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經的第18本書——約伯記「聖經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
8.(甲)撒但怎樣就約伯的忠誠向上帝提出挑戰?(乙)耶和華如何接受撒但的挑戰?
8 撒但向上帝挑戰(1:6-2:13)。至此,天上隱形事物的帷幕神奇地揭開了,我們遂能一睹天上的事物。耶和華在天上臨朝,上帝的眾子侍立在旁,撒但也在其中。耶和華提及他的忠僕約伯,撒但卻就約伯的忠誠向上帝挑戰,指控約伯只為了物質利益才事奉上帝。上帝若容許他把約伯所擁有的一切都奪去,約伯必定會捨棄忠誠。耶和華接受撒但的挑戰,但不准他傷害約伯的身體。
9.(甲)約伯遭受什麼猛烈的考驗?(乙)有什麼證據證明他緊守忠誠?
9 對此毫不知情的約伯開始遭受一連串的災殃打擊。示巴人和迦勒底人攻擊他,掠走了他大量的財物。他的兒女在一場風暴中全部罹難。這些猛烈的考驗並未能使約伯動搖,令他轉而咒詛離棄上帝。相反,他說:「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1:21)在第一個回合證明虛謊失敗的撒但再來到耶和華面前指控說:「人以皮代皮,情願捨去一切所有的,保全性命。」(2:4)撒但聲稱只要他能夠傷害約伯的身體,他就可以使約伯當面棄掉上帝。上帝任憑撒但傷害約伯的身體,但不准他奪去約伯的性命。於是撒但使約伯染上一種非常可怕的疾病。他的「肉體以蟲子和塵土為衣」,他的肉和口發出惡臭,以致妻子親友都厭惡他。(7:5;19:13-20)妻子看見約伯仍然緊守忠誠,遂催逼他說:「你仍然持守你的純正[「忠誠」,《現譯》]嗎?你棄掉上帝,死了吧!」約伯斥責妻子,他並不「以口犯罪」。——2:9,10。
10.撒但安排了什麼無言的「安慰」?
10 撒但接著利用約伯的三個朋友去「安慰」他。他們是以利法,比勒達和瑣法。他們起初遠遠觀看,認不出約伯來,就放聲大哭,把塵土撒在自己的頭上。然後他們跟他一同席地而坐,不發一言。經過七天七夜的無言「安慰」之後,約伯終於打破沉默,跟這些所謂同情慰解他的人展開一場冗長的辯論。——2:11。
11-13.約伯如何展開這場辯論?以利法提出什麼指責?約伯憤然提出什麼回答?
11 辯論:第一回合(3:1-14:22)。此後經文開始以優美的希伯來文詩歌體裁記述這齣戲劇。約伯開口咒詛自己出生的日子,並納罕上帝何以讓他繼續活下去。
12 以利法回答時指責約伯不夠忠誠。他宣稱正直人必不致滅亡。他憶述自己在夜間所見的異象,有聲音告訴他上帝不信任自己的僕人,特別是那些有如地上的塵土般卑微的世人。他表示約伯受苦是因全能的上帝要管教他。
13 約伯憤然回答以利法。其實他的痛苦呻吟是任何生物在遭受極大逼迫苦難而感到沮喪時都會自然發出的。看來惟有死亡才能帶來舒解。他斥責這些友伴合謀為難他,並且反駁說:「請你們教導我,我便不作聲;使我明白在何事上有錯。」(6:24)約伯辯稱自己在「鑑察人的主」面前是清白公義的。——7:20。
14,15.比勒達提出什麼辯詞?約伯何以懼怕上帝會定他為有罪?
