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聖經的第58本書——希伯來書
    「聖經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13.(甲)基督怎樣「永遠為祭司」,負責為人帶來永遠的拯救?(乙)為什麼保羅敦促希伯來人要朝著成熟邁進?

      13 對基督祭司職任的優越懷有成熟的觀點(4:14-7:28)。保羅敦促希伯來人要繼續宣認那通過了諸天的大祭司耶穌,以求得蒙憐憫。基督並沒有榮耀自己,但父卻榮耀他,說:「你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來5:6;詩110:4)首先,基督藉著受苦學會了順從,因此能夠完美地擔任大祭司的職位,負責為一切服從他的人帶來永遠的拯救。保羅「有很多話要說,而且難以解釋」,但希伯來人卻仍是嬰孩而還需吃奶。但其實他們本已該作教師了。「固體食物卻屬於成熟的人,他們通過習用,把自己的領悟力訓練好,以至能辨別是非。」使徒敦促他們要「朝著成熟邁進」。——來5:11,14;6:1;《新世》。

      14.信徒怎樣才能承受應許?他們的希望如何得以確立?

      14 那些認識了上帝的話語,但後來卻離棄真理的人,要他們復甦悔改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為自己把上帝的兒子再度釘在柱上,使他公開受辱。」惟獨藉著信心和耐心,信徒才能繼承亞伯拉罕所得的應許——一個既穩確又堅固的應許。這個應許之所以穩確堅固乃是憑著兩件不變的事:上帝的話語和他的誓言。基督徒的希望如同「魂的錨,既穩確又堅固」。他們的希望得以確立,乃是由於耶穌已經以先鋒及麥基洗德系統的大祭司的身分進入「簾幕裡面」。——6:6,19,《新世》。

      15.什麼顯示耶穌照著麥基洗德樣式的祭司職任比利未系統的祭司職任更優越?

      15 這麥基洗德既是「撒冷王」,又是「至高上帝的祭司」。甚至族長亞伯拉罕也繳納什一稅給他。利未當時還在亞伯拉罕的體內,但通過他的祖先,他也繳納什一稅。麥基洗德對亞伯拉罕所作的祝福遂藉此伸展到當時還沒有出生的利未身上,從此顯出利未系統的祭司職任是次於麥基洗德的祭司職任的。此外,如果人真能藉亞倫的利未系統祭司職任獲致完美,又何需有另一位『照麥基洗德的樣式』的祭司呢?再者,祭司職任既有所改變,「律法也必須更改」。——7:1,11,12。

      16.為什麼耶穌的祭司職任比律法下的祭司職任更優越?

      16 其實律法並沒有使什麼東西成為完美,相反,事實證明它既軟弱,又沒有效力。由於律法下的祭司相繼死去,所以祭司的數目眾多,但耶穌卻「是永遠活著的,便可以永遠擔任祭司的職分。所以凡靠著[他]來親近上帝的,[他]都能徹底的拯救他們;因為[他]是永遠活著,不斷地為他們祈求」。耶穌這位大祭司是「聖潔、良善、無瑕、不與罪人同流」的,但律法所委任的大祭司卻是軟弱的,必須先為自己的罪獻祭,然後才能為他人求情。故此上帝憑著誓言「選立了兒子,永遠成為完美」。——7:24-26,28,《當代》。

      17.新約在哪方面更為優越?

      17 新約的優越地位(8:1-10:31)。事實表明耶穌是「更美之約的[居間者];這約原是憑更美之應許立的」。(8:6)保羅引用了耶利米書31:31-34整整四節經文,藉此說明在新約裡的人有上帝的律法寫在他們的腦中和心內。人人都必認識耶和華,耶和華也「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愆」。由於「新約」的訂立,前約(律法之約)已成為過時而「快歸於無有了」。——來8:12,13。

      18.關於兩約所獻的祭物,保羅作了什麼比較?

      18 前約規定每年要在帳幕獻祭,保羅將這項安排描述為「律例、制定著到改正時期為止罷了」。可是,基督以大祭司的身分來到的時候,卻把自己的寶血獻上,而非用山羊和公牛犢的血。摩西揮灑動物的血使前約生效,並且藉此潔淨了作為先模的帳幕;但與新約有關的屬天實體卻必須有更好的祭物。「因為基督並不是進了人手造的聖所、真聖所的模型、乃是進了上天本境,如今替我們顯在上帝面前。」基督也不必年年獻祭,彷彿以色列的大祭司所為一般,因為「他在今世的末期、乃是儘一次地顯現,藉著自己之奉獻為祭,好把罪廢掉。」——9:10,24,26,《呂譯》。

      19.(甲)律法不能成就什麼事?為什麼?(乙)關於成聖,上帝的旨意如何?

