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耶和華是我的幫助者
    守望台1989年 | 12月15日
    • 耶和華是我的幫助者

      『我們可以懷著勇氣說:「耶和華是我的幫助者,我必不害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希伯來書13:6,《新世》。

      1,2.(甲)詩篇執筆者和使徒保羅均對耶和華表達什麼信心?(乙)有些什麼問題發生?

      耶和華上帝是永不枯竭的幫助來源。詩篇的執筆者從經驗深知這件事實,因此他能夠說:『有耶和華幫助我,我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詩篇118:6)使徒保羅在上帝感示之下寫信給希伯來籍的基督徒時也表達類似的感想。

      2 保羅顯然從希臘文的《七十人譯本》引用詩篇執筆者的話,他告訴與他一同崇拜耶和華的希伯來人說:『我們可以懷著勇氣說:「耶和華是我的幫助者,我必不害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希伯來書13:6,《新世》)為什麼使徒保羅要寫這段話?我們從上下文可以獲知什麼?

      需要耶和華的幫助

      3.(甲)耶和華在什麼環境之下證明是保羅的幫助者?(乙)為什麼希伯來籍的基督徒特別需要有耶和華作幫助者?

      3 保羅是個富於自我犧牲精神的見證人,他有充分證據表明耶和華是他的幫助者。使徒曾面對許多艱辛,但上帝總是給他所需的幫助。保羅曾受人監禁、毆打及用石頭擲打。當他以基督徒服事者的身分周遊各地時,他經歷過沉船和其他許多危險。他時常辛苦勞碌、夜不得眠、又飢又渴,甚至赤身捱冷。他說:『除了這些外面的事,還有為各[會眾]掛心的事,天天壓在我的身上。』(哥林多後書11:24-29,《新譯》)保羅對希伯來籍的基督徒便懷有這樣的關注。當時耶路撒冷已餘日無多了;在猶太境內,使徒的許多猶太籍弟兄姊妹會在信心方面面對重大考驗。(但以理書9:24-27;路加福音21:5-24)因此他們需要有耶和華作他們的幫助者。

      4.希伯來書自始至終提出什麼基本勸勉?

      4 保羅在致希伯來籍基督徒的信中起頭便指出,他們必須聽從上帝兒子耶穌基督的話才能獲得上帝的幫助。(希伯來書1:1,2)他在信中繼續發揮這個論點。例如,為了支持這項勸告,使徒提醒讀者以色列人在曠野中曾由於不服從而受罰。希伯來籍的基督徒若不聆聽上帝通過耶穌對他們所說的話,堅要墨守已被基督的祭物所取消的摩西律法,他們就更無法逃過懲罰了!——希伯來書12:24-27。

      弟兄的愛發揮作用

      5.(甲)希伯來書也提出什麼勸告?(乙)保羅怎樣論及愛心?

      5 致希伯來人的信對屬天王國的未來繼承者提出勸告怎樣跟從他們的模範耶穌基督,「懷著敬虔的畏懼和敬畏向上帝作神聖服務,」這樣他們便會有耶和華作他們的幫助者。(希伯來書12:1-4,28,29,《新世》)保羅敦促信徒同工經常聚集,『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希伯來書10:24,25)然後他提出勸告說:『你們總要保持弟兄的愛。』——希伯來書13:1,《新譯》。

      6.從什麼意義上說來,耶穌給門徒一條關於愛心的「新命令」?

      6 耶穌要求他的跟從者表現這樣的愛心,因為他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34,35)這是一條『新命令』,因為這條命令的要求比摩西律法更進一步。摩西的律法規定:『要愛人如己。』(利未記19:18)但『新命令』並非僅是要求人愛人如己而已。反之它要求人表現自我犧牲的愛心,甚至達到為別人捨命的地步。耶穌的一生和死亡便立下了這種愛心的典範。德爾圖良曾提及這項將基督徒標明出來的標誌,他引用世俗的人論及基督徒的話說:『他們說,「看看他們怎樣彼此相愛,……他們甚至不惜為彼此犧牲生命。」』——《辯解》,39章7。

      7.公元33年的五旬節之後,弟兄之愛怎樣在基督徒當中十分顯著?

