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體健康,人人渴望!警醒!2007年 | 1月
-
-
身體健康,人人渴望!
二千七百多年前,一個先知預言將來有一天,疾病不再存在。這個預言載於聖經以賽亞的古卷之內,一直留存至今。以賽亞所寫的預言說,那時候,「居民必不說:『我有病。』」「盲人的眼睛必張開,聾人的耳朵必開通。」「跛腳的要跳躍如鹿,啞巴的舌頭要高聲歡呼。」(以賽亞書33:24;35:5,6)聖經的其他預言,也同樣談到這樣的未來,例如,聖經的最後一卷書啟示錄,描述將來上帝會除去人類的所有痛苦。(啟示錄21:4)
上帝的這些應許會實現嗎?人類能享有良好健康,不再生病嗎?這一天真的會來臨嗎?誠然,跟上幾代的人相比,今天許多人都能享有較佳的健康。可是,較佳的健康不等於永不生病,疾病依然肆虐人間。單單想到自己有一天可能身染頑疾,就已經使人焦慮不安。現實確是殘酷無情,就算現今科學昌明,很多人都飽受身體或精神疾病的煎熬,無人能完全倖免。
你所付出的代價
大眾市民健康欠佳,這為社會帶來多方面的影響。今天人們最關注的其中一點,就是疾病令社會經濟負擔大增。例如,近年歐洲由於生病或健康問題,合共損失了五億個工作天;其他地方的情況也與此類似。工人的生產力下降了,但醫療開支卻不斷上升,這對整個社會而言,成了一個經濟負擔。商業機構為此要付出代價,而政府卻難以獨善其身。為了抵消這方面的損失,商家只好把貨品的價錢提高,而政府則以加稅來彌補不足。結果,誰是最終的受害人?就是你!
令人遺憾的是,在許多國家,即使政府為人民提供醫療服務,窮人要獲得足夠的醫療護理也不容易。在一些較落後的國家,千百萬人貧病交困,境況淒涼。他們要得到專業水平的醫護服務,不是受到限制,就是完全無權享用。另一方面,就算在富裕國家,仍有些人要竭力爭取,才能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以美國為例,有多達4600萬人由於沒有醫療保險,正處於這種情況。
疾病所造成的負擔,不單在於經濟方面。長期病患、身患絕症所帶來的苦楚;眼看別人身染重病,而感到傷痛;由於親者病逝,內心產生絕望無助之感,這都是人為疾病而需付出的沉重代價。
假如有一天,我們能夠在一個沒有疾病的世界裡生活,這實在是夢寐以求的事。因為世上所有人,都渴望能享有良好的健康!雖然許多人都認為這樣的事難以置信,不少人卻深信這個希望能夠實現。有些人相信,隨著科技發展,假以時日,所有疾病最終都能治癒。另一方面,相信聖經的應許的人,卻認為上帝會實現他在古時所說的預言,深信他會為人帶來一個沒有疾病的世界。人類將來真的能戰勝疾病嗎?還是只有上帝才能為人實現這個希望?人類的前途究竟如何?
-
-
科學能戰勝疾病嗎?警醒!2007年 | 1月
-
-
科學能戰勝疾病嗎?
