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尼高宣揚好消息
「難以置信!」「好極了。」這些話出自一群剛從外地回來的人之口。這群為數約120的人從英倫前往愛爾蘭西北部的唐尼高郡。不,他們並非像遊客一樣對所見的景色讚嘆不已。他們當中有男有女有孩童,自費前往西唐尼高,目的是要把前途的希望與當地的人分享。
既然唐尼高的12萬居民當中只有19位耶和華見證人,當地大多數人已多年未見見證人上門探訪。因此這一大群探訪者自告奮勇沿著美麗的唐尼高大西洋海岸線向當地居民宣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
當地的見證人已為這群人的探訪作好準備。有幾個人周遊數百哩,觀察整個地區,參考最新的測量地圖,為每條街道編上號碼以便後來易於尋找。然後把地區劃分成若干小段,每段約有400人家。在英倫方面,準備登程的人正忙於安排各事——預定交通工具和住宿地方,並且帶備足量的聖經刊物。
在英倫啟程的日子是1985年6月8日星期六。各人清早就聚集起來啟程前往機場。不久,他們在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機場降落,然後分乘十輛小型公共汽車前往目的地。那些汽車乃是這群人在以後兩星期的交通工具。乘車橫越北愛爾蘭及受到倫敦德里小組的慷慨接待之後,他們越過邊界,分道而行,各自前往預先指派的唐尼高郡三個不同的地區。他們受到怎樣的接待?
當地居民的反應
唐尼高的居民素來友善慷慨,因此與他們攀談頗為容易。其中有些人向訪者提出問題,對他們打開聖經提出清晰的答案無疑是樂事。訪者留下聖經書刊給提出問題的人,使他們在訪者離去後可以明白多一點。
一位住在僻遠農莊的女士邀請兩位見證人進入家裡。她對世界情況日益惡化一事立刻表示同意,並且解釋當地許多人都不願邀請陌生人入屋內,因為在這個素來和平寧靜的愛爾蘭地區罪行也同樣激增。不少老人曾被當地四處遊蕩的匪黨毆打和搶劫。那麼她為什麼邀請見證人進入家裡呢?因為他們的樣子看來「那麼真誠」。
當這位女士看出耶穌論及末世的預言正在應驗時,她不禁喜形於色,聽到復活的希望時更眼中含淚。(馬太福音第24章;路加福音第21章)她的丈夫已在20年前去世。她很樂意接受《你能夠永遠生活在地上的樂園裡》一書,並且請求見證人派人回去探訪她。
與此類似的經驗屢見不鮮。一位青年人對上帝的存在表示懷疑。他說:「若有上帝存在,何以世上有這麼多罪惡呢?」造訪的見證人向他表明,上帝行將干預人間事務,並且會解決許多令他困擾的難題。他請見證人下次再來以便與他的父母見面,見證人依言而行,留下《永遠生活》書給這家人,使他們可以找著更多問題的答案。
一位少婦正為親者去世而傷心,因為她那四歲的兒子在數星期之前夭折。《永遠生活》書所提供的資料使她大感興奮,尤以書中對復活的解釋為然。喪子之痛曾使她甚至懷疑是否有上帝存在。可是,當她從聖經獲知死者的情況和希望時,她的語氣改變了。為什麼呢?因為她意識到兒子正在死亡的沉睡中安息,並且有復活的可能。——傳道書9:5,10;約翰福音5:28,29。
兩位外來的見證人探訪一間學校,教師邀請他們進入課室,當時有30名幼年學生正在上課。教師欣然接受了一本《我的聖經故事書》,並且告訴全班學生:「今天下午我們會講這本書裡的故事。」稍後,一隊見證人在附近午膳,有些學生上前與他們打招呼。另外兩位教師上前查探究竟,結果他們也欣然接受了幾本《聖經故事書》。
該日稍後的時間,一位見證人遇見一個11歲的學生,於是問他:「你聽過耶和華見證人嗎?」男童答道:「今日在學校裡聽過。」他向見證人要一本《聖經故事》書。在較早時候,有一家人的母親沒有接受《永遠生活》書,後來她的孩子回家談及在學校裡看見《聖經故事》書,於是母親也接受了一本。
