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帝真正認識你嗎?守望台1993年 | 10月1日
-
-
上帝真正認識你嗎?
「耶和華啊,……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詩篇139:1,3。
1.『別人並不了解』我們所面對的種種憂慮、難題、壓力。這樣的感覺廣泛、流行到什麼程度?
有任何人真正了解你所面對的種種憂慮、壓力、難題嗎?環球各地有千百萬人,不論老幼,都沒有家人、沒有親屬去關懷他們。甚至在家庭圈子裡,很多做妻子的——不錯,做丈夫的也一樣——感覺配偶並不真正明白自己所承受的壓力。有時,他們感到挫折之餘就抗議說:「你根本不明白!」不少年輕人也認為沒有人了解他們。可是,在這些渴望別人多一點了解他們的人當中,有些人後來卻生活得饒有意義。這怎麼可能呢?
2.什麼促使耶和華的崇拜者能夠過一種心滿意足的生活?
2 原因是,這些人深信,無論人類同胞是否完全了解他們的感覺,上帝對他們的一切遭遇均瞭如指掌。身為上帝的僕人,他們無需獨力應付難題。(詩篇46:1)而且,他們有上帝的話語,連同具備辨識力的基督徒長老的幫助,這促使他們把目光放遠,不致過度專注於個人的難題之上。聖經一方面幫助他們意識到,他們的忠信服務在上帝眼中是可貴的,另一方面也使他們明白,仰望上帝和他通過耶穌基督所作安排的人,必然享有安穩的未來。——箴言27:11;哥林多後書4:17,18。
3,4.(甲)「耶和華是上帝」,「我們是他造的」。體會這件事實怎樣幫助我們為上帝服務而尋得喜樂?(乙)為什麼我們應該對耶和華的仁愛照顧有完全的信心?
3 你可能很熟悉詩篇100:2。這節經文說:「你們當樂意事奉耶和華,當來向他歌唱!」究竟有多少人真正以這樣的方式崇拜耶和華呢?第3節向我們指出要這樣做的充分理由。經文提醒我們說:「你們當曉得耶和華是上帝!我們是他造的,也是屬他的;我們是他的民,也是他草場的羊。」在希伯來文的經文裡,『他』一字所用的是以魯謙,這個詞意味到耶和華在威嚴、尊貴和卓越方面是偉大絕倫的。他是獨一的真神。(申命記4:39;7:9;約翰福音17:3)上帝僕人得以認識他的神性,並不僅因為受到教導獲悉這件事實,而是他們親身體驗到的,他們還憑著對上帝的順服、信賴和效忠把這種認識表明出來。——歷代志上28:9;羅馬書1:20。
4 耶和華是活上帝,他甚至能夠看透我們的內心,因此沒有任何事情可以瞞著他。上帝清楚明白我們一生裡所發生的事。他了解什麼原因促成我們面對的難題,以及這些難題可能為我們帶來思想和情緒上的波動。身為創造主,上帝了解我們比我們自己還要清楚。他知道怎樣幫助我們應付不同的環境,並怎樣為我們帶來永久的舒解。如果我們全心信賴上帝,他就會仁愛地照顧我們,好像牧人把羊羔抱在懷中一般。(箴言3:5,6;以賽亞書40:10,11)研讀詩篇第139篇無疑能夠大大加強我們對上帝的信心。
看見我們一切所行的那位
5.上帝「鑑察」我們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是可喜的?
5 詩篇執筆者大衛深懷感激地寫道:「耶和華啊,你已經鑑察我,認識我。」(詩篇139:1)大衛深信,耶和華對他的認識絕不膚淺。上帝看大衛,絕不像世人所看一般。世人只看大衛的體格身材、說話能力、彈撥豎琴的技巧。(撒母耳記上16:7,18)耶和華卻「鑑察」大衛的內心深處,這樣做是因為上帝對大衛的靈性福利關懷備至。如果你是耶和華手下的忠僕,他必然認識你就像他認識大衛一般。這件事豈不叫你心裡既感激,又畏懼嗎?
