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頁警醒!1991年 | 5月8日
-
-
甚至胎兒也準備戰鬥
胎兒在出生之前幾個月已經準備戰鬥,為免疫系統生產武器。嬰兒出生的時候,已經準備好防禦工事去偵察、中和外來物質。來自母親的抗體已經在嬰兒的血液裡,而且比母親體內的抗體濃度更高。在嬰兒的組織裡,吞噬細胞正等待吃掉任何外來的入侵者。在戰壕裡,這些以及其他對抗疾病的捍衛者正準備作戰。幸好有它們在場,因為新生嬰兒出世的一剎那,就已經被無處不在的微生物群起圍攻了。
出生之後不久,嬰兒的免疫系統火力大增,足以擊退任何入侵者——最終決定勝負的火力隨著嬰兒的第一口母乳而來。最初幾天的母乳稱為初乳,其中含有多種不同的抗體。初乳給予嬰兒良好的作戰裝備。
『到兩三個月大的時候,……紅血髓和胸腺內的武器製造廠正全力生產。孩子到了十歲,人體的免疫系統達到最強的地步而擁有巨量武器。自此之後,免疫能力就逐漸衰退。』——《人體勝利》,第34-5頁。
生命一開始,戰爭也開始。只要人一息尚存,這些戰爭就不會停止。
[第2頁的圖片鳴謝]
Lennart Nilsson
-
-
我們的免疫系統——創造的奇跡警醒!1991年 | 5月8日
-
-
我們的免疫系統——創造的奇跡
我們看不見它們,它們卻在那裡。它們有億萬之數,在我們四周存在,纏著我們,一心要進入我們裡面。它們渴求我們體內潮濕而有營養的溫暖地方。一旦在那處,它們的數目就驚人地增長。它們若不受抑制,就會很快完全佔據我們。我們對這種毀滅力量的惟一反應就是戰鬥——一場在我們裡頭發生的戰爭。傳播疾病的外來入侵者和我們擁有二兆捍衛者的人體免疫系統之間必須有一場即時而全面的戰爭。a誰也不會求饒,勝利者也不會饒命。我們的生命繫於一髮。不是它們死,就是我們亡。我們通常都得勝,但也未必盡然。戰果視乎我們的免疫系統為戰鬥準備得多迅速、多徹底而定。
免疫系統是我們那受造奇妙可畏的身體中最難以置信、最複雜的特色之一。跟人體器官中最複雜的人腦比較起來,免疫系統也不遑多讓。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免疫學家威廉·保羅說:「免疫系統有非凡的能力,能夠處理資料、學習、記憶,能夠創造、貯存、運用資料。」這段話可說是對免疫系統推崇備至,但卻不是溢美之辭。在基因工程公司任職臨床研究組主任的斯蒂芬·舍溫醫生也讚嘆道:「這是個難以置信的系統。這個系統能夠認出從未在身體裡出現過的分子,能夠鑑別什麼東西屬於身體,什麼東西不屬於身體。」如果不屬於身體的話,就爆發戰爭了!