      7 公元33年的五旬節之後,弟兄之愛在耶穌的門徒當中十分顯著。為了使許多來自遠地而新近受浸的信徒能夠留在耶路撒冷一段時期以便對上帝通過基督所作的拯救安排有較深認識,『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並且賣了田產、家業,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使徒行傳2:43-47;4:32-37。

      8.有什麼證據表明今日在耶和華見證人當中弟兄之愛仍然存在?

      8 在我們的時代,這樣的弟兄之愛也存在於耶和華見證人當中。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這樣的愛心感動上帝的子民執行了一項為期兩年半的賑濟運動。加拿大、瑞典、瑞士、美國和其他國家的見證人捐出大量衣物和金錢去購買糧食賙濟多個飽受戰爭蹂躪的國家中的信徒同工。這些國家包括奧地利、比利時、保加利亞、中國、捷克、丹麥、英國、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意大利、荷蘭、挪威、菲律賓、波蘭和羅馬尼亞等。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而已,因為在較近期上帝的僕人曾對祕魯和墨西哥的地震受害者,牙買加的颶風災民以及其他地方類似的天災受害者表現同樣的愛心。耶和華的子民以這種和其他許多方式『保持弟兄的愛』。

      要慷慨好客

      9.(甲)希伯來書13:2提及什麼敬虔的美德?(乙)有些人怎樣在無意中「款待了天使」?

      9 保羅接著提及另一種美德,是一切跟從基督「懷著敬虔的畏懼和敬畏向上帝作神聖服務」而有耶和華為幫助者的人所必須表現的。他勸勉說:『不要忘了用愛心接待人,有人就是這樣作,在無意中就款待了天使。』(希伯來書13:2,《新譯》)誰在無意中『款待了天使』呢?族長亞伯拉罕就款待過三位天使。(創世記18:1-22)後來其中兩位離去,他的姪兒羅得在所多瑪邀請這兩位陌生人在他家裡留宿。可是在他們就寢之前,羅得的房子竟被暴民包圍起來。他們『連老帶少』,要求羅得將客人交出來供他們淫辱,但羅得卻堅決拒絕。雖然羅得起初不知道,他其實款待了天使。後來這兩位天使協助羅得和他的女兒們在「耶和華從天上把硫磺烈火降在所多瑪蛾摩拉之上」時逃出生天。——創世記19:1-26。

      10.慷慨好客的基督徒享有什麼福分?

      10 慷慨好客的基督徒享有許多福分。他們聽見客人敘述的富於造就的經驗,彼此間的交往也使他們在靈性上得益不淺。該猶曾由於慷慨接待信徒同工,「特別是外地來的弟兄」,而受到稱讚,正如今日耶和華手下許多僕人慷慨接待周遊的監督一般。(約翰三書1,5-8)慷慨好客乃是受任命作長老的人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提摩太前書3:2;提多書1:7,8)同時值得注意的是,耶穌應許將王國的幸福賜給那些與綿羊相若,慷慨地善待他的受膏『弟兄』的人。——馬太福音25:34-40。

      要惦記受逼迫的人

      11.為什麼希伯來書13:3的勸告十分適當?

      11 凡是渴望獲得耶和華的幫助,「懷著敬虔的畏懼和敬畏對他作神聖服務」的人切不可忘記那些正在受苦的信徒同工。保羅很明白飽受虐待的基督徒所忍受的種種艱辛痛苦。在較早時候,門徒被迫害驅散到各處,保羅的同工提摩太則剛從監獄獲釋。(希伯來書13:23;使徒行傳11:19-21)基督徒的海外傳道員當時正周遊各地建立新的會眾,或在靈性上強化現有的會眾。既然當時周遊各地的弟兄姊妹有許多是外邦人,有些希伯來籍的基督徒可能對他們沒有表現足夠的關注。因此保羅的勸勉十分適當:『要惦記那些在監獄枷鎖中的人,彷彿你們和他們同被捆鎖起來一般,而且要惦記那些正被虐待的人,因為你們自己還是在一個身體裡。』——希伯來書13:3,《新世》。

      12.保羅囑咐希伯來人要惦記受虐待的信徒同工,我們可以怎樣把這項勸告應用出來?