6.詩篇139:2,3怎樣表明耶和華知道我們所做的一切,包括我們所想的一切?
6 耶和華能夠看見大衛的一切活動,大衛自己也清楚這點。這位詩篇執筆者寫道:「我坐下,我起來,你都曉得;你從遠處知道我的意念。我行路,我躺臥,你都細察;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詩篇139:2,3)雖然耶和華居於天上,遠離地球,這件事卻沒有妨礙他獲悉大衛所做的或所想的一切事。為了知悉一切,上帝不分晝夜地「細察」——小心查看——大衛的一切活動。
7.(甲)根據大衛一生的事跡,試評論一些耶和華清楚知道關於我們的事。(乙)意識到這件事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7 由於愛上帝,而且深信上帝有拯救的能力,所以年輕的大衛受到感動,自願出戰非利士巨人歌利亞,這件事耶和華是知道的。(撒母耳記上17:32-37,45-47)後來,由於人對大衛的仇視,大衛的心大感痛苦。他承受很大的壓力,以致他在夜間禁不住流起淚來。大衛知道耶和華聽見他的懇切祈求,所以內心感到安慰。(詩篇6:6,9;55:2-5,22)照樣,在無眠的晚上,大衛深懷感激地思念耶和華的時候,耶和華也必瞭如指掌。(詩篇63:6;可參閱腓立比書4:8,9。)有一個黃昏,大衛觀看鄰居的妻子沐浴,這件事耶和華也知道。上帝看見所發生的一切。僅在一段短暫的時間內,大衛容許有罪的慾望把上帝擠出腦外。(撒母耳記下11:2-4)後來,上帝差遣拿單先知把大衛的彌天大罪揭發出來。耶和華不僅聽見大衛親口說出來的懺悔話,也洞悉大衛幡然悔悟的心。(撒母耳記下12:1-14;詩篇51:1,17)這件事豈不應該促使我們嚴肅地檢討一下自己要去的地方,要做的事,心裡所想的一切嗎?
8.(甲)『我們舌頭上的話』怎樣影響我們在上帝面前的地位?(乙)我們可以怎樣克服誤用舌頭的缺點?(馬太福音15:18;路加福音6:45)
8 既然上帝知道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不應感到奇怪,上帝竟會知道我們怎樣運用自己的肢體,即使這個肢體小如舌頭。大衛王就意識到這件事,他寫道:「耶和華啊,我舌頭上的話,你沒有一句不知道的。」(詩篇139:4)大衛清楚知道,能夠被接到耶和華帳幕裡的賓客,是一些不會毀謗別人的人,這些人不會利用舌頭散播別人的私隱趣聞、閒話,而為親密的朋友帶來羞辱。耶和華喜悅的,是一些在心裡也說實話的人。(詩篇15:1-3;箴言6:16-19)我們無人能夠完全控制自己的舌頭,但大衛卻沒有因此就貿然認為自己無法改善這樣的景況。他花了大量時間撰寫和歌唱讚美上帝的詩歌。他也樂意承認自己需要幫助,同時祈求上帝予以援手。(詩篇19:12-14)我們運用舌頭的方式也需要嚴肅地加以留意嗎?
9.(甲)關於上帝對我們的景況了解透徹到什麼程度,詩篇139:5的描述指出什麼?(乙)這件事使我們對什麼懷具信心?
