癖,它使人在生命和金錢上付出的代價比可卡因、海洛英、愛滋病、車禍、兇殺和恐怖分子攻擊的禍害總和更大。」

      文章促請人留意每年在與癌症作戰方面所耗的金錢達十億美元之巨,然後說:「尚付之闕如的是一場應當同時進行的戰爭:對癌症的原因作戰。……據目前估計,美國每日有1,000人喪命於煙草中毒。」

      為了與煙草中毒及其禍患——「癌症、氣腫和心血管疾病」——作戰,文章推薦說:「最終目標是要使從售賣香煙徵收的稅捐與社會使用煙草的代價相等。每包香煙若要我們的社會和(大家的)經濟付出2.60美元以上,希望吸煙的人就應該付出這個代價。……政府應該大大削減給煙草種植者的津貼。……所有煙草產品都應該附加警告標籤。……大眾傳播媒介必須除去所有煙草廣告。……名人和影片製作者也不應美化吸煙。」

      文章在結論中說:「我認為現在正是表現遠大的眼光和勇氣的時候。戰線已劃分清楚。作戰的號角已響起了。」——《美國醫學協會雜誌》,1986年4月11日。

      [第12頁的圖片]

      歐洲/美國死亡人數 20% 由於吸煙

      加拿大死亡率 17% 由於吸煙

      世界死亡率 5% 由於吸煙

      [第13頁的圖片]

      吸煙者被尼古丁毒癖所囚禁,兼使無辜者受害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