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和華平易近人、毫不偏心守望台2013年 | 6月15日
-
-
耶和華平易近人、毫不偏心
你們既然是蒙愛的兒女,就要效法上帝。——以弗所書5:1
1.(甲)談到耶和華的品格,基督徒可能會想起哪些特質?(乙)深入認識耶和華的特質對我們有什麼裨益?
談到耶和華的品格,你會想起哪些特質呢?許多人會想起愛心、公正、智慧、力量。耶和華的特質當然不止這些,光是上帝組織的出版物中就論述了四十多種。在個人研讀或家庭崇拜中,我們查考這些豐富的資料,就能更加認識天父耶和華的品格,更加欣賞他的各種特質。結果,我們會更想親近天父,更想效法他。(約書亞記23:8;詩篇73:28)
2.(甲)請用比喻說明,我們怎樣做就會越來越欣賞耶和華的各種特質。(乙)本文和接續兩篇課文會談談什麼?
2 我們欣賞某個人或某種事物,就能看出其價值。我們怎樣做,就會越來越欣賞某個人或某種事物呢?假設有一道菜是我們從沒有嘗過的,我們會先聞聞這道菜的香味,然後一口一口地品嘗,一段時間後甚至學會自己做。我們就是這樣越來越欣賞一道新菜式的。欣賞耶和華的某種特質也類似。我們會看看這種特質包含什麼意思,想想耶和華怎樣表現這種特質,然後努力效法他。(以弗所書5:1)為了幫助我們更加欣賞耶和華的各種特質,本文和接續兩篇課文會談談其中幾種。每談到一種特質,我們都會探討以下問題:這種特質包含什麼意思?耶和華怎樣表現這種特質?我們可以怎樣效法他?
耶和華平易近人
3,4.(甲)平易近人的人是怎樣的?(乙)從什麼事上,我們可以看出耶和華平易近人?
3 先講講平易近人這種特質。平易近人的人是怎樣的呢?是和藹可親、樂於聆聽、願意抽時間跟人交談的。從一個人的言談,以及動作、表情等肢體語言,通常可以看出他是否平易近人。
4 從什麼事上,我們可以看出耶和華平易近人呢?耶和華雖是創造浩瀚宇宙的全能者,卻再三表示,他很期待聽我們禱告,很願意回應我們的祈求。(請讀詩篇145:18;以賽亞書30:18,19)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跟上帝說話,想說多久都行。我們可以放心通過禱告親近上帝,深知他一定不會因此責難我們。(詩篇65:2;雅各書1:5)聖經用凡人容易理解的方式去描述耶和華,可見耶和華很希望人親近他。譬如,大衛在詩中說,「耶和華的眼看顧」我們,「用右手牢牢扶持」我們。(詩篇34:15;63:8)以賽亞先知說,耶和華好比牧人,「他張開臂膀招集綿羊羔,把牠們抱在懷裡」。(以賽亞書40:11)想想看,耶和華希望我們和他如此親近,就像小羊依偎在仁愛的牧人懷裡一樣。我們的天父多麼平易近人!我們可以怎樣效法耶和華呢?
非常重要的特質
5.為什麼長老平易近人十分重要?
5 最近,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熱心基督徒被問到以下問題:「你覺得對長老來說,具備哪種特質最重要?」絕大多數都說:「平易近人。」當然,每個基督徒都要盡力培養這種特質,但長老更要這樣做。(以賽亞書32:1,2)為什麼長老平易近人十分重要呢?一個姊妹說:「長老一定要平易近人,我們才能認識他的其他優點。」這個姊妹說得很有道理。那麼,怎樣做才算是平易近人呢?
6.我們怎樣做,別人就會覺得我們平易近人?
6 我們真誠地關心別人,別人就會覺得我們平易近人。長老關心羊群,甘願為人服務,弟兄姊妹多半會覺得他們可親可近,甚至孩子也感覺得到。(馬可福音10:13-16)12歲的卡洛斯說:「在聚會所裡,我留意到長老們都笑容滿面,十分和藹。我很喜歡他們。」由此可見,長老不能光說 自己是平易近人的,還要有相應的行動。(約翰一書3:18)什麼行動呢?
7.(甲)為什麼大會胸章能吸引別人跟我們交談?(乙)我們從這件事學到什麼?