我們的免疫系統怎樣知道什麼東西屬於身體,什麼不屬於身體呢?有一種特別的蛋白質分子,稱為MHC(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位於我們身體差不多每個細胞的表面。MHC是個身分標籤,告訴免疫系統這個細胞是朋友,是我們的一部分,是和我們一體的。憑此免疫系統能夠認出我們自己的細胞,接納它們,但卻攻擊任何在表面顯出不同分子的細胞——而一切不屬於我們的細胞都顯出與我們不同的表面分子。
因此,藉著這些表面分子,我們的免疫系統能夠辨別哪個細胞是「我們」,哪個是「它們」,辨別出誰是自己人,誰不是自己人。若不是自己人,就會引起我們免疫系統的一項反應。《免疫學》一書說:「免疫系統必須不斷區分誰是自己人,誰不是自己人。這個概念乃是免疫學一切理論的房角石。」不屬自己的東西包括引致疾病的各種有機體,例如病毒、寄生物、真菌、細菌。
皮膚——並非只是消極的蔽體之物
皮膚是對抗外來入侵者的第一條防線。皮膚並非只是消極的蔽體之物而已。它的細胞能夠警告免疫系統有微生物入侵。有數十億友善的細菌住在皮膚上——在有些地方,每平方厘米的細菌幾達300萬之多。有些皮膚生產脂肪酸,壓抑有害種類的細菌和真菌生長。《科學美國人》1985年6月刊把皮膚稱為「免疫系統的一項積極因素」,並說皮膚具有一種特化細胞,「在應付外來入侵者方面扮演防禦的角色。」
與皮膚同是身體保護性蔽體物的,就是位於身體內層表面的膜。這些膜分泌捕捉微生物的黏液。唾液、鼻涕、眼淚都含有殺死微生物的物質。通到肺的氣管裡有許多纖毛,能夠把黏液和碎屑推到咽喉。在那兒,黏液和碎屑可以藉著噴嚏和咳嗽加以清除。如果有入侵者到達胃部,就會被胃裡的酸所殺死,或者被消化酶所分解,又或者被胃和腸裡的黏液困著。最後,它們會和身體的其他廢物一同被排出體外。
吞噬細胞和淋巴細胞——高級軍官!
外來有機體若攻破這些外層防線,進入血流和身體組織及體液裡,就會引發激烈的戰事。與這些戰鬥比較起來,以上所述只是小接觸而已。至此外來的有機體侵進了免疫系統高級軍官——擁有2兆大軍的白血球——的領域。白血球以每秒差不多一百萬個的數目在骨髓裡出生。它們漸漸成熟而形成三個不同分支:吞噬細胞和兩種淋巴細胞——T細胞(三種主要類別——援助細胞、抑制細胞、殺傷細胞)和B細胞。
免疫系統雖擁有億兆雄師,但每個士兵只能對抗一種入侵者。一場疾病能夠產生千百萬病菌,每個病菌都帶有同一種抗原。但不同的疾病,甚至同一種疾病的不同類型,都有不同的抗原。T細胞和B細胞必須具有能夠牽制特定抗原的受體,才能夠攻擊這些入侵者。因此,在T細胞和B細胞內必須有許多不同的受體去特別應付每種不同疾病的抗原——但每個T細胞和B細胞只含有對付一種疾病抗原的受體。
《科學》雜誌編輯小丹尼爾·E·科什蘭論到這點說:「免疫系統設計成能夠辨認外來的入侵者。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免疫系統產生1011(100,000,000,000)種不同類型的免疫受體,以求不論外來入侵者的形狀如何,都會有一些補充受體能夠加以辨認而將其消滅。」(《科學》,1990年6月15日刊,第1273頁)因此,人體有多組T細胞和B細胞,能夠配合任何進入我們身體的疾病抗原——就像鑰匙配合鎖一樣。
