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上帝的良善吸引你嗎?
    守望台1990年 | 1月1日
    • 上帝的良善吸引你嗎?

      你有一個很要好的朋友嗎?若然,你有仔細想過這人在哪一方面吸引你嗎?是這人的外貌嗎?是你們志趣相投嗎?抑或是較為深入的品德,例如仁慈或有智慧?如果你們的友誼是由於良善這種品德而得以鞏固的話,那末你們就真的交情深厚了。如今大部分世人都「不愛良善」,真正的良善可謂鳳毛麟角。——提摩太後書3:3。

      就基督徒而論,一生中最重要的不是和人的關係,而是和上帝的關係。故此你想到這段關係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上帝哪一樣品德最吸引我親近上帝?』

      上帝的各種主要屬性

      事實上,聖經描述過上帝很多傑出的特質。通常受到強調的四種屬性是愛心、公平、智慧、全能。(申命記32:4;約伯記12:13;詩篇147:5;約翰一書4:8)如果我們要從這四種傑出特質中選擇一種的話,也許我們會說上帝的愛心最吸引我們。可是,跟上帝的愛心有密切關係的,就是他出類拔萃的良善。論到良善,聖經執筆者寫下了很多動人的篇章。這種良善可以吸引人和創造主建立健全、愉快的關係。

      例如在公元前第六世紀末葉,預言者撒迦利亞在論到耶和華時讚嘆道:「他的恩慈[良善,《新世》]何等大!他的榮美何其盛!」(撒迦利亞書9:17)生於撒迦利亞之前許多年的以賽亞也同樣讚美上帝。他寫道:「我要……提起[耶和華]的慈愛……並他向以色列家所施的大恩[豐富的良善,《新世》]。」——以賽亞書63:7。

      在此之前三個世紀,大衛王寫下了很多非常感人的詩篇,論及上帝的良善。大衛憑著親身經歷,寫出自己整整一生得享這種良善。上帝對大衛良善極了。雖然大衛在和拔示巴及後者的丈夫烏利亞有關的事上犯了非常嚴重的罪,上帝卻向他顯慈悲。在這件事上,上帝對大衛尤其良善。(撒母耳記下12:9,13)在詩篇31:19(《現譯》),大衛滿懷體會地宣布說:「你為敬畏你的人所珍藏的美物[良善,《新世》]多麼豐富!」

      你像這些古代的敬拜者一樣十分重視上帝的良善嗎?若然,你就會經歷到真正的和平,是「上帝所賜超過人能了解的」,並且深受感動而時刻遵行上帝的旨意。(腓立比書4:7,《新譯》)現在且讓我們用一點兒時間想想上帝的良善包括些什麼事,以及他的良善廣博到何等驚人的程度。這肯定會使我們對滿有愛心的天父體會更深。

  • 上帝的良善廣博得驚人
    守望台1990年 | 1月1日
    • 上帝的良善廣博得驚人

      上帝是良善的!這句話你聽過多少次,甚或用過多少次?但你有沒有試過仔細想想上帝向你所顯的良善是何等長闊高深?對於我們所敬拜的上帝的本質,這種沉思可以使我們體會更深。

      然而,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什麼是良善。當然,良善就是為善的品德,跟為惡相反。但良善並非僅止於此。良善是一種積極的品德。良善的人會做 良善的事。上帝憑著他的良善,為我們做了許多良善的事,叫我們的心越發親近他。

      從上帝在西奈曠野向摩西所說的話,我們可以見到他的良善廣博到什麼程度。在曠野裡,上帝應許他的忠信僕人道:「我要顯我一切的恩慈[良善,《新世》],在你面前經過。」上帝跟著所說的話實現了這個應許,並且運用他自己的名字。他說道:「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上帝,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出埃及記33:19;34:6,7。

      因此,上帝的良善包括他的慈悲、寬厚、慈愛、真理。此外,他「不輕易發怒」而有恆忍,從中也可以見到他的良善。然而,這並不是說上帝像個放縱兒女的父親,任由罪惡充斥而永不追究。罪人若不肯悔改,他就「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一位良善的上帝決不能讓邪惡存在而不加追究。

      上帝的良善何等豐盛

      現在請想想上帝表現良善的若干方式。首先,他在起初創造了地球,善待人類。他不是只供應僅堪維持人類生命的必需品,而是使我們這個星球物產豐饒,叫人在地上的生活確是樂事。他所賜的飲食美不勝收,所造的鳥獸洋洋大觀,所造的花朵使我們的環境五彩繽紛。再者,他還造了氣象萬千的風景,叫人看了賞心悅目。故此,每當我們看見瑰麗輝煌的黃昏日落,看見絢麗爛漫的雲興霞蔚,我們就正在目睹上帝的良善!