現代科學能戰勝疾病嗎?聖經裡以賽亞書和啟示錄的預言,是不是說將來人能夠消滅所有疾病?對某些人來說,這並非是個遙不可及的目標,因為人類在衛生保健方面,已取得可觀成就。
各國政府聯同一些私人贊助的機構,跟聯合國一起並肩工作,以空前的規模合力對抗疾病。他們其中一項重點工作,就是提高貧窮國家兒童的身體免疫力。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公布的資料,假如有關國家能完成指標,那麼「到了2015年,全球最貧窮國家的7000萬兒童,對肺結核、白喉、破傷風、百日咳、麻疹、風疹、黃熱病、乙型流感嗜血桿菌、乙型肝炎、脊髓灰質炎、輪狀病毒,肺炎球菌、腦膜炎球菌和日本腦炎等疾病,每年都可接種有關的疫苗,免除死亡」。此外,一些基本的保健措施,例如供應清潔的飲用水,提供營養較佳的食物,推行健康教育等工作,都正積極進行。
不過,科學家希望的,不單是向人提供基本的醫療護理,而是更好、更全面的護理。科技上的新發明正不斷革新現有的醫療方法。有人指出,每八年科學家就把醫學方面的知識增加一倍。以下提到的,只是對抗疾病方面最新科技的一些例子而已。
◼ X射線影像醫生和醫院三十多年前已開始使用電腦斷層掃描術 (CT scan)為病人診斷。電腦斷層掃描器能產生立體的X射線影像,讓醫生看清楚病人體內的情況,有助於診斷疾病和檢查病人體內的異常情況。
人接觸輻射會不會產生危險,這方面雖然仍有爭議。不過,醫學專家對這種先進科技於將來所帶給人的裨益,卻抱樂觀態度。芝加哥大學附屬醫院的放射學教授邁克爾·瓦尼耶說:「就在過去的幾年,這方面的進展足以令你刮目相看。」
比起以往的電腦斷層掃描器,最新的掃描器效率更快,準確度更高,成本也較廉宜。新型掃描器最重要的其中一個優點是速度夠快,在掃描心臟時,這尤其重要。由於心臟會不停跳動,以往許多心臟X射線影像都是模糊不清的,令醫生難以準確判斷。《新科學家》週刊(英語)解釋,新型的掃描器「只需三分之一秒,就能繞身體一周,完成掃描,比心臟跳動一次所需的時間還短」,因此能產生清晰的心臟影像。
憑著新型的掃描器之助,醫生不但能「剖開」病人的身體,仔細看個究竟,還能對病人身體某個部位的生化反應作局部檢查。藉著應用這種新儀器,醫生就能在癌細胞出現的初期,把癌病診斷出來。
◼ 借助機械人進行手術設計精巧、能模仿人類動作的機械人(機器人),已不再是科幻小說情節裡的產物,機械人已實際在醫療界裡應用。現在,有數以千計的手術都是借助機械人來進行的。在某些情況下,醫生能同時遙控幾根機械臂來進行手術。這些機械臂配備手術刀、剪刀、攝影機、電烙刀和其他手術工具。這些新科技能讓外科醫生進行非常複雜,精確度極高的手術。《新聞週刊》(英語)報導:「跟以往的開刀手術相比,醫生發覺使用這種新技術動手術,病人失血的情況減少了,痛楚減低了,出現併發症的風險也降低了。不但如此,病人留院的時間也縮短了,康復也快得多。」
◼ 納米醫學納米醫學(奈米醫學)就是把納米科技 應用在醫療方面。納米科技是製造和應用微細物質的一門科學。這門科學所研究的東西十分微細,長度是以納米(nanometer)為單位,即十億分之一米。a
要把納米這個長度單位形象化,你可以想像,1納米就是你正在看的這頁紙直徑的十萬分之一左右,又或是一條頭髮厚度的八萬分之一左右。一個紅血球的直徑大約2500納米,一個細菌的長度大約1000納米,一個病毒的長度大約100納米,而你的DNA直徑則大約2.5納米。
擁護納米科技的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科學家能夠製造一些微型的工具,可以在人體內進行治療。這些微型工具,通常就是指納米機器。納米機器會配備裝上特定程式指令的微型電腦,來進行特殊任務。叫人難以置信的是,這麼複雜的機器,是由一些小於100納米的組件組合而成的,它們的長度少於紅血球直徑的25分之一。
由於納米機器這麼細小,人們希望有一天它能進入人體的微血管,把氧氣帶到血液去不到的組織裡去,把阻塞血管的東西除去,把腦內的腫瘤清除,甚至能找出病毒、細菌和其他傳播疾病的東西,把它們除掉。納米機器甚至可以把藥物直接送到特定的細胞裡去。
科學家預測,將來納米機器能幫助醫生大大提高偵測癌細胞的準確度。醫學、物理及生物醫學工程教授塞繆爾·威克萊恩說:「借助納米機器,醫生要在癌細胞尚小的時候把它找出來,這個可能性比以往大大提高了,而且還可以針對癌腫瘤的範圍下重藥,並同時減少對身體產生有害的副作用。」
納米機器,看來像個超現實的幻想,但在某些科學家眼中,它的成效卻十分實在。研究這門尖端科技的研究員,預計在未來十年,納米技術將會應用在修理和重組活細胞方面。一個擁護納米科技的人聲稱:「納米醫學能徹底除去20世紀常見的疾病,以及所有由疾病引致的痛楚,甚至可以提高人類的體能。」即使是現在,有些科學家指出,應用納米技術在動物身上作研究,已有成功的例子。