      12 希伯來人曾「向那些在監獄裡的人表示同情,」但他們不應當忘記這些忠信的信徒同工,不論後者是猶太人抑或外邦人。(希伯來書10:34)但我們又如何呢?我們可以怎樣表明我們不住惦記飽受虐待的基督徒同工?有時,在禁止王國傳道工作進行的國家裡,有些信徒同工由於信仰的緣故而被囚;為了協助這些信徒同工,我們以書信向政府權威提出呼籲也許是適當的。我們特別應當在禱告中記得這些弟兄,有時甚至指名提及其中若干同工。他們所經歷的迫害令我們深受影響,耶和華必然會垂聽我們為他們所作的熱切懇求。(詩篇65:2;以弗所書6:17-20)雖然我們並非與他們被囚在同一個監房裡,情形卻彷彿我們與他們一同受捆綁而能夠提出協助和鼓勵一般。從靈而生的基督徒無疑對所有受到虐待的受膏者深表同情。(可參閱哥林多前書12:19-26。)這些人對他們那些飽受逼迫、懷有屬地希望的同伴也懷有類似的關注,後者也在逼迫者手中受到多種不同的虐待。這種體恤之心是適當的,因為我們所有人仍然生活在屬人的軀體裡,因此有可能由於是耶和華的敬拜者而受到苦楚和逼迫。——彼得前書5:6-11。

      必須尊重婚姻

      13.保羅在希伯來書13:4所說的話大意如何?

      13 跟從基督的榜樣,「懷著敬虔的畏懼和敬畏對耶和華作神聖服務」應當在許多方面影響到我們對別人的關注。保羅指出『你們自己還是在一個身體裡』之後提及一種關係;這種關係具有身體或肉體的一面,從而使人有機會對別人表現適當的體貼。(希伯來書13:3,《新世》)保羅向希伯來籍的基督徒提出勸勉說:『在所有人當中,婚姻都應當是可敬的,婚姻之床應當不受玷污,因為上帝要審判行淫者和通姦者。』(希伯來書13:4,《新世》)既然性不道德在羅馬帝國中極為流行,這項勸告多麼適切!鑑於世界的道德標準如此低落,以及每年有數以萬計的人由於犯了性不道德而從會眾被開除,現代的基督徒也亟需留意這項勸告。

      14.為什麼你認為婚姻是可敬的?

      14 有些人對婚姻並不懷有適當的尊重,保羅日子的愛色尼派(the Essenes)便是一個例子。他們通常保持獨身,情形好像今日有些教士一般,因為他們誤以為獨身比結婚更神聖。可是,保羅對希伯來籍的基督徒所說的話清楚表明婚姻是可敬的。拿俄米對她兩個寡居的媳婦——路得和俄珥巴——所表達的願望也顯示她對婚姻十分尊重:『願耶和華使你們各在新夫家中得平安!』(路得記1:9)在聖經的其他地方,保羅本人透露,『在後來的時候,必有人離棄真道,……禁止嫁娶。』——提摩太前書4:1-5。

      15.希伯來書13:4將什麼人稱為行淫者和通姦者?上帝會怎樣判決他們?