      19 保羅總結上文說,「律法既是將來美事的影兒,」就不能藉著重複獻上祭物而除去「罪的意識」(《新世》)。然而,耶穌來到世上是要遵行上帝的旨意。保羅說:「我們憑這旨意,靠耶穌基督,只一次獻上他的身體,就得以成聖。」因此,希伯來人應該緊守他們就信心所作的公開聲明,毫不動搖,並且「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不放棄大家聚集的機會。他們對真理獲得了確切認識之後,若蓄意慣常犯罪,「贖罪的祭就再沒有了」。——10:1,2,10,24,26。

  • 聖經的第58本書——希伯來書
    「聖經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23.關於律法,保羅提出什麼論據?他怎樣支持自己的論據?

      23 作為支持基督的法律論證,保羅給希伯來人的信的確是無可置疑的傑作;它具有完美的結構,同時提出大量來自希伯來文聖經的證據。它逐一討論摩西律法的不同特色——約、血、居間者、崇拜用的帳幕、祭司的職任、祭物——表明這些事只不過是上帝所立的模式,目的是要指向未來遠較重大的事物。這一切的高潮便是基督耶穌和他所獻的祭物,亦即律法的應驗。保羅指出,「那漸舊漸衰的[律法],就必快歸無有了。」但「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都]是一樣的。」(8:13;13:8;10:1)希伯來人閱讀這封信時必然感到多麼喜樂!

      24.希伯來書解釋什麼對我們今日有莫大裨益的安排?

      24 但是今日我們處於不同的環境下,這封信對我們有什麼價值呢?既然我們不在律法之下,我們能夠從保羅的論據找出任何有益的資料嗎?的確能夠。這封信向我們闡明偉大的新約安排是根據上帝給亞伯拉罕的應許——通過亞伯拉罕的種子,地上萬族均會使自己得福——而訂立的。耶和華在古代應許要通過亞伯拉罕的種子耶穌基督使萬民得福,這個應許的實現便是我們得生命的惟一希望。我們雖然不在律法之下,但由於是亞當的子孫,我們都生在罪孽裡,因此需要一位富於憐憫的大祭司,不單帶著一個有效的贖罪供物,而且能夠直接進入耶和華所在的天上,在那裡為我們求情。我們的確有這樣的一位大祭司,能夠引導我們進入耶和華的新世界裡得永生。這位大祭司能體恤我們的軟弱,因為「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他邀請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4:15,16。

      25.保羅以什麼富於啟迪的方式應用希伯來文聖經?

      25 此外,我們在保羅給希伯來人的信中找著令人鼓舞的證據,表明許多在很久之前記錄在希伯來文聖經裡的預言後來均以令人驚嘆的方式獲得應驗。這一切事都為了在今日教訓、安慰我們而記錄下來。例如,保羅在希伯來書中曾五次將詩篇110:1的王國預言應用在王國種子耶穌基督身上。這位君王已「坐在上帝寶座的右邊」,等候「仇敵作[他]的腳凳」。(來12:2;10:12,13;1:3,13;8:1)此外,保羅引用詩篇110:4解釋上帝兒子所擔任的重要職位乃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古代的麥基洗德在聖經記錄中是「無父,無母,無族譜,無生之始,無命之終」的。同樣,耶穌一方面是君王,同時也「永遠為祭司」,要將他的贖價的永久裨益應用在一切順服他統治的人身上。(來5:6,10;6:20;7:1-21)保羅引用詩篇45:6,7時所指的便是同一位君王祭司:「你的寶座是永永遠遠的[「上帝是你的寶座,直到永永遠遠」,《新世》],你的國權是正直的。你喜愛公義,恨惡罪惡;所以上帝——就是你的上帝——用喜樂油膏你,勝過膏你的同伴。」(來1:8,9)保羅引用希伯來文聖經,表明這些經文都應驗在基督耶穌身上,由此我們看出上帝所立的預言模式如何湊合起來為我們帶來啟迪。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