且舉個例來說明這點。兩個鎖匠分別工作,完全不相往來。其中一個鎖匠造了千千萬萬各種各樣的鎖,卻沒有造鑰匙。另一個鎖匠造了千千萬萬形形色色的鑰匙,卻沒有造鎖。現在,億萬的鎖和鑰匙給人扔進一個大容器內,徹底搖遍,結果每條鑰匙都找到一把鎖,而且剛好配合。不可能?奇跡?看來的確是。
像鎖和鎖眼一樣,數以百萬計的病菌以及病菌的抗原侵入你的身體,藉著血流和淋巴系統在你的身體裡循環。像千千萬萬的鑰匙一樣,你的免疫細胞和免疫細胞的受體也在其中循環,與相應的病菌抗原配合。不可能?奇跡?看來是這樣。但免疫系統卻辦得到。
在對付傳染病方面,每類淋巴細胞都扮演獨特的角色。援助T細胞(三種主要T細胞之一)極為重要。它們負責統籌免疫系統的各種反應,指揮作戰策略。援助T細胞一發覺敵方抗原出現,就會用化學訊號(一種稱為淋巴激活素的蛋白質)召集免疫系統的軍隊,成為百萬雄師。可順帶一提的是,援助T細胞是愛滋病毒專門襲擊的對象。援助T細胞一旦被打倒,免疫系統就一籌莫展,結果使愛滋病患者很容易染上各種疾病。
可是,在這個時候,請想想援助T細胞與吞噬細胞所擔任的共同角色。吞噬細胞是清道夫。它們的英文名字的意思是「吞食的細胞」。它們絕不揀飲擇食——它們會吃掉任何看來可疑的東西,不論是外來微生物、死細胞抑或其他廢物。它們既是對抗病菌的軍隊,又是吞掉垃圾的清潔工人。它們甚至吃掉弄污肺部的香煙污染物。倘若人繼續吸煙一段長時期,煙毀滅吞噬細胞的速度就會比人體製造吞噬細胞的速度快。可是,吞噬細胞所吃的某些食物是不能消化的,甚至是致命的——硅石塵和石棉纖維就是其中的例子。
吞噬細胞有兩種,一種叫中性白細胞,一種叫巨噬細胞。骨髓每天製造差不多1000億個中性白細胞。中性白細胞只生存幾天,但身體感染疾病的時候,中性白細胞的數目就會激增五倍。每個中性白細胞可以吞食、毀滅25個細菌,然後死去,但補充來源卻十分穩定。另一方面,巨噬細胞可以在死前毀滅一百個入侵者。它們比中性白細胞更大、更頑強、壽命更長。它們對入侵者和廢物只有一種反應——吃掉它們。可是,你若以為巨噬細胞只是處理垃圾的單位就錯了。它們「能夠生產多至50種不同類型的酶和抗菌劑」,並且是溝通媒介,「不但作免疫系統裡各種細胞的溝通媒介,也是生產激素的細胞、神經細胞,甚至腦細胞的溝通媒介」。
救命!我們中間有敵人!
巨噬細胞吞食敵方微生物的時候,不單是吃掉它們而已。像身體所有細胞一樣,巨噬細胞表面帶有MHC分子,標明自己是身體的一部分。巨噬細胞吃掉病菌的時候,MHC分子就會在自己表面的其中一條溝裡提出顯示敵方抗原的碎片。於是這條抗原就成為免疫系統的紅旗,警告身體有外來的有機體正在我們裡面亂闖。
藉著發出警報,巨噬細胞正要求增援,呼籲更多巨噬細胞前來,召集百萬雄師!這正是援助T細胞發揮作用的時候。數以十億計的援助T細胞在身體裡走來走去,但巨噬細胞必須徵召一種特別類型。巨噬細胞所需要的援兵,其上的受體必須和巨噬細胞所顯示的特別抗原互相配合才行。
這種援助T細胞一抵達,與敵方抗原連接起來之後,巨噬細胞和援助T細胞就交換化學訊號。這種與激素相若的化學物質就是淋巴激活素。它們是一種異乎尋常的蛋白質,具有人不能窮其究竟的許多功能,能夠調節和加強免疫系統對病菌的反應。結果巨噬細胞和援助T細胞都開始大量繁殖。這意味到有更多巨噬細胞吃掉更多入侵病菌,有更多正確種類的援助T細胞扣在巨噬細胞所顯示的抗原上。因此,免疫大軍數目激增,把入侵的病菌軍隊一舉征服。
[腳注]
a 據估計,白血球的數目有1至2兆,但數目變化很大。本文所用的「兆」就是1萬億。