各種各色的人
見證人在一個人家對一位年長婦人展示《永遠生活》書裡的插圖。婦人說她需要的其實是一本聖經。見證人很樂意供應她一本《新世界聖經譯本》。一旦婦人有了一本聖經,她也很樂意接受一本聖經輔助刊物。她告訴訪客說,她聽聞見證人在當地傳道,於是在禱告中表示希望見證人會上門探訪,帶一本聖經給她。如今她覺得她的禱告已蒙垂聽了。
一位30多歲的男子邀請兩位見證人進入家裡。經過簡短的聖經討論之後,他說:「你若知道我是什麼人,也許會不大高興。我是個教士。」見證人表示樂意與他談話,他於是問及許多關於見證人的信仰的問題。當他問及使用耶和華的聖名一事時,見證人給了他一本《永遠長存的神聖名字》(冊子)。他也接受了一本《永遠生活》書,這本刊物肯定會幫助他獲得許多問題的答案。
有一次,一位青年上前詢問見證人,因為他從旁聽到見證人與旅館接待員的談話。他提出的問題包括「為什麼世界的情形這麼糟?」見證人很樂意根據自己從聖經所學到的知識來解答這個問題以及其他有關的問題。這個青年是什麼人?原來是在該地度假的教士。
見證人除了經常的逐戶傳道工作之外,也把握其他機會與各種各色的人談話。在山區的一處地方,小型公共汽車停下來讓乘客換上膠鞋準備行過泥煤田時,見證人與幾個正在鋤掘和堆積泥煤準備過冬的人談話。另一群見證人在森林湖畔的風景區停下來。附近有一位電力站的工人睡在汽車裡,他正利用午膳小憩的時間獨自休息一會兒。他的寧靜雖然受到打擾,但卻享有一次令他十分振奮的討論,並且在當晚參加見證人所安排的聚會。
另一位男子正在路上駕駛拖拉機,一位見證人請他停車,問他可否用幾分鐘談談。他很高興談論聖經,尤以談及我們所處的『危險日子』為然。(提摩太後書3:1-5)他看到《永遠生活》書的插圖時更興趣大增。他很高興聽到這本書可以供家庭聖經討論之用,並且說他會立刻用這本書去教導他的六個兒女。
分屬不同年齡而充滿活力的外來傳道員與唐尼高的當地見證人合力工作,他們有極好理由為所得的成果而歡樂。在訪者逗留的兩星期中,他們總共用了5767小時與別人談論聖經。他們分派了1613本書籍和聖經,以及2611本《守望台》和《儆醒!》雜誌。有些戶主特別欣賞愛爾蘭文的《我的聖經故事書》。
到唐尼高探訪的見證人絕不懷有專橫武斷的態度或自以為義的感覺。反之,他們希望把好消息與人分享;這些人由於住在遠處,也許沒有很多機會聽到好消息。當地一份報章在評論較早時候見證人所作的一次類似探訪時把參加的人稱為「燕子」。看來這話的意思是見證人僅在夏季來訪,不久便又飛去了。但是那些「燕子」,或其他與他們相若的人,卻會回去幫助心地忠實的人對聖經的奇妙應許獲得正確的認識。事實上,有些曾經參與早期見證工作的人現時已在唐尼高永久居留。
「直至現時為止,這是最佳的一次旅程。」有些參與此行的人如此表達他們感激和快樂的心聲。他們體驗到聖經的箴言的確所言不虛:「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箴言11:25)不錯,參與在唐尼高宣揚好消息的特別運動乃是一項莫大的祝福。在事奉耶和華方面,你能夠在你當地莊稼成熟的田地上參與同樣富於酬報的服務嗎?
[第29頁的地圖或圖片]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唐尼高
北愛爾蘭
倫敦德里
貝爾法斯特
愛爾蘭
[地圖]
歐洲
大西洋
[圖片]
他們很高興在唐尼高宣揚好消息
[第30頁的圖片]
見證人在愛爾蘭西北部逐戶向人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