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頑疾纏身
    警醒!2001年 | 3月8日
    • 頑疾纏身

      塔蒂亞娜·薩拉伊口述

      幾年前,我還是個精力充沛的全時服事者。我跟丈夫杜克、年幼的兒子丹尼爾,住在美國亞拉巴馬州盧文鎮。這兒的生活平靜悠閒,我們一家也活得挺愜意的。但一次簡單的手術,卻叫生活頓起巨變。

      1992年,我動手術把子宮切除,沒多久,問題就出現了。我常常感到劇痛,而且一天到晚都得小解(一天50到60次)。最後,我的婦科醫生只好給我約見泌尿科醫師,以便找出問題的成因。

      我到醫院去做了好些試驗。我第一次跟泌尿科醫師見面,他就診斷出我害了慢性間質性膀胱炎。這種病不容易診斷出來,因為病狀跟其他泌尿系統的病很相似。再者,醫生也沒有肯確方法診斷出這種病來。因此,醫生得弄清楚病人害的不是其他病,才能斷定是慢性間質性膀胱炎。

      醫生明白地說,這個病是治不來的,最終只能把膀胱切除!他說,其他療法不是沒有,但通通都不管用。對我們來說,這個消息自然是沉重打擊。杜克和我是耶和華見證人,從事全時傳道工作已經好些日子,我一向都挺健康的,但現在醫生卻說我要把膀胱切除。我真慶幸杜克在我身邊支持著我。

      我們決定找別的泌尿科醫師看看。我們看過好幾個醫生,只是那時許多醫生對這種病都了解不多。另外,泌尿科醫師對這種病常常意見紛紜,建議的療法也因人而異。一份醫學雜誌說:「這種病往往久治不癒。」另一份雜誌說:「科學家還沒找到根治方法,至於以什麼療法治療哪些病人,效果最好,他們也預料不來。……因為成因仍是個謎,醫生只好針對紓緩症狀來治療病人。」

      我痛得死去活來,又抽筋,又得頻頻上洗手間,不管醫生建議什麼,我恨不得都要一試。我吃過的藥物不下40種,也吃過草藥,針療過,和接受過神經傳導隔斷、硬膜外麻醉、脊椎麻醉,以及經皮電神經刺激。所謂經皮電神經刺激,就是讓微弱的電脈衝進入身體,時間短則數分鐘,長則幾小時。我也盡量多花點工夫研究,至少讓自己知道各種療法到底是怎麼回事。

      目前,我在服一種叫美散痛(美沙酮)的止痛藥,以及另外六種藥物。我也定期到痛症診所去,接受硬膜外麻醉和注射類固醇;這些都是有助止痛的。至於尿頻的問題,我每三、四個月到醫院去,讓醫生用液體擴張膀胱,像把氣球充氣一樣。這種治療我做過好幾次了。一般來說,做過以後,幾個月內都不用頻頻上洗手間了。過去幾年,我進出醫院超過三十次。

      至於最終的「解決辦法」——切除膀胱,又怎麼樣呢?一個有關權威說:「醫生多半不願意動這樣的手術,因為後果因人而異,難以預料。有的人動了手術,症狀卻沒有消失。」因此,我暫時不會予以考慮。

      有時候,痛得又厲害又頻繁,我感到挺絕望的。自殺的念頭也曾在腦海中一閃而過,但我不敢想像,這樣做會給耶和華的聖名帶來多大羞辱。這時,我看出禱告、個人研讀,以及跟耶和華培養親密關係,的確是很重要的,因為人生變幻難測,就這麼一件事,我一生都得改寫了。在害病的日子裡,我知道要不是因為耶和華,我早就輕生了。

      回顧過去九年,我看出人生無常。我深深領會到傳道書12:1的話:「你趁著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就是你所說,我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未曾臨近之先,當記念造你的主。」我慶幸自己十五歲就開始從事全時服務,還能夠持續了差不多二十年。這其間,我跟耶和華培養了親密的關係。

      我很感激耶和華,給我好丈夫、好兒子;他們一直在旁支持著我。會眾裡的弟兄姊妹不時致電問候或登門探望,也叫我精神振作。天氣一冷起來,抽筋兒更常發作,要出外傳道就不怎麼容易了。這時候,我就打電話向人作見證,讓樂園的希望在心中保持鮮明。我企盼著那一天,疾病、痛苦都成為過去,不再給記起來。——以賽亞書33:24。

  • 慢性間質性膀胱炎是什麼?
    警醒!2001年 | 3月8日
    • 慢性間質性膀胱炎是什麼?