14 接著比勒達加入辯論。他暗示約伯的眾子可能得罪了上帝,而約伯本人亦非正直,否則上帝必然會垂顧他。他吩咐約伯要向前人學習,追念列祖所查究的事。
15 約伯回答時表示他堅信上帝並非不公平。他也無須向人類負責,因為「他行大事,不可測度,行奇事,不可勝數。」(9:10)約伯絕對無法與上帝爭辯而得勝。他只能懇求上帝恩待他。此外,盡力為善究竟有什麼益處呢?「完全人和惡人,他都滅絕。」(9:22)地上沒有公義的審判。他害怕上帝會把他定為有罪。他需要一個居間者。他問何以自己要經歷百般試煉,並懇求上帝記得他是「用泥土」造成的。(10:9,《現譯》)他體會上帝以往的仁慈,卻表示即使自己是對的,繼續自辯只會徒增上帝的惱怒而已。他但願死去就好了!
16,17.(甲)瑣法沾沾自喜地向約伯提出什麼勸告?(乙)約伯對這些「安慰者」的評價如何?他表示對什麼事深具信心?
16 這時瑣法也加入辯論。他在實際上等於說:我們豈是小孩子,竟會相信你的虛談?你雖力言自己是清白無辜的,但上帝若發言,他必定會揭穿你的罪過。他問約伯:『你能測透上帝嗎?』(11:7)他勸約伯要把惡行除掉,這樣才會蒙上帝祝福,否則「惡人的眼目必要失明。」——11:20。
17 約伯譏諷他們說:「你們真是子民哪,你們死亡,智慧也就滅沒了。」(12:2)他雖然成為眾人的笑柄,卻並非遜於他們。他的朋友若觀看上帝所造的萬物,就必能學得一些教訓。上帝擁有實用的智慧和能力;他統管萬有,甚至能夠「使邦國興旺而又毀滅」。(12:23)約伯願與上帝理論,但至於這三個「安慰者」——「你們是編造謊言的,都是無用的醫生。」(13:4)他們沉默不言反而更有智慧!他深信自己是正直的,並懇求上帝垂聽他的懇求。他想到「人為婦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難。」(14:1)人一出生便有如花朵,好像影子般稍縱即逝。人無法使潔淨之物出於污穢之中。約伯祈求上帝把他藏於希屋爾,等上帝的忿怒過去。他問道:「人若死了,能再活過來嗎?」他在回答自己的問題時表示堅定的盼望:「我要等待釋放的時候來到。」——14:13,14,《新世》。
18,19.(甲)在展開第二回合的辯論時,以利法怎樣嘲笑約伯?(乙)約伯對這些朋友的「安慰」有什麼看法?他為什麼要仰望耶和華?
18 辯論:第二回合(15:1-21:34)。在展開第二回合的辯論時,以利法嘲笑約伯見識淺薄,說他「用東風充滿肚腹」。(15:2)他再度貶抑約伯的忠誠,聲稱無論凡人抑或天上的聖者,都無法贏得上帝的信任。他間接地指責約伯妄圖自高超過上帝,叛道行賄,為人虛偽。
19 約伯發言反駁,指出他的朋友『用虛空的言語安慰人,反叫人愁煩』。(16:2,3)假若易地而處,他絕不會誣衊他們。他仰望耶和華,切望上帝為他伸冤,因耶和華對他的苦情瞭如指掌。約伯覺得他的朋友蒙昧無知,使他反而了無指望。他們的「安慰」有如指黑夜為白晝。他惟一的指望便是「下到希屋爾」去。——17:15,16,《新世》。
20,21.比勒達如何宣泄他的忿懣?約伯怎樣加以反駁?他把信心寄託在什麼方面?
20 爭辯越來越激烈。比勒達非常生氣,因他覺得約伯竟然將他和同伴比作畜牲。他質問約伯:「難道大地會因你的忿怒而荒涼嗎?」(18:4,《現譯》)他警告說約伯會自陷網羅而成為別人的鑑戒,最終必斷子絕孫,後繼無人。
21 約伯答道:「你們攪擾我的心,用言語壓碎我要到幾時呢?」(19:2)他家散人亡,妻子、親戚、朋友都遠離他,他「只剩牙皮逃脫了」。(19:20)他深信必有一位救贖主顯現為他辯屈,使他終能「得見上帝」。——19:25,26。
22,23.(甲)瑣法何以感到難堪?他怎樣論及他認為約伯犯了的罪?(乙)約伯提出什麼有力的反駁?