      當上帝創造男女的時候,我們再次見到上帝的良善。他賜給亞當夏娃完美、健康的身體,把他們安置在伊甸園裡,並且授予他們一項既叫人振奮,又富於挑戰性的使命:「要……遍滿地面,治理這地。」因此,上帝把光明的前途放在他們面前:亞當、夏娃可以和自己的子孫一同在地上樂園裡永遠享受生命。(創世記1:26-28;2:7-9)上帝送給人類第一對夫婦的這份結婚禮物多麼奇妙!

      縱然後來亞當、夏娃反叛上帝,他也沒有完全捨棄他們。那時上帝若立時處決他們,他所施的懲罰也是公平的。可是,雖則如今這對人類夫婦已是有罪之身,上帝卻仍以良善相待。他容許他們繼續活一段短時期,生兒育女。——創世記5:1-5。

      此外,自那時以來,上帝繼續善待墮落了的人類。正如大衛王說:「耶和華善待萬民;他的慈悲覆庇他一切所造的。」(詩篇145:9)他充充足足地供應人類所需,好使人類能夠繼續在他的產業——地球——上生活。耶穌告訴他日子的猶太人說:「你們天父……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馬太福音5:45)一切飢餓匱乏都不是由於上帝對人類供應不足,而是由於人類營私舞弊、殘酷無情、庸碌無能所致。

      上帝也容許人開探地球的礦藏,同時讓人類對星空和萬物的物理構造有若干理解而沒有向人隱藏知識。的確,儘管許多人妄稱沒有上帝,其他人則為了自私的目的而濫用上帝的良善,甚至達到壓迫同胞的程度,上帝卻仍然善待人類。——詩篇14:1。

      上帝向信徒所顯的良善

      上帝若善待一般世人,那末他對待信徒的方式就更叫人深受感動了。首先,在亞當夏娃反叛之初,上帝就預言會有一個「種子」出現,而且這「種子」最終會消除人類犯罪的一切惡果。(創世記3:15,《新世》)隨著時間過去,亞當有很多後代雖是不完美的人,卻仍忠信地敬拜上帝。這個上古的預言使他們有希望期待一個較好的將來。亞伯拉罕是這些忠信的敬拜者之一,他甚至被稱為「耶和華的朋友」。——雅各書2:23,《新世》。

      上帝應許亞伯拉罕,他的後代會逐漸增多,成為許多國家,而他的主要一房子孫將會獲得迦南地為業。應許果然實現,亞伯拉罕的後代以色列人後來組成一個國家。(創世記17:3-8;出埃及記19:6)上帝再次善待這個新國家,把他們從為奴之地埃及拯救出來,在曠野裡保護他們,賜給他們律法典章和祭司職任,最後更把迦南肥美的土地賜給他們作產業。

      結果,以色列成為一個王國。耶和華委派該國的第三任屬人君王所羅門在耶路撒冷建造一座聖殿,作為崇拜他的世界中心。聖殿落成的時候舉行了一個莊嚴的奉獻禮,而且國人都喜樂地一同守節。記載說,稍後以色列人「為王祝福。因見耶和華向他僕人大衛和他民以色列所施的一切恩惠[良善,《新世》],就都心中喜樂,各歸各家去了。」(列王紀上8:66)以色列人也在其他場合因上帝向他們大顯良善而心滿意足。

      但很不幸,他們並非總是體會作獨一真神的敬拜者的權利。結果,以色列人以整體而言變得忤逆不忠。於是在公元前607年,耶和華容許他們被擄到巴比倫。正如上帝曾向摩西說過一樣,由於他的良善,他「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出埃及記34:7。