      顧名思義,膀胱炎就是膀胱發炎。害病的以女性居多。不過,膀胱炎種類繁多,成因也各有不同。

      膀胱炎有些什麼常見的徵兆呢?尿頻且排尿困難,排尿時不適,例如排尿時有強烈的刺痛感,都是膀胱炎的徵兆。但慢性間質性膀胱炎是什麼呢?這種病跟其他膀胱炎有什麼分別呢?a

      蘇珊·凱伊教授是有關方面的專家,她承認說:「要把慢性間質性膀胱炎診斷出來不容易,要治療就更困難了。」她也說,這種病「可能經年累月地折磨人,叫人痛得死去活來,症狀久治不癒,以致生活方式也得改變;這種病可能延續幾十年」。很可惜,以前許多醫生都不能把病診斷出來,還暗示病人只是心理作祟而已。但一位醫生說:「承認病人的症狀,把慢性間質性膀胱炎診斷出來,往往叫病人心裡好過一點。」

      一份報告指出,在美國,患上慢性間質性膀胱炎的人超過70萬,「比以前報導的增加了百分之50」。現在,醫生已知道有的男子看來是前列腺有毛病,但其實是害了慢性間質性膀胱炎。病人終日感到痛楚,當然也間接影響別人,尤其是病人的近親,以及跟病人同住的人。至於病人本身,家庭生活或工作也難免受到影響。事實上,許多病人都不得不放棄工作,賦閒在家。對病人來說,性生活也可能十分痛苦。

      既然根治方法還沒找著,醫生都只好盡力替病人緩解痛楚。有些什麼療法呢?

      能緩解痛楚,卻無法根治

      美國塔夫茨大學新英格蘭醫療中心附屬醫學院的格蘭納姆·桑特博士推薦的基本療法,是採用口服的抗組胺藥、三環抗抑鬱藥或戊聚糖複硫酸鹽來治病。b

      有的醫生推薦上一篇文章提及用液體擴張膀胱,以緩解尿頻的療法。每次治療後,病情得以紓緩達幾個月至一年。另一種療法是給膀胱注射二甲亞碸(DMSO)。二甲亞碸是美國糧食和藥物管理局認可的,能減輕症狀達兩年之久,但這種療法可導致嚴重血栓和其他問題,因此泌尿科醫生肯尼思·彼得斯對此仍有所保留。

      最近,彼得斯醫生率先採用卡介菌(卡介苗)來治病;療法屬試驗性質。他寫道:「卡介菌是致病能力弱的肺結核菌菌株。」卡介菌看來能提高病人的免疫力。臨床試驗顯示,百分之60的病人對治療反應良好,隨後兩年,醫生仍不斷監察病人的情況。結果怎樣?彼得斯醫生說,百分之90對療法反應良好的病人,「疼痛和尿頻的症狀都持續有顯著的改善」。

      有的病人服食一種藥(Elmiron),對病情也有所幫助。據雷蒙德·胡爾姆博士說,這種藥「有助於強化膀胱壁」。療效不會立竿見影,但有個病人說;「吃了這種藥,膀胱的毛病就沒那麼惱人了。」

      另一種仍在試驗階段的療法是採用玻尿酸。「玻尿酸是直接注入膀胱的。醫生認為它能緩解病情,是因為它能取代膀胱內有問題的黏多糖層。……[1998年],美國開始進行臨床試驗,成效未知。」這種療法已獲得歐洲國家允許使用,但美國則還沒批准。

