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地球僅是個試驗場嗎?
    守望台2000年 | 10月1日
    • 地球僅是個試驗場嗎?

      她終於通過了考試,不禁如釋重負!這個學生熬過兩週艱苦的試期後,最後獲得優異的成績。現在她可以得著一個她夢寐以求的職位。

      很多人對於人生於世也有類似的看法。他們認為人活在地上是要通過一場初步的試驗,沒有人可以幸免。人只要「通過」試驗,就能夠在死後以某種形式繼續生存,享有較美好的生活。今日很多人不得不掙扎求存,生活僅堪糊口。人的希望如果只限於今生,那就太可悲了。聖經人物約伯雖然大半生都身體健康、生活富裕,卻慨嘆說:「人為婦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難。」——約伯記14:1。

      《新天主教百科全書》正好把很多人的看法反映出來,說:「神的旨意是要人到天堂享榮耀。……由此可見,人的快樂在於承受天堂之樂。」基督教會最近在美國所作的一項調查顯示,有百分之87接受調查的人相信他們死後很可能會上天堂。

      很多不是基督徒的人,也希望在死後離開地球,到一個較好的地方去。例如,伊斯蘭教徒希望到天上的樂園去。在中國和日本,佛教淨土宗的信徒相信,他們只要不斷背誦「阿彌陀佛」(又稱無量光佛)這個名字,就可以往生淨土去,在所謂的西方極樂世界得享無比的快樂。

      值得留意的是,聖經——世上被譯成最多語言、銷量最高的聖典——並沒有表示地球只是個歇腳處,是人類必須逃離的。例如,聖經說:「義人必承受地土,永居其上。」(詩篇37:29)聖經也提到耶穌一句家喻戶曉的話:「性情溫和的人快樂了,因為他們會繼承大地。」——馬太福音5:5。

      人們認為地球只是人類暫住的地方;這個普遍的見解暗示,死亡是導往身後極樂的門戶。如果這是實情,死亡就無疑是福分了。可是,一般來說,人們真的認為死亡是福嗎?還是他們會想盡辦法延長壽命?經驗表明,人如果享有合理程度的健康,並過著安穩的生活,就通常都不想死去。

      無論如何,鑑於人間充滿罪惡和痛苦,很多人仍然認為惟獨在天上才能找著真正的安寧和快樂。天上僅是個無憂無慮、快樂無比的地方嗎?人死後是否只會在天上某個領域生存呢?聖經提出的答案也許會令你大感意外。請細閱下去。

  • 永遠的福樂——在天上還是在地上?
    守望台2000年 | 10月1日
    • 永遠的福樂——在天上還是在地上?

      你是否快樂,主要取決於你生活在哪裡嗎?大多數人都會很同意,有些因素跟快樂的關係更密切,例如良好的健康、生活有意義,以及跟別人關係愉快。聖經的一句箴言說得很對:「吃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吃肥牛,彼此相恨。」——箴言15:17。

      可悲的是,長久以來我們的地上家園一直充滿了仇恨、暴力和其他種種罪惡。那麼,天上的靈界,也就是很多人憧憬死後前往的地方,又怎樣呢?靈界是否像很多人所想像的一樣,一向都充滿和平安寧,絲毫沒有任何動亂呢?

      聖經表明,上帝與億萬稱為天使的靈體在天上生活。(馬太福音18:10;啟示錄5:11)聖經把這些靈體稱為「上帝的眾子」。(約伯記38:4,7)天使跟人類一樣也有自由的意志,他們並不是機械人。因此他們能夠做對的事,也能夠做錯的事。天使會揀選做錯的事嗎?答案也許會令有些人感到驚訝。幾千年前,有數目不少的天使確曾犯罪,反叛上帝!——猶大書6。

      天上的叛徒

      由於有一個天使反叛上帝,罪就臨到靈界。後來這個天使被稱為撒但(敵對者)和魔鬼(毀謗者)。這個一度服從上帝的天使行差踏錯,純粹是他自己的選擇。後來他進一步腐化其他的靈體。結果,到挪亞的日子,在上帝降下洪水之前,有一大群天使加入了撒但的陣營,跟他一起反叛上帝。——創世記6:2;彼得後書2:4。

      上帝沒有把這些墮落的天使立即驅逐出天界。相反,有一段長達幾千年的時間,上帝暫時容忍他們留在天上,但顯然把若干限制加於他們身上。a可是,一待上帝對這些作惡分子的容忍期限滿了,他就把他們從天界「摔下去」,最後更會把他們毀滅。當時天上有聲音說:「因此,天和住在天上的啊,你們都高興吧!」(啟示錄12:7-12)忠心的天使顯然都為此雀躍不已,因為邪惡的搗亂分子已給逐離天界了!

      這些鮮為人知的細節清楚顯示,有智力的受造物只要 漠視上帝的律法和原則,真正的和平就無法實現。(以賽亞書57:20,21;耶利米書14:19,20)反過來說,如果所有聰慧的受造物都服從上帝的律法,全宇宙就可以享有和平安寧。(詩篇119:165;以賽亞書48:17,18)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