7 先看看一個經歷:大約兩年前,一個弟兄到國外參加大會。他坐飛機回家時,仍佩戴著「願上帝的王國來臨!」區域大會的胸章。一個乘務員看見弟兄的胸章,就說:「上帝的王國真的來臨就好了!我們找機會多談談吧。」後來,弟兄有機會和這個乘務員交談,他很樂意接受我們的雜誌。許多弟兄姊妹都有過類似的經歷。一個簡單的胸章,為什麼能吸引別人跟我們交談呢?我們佩戴著胸章,就彷彿告訴身邊的人:「請跟我講話,問我問題。」大會胸章是個明顯的標誌,讓人知道我們願意談論自己的信仰。同樣,基督徒長老也應該有明顯的標誌,讓弟兄姊妹知道:「請隨時來找我。」這些標誌包括什麼呢?
8.(甲)長老怎樣表明他們真誠地關心弟兄姊妹?(乙)這對會眾有什麼益處?
8 不管各地的風俗習慣怎樣,通常我們面帶笑容,向弟兄姊妹問好,跟他們親切地握手,表示歡迎,就能表明自己真的關心他們。誰該帶頭這樣做呢?請留意耶穌的榜樣。據馬太記載,有一次耶穌和門徒聚會時,「耶穌上前對他們」說話。(馬太福音28:18)像耶穌一樣,今天的長老會主動上前跟弟兄姊妹談話。這樣做對會眾有什麼益處呢?一個88歲的先驅姊妹說:「當我走進王國聚會所時,看見長老臉上親切的笑容,聽見他們鼓勵的話,令我很愛他們。」另一個忠心的姊妹說:「長老面帶微笑,歡迎我參加聚會,看起來是件很平常的事,對我卻十分重要。」
抽時間跟弟兄姊妹交談
9,10.(甲)耶和華樹立了什麼榜樣?(乙)長老可以怎樣效法耶和華?
9 如果我們都抽不出時間跟別人交談,還談得上平易近人嗎?耶和華為我們樹立了榜樣。聖經說:「他離我們各人都不遠。」(使徒行傳17:27)長老可以怎樣效法耶和華呢?一個方法是,在聚會前後抽時間跟不同年紀的弟兄姊妹交談。一個先驅弟兄說:「長老來問我的情況,留心聽我回答,會讓我覺得受人重視。」有個姊妹忠心事奉耶和華將近五十年了,她說:「聚會後,長老主動來跟我交談,讓我感受到他們很重視我。」
10 無可否認,基督徒長老還有很多職責,工作很繁重。不過,他們應該盡力在聚會前後先關心羊群。
耶和華毫不偏心
11,12.(甲)什麼叫不偏心?這牽涉到什麼?(乙)什麼經文表明耶和華是不偏心的?
11 不偏心是耶和華的另一種感人特質。什麼叫不偏心呢?就是公平,沒有偏見,不偏袒任何一方。要真的做到不偏心,既牽涉到思想,也牽涉到行為。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一個人必須有不偏不倚的思想,才會一視同仁地對待 所有人。在《希臘語經卷》裡,譯做「不偏心」的語詞,字面意思是不以貌取人。(使徒行傳10:34)因此,不偏心的人所著眼的,是別人的為人而不是別人的外表或客觀條件。
12 不偏待人的最佳典範莫過於耶和華。聖經說,他「不偏心」。(請讀使徒行傳10:34,35;申命記10:17)在摩西時代發生的一件事,正好說明了這點。
西羅非哈的女兒很感激上帝待人不偏心(見第13,14段)
13,14.(甲)西羅非哈的五個女兒碰到什麼難題?(乙)耶和華怎樣做,表明他毫不偏心?
13 瑪拿西人西羅非哈有五個還沒出嫁的女兒。就在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前,她們碰到一個難題。什麼難題呢?她們的父親死了,但她們不能承受父親的土地。為什麼呢?因為律法規定,只有兒子才能繼承產業,但她們的父親膝下無子。(民數記26:33,52-55)西羅非哈的土地會歸給其他親屬嗎?他的五個女兒該怎麼辦呢?
14 她們懇求摩西,說:「為什麼因為我們父親沒有兒子,就把他的名從家族中除去呢?請在我們父親的弟兄當中把產業分給我們。」摩西有什麼反應呢?摩西沒有說:「這是律法的規定,誰也不能例外。」相反,摩西把她們的案件呈到耶和華面前。(民數記27:2-5)耶和華怎樣回應呢?他對摩西說:「西羅非哈的女兒說得有理。你務要在她們父親的弟兄當中把產業分給她們,讓她們繼承父親的產業。」不但這樣,耶和華還把這個決定收進律法裡。他吩咐摩西:「人死了,如果沒有兒子,就讓他的女兒繼承產業」。(民數記27:6-8;約書亞記17:1-6)從那時起,凡處於相同境況的以色列婦女都可以因這條規定而獲得保障。
15.(甲)耶和華怎樣對待他的子民,包括那些處於弱勢的人?(乙)聖經還有什麼事例表明耶和華毫不偏心?