9 耶和華並不僅是從狹窄的角度看我們或我們的景況。反之,他全面地從不同的角度察看我們。大衛以一個遭圍攻的城為喻,寫道:「你在我前後環繞我。」在大衛的事例上,上帝並不是圍城的敵軍。相反,他是個保持警醒的守衛。大衛補充說:「[你]按手在我身上。」這意味到上帝為了愛他的人的永久福利而加以管制,予以保護。大衛承認:「這樣的知識奇妙,是我不能測的,至高,是我不能及的。」(詩篇139:5,6)上帝對手下僕人的認識既完全又透徹,這是我們無法徹底明白的。但我們所知道的,足以使我們深信,耶和華的確了解我們,而他提供的幫助會是最好的。——以賽亞書48:17,18。
不管我們往哪裡去,上帝都能予以幫助
10.詩篇139:7-12的生動描述傳達了什麼令人鼓舞的真理?
10 詩篇執筆者從另一個角度觀看耶和華對手下僕人關懷備至。他接續說:「我往哪裡去躲避你的靈?我往哪裡逃、躲避你的面?」詩篇執筆者並不是要躲避耶和華。反之,他知道無論往哪裡去,耶和華都會知道,也都可以用聖靈幫助他。詩篇執筆者繼續說:「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裡;我若在陰間下榻,你也在那裡。我若展開清晨的翅膀,飛到海極居住,就是在那裡,你的手必引導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我若說:黑暗必定遮蔽我,我周圍的亮光必成為黑夜;黑暗也不能遮蔽我,使你不見,黑夜卻如白晝發亮。黑暗和光明,在你看都是一樣。」(詩篇139:7-12)我們所到的地方,所面對的環境,沒有一個是耶和華看不見的,也沒有一個是聖靈無法給我們幫助的。
11,12.(甲)雖然約拿有一個時期忘記了這件事,他的事例卻怎樣表明耶和華有能力看見和予以幫助呢?(乙)約拿的經歷可以怎樣造益我們?
11 有一個時期,約拿先知忘記了這件事。當時,耶和華指派他去向尼尼微人傳道。約拿由於某些緣故覺得自己無法勝任。約拿可能因為亞述人出名兇殘,一想到要在尼尼微服務就害怕了。約拿於是試圖躲避耶和華。他在約帕海港上了開往他施(一般指西班牙一帶的地方,位於尼尼微以西3500多公里)的一艘船。可是,耶和華卻看見約拿上了船,而且下到船艙休息。後來,約拿給水手拋到海裡,上帝也知道他在哪裡。耶和華聽見約拿在大魚的腹中許下諾言——必會償還所許的願。耶和華把約拿救回旱地上,再次給他一個機會履行自己的委派。——約拿書1:3,17;2:1-3:4。
12 約拿若從起初就倚賴耶和華的靈幫助他完成委派,豈不是好得多嗎?後來,約拿謙卑地把自己的經歷記載下來。自那時以來,這項記載也幫助了很多人對耶和華表現信心,這種信心看來是約拿感到難以培養的。——羅馬書15:4。
13.(甲)以利亞逃避耶洗別王后的追殺之前曾忠心地履行什麼任務?(乙)即使以利亞要藏身在以色列境外的地方,耶和華也怎樣幫助他?
13 以利亞的經歷卻有所不同。他忠心地把耶和華的命令發布出去,說明以色列會因所犯的罪遭受旱災的懲罰。(列王紀上16:30-33;17:1)在耶和華與巴力的鬥爭當中,以利亞在迦密山上勇敢地維護純真崇拜。他更進一步,在基順河谷把450個巴力先知處死。但耶洗別王后在烈怒中發誓要把以利亞鏟除,於是以利亞惟有逃離本國。(列王紀上18:18-40;19:1-4)在這個艱難的時刻,耶和華有加以援手嗎?的確有。即使以利亞攀上高山,如登天界;即使他藏在地裡深淵,如落入希屋爾裡;即使他逃到海角,速度如晨曦散射到大地——耶和華的手都能強化他,引導他。(可參閱羅馬書8:38,39。)不錯,耶和華不僅沿途供應以利亞糧食,還奇妙地彰顯自己的動力來強化以利亞。以利亞受到強化後,毅然負起另一項說預言的任務。——列王紀上19:5-18。
14.(甲)為什麼認為上帝是無處不在的就錯了?(乙)在現代的日子,耶和華在怎樣的情況下給以手下的僕人仁愛的支持?(丙)即使我們在希屋爾,上帝怎樣也會在那裡?