22 像比勒達一樣,瑣法覺得約伯的話『羞辱責備他』而使他難堪。(20:3)他再說約伯是罪有應得的。瑣法表示惡人必遭上帝的懲罰,雖享繁榮,仍不得安息。
23 約伯提出有力的反駁:惡人若必不能逃過上帝的懲罰,何以有些惡人卻得享高壽和富貴呢?他們養尊處優。患難何嘗臨到他們身上?他指出富人窮人都同樣死亡。其實,有時惡人死時「盡得平靖安逸」,義人反而「至死心中痛苦」。——21:23,25。
24,25.(甲)以利法怎樣自以為義地誣告約伯?(乙)約伯回答時如何加以反駁,並提出什麼挑戰?
24 辯論:第三回合(22:1-25:6)。以利法再次發言猛烈抨擊約伯,譏笑他在全能者面前自稱無可指責。他誣告約伯,指他為人奸惡,剝削窮人,沒有把食物分給飢餓的人,並且惡待孤兒寡婦。以利法表示約伯的私生活並不如他自己所說的那麼檢點,這正好解釋何以他現在落得如此收場。但「你若歸向全能者,」以利法教訓說,「他就聽你。」——22:23,27。
25 約伯反駁以利法的無理指控,聲稱他願意把自己的案件在上帝面前陳明,因為上帝必知道他是公義的。世上有些人欺壓孤兒、寡婦和窮人,也有些人殺人、偷盜和通姦。但他們的昌盛不過是片時的,最後必遭報應,歸於無有。約伯提出挑戰說:「誰能證實我是說謊的?」——24:25。
26.比勒達和瑣法還有什麼話說?
26 比勒達立即加以反駁,堅稱在上帝面前無人是潔淨的。在這第三回合的辯論中,瑣法並沒有參加。他根本無話可說。
27.約伯如何頌揚上帝的偉大?
27 約伯的最後申辯(26:1-31:40)。約伯在最後的申辯中使他的朋友完全啞口無言。(32:12,15,16)他譏諷說:「無能的人蒙你何等的幫助,……無智慧的人蒙你何等的指教!」(26:2,3)沒有任何事物,甚至希屋爾,能在上帝面前隱藏起來。約伯描述上帝的智慧如何在人所能觀察到的外太空、地球、雲彩、海洋和風等事上顯示出來。這一切僅是全能者的作為一個微不足道的部分,只稍微反映出全能者的偉大而已。
28.約伯如何坦率地表達他對忠誠的立場?
28 約伯深信自己是清白無辜的,他宣布說:「我至死也不捨棄自己的忠誠!」(27:5,《新世》)是的,約伯從未行過一件惡事,以致應受這些遭遇。與他們的指控剛相反,上帝必定會獎賞緊守忠誠的人,使義人承受惡人所積聚的財物。
29.約伯怎樣描述智慧?
29 人知道地上各種寶藏(金、銀、銅)的出處,但「智慧從何處來呢?」(28:20)人曾在活物當中尋找智慧,也在滄海裡尋覓。金銀並不能買得智慧。惟有上帝才明白智慧。他的眼目遍察天地之極,為風定輕重,又度量諸水,支配雨水和暴風。約伯最後指出:「敬畏[耶和華]就是智慧;遠離惡便是聰明。」——28:28。
30.約伯渴望恢復昔日的什麼情況?但他現在的處境如何?
30 飽受痛苦的約伯接著追憶生平往事。他渴望恢復昔日與上帝所享的親密關係,當時城中的首領對他必恭必敬。他曾拯救困苦的人,對瞎子來說彷彿他們的眼睛一般。人人都仰望靜候他的指教。但現在他尊榮盡喪,連年少的人也戲笑他;當日這些人的父親甚至不配站在看守他羊群的狗中。他們吐唾沫在他臉上,肆意攻擊他。現在他這麼痛苦可憐,這些人仍不肯就此罷休。
31.約伯對誰的審判深具信心?他對自己的生平為人有什麼評論?