15 這個決定多麼仁慈,多麼公平!西羅非哈的五個女兒跟其他以色列人相比,可說是弱勢群體,但耶和華也讓她們得到公平的對待,享有尊嚴。(詩篇68:5)除了上述例子之外,聖經還有很多事例說明這個感人的真理:耶和華對所有僕人都一視同仁。(撒母耳記上16:1-13;使徒行傳10:30-35,44-48)
我們能夠效法耶和華
16.我們怎樣做,就更能一視同仁地對待所有人?
16 我們可以怎樣效法耶和華,待人不偏心呢?別忘記,不偏心牽涉到兩方面。我們必須有不偏不倚的思想,才會一視同仁地對待 所有人。我們人人都可能覺得自己思想開通、毫無偏見。但想必你會同意,要客觀地衡量自己的感覺和看法,有時並不容易。那麼,我們怎樣才能肯定自己真的沒有偏見呢?耶穌想知道人怎樣看他,就問他的密友:「眾人說人子是誰?」(馬太福音16:13,14)像耶穌一樣,我們也可以問一個願意說真心話的朋友:「你覺得我待人偏不偏心?別人又怎麼看我呢?」如果朋友覺得我們對某個種族、社會背景或經濟階層的人多少有點偏心,我們該怎樣做呢?要熱切地向耶和華禱告,懇求他幫助我們改變自己的看法和態度,讓我們更好地效法他,對所有人一視同仁。(馬太福音7:7;歌羅西書3:10,11)
17.我們怎樣做,就表明自己待人不偏心?
17 在基督徒會眾裡,我們以仁慈、尊重的態度對待所有弟兄姊妹,就表明自己渴望像耶和華那樣不偏心。比方說,我們想請弟兄姊妹到家裡做客,應該請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也應該請貧窮的人和孤兒寡婦。(請讀加拉太書2:10;雅各書1:27)在傳道工作上,我們一視同仁地向各種各樣的人作見證,包括向其他國家的人宣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耶和華的組織印製了大約六百種語言的聖經書刊,可見上帝的子民的確待人不偏心。
18.耶和華平易近人、不偏不倚,你怎樣表明自己很欣賞他的這些特質?
18 我們越深思耶和華是多麼平易近人、不偏不倚,就越欣賞他的美德,越想效法他,像他那樣對待弟兄姊妹和傳道時遇到的人。
-
-
耶和華慷慨好施、通情達理守望台2013年 | 6月15日
-
-
耶和華慷慨好施、通情達理
耶和華善待眾生,他的慈悲臨到他所造的一切。——詩篇145:9
1,2.耶和華的朋友有機會怎樣做?
一個叫莫妮卡的基督徒說:「我和丈夫結了婚將近三十五年,彼此十分熟悉。但都這麼多年了,我們還是能加深彼此間的認識。」談到自己的配偶或朋友,許多人都跟莫妮卡有同感。
2 我們都希望進一步了解自己所愛的人。對他們的認識越深,喜樂就會越大。耶和華是我們最敬愛的朋友,儘管我們永遠都不可能盡知他的一切,但將來會有無窮的機會不斷加深對他的認識,更加欣賞他的特質,喜樂也會越來越大。(傳道書3:11;羅馬書11:33)
3.本文會談談什麼?
3 上一篇課文說明耶和華平易近人,毫不偏心,使我們更加欣賞他的這兩種特質。本文會談談耶和華的另外兩種感人特質——慷慨好施、通情達理。讀完本文,我們就會更清楚地看出「耶和華善待眾生,他的慈悲臨到他所造的一切」。(詩篇145:9)
耶和華慷慨好施
4.慷慨好施的真諦是什麼?
4 據使徒行傳20:35記載,耶穌說過:「施與比接受更快樂。」這就是慷慨好施的真諦。慷慨好施的人是怎樣的呢?這樣的人甘願獻出自己的時間、精力和財物去造福別人,而且總是快快樂樂地這樣做。一個人是否慷慨好施,並不在於他送的禮物有多豐厚,而在於他是否甘心樂意。(請讀哥林多後書9:7)論慷慨,誰也比不上「快樂的上帝」耶和華。(提摩太前書1:11)
5.從什麼事上,我們可以看出耶和華慷慨好施?