14 詩篇139:7-12預言性的話並不意味到上帝是無處不在、隨時隨地在所有地方出現的。聖經清楚表明事實剛相反。(申命記26:15;希伯來書9:24)雖然這樣,上帝的僕人並沒有超出他的掌握。對於那些接獲神治委派到遠方去的人,這件事無疑相當真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對於當時身處納粹集中營的忠貞見證人來說,這件事也同樣真實。1950年代末期和1960年代初期,被單獨囚禁在中國的海外傳道員也一樣。在中非洲一個國家的弟兄姊妹曾三番五次被迫逃離自己的村落,甚至要逃離本國;對他們來說,情況也相同。如果有必要,耶和華的能力能夠伸展到希屋爾(人類墳墓的總稱),藉著復活的安排使忠信的人活過來。——約伯記14:13-15;路加福音20:37,38。
真正了解我們的那位
15.(甲)從多早的時候起,耶和華就已能夠看見我們的一切發展?(乙)詩篇執筆者運用腎臟的說法,怎樣表明上帝對我們的認識深厚到什麼程度?
15 在聖靈感示下,詩篇執筆者把我們的注意引到以下的事實之上:甚至在我們出生之前,上帝早已認識我們。詩篇執筆者說:「我的肺腑[「腎臟」,《新世》]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詩篇139:13,14)在受孕的時候,父母兩人的基因結合,產生了對我們的身體和思想潛力影響深遠的模式。上帝了解這種潛力。這篇詩特別著眼於腎臟;在聖經裡,腎臟常常被用來指內心最深處的為人。a(詩篇7:9;耶利米書17:10)在我們出生之前,耶和華早已認識我們的這一切細節。他關懷備至地設計人體,使母腹裡的受精卵產生「覆庇」胚胎的護膜,好使胎兒在發育期間得到保護。
16.(甲)詩篇139:15,16怎樣強調上帝的透視能力?(乙)為什麼這件事應該令我們感到鼓舞?
16 接著,詩篇執筆者強調上帝的透視能力說:「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處被聯絡[這段詩歌所指的顯然是母腹,但也暗喻亞當是用塵土造成的];那時,我的形體並不向你隱藏。我未成形的體質[肢體],你的眼早已看見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我被造的肢體尚未有其一],你都寫在你的冊上了。」(詩篇139:15,16)無可置疑的是,不管人類同胞是不是能夠了解我們,耶和華卻了解。知道這件事應該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17.如果我們認為上帝的作為實在奇妙,這件事就會推動我們做什麼?
17 詩篇第139篇的執筆者承認並提及上帝的奇妙作為。你也有同樣的感覺嗎?奇妙的事物使人沉思,使人密切留意。你無疑對耶和華創造物質世界的作為也有同樣的反應。(可參閱詩篇8:3,4,9。)你有照樣沉思上帝所做的事嗎?例如:他建立了彌賽亞王國;以及他正做著的事,例如:他使好消息傳遍天下。此外,你也有沉思他的話語怎樣改變人性等一切作為嗎?——可參閱彼得前書1:10-12。
18.如果我們認為上帝的作為令人懍然生畏,這件事會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18 沉思上帝的作為令你感到懍然生畏,不期然產生一種健全的畏懼,這種畏懼形成一股強大的推動力,對你的個性和你運用自己一生的方式產生深遠影響。這些都可能是你的經歷嗎?(可參閱詩篇66:5。)如果這正是你的經歷,你的心就無疑會推使你歌頌讚美耶和華,把握機會將上帝的旨意,以及他為愛他的人預備的奇妙幸福告訴別人。——詩篇145:1-3。
-
-
「上帝啊,求你鑑察我」守望台1993年 | 10月1日
-
-
「上帝啊,求你鑑察我」
「上帝啊,求你鑑察我,知道我的心思,……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詩篇139:23,24。
1.耶和華怎樣待手下的僕人?
