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醫生-病人彼此溝通——成功的要訣
    警醒!1991年 | 9月8日
    • 喬納森是邁克爾和瓦萊麗的大兒子。1989年的末了,喬納森當時16歲,醫生告訴這家人喬納森的脾臟長了一個很大的瘤。對於施行不用血的手術,幾位醫生都有點擔心。但由於他們尊重這個家庭的宗教立場,於是毅然替喬納森施手術。在康復期間,喬納森感染到嚴重的併發症。他的血壓急劇下降,血細胞計數也大大下跌。他在第二次手術中失去了大量血液,血紅蛋白含量跌至5.5——約為正常水平的三分之一。診治的內科醫生警告說:「你兒子的病情急轉直下,我們現在的處境很困難,他若不接受輸血便會死去!」怎麼辦呢?

  • 醫生-病人彼此溝通——成功的要訣
    警醒!1991年 | 9月8日
    • 在喬納森的事例上,經過兩次手術之後,他的血細胞計數跌至5.5。醫生一致認為若要挽救他的性命,輸血是少不了的。於是,他們準備取得法庭的命令強迫他輸血。然而,喬納森的堅定信念和個人對血的抗拒使事情的發展緩慢下來。喬納森報導說:「我抓住……醫生的衣領,望著他說:『不要給我血和血產品,求求你!』」委員會中訓練有素的弟兄安排用飛機將喬納森送往一所規模較大的醫療機構接受治療。他抵達醫院時,委員會的一位成員已在那裡等候;後者已會晤過主診的多位醫生,跟他們解釋清楚。翌日,喬納森的血紅蛋白固定下來,血細胞計數也穩定地升高。接受初次手術後僅15天,他便出院了。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