5 從什麼事上,我們可以看出耶和華慷慨好施呢?他維持所有人的生命,包括不崇拜他的人的生命。耶和華的確「善待眾生 」,「他叫日頭出來照善人,也照惡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馬太福音5:45)因此,使徒保羅對不信主的人說:「[耶和華]常常行善……從天降雨,賜下豐收的時節,讓你們吃喝飽足,滿心歡欣。」(使徒行傳14:17)由此可見,耶和華對人人都十分慷慨。(路加福音6:35)
6,7.(甲)耶和華特別樂意照顧誰的生活?(乙)請舉例說明上帝怎樣照顧他的忠僕。
6 耶和華特別樂意照顧他忠僕的生活。大衛王說:「我從前年輕,現在年老,從未見過義人完全被棄,也未見過他的子孫討飯。」(詩篇37:25)這正是許多忠心基督徒的切身體驗。請看看以下例子。
7 若干年前,一個叫南希的先驅姊妹陷入了困境。她回想當時的情形說:「第二天就得交66美元的房租了,但我根本拿不出這筆錢。我為這件事向上帝禱告,然後就照常到餐廳上班。平日晚上,顧客通常不多,服務員能拿到的小費也不多。但出乎意料的是,當天晚上有很多客人光顧。下班後,我算了算小費,正好是66美元。」這筆錢不多也不少,南希深信是耶和華慷慨地送給她的。(馬太福音6:33)
8.耶和華送給人人什麼無比貴重的禮物?
8 耶和華送了一份無比貴重的禮物,讓人人受益。什麼禮物呢?耶和華犧牲了他的愛子作為人類的贖價。耶穌說:「上帝深愛世人,甚至賜下自己的獨生子,好叫凡信從他的人都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在這節經文裡,「世人」指全人類。誰願意接受這份無比貴重的禮物,都能受益。凡信從耶穌的人都會得著豐盛的生命,也就是永生。(約翰福音10:10)這是耶和華慷慨好施的最大明證。
效法耶和華慷慨好施
上帝的律法鼓勵以色列人慷慨好施,效法耶和華(見第9段)
9.我們可以怎樣效法耶和華慷慨好施?
9 我們可以怎樣效法耶和華慷慨好施呢?既然耶和華「厚賜百物給我們 享受」,我們也應該「樂意施與」,促進別人 的喜樂。(提摩太前書6:17-19)我們樂於送禮物給親朋好友,也樂於捐贈財物幫助貧困的人。(請讀申命記15:7)如果我們不想忘記施與,可以怎樣做呢?有些基督徒覺得以下做法很管用:自己每收到一份禮物,就找機會也送給別人一份禮物。許多弟兄姊妹都努力培養慷慨好施的精神,實在是會眾的福分。
10.對人慷慨的一個好方法是什麼?
10 對人慷慨的一個好方法,就是獻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去幫助人,用言詞和行動鼓勵人。(加拉太書6:10)想知道自己在這方面做得如何,不妨自問:「在別人心目中,我願意花時間聽他們傾訴嗎?如果有人要我幫忙,或替他辦點事,我會盡可能幫他一把嗎?我上一次真誠地稱讚家人或會眾的弟兄姊妹是什麼時候呢?」我們常常施與,無論是親友還是耶和華,都會跟我們更親近。(路加福音6:38;箴言19:17)
11.我們可以怎樣對耶和華慷慨?
11 我們也可以對耶和華慷慨。聖經說:「要用你寶貴的資產……尊崇耶和華。」(箴言3:9)「寶貴的資產」包括我們的時間、精力和財物。我們可以慷慨地用這些資產來事奉耶和華。連小孩也可以學會對耶和華慷慨。一個叫賈森的弟兄說:「在王國聚會所裡,我們會讓兩個孩子把錢放進捐款箱。他們很喜歡這樣做,因為他們說這是送禮物給耶和華。」兒女從小就學會送禮物給耶和華,體驗到箇中喜樂,長大後就很可能會繼續對耶和華慷慨。(箴言22:6)
耶和華通情達理
12.什麼叫通情達理?