我們人人都喜歡跟明白事理的人相處。這樣的人會體恤我們的環境,在我們有錯失的時候幫助我們改善。這樣的人也不會要求我們過於我們的能力所限。耶和華上帝就是這樣待手下的僕人的。詩篇103:14說:「因為他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耶穌基督則十全十美地把天父反映出來。他向人發出溫暖的邀請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或者「當與我一同負軛」,《新世》腳注],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馬太福音11:28-30。
2.試把耶和華對(甲)耶穌基督和(乙)基督的跟從者的看法與世人的看法比較一下。
2 耶和華對手下僕人的看法往往跟世人截然不同。他從另一個角度看事情,考慮到一些其他人可能一無所知的因素。耶穌基督在地上的時候,「他被藐視,被人厭棄」。不相信耶穌是彌賽亞的人「不尊重他」。(以賽亞書53:3;路加福音23:18-21)可是,在上帝眼中,他卻「是[上帝]的愛子」;父對他說:「我喜悅你。」(路加福音3:22;彼得前書2:4)在耶穌基督的跟從者當中,有些人因為貧窮和飽經患難而受人鄙視。但在耶和華和他兒子眼中,這些人卻是富足的。(羅馬書8:35-39;啟示錄2:9)為什麼會有這種觀點上的差別呢?
3.(甲)為什麼耶和華對人的看法往往跟世人的截然不同?(乙)為什麼對我們來說,察驗自己裡面的為人十分重要?
3 耶利米書11:20回答說:耶和華「察驗人肺腑[「腎臟」,《新世》]心腸」。他看見我們裡面的為人,雖然我們的個性品格有些方面是別人看不見的。上帝鑑察我們的時候,會特別著重某些特質和情況;這些特質和情況對於與他保持良好關係相當重要,而且是最能對我們有永久裨益的。知道這件事令我們感到安慰,也令我們肅然起敬。既然耶和華留意我們裡面的為人,如果我們想證明自己就是他定意要生活在新世界裡的那種人,察驗自己裡面的為人確實很重要。上帝的話語就幫助我們作這項自我檢討。——希伯來書4:12,13。
上帝的想法何等寶貴!
4.(甲)什麼感動詩篇執筆者宣稱上帝的想法對他十分寶貴?(乙)為什麼對我們來說,上帝的想法也應該十分寶貴?
4 上帝對手下僕人的認識既深且廣,而且他還有異乎尋常的能力,能夠為手下僕人提供任何所需的幫助。詩篇執筆者大衛沉思過這些事之後寫道:「你的意念向我何等寶貴!」(詩篇139:17甲)不管人的意念看來多麼卓越,上帝話語所顯示的想法卻遠比人的想法高超。(以賽亞書55:8,9)上帝的想法促使我們著眼於生活上真正重要的事情,同時熱心為他服務。(腓立比書1:9-11)上帝的想法也使我們看出應怎樣以上帝的觀點看各事。上帝的想法幫助我們對自己忠實,正視自己裡面的真正為人。你願意這樣做嗎?
5.(甲)上帝的話語籲請我們保守什麼「勝過保守一切」?(乙)聖經論及該隱的記載可以怎樣造益我們?(丙)雖然我們不在摩西律法之下,律法卻可以怎樣幫助我們明白什麼事能夠取悅耶和華?
