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印度教——尋求解脫的宗教
    人類尋求真神
    • 印度教的諸神

      27,28.(甲)印度教的三相神是由哪幾個神組成的?(乙)誰是這些神的妻子或配偶?(丙)試舉出印度教一些男女神祇的名字。

      27 印度教雖然聲稱有億萬神祇,但實際上只有某些神是印度教各教派所喜歡崇奉的。其中最顯赫的三位神包括在印度教徒所謂的三相神(意即三位一體或三合一的神)之中。——至於印度教的其他神祇,可參看第116-7頁的附框。

      28 三合一的神由創造者梵天、維持者毗濕奴和破壞者濕婆所構成,每個神至少有一個妻子或配偶。梵天的配偶是辯才天女娑羅室伐底。毗濕奴的妻子是吉祥天女。濕婆的第一個妻子是薩蒂,她後來自殺而死。她是第一個投身祭火的女子,因此是寡婦自焚殉夫陋習的始作俑者。由於跟從她在神話中的榜樣,多個世紀以來,有數以千計的印度教寡婦在丈夫火葬時自殺殉夫,但如今這種行動已屬非法了。濕婆還有另一妻子,她擁有幾個名字和頭銜。在善的化身方面,她是帕爾瓦蒂(雪山神女)、烏瑪、歌里和金色女神。她若化身成杜爾伽(難近母)或伽里(時母),就是個兇惡的女神了。

      29.印度教徒對梵天有什麼看法?(可與使徒行傳17:22-31作一比較。)

      29 梵天雖是印度教神話的中心人物,在印度教徒的崇拜方面卻並不居於重要地位。即使他被稱為創造者,奉獻給他的廟宇並不多。然而,印度教神話把創造物質宇宙之功歸於最高的主宰、源頭或本質——稱為梵,以奧姆或阿姆等神聖音節作為標記。三合一神中的三位成員都是「實存者」的一部分,其他諸神則被視為不同化身的顯現。於是,不論何神被奉為至高者,這位神就被視為包羅萬有。是故,印度教徒雖然公開敬奉無數神祇,但大多數信徒都認為只有一位真神,而這神能夠化成許多形體:男性、女性,甚至動物。因此印度教的學者敏於指出,印度教其實是一神崇拜而非多神崇拜。可是,後來吠陀思想卻捨棄了有一位至高者的觀念,代之以一個非人格化的神聖原則或實體。

      30.毗濕奴有些什麼化身?

      30 毗濕奴是太陽和宇宙的善神,是毗濕奴教信徒的崇拜中心。他有十個化身(化成半神半人),包括羅摩、克里希納(黑天)和佛陀。c另一個化身是毗濕奴納拉耶那,「以睡在盤蜷的蛇舍莎(或阿難達)身上的人形為代表。他浮在宇宙之海上,他的妻子吉祥天女坐在他腳下,梵天大神則從毗濕奴臍中所出的蓮花上升起。」——《世界信仰百科全書》。

      31.濕婆是個怎樣的神?

      31 濕婆通常也被稱為摩希莎(至高之主)和摩訶提婆(大神),是印度教的第二大神;對他所作的崇拜稱為濕婆教。他被描述為「一個偉大的苦行者,道行精深的瑜伽修士,遍體塗灰,頭披亂髮,在喜馬拉雅山上靜坐冥想。」他也以「好色淫蕩」著稱,因此「成為生殖能力的賦予者和創造萬物的至高主宰摩訶提婆。」(《世界信仰百科全書》)對濕婆的崇拜以崇奉林伽或男性生殖器為代表。——可參看第99頁的附圖。

      32.(甲)時母女神以一些什麼形體顯現?(乙)一個英文字詞怎樣從她的崇拜得名?

      32 像其他許多世界宗教一樣,印度教也有它的至高女神;她可以十分動人,也可以非常兇惡。在以較可愛的形體出現時,她以帕爾瓦蒂(雪山神女)或烏瑪為人所知。當以兇神姿態出現時,她便是所謂的難近母或時母,是個喜歡人以血為祭的嗜血女神。時母媽媽(黑色大地之母)被人奉為母神,同時是薩克蒂派(又稱性力派)的主神。她被描繪成赤裸上身,以屍體、蛇和頭骨為裝飾。在以往,稱為黑鏢客(thugi)的信徒以勒死的人作為祭牲獻給時母女神,英文的「謀財害命者」(thug)一詞即來自這個字。

      印度教與恆河

      33.印度教徒為什麼把恆河視為神聖?