12 耶和華的另一種感人特質是通情達理。什麼叫通情達理呢?《聖經新世界譯本》譯做「通情達理」的希臘語詞,字面意思是「讓步」。(提多書3:1,2)通情達理的人不會拘泥於法律條文,也不會過分嚴格苛刻,倒會體諒別人的處境,待人處事十分溫和。他樂於聽別人的意見,只要合乎情理,就會讓步,改變自己的要求,順應別人的意願。
13,14.(甲)從什麼事上,我們可以看出耶和華通情達理?(乙)從耶和華對待羅得的態度,我們學到什麼?
13 從什麼事上,我們可以看出耶和華通情達理呢?他顧及手下僕人的感受,常常應允他們的請求。請看看耶和華怎樣對待義人羅得。耶和華決定毀滅所多瑪和蛾摩拉這兩座城,就明確地指示羅得逃到山區去。但不知什麼原因,羅得卻懇求耶和華讓他逃到另一個地方。羅得這樣做,不就是等於要求耶和華更改指示嗎?(請讀創世記19:17-20)
14 也許有人會認為羅得信心軟弱,不服從指示。不管羅得在哪裡,耶和華都絕對有能力保全他的性命,他根本不用害怕,但他就是很害怕。耶和華顧及羅得的感受,願意通融,容許他逃到一座本來也要毀滅的城。(請讀創世記19:21,22)由此可見,耶和華並不是嚴格苛刻、一成不變的。他通情達理,樂於讓步。
15,16.摩西律法的什麼規定顯示耶和華通情達理?(見第12頁圖片)
15 摩西律法中的一些規定也顯示耶和華通情達理。根據摩西律法,以色列人如果沒有能力獻綿羊羔或山羊為祭,就可以拿兩隻斑鳩或兩隻雛鴿獻給耶和華。如果連這些也負擔不起呢?家境貧寒的以色列人可以獻上一些麵粉。這樣的祭也是耶和華所悅納的。但有一點十分重要:窮人不可隨便拿些麵粉獻祭,他們獻上的,必須是「上等麵粉」,即用來款待貴客的那種。(創世記18:6)這一點為什麼很值得留意呢?(請讀利未記5:7,11)
16 假設你是以色列的一個窮人,拿著一些麵粉來到聖幕。看見有錢的同胞帶著牲畜也來獻祭,你覺得很丟臉,因為自己的麵粉跟他們的祭牲相比,實在算不了什麼。這時你想起,自己的祭物在耶和華眼中還是十分可貴的。為什麼呢?因為耶和華規定獻祭的麵粉必須是優質的。耶和華彷彿對貧困的以色列人說:「我明白你不能像其他人那樣獻上貴重的祭牲,但我知道你已經盡力獻上最好的祭物了。」耶和華非常通情達理,他考慮僕人的能力,顧及他們的處境。(詩篇103:14)
17.耶和華接納怎樣的崇拜?
17 耶和華通情達理,接納我們全心全意的崇拜,知道這一點,令我們很欣慰。(歌羅西書3:23)意大利有個年長的姊妹叫康斯坦絲,她說:「我向來最喜歡做的,就是向人傳講創造主。所以,我一直努力傳道,主持聖經研究。由於身體不好,我不能為耶和華做更多工作,有時覺得很難受。但我知道耶和華很愛我,他了解我能力有限,賞識我盡己所能為他服務。」
效法耶和華通情達理
18.請舉例說明父母可以怎樣效法耶和華。
18 我們可以怎樣效法耶和華通情達理呢?再想想耶和華怎樣對待羅得。耶和華雖然有權吩咐羅得去哪裡,卻仁慈地聽羅得表達自己的感受,順應他的請求。如果你有孩子,你可以怎樣效法耶和華的榜樣呢?你可以聽聽孩子有什麼請求,只要合乎情理,就順應他們的意願。舉個例,《守望台》2007年9月1日刊說,有些父母訂立家規之前,可能會先跟孩子商量商量。也許父母要求兒女在某個時間前必須到家。父母雖然有權這樣做,但不妨聽聽兒女的意見,看看他們覺得什麼時間比較合適。只要不違反聖經原則,有時父母可以酌情調整所定的時間。父母可能發覺,訂立家規之前先聽兒女的意見,兒女就會更明白父母的一片苦心,也比較願意服從父母。
19.長老可以怎樣效法耶和華通情達理?
19 會眾的長老努力效法耶和華通情達理,體諒弟兄姊妹的處境。他們謹記,窮困的以色列人所獻的祭物,耶和華也十分珍視。今天,有些弟兄姊妹由於身體不好,或上了年紀,在傳道方面能做的很有限。如果這些親愛的同工因此感到灰心,長老可以怎樣做呢?長老可以仁慈地幫助這些同工看出,耶和華深愛他們,因為他們已經盡力而為了。(馬可福音12:41-44)
20.通情達理不是什麼意思?