[第4,5頁的附欄]
「預製武器去對付一切可能入侵的東西」
免疫系統經常「預製武器去對付一切可能入侵的東西」。據我們所知,這一大批武器「由一項複雜的遺傳過程所產生。在這項過程裡,基因的各部分被分散和重組」。最近一項重大發現的報告使我們對這件事怎樣發生有多點了解。
「研究者相信新近發現的基因在遺傳的重組過程裡扮演重要角色。科學家把觸發重組過程的基因稱為RAG-1。」《細胞》雜誌1989年12月22日刊報導這項發現。但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懷特黑德生物醫學研究院的科學家(RAG-1是他們發現的)卻擔心「重組基因實在效能太低和太緩慢了,恐怕不能解釋身體怎樣穩定產生種類這樣繁多的免疫蛋白質。為了應付可能入侵的各類型外來物,身體必須隨時有千千萬萬現成的抗體和T細胞受體可供運用,而且所有這些細胞在形狀方面有足夠的差異,以求至少有小部分能夠辨認甚至完全新類型的病原體。」——《紐約時報》,1990年6月26日刊。
因此,同一群科學家開始尋找另一種基因,以求克服這個難題。六個月之後,《科學》雜誌1990年6月22日刊報導他們找到了這種基因。「科學家說新基因,稱為RAG-2,與第一種基因合力使抗體和受體蛋白質共同發揮作用。兩種基因一同運作的時候,能夠更有效地重組免疫系統的各部分,比一種基因單獨運作有效1000至一百萬倍。」RAG-1和RAG-2一同工作,產生身體所需數以百萬計的抗體和T細胞受體。
這項研究被描述為「科學中的上品」。這是一項重大發現,也許使人能夠更充分了解若干導致身體防衛系統失靈的遺傳性疾病。——《紐約時報》,1989年12月22日刊。
-
-
T細胞和B細胞上大學警醒!1991年 | 5月8日
-
-
T細胞和B細胞上大學
T細胞和B細胞不能夠一從骨髓中出來就上戰場打仗。它們的武器是最現代化的,因此它們在上戰場之前必須接受高科技訓練。T細胞將會從事生物戰。B細胞則會成為導彈專家。它們在免疫系統的科技大學裡接受適當的訓練。
因此,在骨髓裡每分鐘所生產的千百萬的淋巴細胞有一半到胸腺(位於胸骨後面的細小腺體)接受訓練成為T細胞。論到這點,《人體勝利》一書說:「到胸腺科技大學上學的淋巴細胞是援助細胞、抑制細胞、殺傷細胞。它們稱為T淋巴細胞(即T細胞)。它們是免疫系統大軍中最重要的部隊之一。」
抗體——每個細胞每秒鐘分泌1萬個!
人體勝利告訴我們,另「一半沒有上學的淋巴細胞」是B細胞。B細胞到淋巴結和有關組織那裡去,接受訓練去生產和投射導彈。這些導彈稱為抗體。B細胞「在這些組織裡集合的時候,就像白紙一樣:一無所知,必須從頭學起」,「以求能夠特別應付身體的外來物質」。在淋巴結裡,一個成熟的B細胞在受到援助T細胞和有關抗原所活化之後,便「增殖、分化而形成漿細胞,這種細胞分泌具有專一特別功能的同一抗體,每個細胞的分泌速率差不多是每秒鐘1萬個分子」。——《免疫學》。
為了幫助我們了解免疫系統所成就的偉舉,《全國地理》雜誌1986年6月刊的一篇文章詳細論述胸腺所遇到的難題:「T細胞在胸腺裡成熟的時候,其中一個以某種方法學會辨認某種抗原,比如說肝炎病毒,另一個學會辨認流行性感冒抗原,第三個學會辨認鼻病毒14[一種傷風病毒]等等。」評論過「胸腺所面對的驚人任務」之後,該篇文章說在大自然裡有「數以億種不同形狀的抗原。胸腺必須生產一組認得各種抗原的T細胞。……胸腺大量生產數以千萬計的T細胞。雖然當中只有小部分可以認得某一種抗原,但整支偵察大軍的數目如此巨大,所以差不多足以辨認大自然所產生的無限種不同抗原。」
