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伯拉罕——上帝的預言者和朋友守望台1989年 | 10月1日
-
-
東方四王的聯軍渡過幼發拉底河,沿著國王大道向著約旦河谷的東面推進。聯軍在途中征服了利乏音人、蘇西人、以米人、何利人。然後,這些侵略者折返南地,殺敗當地的一切居民。
他們為什麼發動這場戰役呢?原來,在遭受侵略的約旦河區和南地之間是一塊兵家必爭之地。那兒是一個教人垂涎的河谷,叫做約旦平原。(創世記13:10)當地有五個城邦——所多瑪、蛾摩拉、押瑪、洗扁、比拉。其中的居民都不虞凍餒,生活優裕。(以西結書16:49,50)看來聯軍的首領是以攔王基大老瑪,而這五個城邦的國王一度臣服於他的手下,但後來又倒戈相向。如今他們既沒有鄰國襄助,遂面臨算賬危機。基大老瑪和盟軍在決定性的戰役中大獲全勝,帶著大批戰利品踏上凱旋的長路。
義人羅得也在俘虜之中。他是亞伯拉罕的姪兒。亞伯拉罕當時正在附近的希伯崙山區搭帳棚居住。他一聽到這個壞消息,就立刻召集了318個家丁。憑著鄰近城邦的幫助,他們了無懼色,追趕四王,夜襲四王的聯軍。侵略者不敵逃去。羅得一家以及其他的俘虜和財物都得以奪回。
我們有什麼理由可以相信這項見於創世記第14章的記載呢?這個故事是要把多個民族(包括猶太人在內)的祖先塑造成民族英雄嗎?亞伯拉罕其他的生平事跡又如何?
-
-
亞伯拉罕——上帝的預言者和朋友守望台1989年 | 10月1日
-
-
我們且來考慮一下考古學怎樣使人更加了解亞伯拉罕的記載。
迦勒底的吾珥
根據聖經記載,亞伯拉罕出身於「迦勒底的吾珥」。(創世記11:27-31;15:7)多個世紀以來,吾珥的位置是個不解之謎。批評家相信,即使曾有這個城市,也只是個微不足道的落後地方而已。後來,使他們感到尷尬的是,在巴比倫和波斯灣之間的多個廢墟被人準確地鑑定是吾珥的幾處遺址。在當地有成千上萬的泥板出土,顯示吾珥曾是個世界貿易中心,人口五方雜處。在亞伯拉罕的時代,吾珥甚至有許多學校,教導男孩子寫字和算術。
此外,吾珥的出土文物顯示當地的建築師已運用圓柱、拱門、拱頂、圓蓋。吾珥的工匠已能造出精美細緻的珠寶、設計複雜的豎琴、純金刀鋒的匕首。考古學家在若干房屋中掘到用烘乾黏土造成的下水管道。這些管道通到40呎[12米]深的巨型排水坑。
這些發現叫許多學者對亞伯拉罕的觀感刮目相看。沃利(Leonard Wooley)爵士在他所著的《發掘往昔》一書中寫道:『我們一向以為亞伯拉罕只是住在帳棚裡的寄居者,如今卻發現他所住的可能是城市的複雜磚屋。』考古學家米勒德(Alan Millard)在他的著作《聖經時代的瑰寶》中說:『亞伯拉罕離開繁華的城市和城市中一切安全、舒適的生活,成為被人瞧不起的牧民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