      貝絲·蓋茨是註冊護士,也是膀胱炎病患者互勉小組的組長。她寫道:「有時候,病人不大願意向醫生查詢有關其他療法的詳情……覺得這樣做,就是暗示醫生一貫使用的療法有不足之處。今天,泌尿科醫生治療膀胱炎病人時,多半都認為要從多方面著手,包括採用其他療法,只要療法不會叫病人有危險。」

      如果病人骨盆長期疼痛,也可以向痛症診所求助。治療方法包括上文提到的經皮電刺激神經、神經傳導隔斷、針療等,病人還可接受心理輔導,及參與復康計劃,好使生活重上軌道。

      《儆醒!》撰稿員也跟彼得斯醫生談到病人一天要小解四五十次的問題。彼得斯醫生建議採用骶神經刺激器,這樣可把上洗手間的次數減少到一天六次左右。在美國,有的病人腹中給植入小儀器(InterStim Therapy system),功用是向控制膀胱的骶神經發送微弱的電脈衝,以紓緩尿頻的問題。

      至於被認為是最終的「解決方法」——動手術切除膀胱,醫生不保證問題從此就一了百了。桑特博士說:「手術結果因人而異。許多病人切除了膀胱後,說恥骨上部和骨盆仍持續疼痛。」因此,專家的忠告是:除非別無他法,不然就不要匆匆切除膀胱。作決定時,要深思熟慮才好。

      病人前景如何?

      美國馬里蘭州羅克維爾鎮的慢性間質性膀胱炎協會說:「研究人員大概無法找到一種療法,能根治所有 膀胱毛病,看來我們只好繼續鑽研新的診斷技術,提供新醫療選擇和各種療法的新搭配,來幫助病人。一旦弄清楚慢性間質性膀胱炎的成因,病人痊癒的日子就不遠了。」要是有這麼一天,世上千千萬萬的膀胱炎病患者會多麼高興呢!

      [腳注]

      a 潰瘍性膀胱炎(又稱為亨納潰瘍),也是一種慢性間質性膀胱炎。患者膀胱壁各層會出現大面積剝脫和潰瘍。

      b 《儆醒!》旨在讓讀者知道,醫生和其他專業人士提出什麼醫療選擇,而非對療法予以確認。不管情況怎樣,病人應親自向醫生徵詢有關各種療法或藥物的意見。

      [第21頁的附欄]

      要扶持病人

      專家說,親友和其他同病相憐的人在感情上支持病人,對病人大有好處。如果病人對病情增加認識,又小心照顧自己,病情一般會進展得較好。

      [第22頁的附欄]

      小心飲食

      雖然沒有臨床的科學證據,證明日常飲食能影響病情,許多醫生和病人都留意到兩者是有點關係的。泌尿科醫生肯尼思·彼得斯說,有的病人對某些食物起過敏反應,因此病人該衡量哪些食物使病情惡化。他建議病人最好別攝取咖啡因或喝酒。西紅柿和柑橘類水果看來也對病人有害。不過,病人該進食多種食物,飲食均衡,這是很重要的。有的病人說,吃米飯、馬鈴薯、意大利麵食、蔬菜、肉類和雞,問題都不大。另外,病人該多喝水,好把尿液中的酸稀釋,藉此減少對膀胱壁造成的刺激。

      以下是病人要戒吃的一些食物。

      存放已久的乾酪

      鯷魚

      蘋果

      杏

      糖精

      鱷梨(牛油果)

      香蕉

      哈密瓜

      含二氧化碳的飲料

      魚子醬

      巧克力

      檸檬酸

      鹹牛肉

      越橘和越橘汁

      蠶豆

      葡萄

      無益食品

      利馬豆

      肝

      蛋黃醬

      油桃

      硝酸鹽或亞硝酸鹽

      堅果

      洋蔥

      桃

      鳳梨(菠蘿)

      李子

      石榴

      加工的肉和魚

      大黃

      黑麥麵包

      沙拉油

      酸奶油

      用麵頭發酵的麵包

      醬油

      刺激性食物

      草莓

      茶

      煙草

      豆腐

      醋

      酸乳酪

      [鳴謝]

      《護理泌尿學》,2000年4月第20卷第2冊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