除了有些援助T細胞刺激巨噬細胞繁殖之外,淋巴結內的其他援助T細胞也和駐在那裡的B細胞合作,使B細胞大量繁殖。B細胞當中有許多成為漿細胞。再次,援助T細胞上面必須有正確的受體,才能與B細胞結合,使之產生漿細胞。開始每秒製造數以千計抗體的就是這些漿細胞。
既然每個漿細胞只能製造一種抗體,其上配有專門對付一種疾病抗原的受體,於是很快就會有億萬的抗體在前線向著一種特定的疾病抗原射去。它們扣上入侵者,減慢後者的速度,使它們凝集在一起,成為一口更吸引吞噬細胞的食物,讓吞噬細胞吃掉。這項過程,連同T細胞放出的某種化學物質使巨噬細胞瘋狂進食,吞吃數以百萬計的入侵微生物。
此外,抗體本身也能夠導致這些微生物死亡。它們一旦扣上抗原的表面之後,稱為補體因子的特別蛋白質分子就會蜂擁到病菌表面。一有足夠數目的補體因子在場,它們就洞穿微生物的膜,注入液體,細胞於是爆裂死亡。
當然,這些抗體也必須有正確的受體才能扣住入侵者。論到這點,1989年《大英百科全書醫藥及衛生年刊》第278頁說,B細胞能夠「生產1億至10億個不同的抗體」。
殺傷T細胞發動生物戰
如今援助T細胞已經招募了千百萬的清道夫——巨噬細胞——去吞吃敵人,並且刺激B細胞攜同抗體加入戰鬥以對抗入侵者。但援助T細胞還會召集其他軍隊加入戰鬥。它們召集千百萬最具殺傷力的戰士——殺傷T細胞——加入鬥爭。
病毒、細菌、寄生蟲的目標是要進入身體細胞裡面,因為它們一旦在那兒,巨噬細胞和B細胞以及兩者的抗體就不能傷害它們了——但殺傷T細胞卻不然!一個受感染的細胞只需擦過殺傷T細胞,就能引致殺傷T細胞用致死的蛋白質把受感染的細胞射個滿身是洞,破壞它的脫氧核糖核酸,使其中的東西流出來而導致細胞的死亡。憑著這種方法,殺傷T細胞甚至能夠攻擊和消滅突變細胞以及變成癌性的細胞。
除了殺傷T細胞之外,免疫系統的武器還包括其他殺傷細胞,即天然殺傷細胞。不像T細胞和B細胞,這些天然殺傷細胞無需由一種特定抗原加以觸發。癌細胞以及受其他病毒入侵的細胞很容易受它們的攻擊所傷。但它們的攻擊對象可能不僅限於病毒。《科學美國人》1988年1月刊說,「研究者認為,它們的主要目標是腫瘤細胞,可能也包括受病毒以外的物質所感染的細胞。」
這些對抗疾病的戰士怎樣遇到入侵的微生物呢?只是碰巧而已嗎?不然。一切都安排得妥妥當當。疾病抗原、T細胞、B細胞、吞噬細胞、抗體都藉著血流和淋巴系統循環全身。次要的淋巴器官,例如淋巴結、脾、扁桃體、增殖腺、小腸上特別組織的斑以及闌尾,都是發動免疫反應的地方。淋巴結扮演主要角色。淋巴是一種液體,將我們身體組織內的細胞浸住。淋巴源於那些組織,集結在薄壁的管內,流向淋巴結,而且繼續流遍淋巴系統的其餘部分,最終流入通往心臟的大靜脈而完成它的循環。
疾病抗原經過淋巴結的時候,就會被濾出及困住。免疫系統的抗病戰士用24小時完成整個淋巴循環,但其中卻花了6小時在淋巴結裡。它們在那兒遇到被困住的入侵抗原,於是大戰便開始了。照樣,血流裡的敵方抗原也不能逃脫。它們給帶到脾臟那裡,抗病戰士已在那兒恭候了。
如今,我們體內的戰爭已經完結。入侵大軍敗北,擁有1兆或更多白血球的免疫系統大獲全勝。如今是另一類型的T細胞接管的時候了。那便是抑制T細胞。它們發覺戰爭已勝利了,於是宣布戰事結束,並使免疫系統戰鬥部隊的活動停下來。