      33 我們若談到印度教的諸神,就無法不提及它那最神聖的河流——恆河。印度教的許多神話均直接與恆河——虔誠信徒稱之為恆伽媽媽(Ganga Ma)——有關。(可參看第123頁的地圖。)信徒在禱文中誦念恆河的108個不同名字。恆河為什麼受誠懇的印度教徒這麼崇敬呢?因為這條河與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古代神話有密切關係。他們相信恆河從前是天上的銀河。它是怎會成為地上一條河的呢?

      34.據印度教神話所載,恆河來源的解釋之一是什麼?

      34 雖然解釋有若干差異,但大多數印度教徒都這樣說:摩訶耶伽尊者有6萬個兒子,都被毗濕奴化身的迦毗羅之火所殺。除非恆伽女神從天下凡潔淨他們,藉此為他們解除咒詛,不然他們的魂就會被貶落地獄。尊者的曾孫帕吉勒提懇求梵天准許神聖的恆伽下凡。一項記載繼續說:「恆伽答道:『我的水勢過於浩大,可能把大地的根基沖碎。』因此帕吉勒提在苦修千年之後,去見最大的苦行者濕婆神,說服他站在大地高處,在喜馬拉雅山的岩石和冰雪中。濕婆的頭上堆著亂髮,他讓恆伽從天上奔騰而下,進入他的鬈髮之中,鬈髮輕柔地吸收了那震撼大地的沖擊。恆伽於是成為細流,從山嶺流到地上的平原,給乾旱的大地帶來了水,使萬物得以滋生。」——《從海洋至天空》,希拉里(Edmund Hillary)爵士著。

      35.毗濕奴信徒怎樣解釋恆河的存在?

      35 毗濕奴信徒對恆河的開始有個稍為不同的說法。據古籍《毗濕奴往世書》所載,他們的說法是:

      「恆河從這個地方[毗濕奴的聖座]流出,把所有的罪除淨。……她是從毗濕奴左足的大拇指湧出的。」

      或者正如毗濕奴的信徒以梵文所說:「從毗濕奴與蓮花相若的足而生(Visnu-padabja-sambhuta)。」

      36.印度教徒相信恆河具有什麼力量?

      36 印度教徒相信恆河有力量去舒解、淨化、清潔和醫治信徒。《毗濕奴往世書》聲稱:

      「諸聖人在河中沐浴,得以滌除罪惡;他們一心一意效忠於毗濕奴,終於獲得解脫。聖河被人聽到、想望、看見、觸摸、沐浴在其中或歌頌讚美,日復一日地洗滌世人。甚至居住在遠處的人……只要高呼『恆伽,恆伽,』就可以除淨在過去三世所犯的罪。」

      《婆羅門達往世書》聲稱:

      「那些虔誠地在恆河的純淨水流中沐浴一次的人,他們的部族就受到恆伽保護,免除千百次危險。世代累積的罪惡也被消除。只在恆河沐浴一次,就立刻可獲淨化。」

      37,38.為什麼千百萬印度教徒紛紛前往恆河?

      37 印度人蜂擁前往恆河從事禮拜或崇拜。他們獻上鮮花、誦念禱文,僧侶為他們用紅色或黃色的糊狀物在額上點個吉祥記號。他們於是涉水進入河中沐浴。雖然河水已被下水道污物、化學品和屍體嚴重污染,許多人仍喝下河水。可是,恆河如此富於屬靈的吸引力,以至千百萬印度人立志要在一生中至少在『聖河』裡沐浴一次,不論河水污染與否。

      38 其他的人則把已逝親人的屍體在河畔焚化,把骨灰拋入河中。他們認為這樣就可保證死者的魂得享永福。那些因家貧付不起火葬費的人就把包裹好的屍體直接放入河中,讓其吸引掠食鳥或自行腐爛分解。

  • 印度教——尋求解脫的宗教
    人類尋求真神
    • [第116,117頁的附欄或圖片]

      印度教——若干男女神祇

      阿底提(Aditi)——諸神之母;天后;無限無縛

      阿耆尼(Agni)——火神

      梵天(Brahma)——創造之神,宇宙中的創造本原。三相神(三合一神)的成員之一

      梵(Brahman或Brahm)——至高者,宇宙中無所不在的實體,以奧姆(OM)或阿姆(AUM)這個音韻來代表。(參閱以上表號。)同時稱為「我」或靈(Atman)。有些印度教徒把梵視為非人物的神聖本原或最高的實體