◼ 基因組學專門研究基因結構的,稱為基因組學。人體內的每個細胞都由許多部分組合而成,而每部分都是構成生命的重要元素。遺傳基因就是其中一個重要部分。我們每個人都有3萬5000個基因在細胞內,這些基因決定了我們頭髮的顏色和質地、皮膚和眼睛的顏色、身體的高度及其他外貌特徵。基因也決定了我們體內各器官的素質是優是劣。
當基因受損,身體的健康也會受到影響。事實上,有些研究員相信,人之所以生病,是由於某些基因發生故障,不能正常運作所引致的。有些基因缺陷是由父母遺傳的,其他的基因損害,則是由於環境裡的有害物質所導致的。
科學家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找出使人容易染病的那些基因。這就能幫助醫生了解,為何某些人較易患癌病,為何某種癌病是某些人特別容易患上的。基因組學也可以解開一些現今仍未能解釋的迷,例如為何某些藥物對某些病人有效,但對另一些病人卻起不了作用。
掌握了病人的基因資料後,醫生就能做到以「量體裁衣」的方式,為病人調配個人藥物。你能夠從這門科技獲得什麼裨益呢?藥物個人化這個概念,預示未來的醫院,將會因應病人的基因特徵來提供醫護服務,以配合病人的需要。例如,醫生研究過你的基因後,認為你較易患上某些疾病,他就能在病徵出現之前很久,查出這個病來。積極支持納米科技的人聲稱,有些例子表明,疾病還沒有出現時,病人可從食物和改變行為習慣著手,採取最恰當的療法,防患未然。
你的基因資料也可以提醒醫生,你或許會對某些藥物有不良反應,因此醫生就能因應你的情況,為你揀選最合適的藥物和最恰當的分量。《波士頓環球郵報》報導:「到了2020年,[按個人基因而配製的個人藥物]將會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是遠遠超越我們今天的人所想像的。針對病人基因而設計的新型藥物,將會為糖尿病、心臟病、早老性痴呆病、精神分裂症及其他高死亡率疾病的患者而開發研製。」
以上所說的醫學新技術,只是科學家說能改善人健康的其中一個應許而已。醫學知識會繼續以空前的速度不斷增加。不過,科學家並不期望將來人可以完全消除疾病。要完全消除疾病,人類面前還有許多看來難以逾越的障礙。
困阻重重
人類對生態環境的行為,可能會減慢消除疾病的進程。舉個例,科學家相信人對生態系統所造成的破壞,會引發一些新的、可怕的疾病。在《新聞週刊》(英語)的一篇專訪裡,野生動物基金會的會長瑪麗·珀爾指出:「從20世紀70年代中以來,有超過30種新疾病湧現,其中包括愛滋病、伊波拉病、萊姆病、非典型肺炎等。當中大部分相信是由野生動物傳染給人的。」
除此之外,人比以往也少吃了新鮮水果和菜蔬,多吃了糖、鹽和飽和脂肪,再加上少運動和養成了一些損害健康的不良習慣,結果便有許多人患上心血管病。此外,吸煙的人也有增無減,導致全球每年因吸煙而死亡或出現嚴重健康問題的人,多達數百萬。另一方面,每年在交通意外中死亡或嚴重受傷的人,數目也達二千多萬。戰爭和其他形式的暴力事件,也導致無數人死亡或終生殘障。還有的是,因酗酒或濫用藥物而令健康受損的人,數以百萬計。
事實就是:無論疾病的成因是什麼,無論醫學科技多麼昌明,有些病依然令許多人受苦。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每一天,全球有超過1億5000萬人受抑鬱病所折磨,2500萬人受精神分裂症之苦,3800萬人被癲癇症折騰」。此外,感染愛滋病、腹瀉、瘧疾、麻疹、肺炎、結核病的人,每年也達數百萬,而死於這些疾病的兒童和青少年,也不計其數。
在消除疾病的道路上,除了上述的障礙,還有其他的欄柵需要跨越。貧窮和政府管治失當是兩大不利因素。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無數人因傳染病而賠上性命,要不是由於政府無能和資金不足,這些人就無須枉死。
科學知識和醫療技術的大躍進,能跨越上述所說的障礙嗎?我們可以看見一個沒有疾病的世界來臨嗎?誠然,上述所談的因素並未能給人確鑿的答案。不過,聖經卻在這問題上給人一線曙光。以下的文章會討論:聖經怎樣論述一個沒有疾病的未來世界。
[腳注]
a 這個前綴(nano)源自希臘文「矮子」這個詞,意思是十億分之一。
[第7頁的附欄或圖片]
X射線影像
更清晰、更精確的人體影像,能幫助醫生在疾病出現的早期,把疾病檢查出來
[鳴謝]
© Philips
Siemens AG
借助機械人進行手術
醫生借助配備手術工具的機械人,能進行非常複雜並要求精準的手術
[鳴謝]
© 2006 Intuitive Surgical, Inc.