記憶細胞和免疫力——與牽涉到的複雜情況
可是,至此B細胞和T細胞已經執行了另一項重要服務:生產了記憶細胞。這些細胞會在血流和淋巴液的管道內循環多年——有時甚至循環一生。倘若你再受同一種感冒病毒或傷風病毒所感染,或者遇到以往曾遇過的其他外來物質,這些記憶細胞就會立刻認出它們,然後召集免疫系統大舉發動攻擊。記憶細胞會迅速產生巨量特定類型的B細胞和T細胞,以便擊退來犯者的攻擊。結果這次新的入侵還未得到一個據點,就已經被殲滅了。本來可能要三個星期才能擊敗敵人的一場戰爭,如今還沒有開始就已經把對方擊潰了。你以前從這種入侵者所受的感染使你對之具有免疫力。
可是,由於世界不同地方往往有不同種類的感冒病毒產生,所以情況十分複雜。此外,世上有差不多200種傷風病毒,而每種病毒又有自己特定的抗原。因此必須有200種不同類型的援助T細胞,每種援助T細胞又有配合200種傷風病毒抗原的受體。但事情並非至此為止。傷風病毒和感冒病毒不斷發生突變。每次有突變發生,就有一種新的傷風抗原或感冒抗原,因此需要有一種新的援助T細胞受體去對付它。傷風病毒不斷更換它的鎖,因此T細胞必須不斷更換鑰匙。
你嘲弄醫生不能治好普通傷風之前,請先了解難題所在。你曾患過的某種傷風,你也許已經治好而不能再攻擊你,但一種新突變的傷風病毒隨之而來,你的免疫系統就必須提供一種完全新的援助T細胞,召集免疫大軍起來對抗。勝了一場戰爭,另一場隨即開始。這場戰爭是無窮無盡的。
腦和免疫系統的溝通
無怪有些人認為免疫系統與腦比較起來也毫不遜色。研究繼續顯示免疫系統和腦互相談及我們的健康,而且頭腦對身體(包括免疫系統在內)操有相當影響。以下的引文顯示腦和免疫系統的關係。有時頭腦影響身體,有時身體影響頭腦。
「免疫學家正發現越來越多顯示頭腦和身體有密切關係的證據,以及身心相關的疾病的作用過程。」——《全國地理》雜誌,1986年6月刊,第733頁。
免疫系統和腦的關聯雖已受人承認,人對這件事的了解卻很有限。精神緊張、喪親、寂寞、抑鬱都影響到白血細胞或淋巴細胞的運作,從而減低T細胞的活動。「這些關聯的生物學基礎大部分仍是奧祕。可是,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顯然在解剖學上和化學上有不可分割的關係。」——《難以置信的人體組織》,第217,219頁。
「免疫系統……在敏銳程度、專門程度、複雜程度方面堪與中央神經系統相比。」——《免疫學》,第283頁。
《科學》雜誌報導關於腦和免疫系統的聯繫,說:「有大量證據表明兩個系統互相聯繫、不可分割。……越來越明顯的情形顯示,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是高度結合的,能夠互相談話,協調彼此的活動。」——1985年3月8日刊,第1190-1192頁。
這一切反映出免疫系統和腦的創造者具有無限的智慧。既然如此,我們不禁納罕,創造者在人體內設立了像腦和免疫系統一類的驚人結構之後,何以竟制定程式要我們死去。其實他並沒有這樣做;說我們受造成會死亡的乃是科學家們。科學家告訴我們,細胞分裂(每分鐘在我們體內有超過2億個細胞創造出來)以取代受傷和衰殘的細胞。但科學家說,我們的細胞不會分裂多過50次。不久,我們所失去的細胞便比取代的細胞更多,於是我們就衰老,之後更會死亡。
