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希望
    洞悉聖經(下冊)
    • 沒有上帝就沒有真正的希望 聖經所說的希望不只是願望,願望不一定有根據,也不一定能實現;這希望也不只是期望,人所期望的事不一定都是好事。聖經表明,世上一般人其實沒什麼真正可靠的希望可言,他們最終都難免一死;換言之,假如沒有高於人的智慧給人類指點迷津,那麼人類的前景是一片黑暗的。所羅門認為,假如上帝不挺身相助,人類的處境十分可悲,正如他說:「極其空虛!一切盡都空虛」。(傳12:8;9:2,3)

      忠心的族長約伯慨嘆,樹木枯了仍有希望再長起來,人一死卻一去不回頭。不過,約伯接著祈求並寄望上帝顧念他,可見他說人沒有希望,是說那些單靠自己、不仰賴上帝的人而已。(伯14:7-15)使徒保羅也提醒基督徒,他們有復活的希望,因此不該「像沒有希望的人那樣悲傷」。(帖前4:13)後來保羅也對外邦的基督徒說,從前他們是外邦人,跟上帝的子民以色列人疏遠,不知道上帝定意通過基督救贖人類,「在世界上沒有希望,沒有上帝」。(弗2:12)

  • 希望
    洞悉聖經(下冊)
    • 希望的本源 耶和華上帝是希望的本源,他有能力實現自己的一切應許,使信賴他的人的一切願望成真。上帝有豐盛的分外恩典,必賜人「安慰和美好的希望」。(帖後2:16)古往今來,上帝一直是義人的希望。在《希伯來語經卷》,上帝被稱為「以色列的希望」和「[以色列人]祖先的希望」(耶14:8;17:13;50:7),不少經文也記述一些古人如何仰賴上帝,寄望於他。儘管上帝的子民因悖逆而被擄異地,耶和華仍然對他們大顯忠貞之愛。上帝對他們說:「我清楚知道我對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使你們有前途有希望。」(耶29:11)對於被擄到巴比倫的忠心以色列人(包括以西結和但以理)來說,耶和華的應許使他們對未來充滿熱望,大大強化了他們的信心,因為耶和華說過:「你的前途必大有希望,你的兒子必歸回故土。」(耶31:17)公元前537年,他們的希望終於實現了,忠心的猶太遺民得以重返故鄉,重建耶路撒冷城和其中的聖殿。(拉1:1-6)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