      15 希伯來人一度在律法之下,後來卻被帶進新約之中,因此他們熟知以下的誡命:『不可姦淫。』(出埃及記20:14)但他們生活在一個不道德的世界裡,所以亟需聖經的警告:『婚姻之床應當不受玷污,因為上帝要審判行淫者和通姦者。』行淫者包括與別人發生性行為的未婚人士。通姦者則特別指與並非自己配偶的人發生性關係而玷污了婚姻之床的已婚人士而言。既然不肯悔改的行淫者和通姦者均配受上帝的不利判決,他們不會有希望進入屬天的新耶路撒冷,也沒有希望在王國治下的地上樂園裡享永生。(啟示錄21:1,2,8;哥林多前書6:9,10)這項關於不要玷污婚姻之床的警告也應當促使已婚的基督徒避免以任何不潔的方式與配偶發生性關係,雖然在婚姻範圍內正當的肉體關係並沒有任何不潔之處。——可參閱《守望台》1983年9月15日,26-30頁。

      要以現今所有的為足

      16,17.保羅在希伯來書13:5怎樣說?為什麼希伯來人需要這項勸告?

      16 我們若跟從我們的偉大榜樣,「懷著敬虔的畏懼和敬畏作神聖的服務,」堅信耶和華是我們的幫助者,我們便會尋得知足。專注於追求物質資財可以成為很大的誘惑。但是基督徒切不可對這個誘惑屈膝。保羅吩咐希伯來人說:『你們為人不要貪愛錢財,要以現在所有的為滿足;因為上帝親自說過:「我決不離開你,也不離棄你。」』(希伯來書13:5,《新譯》)為什麼希伯來人需要這項勸告呢?

      17 也許希伯來人記得在克勞第凱撒在位期間(公元41-54年)所發生的『大饑荒』,從而對金錢過度關注。那場饑荒十分嚴重,以致其他地方的基督徒要挺身接濟他們在猶太的弟兄。(使徒行傳11:28,29)據猶太歷史家約塞夫說,饑荒延續了三年多,在猶太和耶路撒冷造成了極度的貧窮。——《猶太古史》,第20冊,2,5;5,2節。

      18.我們可以從希伯來書13:5的勸告學得什麼教訓?

      18 我們可以從這件事學得教訓嗎?不錯,因為無論我們多麼貧窮,都不應當貪愛錢財或對之過度關心。與其為物質安全而憂慮,甚至成為貪心,我們應當『以現在所有的為滿足』。耶穌說:『你們要先求[上帝]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25-34)他也表明我們應當專心致志以求「在上帝面前富足」,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加福音12:13-21)我們的靈性健康若受到貪財之心所威脅,就務要聽從保羅對希伯來人提出的勸告,同時記住『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摩太前書6:6-8。

      要信賴耶和華

      19.上帝向約書亞提出什麼保證?這應當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19 既然我們是耶穌的跟從者,力求「懷著敬虔的畏懼和敬畏作神聖的服務」,我們必須信賴天父而非信賴金錢。天父的幫助是至為重要的。不論我們面對什麼難題。我們都應當記住他所提出的保證:『我決不離開你,也不離棄你。』(希伯來書13:5,《新譯》)保羅在這裡引用上帝對約書亞所說的話:『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約書亞記1:5;可參閱申命記31:6,8。)耶和華從沒有捨棄約書亞,我們若信賴他,他也永不會捨棄我們。

      20.(甲)1990年的當年經文是什麼?(乙)我們應當無畏地繼續怎樣行?

      20 在今後的日子,我們會在耶和華見證人當中強調上帝予人的穩確幫助,因為他們1990年的當年經文是:「我們可以懷著勇氣說:『耶和華是我的幫助者。』」這段話見於希伯來書13:6(《新世》),保羅引用詩篇執筆者的話對希伯來人說:『因此我們可以懷著勇氣說:「耶和華是我的幫助者,我必不害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詩篇118:6)我們雖受逼迫也不害怕,因為人所能做的只限於上帝所允准的而已。(詩篇27:1)即使我們必須緊守忠誠至死,我們仍有復活的希望。(使徒行傳24:15)因此讓我們繼續跟從我們的偉大榜樣,「懷著敬虔的畏懼和敬畏作神聖的服務,」堅信耶和華是我們的幫助者。

  • 獻上耶和華所喜悅的祭物
    守望台1989年 | 12月15日
    • 獻上耶和華所喜悅的祭物

      『我們應當靠著耶穌,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上帝,這就是那[公開]承認主名的人嘴唇的果子。』——希伯來書13:15。

      1.耶和華促請犯罪的以色列人怎樣行?