20 當然,通情達理不等於在上帝的工作上有所保留,以為不盡全力就是「愛惜自己」。(馬太福音16:22)我們不該拿通情達理做藉口,做事懶懶散散。相反,人人都要竭盡全力為上帝的王國服務。(路加福音13:24)基督徒必須留意以下兩方面:既要竭盡全力事奉耶和華,也要謹記耶和華從來都不會要求過高。我們盡力而為,一定蒙他悅納。耶和華通情達理,賞識我們所作的努力,為這樣的主人服務,不是很快樂嗎?下一篇課文會再談談耶和華的兩種感人特質。(詩篇73:28)
-
-
耶和華忠貞不渝、樂意寬恕守望台2013年 | 6月15日
-
-
耶和華忠貞不渝、樂意寬恕
耶和華啊,你又良善,又樂意寬恕人,對所有呼求你的人有忠貞的厚愛。——詩篇86:5
1,2.(甲)為什麼我們珍視忠貞不渝、樂意寬恕的真朋友?(乙)本文會解答哪些問題?
你認為怎樣的朋友才算是真朋友呢?一個叫阿施莉的基督徒說:「在我看來,真朋友就是隨時願意幫助你,也願意原諒你過錯的人。」人人都會珍視這樣的朋友。有了真朋友,我們心裡就很踏實,知道有人愛護自己。(箴言17:17)
2 耶和華是我們最忠貞、最寬宏大量的朋友,正如詩篇執筆者所說:「耶和華啊,你又良善,又樂意寬恕人,對所有呼求你的人有忠貞的厚愛。」(詩篇86:5)什麼叫忠貞不渝呢?什麼叫樂意寬恕呢?耶和華怎樣表現這些美德?我們可以怎樣效法他?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對最好的朋友耶和華的愛就會不斷加深,和弟兄姊妹的友誼也會越來越深厚。(約翰一書4:7,8)
耶和華忠貞不渝
3.什麼叫忠貞?
3 忠貞的意思是忠誠而堅定不移。忠貞的人不會反覆無常,倒會懷著愛心對待另一方,即使情況不順利也不離不棄。在忠貞方面,耶和華的確是至高的典範。(啟示錄16:5)
4,5.(甲)從什麼事上,我們可以看出耶和華忠貞不渝?(乙)為什麼深思耶和華的忠貞榜樣能讓我們深受鼓舞?
4 從什麼事上,我們可以看出耶和華忠貞不渝呢?耶和華永不會撇下他的忠僕不顧。忠心的大衛王對上帝的忠貞深有體會,於是歌頌耶和華的這種美德。(請讀撒母耳記下22:26)大衛遭遇患難的時候,耶和華對他不離不棄,一直指引他,保護他,並拯救他脫離仇敵的魔掌。(撒母耳記下22:1)大衛知道耶和華不是只把忠貞掛在嘴上,而是有實際的行動。耶和華為什麼對大衛忠貞呢?因為大衛是「忠貞的人」。耶和華深愛忠貞的僕人,並以忠貞回報他們。(箴言2:6-8)
5 身處逆境的時候,我們深思耶和華對他的僕人多麼忠貞不渝,就會有力量應付。一個叫里德的忠心弟兄說:「耶和華幫助大衛熬過了各種困境,我從聖經的這些記載得到不少啟發。大衛亡命天涯、藏身洞穴期間,耶和華一直扶持他。這讓我深受鼓舞。我從大衛的經歷學到,不論處境多麼艱難,前景多麼暗淡,只要我繼續忠於耶和華,他就會在我身邊支持我。」想必你也有同感。(羅馬書8:38,39)
6.(甲)我們還能從什麼事上看出耶和華忠貞不渝?(乙)耶和華忠貞不渝,對他的僕人有什麼益處?
6 我們還能從什麼事上看出耶和華忠貞不渝呢?耶和華始終不渝地恪守自己所定的標準。他向我們保證:「直到你們老了,我還是始終如一的上帝。」(以賽亞書46:4)他的決定總是符合自己永恆不變的是非標準。(瑪拉基書3:6)耶和華也忠於自己的承諾,一定會實現他的應許。(以賽亞書55:11)由於耶和華忠貞不渝,他的所有忠僕都能受益。我們只要盡力按上帝的標準行事為人,就可以深信他必實踐承諾,賜福給我們。(以賽亞書48:17,18)
效法耶和華忠貞不渝
7.我們可以怎樣效法耶和華忠貞不渝?