但人並不是受造成必然會死的;衰老和死亡乃是人所自招的惡果。人被造成要活下去、生養眾多、遍滿地球、照顧地球——只要人服從創造者就行了。但創造者警告說:人若不服從,就「必定死」。第一個人沒有服從,於是產生了罪咎感,就躲起來。從那時候起,人類開始踏上垂死的過程。——創世記1:26-28;2:15-17;3:8-10。
過了相當時候,強烈的不良情緒成了「骨中的朽爛」,「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結果免疫系統的能力漸減,因為製造大量對抗疾病的白血細胞需要健康而潮濕的骨髓。——箴言14:30;17:22。
但死亡的過程將會被生存的過程取而代之。在促成這件事方面,發揮完美功能的免疫系統是一個重要因素。耶和華定意要有一個全球的樂園,其中充滿公義、服從的人類;這件事會藉著基督耶穌的贖價祭物而成就。到時沒有人會再生病,死亡會被消滅,所有人的肉「要比孩童的肉更嫩」。(約伯記33:25;以賽亞書33:24;馬太福音20:28;約翰福音17:3;啟示錄21:4)那時,耶和華所設計的驚人免疫系統就不會再敗在任何入侵物手下了。
即使在現今,我們的免疫系統雖然有缺點,卻仍是一項創造奇跡。我們對免疫系統認識越深,就對設計免疫系統的偉大造物主耶和華上帝越懍然生畏。我們衷心贊同詩篇執筆者大衛在感示之下所說的話:「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詩篇139:14。
[第8,9頁的附欄或圖解]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免疫系統的防衛軍
1. 吞噬細胞 進食細胞 有兩種:中性白細胞和巨噬細胞。兩者都是清道夫,吃掉沒有生命的渣滓、死細胞和其他廢物,以及許多入侵的微生物。巨噬細胞比中性白細胞更大、更頑強、更強壯、壽命更長,而且吞吃更多微生物。它們絕不僅是處理垃圾的單位而已,還生產多種不同的酶和抗菌劑。它們也是免疫系統其他各種細胞之間的溝通媒介,甚至是免疫系統細胞和腦之間的溝通媒介。
2. MHC(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 細胞表面標明細胞是身體一部分的分子。在巨噬細胞的表面,MHC顯示少許被巨噬細胞吞吃之物的抗原;這能夠刺激援助T細胞和巨噬細胞大量繁殖,增加它們與傳染病戰鬥的能力。
3. 援助T細胞 它們是免疫系統的作戰指揮官,負責辨認敵人,刺激免疫系統生產其他戰士,召集它們與入侵者作戰。它們召集巨噬細胞、其他T細胞和B細胞裡的援軍,並且刺激漿細胞的生產。
4. 淋巴激活素 像激素一般的蛋白質,包括相互白細胞素和伽馬干擾素。免疫細胞藉著這兩樣東西互相聯絡,它們激起免疫系統的許多重要反應,從而提高免疫系統對病菌的反應。
5. 殺傷T細胞 這些T細胞毀滅有病毒和微生物匿藏的細胞。它們發射致死的蛋白質到這些細胞身上,洞穿細胞膜,促使細胞破裂。它們也消滅變成癌性的細胞。
6. B細胞 在援助T細胞的刺激之下,B細胞數目大增,其中有些分裂、成熟而成為漿細胞。
7. 漿細胞 這些細胞產生數以百萬計的抗體。這些抗體像導彈一樣,並且循環全身。
8. 抗體 抗體遇到本身的受體能夠配合的抗原時,就會抓著後者,使它們速度減慢,並且凝集在一起,使它們成為一口誘人的食物,讓吞噬細胞吃掉。或者它們憑著補體因子的協助親自將敵人消滅。