5 人往往傾向於過度重視外表,但聖經卻勸勉我們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箴言4:23)聖經為我們提供訓令和實例,幫助我們這樣做。聖經的記載告訴我們,該隱只是循例地獻祭給上帝,但他心裡其實對自己的弟弟亞伯十分惱怒,後來甚至演變為仇恨。聖經提醒我們,行事不可像該隱。(創世記4:3-5;約翰一書3:11,12)聖經記載,摩西律法規定人要服從。但聖經也強調,律法最重要的規定是,崇拜耶和華的人必須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上帝;其次,聖經指出,他們要愛人如己。——申命記5:32,33;馬可福音12:28-31。
6.我們應用箴言3:1的經文時,應該向自己提出一些什麼問題?
6 在箴言3:1,我們受到提醒不僅要守上帝的誡命,而且還要肯定,這種服從是真正發自內心的。我們必須個別地問問自己:『我們正是這樣服從上帝的誡命嗎?』如果我們意識到自己在某些事上的動機或想法有所欠缺——事實上,我們無人能夠說自己毫無瑕疵——我們就要問問自己:『我正怎樣做以求改善這種情況呢?』——箴言20:9;約翰一書1:8。
7.(甲)耶穌在馬太福音15:3-9譴責法利賽人的話,可以怎樣幫助我們保守自己的心?(乙)什麼情況需要我們採取強硬的措施去管束自己的頭腦和心靈?
7 猶太的法利賽人假裝尊榮上帝,其實卻奸狡地提倡出於自私動機的習俗,因此耶穌譴責他們是偽君子,並且指出他們的崇拜是枉然的。(馬太福音15:3-9)耶穌同時提出警告,如果人要取悅鑑察人心的上帝,僅是表面上過一種道德清白的生活,但其實卻渴求情慾的歡娛,而且滿腦子都是不道德的念頭,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們需要採取嚴厲的措施管束自己的頭腦和心靈。(箴言23:12;馬太福音5:27-29)如果我們的世俗工作、追求教育的目標,甚或消遣娛樂促使我們仿效世界,容許世界的標準模鑄我們,這種嚴厲的管束也就尤其需要。願我們永不會忘記,門徒雅各把所有自稱屬於上帝、卻與世俗為友的人稱為『犯姦淫的人』。為什麼呢?因為「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雅各書4:4;約翰一書2:15-17;5:19。
8.為了從上帝的寶貴想法充分得益,我們就需要怎樣做?
8 關於這些和其他事情,為了從上帝的想法充分得益,我們需要撥出時間讀讀或聽聽他的意見。不但這樣,我們還要研讀、談論和沉思上帝的想法。很多《守望台》的讀者經常參加耶和華見證人舉行的聚會,同時在聚會裡討論聖經。為了這樣做,他們從其他事務贖回可用的時間。(以弗所書5:15-17,《新世》)這些人所得的報酬遠比物質資財可貴。這不正是你的感覺嗎?
9.為什麼有些參加基督徒聚會的人比其他人進步得較快?
9 有些參加這些聚會的人比其他人在靈性上進步得較快。這些人較徹底地在生活上把真理實踐出來。為什麼呢?主要的原因往往是:他們勤於作個人研讀。這些人意識到,我們活著不是單靠食物。每天所需的靈糧與經常進食同樣重要。(馬太福音4:4;希伯來書5:14)因此,他們盡量每天至少花一點時間閱讀聖經或解釋聖經的書刊。他們也為聚會作準備,預先研讀課文及查閱列出的經文。他們不僅閱讀資料,還加以沉思。他們研讀的模式包括深入地考慮到——所學得的知識應該對他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隨著他們在靈性上繼續長進,他們越發懷有詩篇執筆者的感覺。詩篇執筆者寫道:「我何等愛慕你的律法,……你的法度奇妙。」——詩篇1:1-3;119:97,129。
10.(甲)繼續研讀上帝話語多久才是有益的?(乙)聖經怎樣表明這點?
