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無家可歸問題的根源何在?
    警醒!2005年 | 12月8日
    • 屢次無處安身

      薩布麗娜a是一個單親母親,住在紐約市哈林一個貧民區裡。高中一年級後她就輟學了。薩布麗娜和孩子們住在政府提供的住房裡,三個兒子分別有十個月、三歲和十歲大,四個人就擠在一套只有一間臥室的公寓裡。政府給長期無處安身的人提供這樣的住所。

      十年前薩布麗娜從她媽媽家裡搬了出來。從那時起她曾跟男朋友一起住過,也在朋友和親戚家呆過,實在無計可施時就求助於政府寄宿屋。薩布麗娜說:「我偶爾做些工作,通常是靠幫人編頭髮掙錢,主要還是靠公共救濟金過活。」

      但正如《家長》雜誌(英語)所說,荒謬的是,當薩布麗娜在一家酒店找到一份體面的領班工作時,問題就來了。她從工作所掙的錢使她失去了領取公共救濟金的資格,可是薪水又不夠維持住房、食物、衣服、交通和照顧孩子的開銷。既然她交不出房租,房東就要把她趕出去。最後,她辭去了工作,找了個地方暫時棲身,直到搬進現在的公寓。

      薩布麗娜說:「真是難為了孩子們,我的大兒子已經上過三所學校,他本該讀五年級了,但卻留了一級……因為我們總是搬來搬去的。」現在薩布麗娜正等著她申請的社會福利房屋批下來。

      對於那些根本無處可去的人來說,薩布麗娜似乎已經很幸運了。然而,並非所有無家可歸者都認為寄宿屋是個安樂窩。根據波蘭社區援助委員會,有些人「害怕寄宿屋裡的規章限制」而拒絕接受援助。舉例來說,為無家可歸者提供的寄宿屋要求住戶必須工作,而且要戒酒戒毒,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遵守這些規條的。

  • 無家可歸問題的根源何在?
    警醒!2005年 | 12月8日
    • 無家可歸者有望得到幫助嗎?

      有些寄宿屋提供服務,致力於幫助人們擺脫無家可歸的境況。比如幫助人獲得政府福利金,來自其他方面的經濟援助,法律援助;也可幫助無家可歸者重新建立起與家人的聯繫,或者提供機會讓他們學習基本技能。英國倫敦專為青年人而設的中心提供飲食、烹飪、健康生活方式和就業方面的建議。諮詢服務旨在增強人們的自尊心和進取心,也幫助人自食其力,好讓這些人能夠找到並維持一個屬於自己的家。這些幫助安排當然是值得讚賞的。

      然而,寄宿屋並不是總能向無家可歸者提供他們最需要的幫助。波蘭華沙一個名叫亞采克的男子流離失所,他說,寄宿屋並沒有裝備好寄宿者,好讓他們能夠應付外面的世界。他覺得,寄宿者只限於跟無家可歸者交往、溝通,因此很容易形成一種「扭曲的思維方式」。他說:「寄宿屋把我們與外面的世界隔絕,這裡就好像一個收留成年人的流浪兒之家。」在他看來,許多寄宿者都「精神不正常」。

  • 無家可歸問題的根源何在?
    警醒!2005年 | 12月8日
    • [第6頁的圖片]

      南非比勒陀利亞火車站被改建成寄宿屋,供無家可歸者居住

      [鳴謝]

      © Dieter Telemans/Panos Pictures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