      所有向上帝獻上可悅納的祭物的人,都可以從耶和華獲得幫助。因此,他曾一度恩待將牲畜祭物獻給他的以色列人。但是後來以色列人屢次犯罪,結果有什麼事發生呢?上帝通過預言者何西阿敦促他們說:『以色列啊,你要歸向耶和華——你的上帝;你是因自己的罪孽跌倒了。當歸向耶和華,用言語禱告他說:求你除淨罪孽,悅納善行;這樣,我們就把嘴唇的祭代替牛犢獻上[『把嘴唇的牛犢獻上』,《新世》]。』——何西阿書14:1,2。

      2.『嘴唇的牛犢』是什麼?使徒保羅怎樣引用何西阿的預言?

      2 因此,預言者鼓勵上帝古代的子民把『嘴唇的牛犢』獻給耶和華上帝。這種祭物是什麼呢?便是以誠懇的讚美作為祭物獻上!使徒保羅引用這個預言,鼓勵希伯來籍的基督徒『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上帝,這就是那[公開]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希伯來書13:15)什麼可以幫助耶和華見證人在今日獻上這樣的祭物呢?

      『要效法他們的信仰』

      3.使徒保羅在希伯來書13:7大致上怎樣說?這引起了什麼問題?

      3 聽從保羅向希伯來人提出的勸告使我們能夠把可悅納的祭物獻給偉大的幫助者耶和華上帝。例如,使徒寫道:『要記住那些正在你們中間帶頭、對你們講論過上帝話語的人。你們細心觀察他們的行為有什麼結果之餘,要仿效他們的信仰。』(希伯來書13:7,《新世》)保羅說『要記住那些正在你們中間帶頭』的人,或『正在作你們的管理者』的人,他所指的是什麼人呢?——《新世界譯本參考聖經》,註腳。

      4.(甲)據希臘原文表示,『帶頭的人』正怎樣行?(乙)在耶和華見證人當中『帶頭的人』是誰?

      4 保羅談及那些『帶頭』或負管理責任的人。(第7,17,24節)英文的『管理』(govern)一詞通過拉丁文來自希臘字基伯那奧(ky·ber·na’o),意思是『駕駛一艘船,指導,管理』。基督徒長老運用他們的『指導能力』(希臘文,ky·ber·ne’seis, 基伯尼塞斯)在當地會眾中提供領導和指引,藉此施行管理。(哥林多前書12:28)但是在耶路撒冷的使徒和其他長老則形成一個群體而對所有會眾提供指導和勸告。(使徒行傳15:1,2,27-29)因此,今日有一個由長老構成的治理機構對普世的耶和華見證人提供屬靈的督導。

      5.我們為何及如何為會眾的長老和治理機構的成員禱告?

      5 當地的長老和治理機構的成員在我們當中帶頭;因此,我們應當尊敬他們,禱告求上帝賜給他們所需的智慧去管理會眾。(可參閱以弗所書1:15-17。)我們記住那些「對我們講論過上帝話語的人」無疑是再適當不過的事!提摩太不但受到他母親和祖母的教導,後來也受到保羅和其他人的教導。(提摩太後書1:5,6;3:14)因此提摩太可以思念這些帶頭的人的行為導致什麼結果,從而能夠效法他們的信心。

      6.我們應當效法誰的信心?但我們跟從誰?