10 無論我們研讀上帝的話語1年、5年還是50年,這永不應該僅是個不斷重複的步驟——對我們來說,如果上帝的想法真正寶貴,就絕不會有這樣的情形。不管我們從聖經學了多少東西,我們仍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大衛說:「上帝啊,……其數何等眾多!我若數點,比海沙更多。」上帝的想法是我們絕對無法數點的。即使我們數點上帝的想法,以至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但早上醒來的時候,仍會發現有想不盡的事。所以,大衛寫道:「我睡醒的時候,仍和你同在。」(詩篇139:17,18)在永恆的生命裡,我們會有更多關於耶和華和他的行事方式的事情要學習。我們永不會達到無所不知的境界。——羅馬書11:33。
恨惡耶和華所恨惡的
11.為什麼重要的不僅是知道上帝的想法,還要體驗上帝的感覺呢?
11 研讀上帝的話語並不僅是要使頭腦充滿事實。上帝的想法滲進我們的內心時,我們就開始體驗到上帝的感覺。這是多麼重要的事!如果我們沒有培養這樣的感覺,後果會怎樣?即使我們能夠複述聖經的話,我們也可能會把上帝禁止的事視為可喜的,甚至把上帝規定的事看作重擔。當然,即使我們恨惡不對的事,但由於屬人的不完美,我們仍需要竭力奮鬥。(羅馬書7:15)如果我們沒有熱切努力,使自己裡面的人與正確的事物一致,我們能夠期望取悅『鑑察人心』的耶和華嗎?——箴言17:3。
12.敬虔的愛和敬虔的恨有多重要?
12 對過犯懷有敬虔的恨惡會是強有力的保護,就如敬虔的愛為做對的事帶來舒暢一般。(約翰一書5:3)聖經屢次籲請我們培養這種愛和恨。「你們愛耶和華的,都當恨惡罪惡。」(詩篇97:10)「惡要厭惡,善要親近。」(羅馬書12:9)你正這樣做嗎?
13.(甲)關於惡人的毀滅,我們衷心同意大衛的什麼禱告?(乙)正如大衛的禱告表明,他祈求上帝殺戮的惡人是誰?
13 耶和華已清楚表明,他定意要把惡人從地上鏟除,從而帶來有義居在其中的新世界。(詩篇37:10,11;彼得後書3:13)喜愛公義的人正期待這個日子來臨。他們衷心同意詩篇執筆者大衛的話;大衛祈求說:「上帝啊,你必要殺戮惡人;所以,你們好流人血的,離開我去吧!因為他們說惡言頂撞你;你的仇敵也妄稱你的名。」(詩篇139:19,20)大衛個人並不願殺戮惡人。他祈求報應來自耶和華的手。(申命記32:35;希伯來書10:30)這些惡人並不僅是在某方面得罪大衛本人,而是誤傳上帝,使上帝的名蒙羞。(出埃及記20:7)他們偽稱事奉上帝,其實卻利用上帝的名去提倡自私的謀算。大衛絕不愛這些蓄意與上帝為敵的人。
14.有些惡人能夠受到幫助嗎?如果能夠,我們可以怎樣幫助他們?
14 今日,有千百萬人並不認識耶和華。在這些人當中,很多正無知地做著一些上帝話語譴責的惡事。他們如果繼續這樣做,就會在大災難裡與惡人一同遭受毀滅。但耶和華並不喜悅惡人死亡,所以我們也不喜悅。(以西結書33:11)只要還有時間,我們應該盡力幫助這些人學習耶和華的行事方式,同時把所學得的實行出來。可是,如果有些人表明他們恨惡耶和華,那又如何?
15.(甲)詩篇執筆者視為『真正仇敵』的,是些什麼人?(乙)今日我們可以怎樣表明自己「恨惡」背叛耶和華的人?