      可是,70年之後,上帝仁慈地把一群忠信的以色列餘民領回故土。什麼促使他這樣做呢?他的良善。耶利米預言以色列人會從巴比倫回鄉,寫道:「他們要來到錫安的高處歌唱,又流歸耶和華施恩[良善,《新世》]之地。」預言者繼續說:「我的百姓也要因我的恩惠[良善,《新世》]知足。這是耶和華說的。」——耶利米書31:12,14。

      最後,耶穌來到地上,證明自己便是伊甸園的預言所提及的「種子」。(創世記3:15)聖經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耶穌的死亡提供了一個贖價,可以把人從罪中購贖回來,並且能使人恢復完美。因此,亞當犯罪的惡果最終會得以消除。正如保羅對羅馬人寫道:「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罪人;照樣,因一人的順從,眾人也成為義了。」(羅馬書5:19)多虧耶和華的良善,如今正直的人類能有得永生的希望。他們甚至可以成為上帝的朋友,正如亞伯拉罕一樣。

      甚至對今日敬拜他的人,上帝也繼續表現良善。他通過聖經提出忠告,幫助他們處理難題;(詩篇119:105)賜下聖靈的無償恩賜,幫助他們符合他的正義標準;顯示他的旨意,好使基督徒可以期待正義的新世界來臨。在現今的舊世界消逝之後,上帝就會引進這個正義的新世界。(箴言4:18;彼得後書3:13)基督徒確信這些事,因為上帝憑著自己的良善,在他那永無謬誤的話語中把這些事向他們顯示出來。——提摩太後書3:16。

      不錯,仔細想想上帝的良善的確叫我們的心越發親近他。但這也引起了一個問題:

      你會從上帝的良善得到多大裨益?

      其實不論你是誰,你已經從上帝的良善得益不淺了。你呼吸、飲食、享受生命——全都是上帝的恩賜。但你有盡可能獲得最大的裨益嗎?請記得,在亞當、夏娃犯罪之後,上帝向他們所顯的良善已受到限制。照樣,除非我們以適當的方式響應上帝的仁慈,否則他也會限制向我們所施的恩惠。我們怎樣才能以適當的方式響應上帝的仁慈呢?

      詩篇執筆者祈求道:「求你將[良善,《新世》]精明和知識賜給我,因我信了你的命令。」(詩篇119:66)這應當也是我們的祈求。既然上帝是良善的,我們需要學他一樣良善。保羅敦促道:「你們該效法上帝,好像蒙慈愛的兒女一樣。」——以弗所書5:1。

      我們若要效法上帝,就要研讀聖經以學習良善是什麼。然後,我們懇求上帝幫助我們培養這種品德。良善和「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信實、溫柔、節制」都是聖靈的果子。(加拉太書5:22,23)只要我們倚賴上帝的靈,研讀上帝所感示的聖經,向他禱告求助,並且與志同道合的基督徒交往,我們就能培養上述一切品德。——詩篇1:1-3;帖撒羅尼迦前書5:17;希伯來書10:24,25。

      聖經也說:「他們要述說你的良善,歌頌你的公義。」(詩篇145:7,《現譯》)不錯,上帝期望我們把他的良善告訴別人,故此我們應該放膽向人談及天父。

      最後,我們不應利用上帝的良善。不錯,耶和華寬恕罪人。大衛王作出以下祈求的時候,深信能得到有利的答覆:「我青春的罪愆和過犯,求你不要追念;上主,求你記念我,照你的仁慈和良善。」(聖詠[詩篇]25:7,《主經》)但這是不是說我們可以儘管犯罪,滿以為上帝定必寬恕我們呢?絕不然!要記得,對於不肯悔改的罪人,上帝的良善意味到他「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

      得享上帝的良善

      一旦充分體驗上帝的良善,我們的心多麼親近他!我們受到鼓勵要遵從使徒保羅的優良勸戒:「行事為人就當像光明的子女。光明所結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義、誠實。」——以弗所書5:8,9。

      我們天天都意識到,上帝滿有愛心地關懷我們。即使環境極為惡劣,我們知道上帝也絕不會捨棄那些愛他的人。不錯,我們經歷到詩篇執筆者那種卓越的內心安寧:「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良善,《新世》]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詩篇23:6。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