納米醫學
人造的微型機器,能讓醫生在細胞的層面上治療疾病。照片展示在畫家筆下,納米機器怎樣模仿血細胞發揮作用
[鳴謝]
畫家:Vik Olliver (vik@diamondage.co.nz)/設計家:Robert Freitas
基因組學
從研究病人的基因結構著手,科學家希望甚至在病徵出現前,就能發現並治療有關疾病
[鳴謝]
染色體:© Phanie/Photo Researchers, Inc.
[第8,9頁的附欄]
六大頑疾
醫學知識日益增長,醫療技術也不斷發展,一日千里。可是,傳染病卻一場接一場的席捲全球。下面談談幾種難以治癒的疾病。
愛滋病
過去,6000萬人感染了愛滋病毒,其中約2000萬人已病發死亡。2005年,全球有500萬宗新病例,因愛滋病引發的疾病而死亡的人多達300萬,患者包括50多萬個兒童。大部分愛滋病患者都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
腹瀉
每年約有40億宗腹瀉。有人說,腹瀉是窮人的主要殺手。病患者受細菌感染,主要是因為水源、食物受到污染,沒有注意個人衛生。每年,腹瀉的死亡人數高達200多萬。
瘧疾
每年約有3億人患上瘧疾。一年間,就有100萬瘧疾患者去世,其中許多都是兒童。在非洲,每30秒就有一個兒童死於這種病。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科學還沒發明什麼靈丹妙藥,能夠制伏瘧疾。許多科學家認為,這樣的靈丹妙藥永難出現」。
麻疹
2003年,有50多萬人死於麻疹。這種高度傳染的疾病,是兒童的主要殺手之一。每年有3000萬人患上這個病。諷刺的是,一種特效而低廉的疫苗卻早已在40年前研製出來。
肺炎
世界衛生組織說,死於肺炎的兒童比死於其他傳染病為多。每年約有200萬五歲以下的兒童死於肺炎,他們大多住在非洲和東南亞。在全球很多地方,由於醫療設施不足,患者未能及時得到醫治,以致喪命。
結核病
2003年,結核病奪去了超過170萬人的性命。衛生官員關注的一個急切問題,就是研製抗結核病的藥物。一些病人對所有結核病藥物都呈現抗藥反應,他們往往缺乏適當的醫療督導,也可能沒有遵囑完成整個療程。
[第9頁的附欄或圖片]
另類療法日漸流行
今天治療方法林林總總,但不少是還沒有得到傳統醫學工作者認同的。這些治療方法通常被人稱為民間療法或另類療法(輔助及替代性療法)。在發展中國家,大多數人依靠民間療法來治病。在貧窮地區,許多人無力承擔正統的治療,另有些人就只求助於民間療法。
在發達國家,另類療法方興未艾。最流行的另類療法是針刺術、脊柱按摩療法、順勢療法、自然療法、草藥治療。有些另類療法經科學研究,證明適合治療某些疾病。但有些療法的效用尚待充分肯定。另類療法日趨流行,也引起了有關治療安全方面的問題。在許多國家,另類療法還沒受到規範,這就可能導致有害的自我治療,而且,假藥和庸醫行騙的事也時有發生。親戚朋友雖是出於好意,卻因缺乏必要的醫藥知識而給錯了建議。這一切都導致了不良後果和健康隱患。
在許多對另類療法有合法規管的國家,另類療法正獲得傳統醫學組織的認可,並且由醫生進行治療。但是,看來,從沒有任何人宣稱,用上述的方法能夠消除一切疾病。
-
-
不再有疾病就好了!警醒!2007年 | 1月
-
-
不再有疾病就好了!
