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
    警醒!2016年 | 第3期
    • 以史為鑑

      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

      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

      塞麥爾維斯也許不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但他的研究卻大大造福無數的家庭。塞麥爾維斯出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1844年在維也納大學取得醫學學位。1846年,他接下維也納醫院的產科工作,擔任教授的助手。他才剛上任,就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醫院裡有超過百分之13的產婦,因染上產褥熱而死。

      各界提出不少推論,但沒有人能夠找出造成產褥熱的真正原因,他們試了各種方法要降低死亡率,卻都以失敗告終。塞麥爾維斯不忍見到一個個產婦歷經煎熬、痛苦地死去。他決心查明病因,並且找出預防方法。

      塞麥爾維斯任職的產科分為兩科。第一科負責培訓醫學院學生,第二科則培訓助產士。令人不解的是,在第一科,產婦的死亡率居然遠遠高過第二科,究竟是什麼造成死亡率上的差別呢?為了追根究底,塞麥爾維斯著手調查各種可能的成因,但還是束手無策。

      1847年初,一條有利的線索出現了。塞麥爾維斯的好友克勒茲齊卡在解剖屍體時不慎割傷,結果傷口引發敗血症而死。塞麥爾維斯在查看好友的驗屍報告後發現,這份報告與死於產褥熱的人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塞麥爾維斯推測,產褥熱就是產婦受屍體中的有毒物質感染引起的。在第一科,醫師和學生會在驗屍後直接為孕婦施行產檢或接生,他們不知道自己這麼做,就是把引起疾病的物質傳染給待產的婦女。至於第二科的助產士,他們在進產房前沒有接觸過屍體,所以他們的產婦存活率較高。

      於是塞麥爾維斯採取一項消毒措施,嚴格要求醫師和學生在為產婦檢查前,都要用漂白水徹底洗手。實施消毒數個月後,成效相當明顯:產婦死亡率從百分之18.27驟降至百分之0.19。

      我要驅散那股瀰漫產房的恐懼,不僅是要保住那些丈夫的妻子,更是為了所有寶寶的母親。——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為塞麥爾維斯的成就感到高興。他的研究成果推翻了上司的理論,而他執著的態度更是大大惹火了對方。他被醫院開除,不得不離開維也納。後來,塞麥爾維斯返回匈牙利,在布達佩斯的羅切斯醫院繼續行醫。他熱心推廣消毒法,使產褥熱的死亡率降到百分之1以下。

  • 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
    警醒!2016年 | 第3期
    • 醫學事件簡介

      • 產褥熱在19世紀席捲歐洲,一度造成百分之30的孕婦死亡。

      • 早在1674年,科學家已透過顯微鏡發現細菌,但還不了解細菌有什麼潛在的危險。當時的醫師普遍在解剖屍體後,沒有消毒雙手就進產房接生。

      • 塞麥爾維斯將消毒雙手的觀念引進醫學界,拯救無數的生命。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