7 我們可以怎樣效法耶和華忠貞不渝呢?一個方法是向處於逆境的人行善。(箴言3:27)舉個例,如果你知道某個弟兄或姊妹因患病、受家人反對或個人弱點而灰心,何不主動去關心他,「用親切的話安慰」他呢?(撒迦利亞書1:13)a你這樣做,就是待他忠貞,是「比兄弟更親密」的真朋友。(箴言18:24)
8.我們可以怎樣在婚姻等事上效法耶和華忠貞不渝?
8 效法耶和華忠貞不渝的另一個方法是,忠於自己所愛的人。比方說,結了婚的人必須忠於配偶。(箴言5:15-18)我們不但要避免通姦,還要避免做任何可能挑起情慾的事。(馬太福音5:28)此外,忠貞的人不會說弟兄姊妹的閒話,也不會毀謗他們,不會散播流言,甚至連聽也不聽。(箴言12:18)
9,10.(甲)我們尤其要忠於誰?(乙)為什麼服從耶和華的誡命有時並不容易?
9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忠於耶和華。怎樣才能做到呢?要力求用耶和華的觀點看事情,也就是說,愛他所愛,恨他所恨,並按他的標準行事為人。(請讀詩篇97:10)我們的思想和感情跟耶和華越相近,就越樂意服從他的誡命。(詩篇119:104)
10 當然,服從耶和華的誡命有時並不容易。我們可能要掙扎一番才能繼續忠於他。舉個例,有些單身的基督徒很想結婚,不過在耶和華的子民當中還沒找到合適的對象。(哥林多前書7:39)一個單身姊妹可能發覺,不信主的同事常常給她介紹結婚對象。這個姊妹也許不時感到孤獨寂寞,但還是下定決心,力求忠於耶和華。這樣的基督徒確實是忠貞的好榜樣,很值得我們欣賞。基督徒儘管身處逆境,仍然堅守忠義,耶和華一定會獎賞他們。(希伯來書11:6)
耶和華樂意寬恕
11.什麼叫樂意寬恕?
11 耶和華最感人的一種特質是樂意寬恕。什麼叫樂意寬恕呢?簡單來說,只要得罪我們的人真誠悔改,我們就會原諒對方。這並不是說,我們姑息對方的過錯或裝作若無其事,而是指我們不會懷恨在心。聖經說,耶和華「樂意寬恕」衷心悔改的人。(詩篇86:5)
12.(甲)耶和華怎樣寬恕人?(乙)彼得說人的罪會被「抹去」是什麼意思?
12 耶和華怎樣寬恕人呢?聖經說,耶和華「寬大赦免」犯罪的人,意思是他徹底地、永久地 寬恕他們。(以賽亞書55:7)我們怎麼知道耶和華徹底地 寬恕人呢?請看看使徒行傳3:19。(請讀)使徒彼得向群眾演講,勸他們「要悔改、回頭」。犯罪的人要是真心悔改,就會為自己的罪深感懊悔,決心不重蹈覆轍。(哥林多後書7:10,11)不但這樣,真心悔改的人會「回頭」,離棄惡行,做上帝所喜悅的事。聽彼得講話的人真的悔改,會有什麼結果呢?彼得說他們的罪會被「抹去」。在希臘語,「抹去」這個詞指人把字跡消除。耶和華寬恕人,就會把人的罪當作字跡一樣抹去,徹徹底底地寬恕人。(希伯來書10:22;約翰一書1:7)
13.聖經說,耶和華「不再追想他們的罪惡」。我們從這句話學到什麼?