31 約伯自稱是個獻了身的人,並請求耶和華審判他。「我若被公道的天平稱度,……上帝[就]可以知道我的[忠誠]。」(31:6)約伯為他昔日的行為自辯。他沒有犯姦淫,沒有陷害人,也沒有疏於照顧有需要的人。他雖然富甲一方,卻沒有仗賴物質資財。他沒有膜拜太陽、月亮和眾星,因「這也是審判官當罰的罪孽,又是我背棄在上的上帝。」(31:28)約伯請指控他的人在他的生平事跡中找出罪狀來。
32.(甲)誰接著發言?(乙)以利戶為何向約伯和約伯的朋友發怒?他受什麼所激動而發言?
32 以利戶仗義發言(32:1-37:24)。與此同時,拿鶴之子、布西的後人以利戶,亞伯拉罕的遠房親戚,一直在場傾聽他們的爭辯。他讓他們先發言,因他覺得壽高的人會有更多知識。然而,使人真正明白事理的不是壽數而是上帝的靈。以利戶向約伯發怒,因他「自以為義過於以上帝為義」(《新世》),但他對約伯的三個朋友卻更為惱怒,因他們愚昧無知,竟指控上帝為邪惡。以利戶「言語滿懷」,上帝的靈激動他發言;但他力求大公無私,「不看人的情面」。——伯32:2,3,18-22;創22:20,21。
33.約伯在什麼方面犯了錯誤?然而上帝怎樣憐恤他?
33 以利戶的話情辭懇切,承認上帝是造他的主。他指出約伯關心洗雪自己過於洗雪上帝。上帝無須一一向約伯答辯,彷彿他必須證明自己的作為有理一般,但約伯卻妄圖與上帝爭辯。然而,當約伯將要死亡時,上帝卻憐恤他,差派使者說:「贖救他免下冥坑;我已為他的性命得了贖價;讓他的肉比孩童的肉更嫩;讓他回到他青春之日。」(伯33:24,25,《呂譯》)公義的人必重新得力!
34.(甲)以利戶提出什麼進一步的責備?(乙)約伯其實應該顯揚什麼而非強調自己的公義?
34 以利戶促請智慧人聽他的話。約伯曾說人緊守忠誠是徒然的,但以利戶指出他的不是:「上帝斷不致行惡;全能者斷不致作孽。他必按人所做的報應人,使各人照所行的得報。」(34:10,11)他能夠把一切有血氣的活物剪除。上帝行事大公無私。約伯卻過度強調自己的公義。他因「沒有知識」而不自覺地魯莽發言,但上帝對他表現長久忍耐。(34:35)其實人更需關注的是洗雪上帝。上帝絕不會忽略公義的人,但他要糾正他們。「他不保護惡人的性命,卻為困苦人伸冤。」(36:6)上帝既是至高的導師,約伯其實應當顯揚他的作為才對。
35.(甲)約伯應當留心什麼事?(乙)耶和華喜悅怎樣的人?
35 當一場令人生畏的雷暴快要來到之際,以利戶論及上帝的偉大作為,並述說他如何控制大自然的各種力量。他對約伯說:「你要留心聽,要站立思想上帝奇妙的作為。」(37:14)試想想上帝的壯麗榮光和他那令人生畏的威嚴,這是人無法測度的。「他大有能力,有公平和大義,必不苦待人。」的確,耶和華關心一切敬畏他的人,但卻不會顧念那些「自以為心中有智慧的人」。——37:23,24。
36.耶和華藉著什麼事物及藉著提出一連串的什麼問題親自幫助約伯學得教訓??