      6 像亞伯、挪亞、亞伯拉罕、撒拉、喇合和摩西這樣的人都懷具信仰。(希伯來書11:1-40)既然他們至死對上帝保持忠貞,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效法他們的信仰。但我們也能夠效法那些現今在我們當中帶頭的人的信仰。當然,我們並不跟從不完美的人,因為我們將目光集中在基督之上。正如聖經譯者古德斯皮德(Edgar J. Goodspeed)說:『古代的英雄並不是信徒的模範,因為他們在基督身上見到一個較佳的典範。……基督徒的參賽者必須將目光集中在耶穌身上。』不錯,「基督曾為我們受過苦,給我們留下榜樣,叫我們跟隨他的腳蹤行。」——彼得前書2:21;希伯來書12:1-3。

      7.關於為耶穌基督受苦一事,希伯來書13:8應當對我們的態度有什麼影響?

      7 保羅將注意集中在上帝的兒子身上,他補充說:『耶穌基督昨天、今天、一直到永遠都是一樣的。』(希伯來書13:8,《新譯》)忠信的見證人,例如司提反和雅各,跟從耶穌所立的堅定典範表現無可動搖的忠誠。(使徒行傳7:1-60;12:1,2)既然他們甘願為了跟從基督而犧牲生命,他們的信仰的確值得我們效法。在以往、現今和甚至未來,敬虔的人既是耶穌的門徒,就要跟隨他的腳蹤,即使殺身成仁也絕不推辭。

      避開謬誤的主張

      8.你會怎樣解述保羅在希伯來書13:9所說的話?

      8 耶穌的品格和教訓是恆常不變的;這應當促使我們緊守他和使徒的教訓。保羅告訴希伯來人說:『你們不要被各樣怪異的教訓勾引去了。人心靠著恩典,而不是靠著食物得到堅定,才是好的;因為那些拘守食物的人,從來沒有得過益處。』——希伯來書13:9,《新譯》。

      9.保羅在寫給希伯來籍基督徒的信中指向什麼較優的事物?

      9 猶太人指出一些他們引以自豪的事物,例如律法以壯觀的方式在西奈山賜下,以及大衛的永久王權等。但是保羅向希伯來籍的基督徒指出,雖然設立律法的約的確令人生畏,耶和華卻在新約成立時以更有力的方式作證,施行許多神跡、奇事、異能及賜下聖靈的恩賜。(使徒行傳2:1-4;希伯來書2:2-4)雖然大衛王朝的統治者們在公元前607年失去國位,基督的屬天王國卻是永不動搖的。(希伯來書1:8,9;12:28)不但如此,耶和華將受膏者召集到比西奈山神奇的表現遠較令人生畏的事物面前,因為他們乃是來到屬天的錫安山。——希伯來書12:18-27。

      10.據希伯來書13:9說,心靠什麼得以堅定?

      10 因此希伯來人需要避免受鼓吹猶太教的人的「各樣怪異教訓勾引去了」。(加拉太書5:1-6)人心要靠著上帝的恩典而非靠著這樣的道理才能『得到堅定』,這樣他們才能緊守真理。看來當時有些人為食物和祭物等問題而爭辯,因為保羅說人心『不是靠著食物得到堅定』,『那些拘守食物的人,從來沒有得過益處。』屬靈的裨益來自敬虔的效忠及對贖價的體會,而非來自對吃某些食物及守某些節日的過度關注。(羅馬書14:5-9)再者,基督所獻的祭物使利未系統的祭物不再生效了。——希伯來書9:9-14;10:5-10。

      上帝所喜悅的祭物

      11.(甲)保羅在希伯來書13:10,11所說的話大意如何?(乙)基督徒擁有什麼比喻的祭壇?

      11 利未族的祭司可以吃祭牲的肉,但是保羅寫道:『我們有一座祭壇,壇上的祭物,是那些在會幕中供職的人沒有權利吃的。那些祭牲的血,由大祭司帶進聖所作贖罪祭,祭牲的身體卻要[在贖罪日]在營外焚燒。』(希伯來書13:10,11,《新譯》;利未記16:27;哥林多前書9:13)基督徒有一個比喻的祭壇,代表他們根據耶穌所獻的贖罪祭親近上帝,結果蒙耶和華寬恕而得救享永生。

      12.希伯來書13:12-14促請受膏的基督徒怎樣行?