      佛陀(Buddha)——喬答摩,即釋迦牟尼,佛教創立者;印度教徒視之為毗濕奴化身

      難近母(Durga)——濕婆之妻薩克蒂,兼以時母身分顯現

      伽涅沙(Ganesa)——象頭神,濕婆之子,障礙之主,好運之神。亦稱為簡納帕蒂(Ganapati)或伽珍南那(Gajanana)

      恆伽(Ganga)——恆河女神,濕婆妻子之一兼恆河化身

      哈奴曼(Hanuman)——猴神,羅摩的忠心信徒

      喜馬拉雅(Himalaya)——雪的住處,雪山神女帕爾瓦蒂之父

      時母(Kali)——濕婆的黑色配偶(薩克蒂)兼嗜血的毀滅女神。神像許多時口中伸出一條巨大的紅舌頭

      克里希納(Krishna)——好玩的毗濕奴第八化身,也是《薄伽梵歌》中的神。他的愛人是擠牛奶女郎

      吉祥天女(Lakshmi)——美神和好運女神;毗濕奴之妻

      摩納娑(Manasa)——女蛇神

      摩奴(Manu)——人類之祖;曾由大魚拯救渡過洪水之災

      密多羅(Mitra)——光之神。羅馬人稱之為密特拉

      難底(Nandi)——公牛,濕婆的坐騎或交通工具

      那吒羅闍(Nataraja)——作跳舞狀的濕婆化身,有火環圍體

      雪山神女(Parvati, 帕爾瓦蒂或Uma, 烏瑪)——濕婆的女神妻子。有時以難近母或時母女神的形態出現

      生主(Prajapati)——宇宙創造者,眾生之主,諸神、鬼魔和眾生之父。後來稱為梵天

      原人(Purusha)——宇宙人。四個主要階級是從他身體造出來的

      羅陀(Radha)——克里希納的配偶

      羅摩(Rama, Ramachandra)——毗濕奴的第七化身。稱為《羅摩衍那》(Ramayana)的史詩敘述羅摩及其妻悉多(Sita)的故事

      娑羅室伐底(Saraswati)——辯才天女兼創造之神梵天的配偶

      娑斯蒂(Shashti)——分娩時保護母嬰的女神

      濕婆(Siva)——生殖、死亡和毀滅之神;三相神的成員之一。以三叉和男性生殖器為象徵

      蘇摩(Soma)——男神和一種藥名;長生不老藥

      毗濕奴(Vishnu)——保全生命之神;三相神中的第三位成員

      [鳴謝]

      (資料來自《圖解神話學百科全書》)

      [圖片]

      左上起,順時針方向:那吒羅闍(起舞的濕婆),娑羅室伐底,克里希納,難近母(時母)

      [第120頁的附欄]

      印度教的洪水傳說

      「他們在早晨預備水給摩奴[人類之祖兼第一位立法者]洗濯。……當他洗濯之際,一條魚[毗濕奴化身為麻蹉(Matsya)]跳入他的手裡。

      小魚口吐人言對他說,『你飼育我,我必定會拯救你!』『你拯救我逃過什麼呢?』『一場洪水將會來臨,沖走一切生物:我會拯救你逃過災劫!』『我怎樣飼育你呢?』」

      魚於是告訴摩奴怎樣照顧牠。「牠接著說,『在某一年洪水將會來臨。你要聽從我(的忠告),預備一艘船;洪水來時你要進入船裡,我就會拯救你脫險。』」

      摩奴聽從魚的命令,洪水泛濫時魚把船拖到「北方的山上。魚說,『我已經救了你。你去把船繫在樹上;不要讓水把你沖走,你要留在山上。水退時你就可以下到平地去。』」——《梵書》;可與創世記6:9-8:22作一比較。

      [第123頁的地圖或圖片]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恆河從喜馬拉雅山奔流1,500哩(2,400公里),直至加爾各答和孟加拉的三角洲

      印度

      加爾各答

      恆河

      [圖片]

      恆伽媽媽在濕婆的頭上經過他的頭髮流下

      虔誠的印度教徒在瓦拉納西(貝拿勒斯)的河畔梯級上以恆河的水沐浴

  • 印度教——尋求解脫的宗教
    人類尋求真神
    • [第118頁的圖片]

      毗濕奴與妻子吉祥天女在盤蛇阿難達(Ananta)之上,四頭的梵天則坐在從毗濕奴臍中生出的蓮花之上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