15 關於這些人,詩篇執筆者說:「耶和華啊,恨惡你的,我豈不恨惡他們嗎?攻擊你的,我豈不憎嫌他們嗎?我切切地恨惡他們,以他們為仇敵。」(詩篇139:21,22)由於這些人恨惡耶和華,所以大衛恨惡他們。叛道的人因為背叛耶和華而歸入恨惡耶和華的人之列。事實上,叛道就是反叛耶和華。這些叛道的人自稱認識上帝和事奉上帝,卻拒絕接受上帝話語所載的教訓和規定。其他人則聲稱相信聖經,卻拒絕承認耶和華的組織,還千方百計阻撓組織的工作進行。他們知道什麼是對的,卻蓄意做出這樣的惡事來,以致這種惡事根深柢固,成為他們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基督徒實際上必須恨惡(按照這個詞的聖經意思)那些緊緊依附這些惡事的人。對於這些叛道的人,真正的基督徒應該懷有耶和華的看法,他們不會對叛道者的想法感到好奇。相反,他們「憎嫌」與上帝為敵的人,不過他們卻會讓耶和華採取報復的行動。——約伯記13:16;羅馬書12:19;約翰二書9,10。
上帝鑑察我們的時候
16.(甲)為什麼大衛祈求耶和華鑑察他?(乙)我們應該求上帝幫助我們辨識自己內心的什麼事情?
16 大衛絕不願在任何方面與惡人相若。很多人試圖掩飾自己裡面的為人,但大衛卻謙卑地禱告說:「上帝啊,求你鑑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詩篇139:23,24)大衛談及自己的心時,並不是指實際的器官。與這句話的比喻性意思一致的是,他是指自己的內心、裡面的為人。照樣,我們也應該祈求上帝鑑察我們的內心,辨識我們有沒有不正當的慾望、愛慕、感情、目標、想法或動機。(詩篇26:2)耶和華向我們發出邀請說:「我兒,要將你的心歸我;你的眼目也要喜悅我的道路。」——箴言23:26。
17.(甲)與其掩飾心裡的不安,我們應該怎樣做?(乙)如果我們發現心裡懷有惡念,這應該令我們感到奇怪嗎?我們應該怎樣做?
17 如果我們因為懷有錯誤的慾望或動機,或者有錯誤的行為,以致心裡痛苦不安,就無疑想耶和華幫助我們把錯誤糾正過來。關於「什麼惡行」一句,《呂振中譯本》譯作「什麼損害的行徑」;《當代聖經》則譯作:「使[你](就是上帝)難過傷心的事情。」我們也許連自己也不完全清楚心裡不安的情況,所以不知道怎樣把難題告訴上帝,不過上帝卻了解。(羅馬書8:26,27)如果我們心裡懷有惡念,我們無需感到奇怪;雖然這樣,我們卻不應該因此為自己找藉口。(創世記8:21)我們應該尋求上帝的幫助把惡念根除。如果我們真正愛耶和華和他的行事方式,就要向他尋求這樣的幫助,深信「上帝比我們的心大,一切事沒有不知道的」。——約翰一書3:19-21。
18.(甲)耶和華怎樣引導我們走永生的道路?(乙)如果我們繼續跟從耶和華的指引,就可以期望獲得什麼暖人心窩的讚賞?
18 詩篇執筆者祈求耶和華引導他走永生的道路。與他所求的一致,耶和華的確有引導他手下謙卑、順服的僕人。他不僅引導他們走長壽的道路,免得他們因為犯罪而橫死,而且還引導他們走永生的道路。上帝使我們意識到,我們需要耶穌所獻祭物的贖罪價值。上帝也通過他的話語和組織為我們提供重要的訓示,好使我們能夠遵行他的旨意。上帝向我們強調,回應他的幫助十分重要,這樣做有助於我們成為表裡一致的人。(詩篇86:11)他鼓勵我們懷著永生的希望,在公義的新世界裡以完美的健康事奉他——獨一的真神。如果我們繼續忠貞地回應上帝的指引,他就會實際上對我們說——像他對自己的兒子說——「我喜悅你。」——路加福音3:22;約翰福音6:27;雅各書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