      12 保羅並沒有進一步論及這項安排與贖罪日的相似之處,可是他補充說:「所以耶穌也是這樣在[耶路撒冷]城門外受苦,為的是要藉著自己的血使人民成聖。」基督在城外死去,藉此提供了完全有效的遮罪祭。(希伯來書13:12,《新譯》;約翰福音19:17;約翰一書2:1,2)使徒保羅鼓勵其他的受膏基督徒說:『這樣,我們也當出到營外,就了他去,忍受他所受的凌辱。我們在這裡本沒有常存的城,乃是尋求那將來的城。』(希伯來書13:13,14;利未記16:10)雖然我們像耶穌一樣飽受凌辱,我們卻堅忍不拔繼續作耶和華見證人。『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屬世的私慾,在[這個事物制度裡]過著自律、公正、敬虔的生活,』同時熱切仰望新世界的來臨。(提多書2:11-14,《新譯》;彼得後書3:13;約翰一書2:15-17)我們當中的受膏者正熱切尋求那『城』,即屬天的王國。——希伯來書12:22。

      13.使上帝喜悅的祭物並非僅包括什麼而已?

      13 接著保羅提及上帝所喜悅的祭物,他寫道:『我們應當靠著耶穌,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上帝,這就是那[公開]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只是不可忘記行善和捐輸的事,因為這樣的祭是上帝所喜悅的。』(希伯來書13:15,16)基督徒的祭物並非僅包括人道主義的善行。一般世人也做這樣的事。例如在1988年底,當蘇聯亞美尼亞發生大地震時,許多國家的人均紛紛向地震的受害者提出援助。

      14.向上帝獻上蒙悅納的祭物這件事強調什麼工作?

      14 我們『懷著敬虔的畏懼和敬畏』向上帝所作的神聖服務是以耶穌所表現的自我犧牲的愛心為基礎的。(希伯來書12:28,《新世》;約翰福音13:34;15:13)這種服務強調我們的傳道工作,因為我們通過大祭司基督「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上帝,就是那公開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何西阿書14:2;羅馬書10:10-15;希伯來書7:26)當然,我們『不可忘記行善和捐輸的事』,甚至將『信徒一家』以外的人也包括在內。(加拉太書6:10)特別當基督徒同工經歷災難、窮困或艱辛時,我們樂於在物質和靈性上均提出仁愛的協助。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彼此相愛。我們希望這些同工也堅忍不拔地繼續公開宣布他們的希望,毫不動搖,『因為這樣的祭是上帝所喜悅的。』——希伯來書10:23-25;雅各書1:27。

      要順服

      15.(甲)你會怎樣解述希伯來書13:17所提出的勸告?(乙)為什麼我們要對帶頭的人表現尊重?

      15 我們若要獻上上帝所悅納的祭物,就必須與上帝的組織通力合作。保羅並沒有嘮嘮叨叨地反覆談及權威的問題,他接著寫道:『要服從那些在你們當中帶頭的人,而且要順從,因為他們正在守護你們的魂,好像那些將要交帳的人;好讓他們帶著喜樂這樣做,而不是帶著嘆息,因為這就對你們有損害了。』(希伯來書13:17,《新世》)我們應當尊敬受任命在會眾中帶頭的長老們,使這些人不致由於我們不肯合作而嘆息苦惱。我們若不順從,就不但會加重監督們的負擔,而且對我們自己的靈性也有損。合作的精神使長老們較易提出協助,並且可以促進王國傳道工作的團結和進步。——詩篇133:1-3。

      16.為什麼順服在我們當中帶頭的人是應當的?