9. 補體蛋白質 抗體一扣住微生物的表面,稱為補體因子的蛋白質就會蜂擁而至,把液體注射到微生物體內,引致它爆裂、死亡。
10. 抑制T細胞 感染一旦受到控制,免疫系統已告勝利,抑制T細胞就會採取行動,運用化學訊號停止免疫系統的各項反應。戰爭已經勝利了。
11. 記憶細胞 至此,T細胞和B細胞已產生了若干記憶細胞,存留下來在血流和淋巴系統裡循環多年,甚至循環一生。倘若同一種曾經被打敗的有機體再次入侵,這些記憶細胞就會大舉發動攻擊,於是這次新的入侵很快就被粉碎了。身體如今已對該種微生物具有免疫能力。種痘之所以能夠消滅一度為患的多種疾病——麻疹、天花、傷寒、白喉等——便是憑著這種作用過程。
[第10頁的附欄]
知識激增,奧祕依舊
自從愛滋病毒集中攻擊免疫系統以求把它一舉擊敗以來,有關的研究正加緊進行。結果這方面的知識突飛猛進。可是,免疫系統實在複雜得驚人,因此這方面有許多事仍舊是個奧祕。以下錄自免疫學家的話正好表明這點。
免疫學家約翰·卡普勒說:「這方面的研究進展得實在太快了。雜誌出版的時候,資料已經過時了。」——《時代》,1988年5月23日刊,第56頁。
加里福尼亞科技研究院的免疫學家勒魯瓦·胡德說:「我們對免疫系統的硬件已頗為了解,但對於使該系統運作的軟件——指揮我們的細胞操作的基因——我們卻幾乎一無所知。」論到觸發反應的激素般化學訊號——淋巴激活素——胡德說目前的發現「只是冰山的尖端而已」。——《全國地理》雜誌,1986年6月刊,第732頁;《時代》,1988年5月23日刊,第64頁。
研究者愛德華·布雷德利說:「關於免疫系統,我們現在所知甚少,也許少得像哥倫布在第一次航行之後對美洲的認識一般。」——《全國地理》雜誌,1986年6月刊,第732頁。
[第11頁的附欄]
吸食大麻「限制某些白血細胞的發展,在削弱免疫系統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工業化學家》,1987年11月刊,第14頁。
[第11頁的附欄]
戰爭若成了內戰
「辨認我方和非我方的能力乃是免疫系統的特點。」(《免疫學》,第368頁)但倘若系統出錯——有時的確會這樣——不能辨別誰是自己人,誰不是自己人,就會導致內戰,自己人打自己人。這時,影響我們的毛病稱為自身免疫病症。研究者認為這些病包括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發性硬化、糖尿病一型、重症肌無力、系統性紅斑狼瘡。
此外,免疫系統有時會犯錯,把無害的入侵者視為危險的敵人。這些無害的入侵者可能是一點花粉、一粒微塵、動物的頭皮屑或者一隻陰蝨,結果引起過敏性反應。身體生產過量的強力化學物質(例如組胺)去擊退本身其實無害的東西。這些過敏性反應的症狀可以令人非常苦惱——喘氣、打噴嚏、抽鼻子、流鼻涕、流眼淚。反應若極端的話,就能夠導致稱為過敏症的休克般情況,甚至引致死亡。
[第12頁的附欄]
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輸血對免疫系統有害。過去幾年有數以百計的科學論文認為輸血與免疫系統受到抑制一事有關。一份報告說:「只需一個單位的全血就足以導致免疫系統受抑制的情形發生。」——《世界醫療新聞》,1989年12月11日刊,第2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