36 耶和華回答約伯(38:1-42:6)。約伯請求上帝回答他。耶和華於是在旋風中威嚴地回答約伯。他向約伯提出一連串的問題,使他體會到人是多麼渺小,上帝卻多麼偉大。「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裡呢?……地的角石是誰安放的?那時,晨星一同歌唱;上帝的眾子也都歡呼。」(38:4,6,7)這一切均是在約伯出生前很久已發生的事!耶和華接二連三地提出約伯根本無法回答的多個問題;他提及地上的海洋、雲彩的衣服、清晨、死亡的門、光明及幽暗。「你因為當時已經出生,因為你日子眾多,就得以知道[這些事]嗎?」(38:21,《新世》)此外,諸如雪庫、雹倉、暴風雷雨、霜露、冰雹、天上的眾星、閃電、雲霞以至各種飛禽走獸又如何呢?
37.什麼進一步的問題使約伯謙卑自抑?他最後不得不承認什麼事和怎樣行?
37 約伯謙卑地承認:「我是卑賤的!我用什麼回答你呢?只好用手摀口。」(40:4)耶和華吩咐約伯要正視爭論。他進一步提出一連串富於挑戰性的問題,目的是要藉他在自然界所表現的力量顯揚自己的尊嚴、優越和能力。甚至河馬和鱷魚的力量也遠超過約伯!約伯虛懷若谷地承認自己的觀點錯誤,曾說出無知的話語。他現在憑悟性的眼看見上帝而非僅憑道聽途說認識他,於是「在塵土和爐灰中」懺悔而取消前言。——42:6。
38.(甲)耶和華怎樣處置以利法和他的友伴?(乙)他如何嘉獎和祝福約伯?
38 耶和華的判決和祝福(42:7-17)。接著耶和華責備以利法及他的兩個友伴以虛妄之言論及他。他們必須獻上祭物,並由約伯為他們代禱。然後,耶和華使約伯從苦境轉回,並加倍祝福他。他的弟兄、姐妹和以前的朋友都帶著禮物回來與他修好,上帝又把加倍的牛羊、駱駝和母驢賜給他。他再獲十個兒女,而且他的三個女兒是當時全地最美貌的人。此後,約伯又神奇地多活了140年,得見他的兒孫,直到四代。最後他「年紀老邁,日子滿足而死」。——42:17。
-
-
聖經的第18本書——約伯記「聖經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
本書是整部神聖記錄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因為它把上帝與撒但之間的重大爭論透露出來,表明事情牽涉到人對耶和華的至高統治權的忠誠。它顯示受造先於地球和人類的天使也是這個爭論的旁觀者,他們對地球及爭論的結局深感興趣。(伯1:6-12;2:1-5;38:6,7)約伯記顯示這個爭論早在約伯的日子之前即已存在,也表明撒但是個實在的靈體。摩西若是約伯記的執筆者,在此處首次出現於希伯來聖經裡的海斯撒但(has·Sa·tanʹ)一詞進一步證實這個惡者就是「那古蛇」。(伯1:6,《新世》腳注;啟12:9)本書也證實上帝絕非人間種種苦難、疾病和死亡的肇因,同時解釋何以義人會飽受迫害,以及上帝何以容許惡人和惡事繼續存留。它顯示耶和華決心要將這個爭論徹底解決。
43.所有尋求上帝王國臣僕幸福的人現在就必須採取與約伯記的神聖啟示一致的什麼途徑?
43 所有渴望生活在上帝王國治下的人,現在就要採取緊守忠誠的途徑來答覆「控告者」撒但所提出的挑戰。(啟12:10,11,《新譯》)即使遭受『令人費解的考驗』,緊守忠誠的人仍會繼續禱告祈求上帝的名成聖,他的王國來臨以鏟除撒但和這惡者手下一切肆意譏嘲的臣僕。那將會是上帝「打仗和爭戰的日子」,接踵而來的乃是約伯所盼望的舒解和幸福。——彼前4:12,《新世》;太6:9,10;伯38:23;14:1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