13 我們怎麼知道耶和華會永久地 寬恕人呢?耶利米預言上帝會跟受膏基督徒訂立新約,他們只要對贖價有信心,就能蒙上帝恕罪。(請讀耶利米書31:34)耶和華說:「我要寬恕他們的罪過,不再追想他們的罪惡。」耶和華向我們保證,他一旦寬恕了我們的罪,就永遠不會追究。他不會翻舊賬或再三指控、懲罰我們。耶和華寬恕了我們,就會把我們的罪永遠拋諸腦後。(羅馬書4:7,8)
14.我們沉思耶和華怎樣寬恕人,為什麼能深感安慰?請舉例說明。
14 沉思耶和華怎樣寬恕人,讓我們深感安慰。請看看以下例子。許多年前,有個姊妹被會眾開除了。我們姑且叫她伊萊恩。若干年後,她重新被接納為會眾成員。伊萊恩說:「雖然我告訴自己和其他人,我相信耶和華已經寬恕了我,但心底裡總覺得他離我很遠,覺得其他弟兄姊妹跟耶和華更親近,看耶和華更真實。」伊萊恩努力研讀聖經,看到聖經用不同的意象去形容耶和華怎樣寬恕人。她沉思這些經文後,得到很大安慰。伊萊恩說:「我深深感受到耶和華的愛和溫情,這麼深刻的感受是我以前從沒有過的。」以下的話特別讓她感動:「耶和華寬恕我們的罪,我們就不用終生背著罪孽了。」b伊萊恩說:「我意識到原來自己一直都不相信耶和華會完全寬恕我,以為一生都要背著這個包袱。我知道要擺脫這些消極思想,是需要時間的,但我漸漸開始覺得自己真的能夠親近耶和華。沉甸甸的包袱終於卸下來了。」我們事奉的上帝的確充滿愛心,樂意寬恕人!(詩篇103:9)
效法耶和華樂意寬恕人
15.我們可以怎樣效法耶和華樂意寬恕人?
15 我們可以效法耶和華,只要別人真誠悔改,就寬恕對方。(請讀路加福音17:3,4)不要忘記,耶和華寬恕了人,就會不念舊惡,不翻舊賬。我們寬恕了人,也該不念舊惡,不重提舊事。
16.(甲)樂意寬恕不等於什麼?(乙)我們必須怎樣做才會蒙上帝寬恕?
16 樂意寬恕不等於姑息過犯,也不等於任憑別人佔我們的便宜。樂意寬恕的基本意思是,我們放下心中的怨憤。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必須像耶和華那樣樂意寬恕別人,自己才會蒙耶和華寬恕。(馬太福音6:14,15)耶和華體恤我們,記得「我們不過是塵土」。(詩篇103:14)既然如此,我們不是也應該體恤別人,包容他們的缺點,從心裡寬恕他們嗎?(以弗所書4:32;歌羅西書3:13)
要衷心禱告,求上帝幫助我們寬恕人(見第17段)
17.如果有弟兄姊妹傷害了我們,我們怎樣做會比較容易寬恕對方?
17 當然,要寬恕別人有時真的不容易。公元1世紀,看來有些受膏基督徒也覺得很難化解矛盾。(腓立比書4:2)如果有弟兄姊妹傷害了我們,我們怎樣做會比較容易寬恕對方呢?請想想約伯的經歷。他的三個「朋友」以利法、比勒達和瑣法,接二連三地提出無理的指控,深深地傷了他的心。(約伯記10:1;19:2)最終耶和華責備了這三個假朋友,並吩咐他們到約伯那裡,為自己的罪獻祭。(約伯記42:7-9)但耶和華也要求約伯 做一件事。什麼事呢?耶和華吩咐約伯為曾經傷害他的三個假朋友禱告。約伯照著做了,耶和華因他樂意寬恕人而賜福給他。(請讀約伯記42:10,12,16,17)我們學到什麼呢?為傷害過我們的人禱告,也許能幫助我們放下心中的怨憤。
不斷加深對耶和華的認識,欣賞他的各種特質
18,19.我們怎樣做,就能不斷加深對耶和華的認識,欣賞他的感人品格?
18 深入了解耶和華的仁愛品格,認識他的不同特質,的確令人舒暢。我們學到耶和華平易近人、毫不偏心、慷慨好施、通情達理、忠貞不渝、樂意寬恕。關於耶和華,我們學到的只不過是皮毛而已。在未來,我們會有無窮的機會加深對耶和華的認識,喜樂也會越來越大。(傳道書3:11)保羅的話表達了我們的心聲,他說:「上帝的厚恩、智慧、知識多麼高深!」(羅馬書11:33)上帝的愛心和這三篇課文論述的六種特質也是無法測透的!
19 我們要不斷加深對耶和華各種特質的認識,沉思默想,努力效法。(以弗所書5:1)這樣,我們就會更加欣賞他的感人品格,跟詩篇執筆者就會更有共鳴,他說:「至於我,我親近上帝對我有益」。(詩篇73:28)
a 關於安慰人,《守望台》1995年1月15日刊《你最近有鼓勵人嗎?》和1995年4月1日刊《激發愛心,勉勵行善——怎樣實行出來?》提出一些實用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