      16 我們順服那些在我們當中帶頭的人的確是再適當不過的事!他們在聚會中施行教導,在服事職務上幫助我們。這些牧人謀求我們的福利。(彼得前書5:2,3)他們幫助我們與上帝和會眾保持良好關係。(使徒行傳20:28-30)我們若順服明智、仁愛的督導,便對至高的監督耶和華上帝和他的助理監督耶穌基督表現尊重了。——彼得前書2:25;啟示錄1:1;2:1-3:22。

      要恆切禱告

      17.保羅請人為他作什麼禱告?為什麼他可以請他們如此行?

      17 既然保羅和他的同工與希伯來籍的基督徒分離,也許由於逼迫的緣故,他說:『要繼續為我們禱告,因為我們自信有誠實的良心,想在所有事上都為人誠實。但是我額外規勸你們要這樣做,好使我早點復返到你們那裡。』(希伯來書13:18,19,《新世》)保羅若是個性情奸詐、良心麻木的人,他又怎有權請希伯來人為他代禱,使他早日與他們會面呢?(箴言3:32;提摩太前書4:1,2)當然,他是個誠實的服事者,憑著清白的良心與鼓吹猶太教的人對抗。(使徒行傳20:17-27)保羅也深信希伯來人若為他代禱,他便能夠更快與他們會合。

      18.我們若期望別人為我們代禱,就應當向自己提出一些什麼問題?

      18 保羅請希伯來人為他代禱一事表明,基督徒彼此代禱,甚至指名如此行,是適當的。(可參閱以弗所書6:17-20。)但是我們若期望別人為我們代禱,我們豈不應當像使徒一樣留意「有誠實的良心,在所有事上都為人誠實」嗎?你的所作所為盡都誠實無偽嗎?你在禱告中具有保羅所表現的同樣信心嗎?——約翰一書5:14,15。

      最後的囑咐和勸勉

      19.(甲)保羅在禱告中表達對希伯來人所懷的什麼願望?(乙)為什麼新約是個永遠的約?

      19 保羅請希伯來人為他代禱之後表示一個虔誠的願望,說:『願和平的上帝,就是用永遠的約的血把群羊的偉大牧者——我們的主耶穌——從死人中領了上來的那位,用各樣美好的事物裝備你們行他的旨意,通過耶穌基督在我們裡面執行他眼中十分喜悅的事;願榮耀歸於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希伯來書13:20,21,《新世》)『和平的上帝』要帶來一個和平的地球,為了達成這個目的,他使基督復活到天上享有不死的生命,而耶穌則在天上將他所流出的血的價值呈獻給上帝,使新約得以生效。(以賽亞書9:6,7;路加福音22:20)這是個永遠的約,因為地上的人可以從上帝的14萬4,000位屬靈兒子所作的服務獲得永久的裨益。上帝這些兒子均在新約裡,他們會與耶穌一同在天上作王統治。(啟示錄14:1-4;20:4-6)配得一切榮耀的上帝通過基督「用各樣美好的事物裝備我們行他的旨意,使我們行他眼中十分喜悅的事」。

      20.你會怎樣解述和說明保羅對希伯來籍基督徒所提出的最後勸勉?

      20 保羅不肯定希伯來人會對他的信有什麼反應,於是說:『弟兄們,我規勸你們,要容忍這鼓勵的話語[要聽從上帝的兒子而非鼓吹猶太教的人],因為我實在用很少話語[鑑於信的內容如此重要]。請注意我們的弟兄提摩太已經[從獄中]釋放了;如果他早點來到,我就會跟他一起見你們。』這封信很可能是使徒從羅馬寫的,他希望自己能夠與提摩太一起探訪耶路撒冷的希伯來人。接著保羅說:『請代我問候在你們當中所有帶頭的人[辛勤的長老們],以及所有聖民[懷有屬天希望的人]。那些在意大利的人問候你們。願[上帝的]非配得仁慈與你們所有人同在。』——希伯來書13:22-25,《新世》。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