許多人憧憬死後上天堂,就能免除一切病痛了。可是,聖經予人的真正希望卻是在地上的樂園裡生活,這與一般人的信仰大相徑庭。(詩篇37:11;115:16)聖經應許,到時,我們會有完美的健康、快樂的生活和永遠的生命。
我們為什麼會生病、死亡?一個沒有病痛的世界如何才能實現?聖經給出了答案。
◼ 疾病的真正原因我們的始祖亞當和夏娃被造時,擁有完美的健康。(創世記1:31;申命記32:4)造物主希望他們在地球上永享生命。可是後來,他們蓄意背叛上帝,才開始會生病。(創世記3:17-19)他們漠視上帝的權威,破壞了自己和造物主的關係,從而失去了完美生命,變得有缺陷了。結果,他們會生病和死亡,正如上帝曾經警告過他們的一樣。(創世記2:16,17;5:5)
亞當夏娃反叛上帝後,就只能將不完美遺傳給自己的後代。(羅馬書5:12)正如前面的文章提到的,今天的科學家承認,疾病、死亡與遺傳有關。一組科學家在作過廣泛的研究之後,最近得出結論說:「生物學上,有一項不可改變的事實就是,生命一開始,就注定走向衰亡了。」
◼ 人力不可抗拒科學在與疾病抗爭的過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疾病的成因太複雜了,科學研究也不能完全破解。對學習聖經的人來說,這並不足為奇,因為他們知道,上帝的話語說過:「你們不要信賴權貴,不要倚靠世人,他們不能拯救你們。」(詩篇146:3)
然而,正如聖經說:「人所不能的,上帝都能。」(路加福音18:27)耶和華上帝能夠徹底消除疾病。他會醫治我們的所有疾病。(詩篇103:3)他啟示的話語應許:「看哪!上帝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做他的子民。上帝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上帝要擦去他們的所有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哀慟、呼號、痛苦。從前的事已經過去了。」(啟示錄21:3,4)
◼ 你該怎樣做耶穌基督清楚指出,我們必須怎樣做,才能在將來這個沒有病痛的世界裡享受生命。他說:「他們不斷吸收知識,認識你這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就可以有永生。」(約翰福音17:3)
我們可以在聖經裡找到上帝的知識,以及他的兒子耶穌基督的教導。其中的實用建議可以改善你目前的生活。但更重要的是,上帝應許一切敬拜他的人,都會生活在一個沒有疾病的世界裡。上帝必定會實現你的願望,到那時,「居民必不說:『我有病』」。(以賽亞書33:24)
[第11頁的附欄或圖片]
對健康懷有平衡的觀點
聖經教導人要尊重生命。耶和華見證人會盡力照顧自己的健康,好表明他們尊重生命。他們會戒除惡習,例如吸毒和吸煙。上帝的崇拜者也會飲食有度。(箴言23:20;提多書2:2,3)這樣做,再加上充足的休息和運動,就能夠健康地活得久一點。至於生病的人,則要向專業、可靠的醫療專家尋求幫助。
聖經鼓勵人要有合理和「健全的思想」。(提多書2:12;腓立比書4:5)今天,許多人在尋醫問藥方面失去平衡,迷失了方向,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靈性。有些人採用了有問題的治療方法而導致傷害。另有些人在無效甚至有害的醫療藥物方面浪費時間和金錢。
完美的健康目前是不可能擁有的,這是事實。你一面期待沒有病痛的未來,一面可以在聖經裡找到智慧,幫助你在尋求良好的健康方面保持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