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忠貞地將耶和華的組織銘記於心在「和平的君」治下享有普世的安全
-
-
第17章
忠貞地將耶和華的組織銘記於心
1.我們應當想及對誰保持忠貞的問題?大衛王怎樣論及這件事?
今日人們時常談及忠於祖國。但是既然各國所持有的土地是由上帝所創造的,各國的統治者和人民對忠於上帝一事又多常提及呢?古代以色列國的大衛王是個忠貞地敬拜造物主耶和華上帝的人。大衛對這位忠貞的上帝說:「你會以忠貞待忠貞的人。」(撒母耳記下22:26,新世;詩篇18:25)這段話將你對上帝所懷的態度表達出來嗎?
2.我們怎麼知道耶和華繼續忠於人類?
2 今日一般人對忠於上帝一事漠不關心。但是即使如此,耶和華卻忠於人類。他並沒有將人類棄如敝屣。反之他那忠貞的愛子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上帝並沒有捨棄人類世界,任憑人受他們最大的仇敵魔鬼撒但所殘害。撒但曾引誘我們的始祖對上帝不忠。上帝也在公元前2370年表現他對人類的忠貞,因為他保護挪亞和後者的家人渡過當時將其餘人類完全消滅的普世洪水。(彼得後書2:5)這樣,造物主賜給人類一個新的開始。
3.(甲)關於今日的暴力,我們可以怎樣說?上帝定意要怎樣行?(乙)忠於耶和華會帶來什麼獎賞?
3 今日普世各地的暴力比4000年前的挪亞時代有過之無不及。(創世記6:11)因此,同一位上帝有充分理由要將目前的世界事物制度鏟除。這正是他定意要做的事,但是他這樣行並不會把地上忠於他的人消滅。反之他會按照詩篇37:28的話而行:「耶和華喜愛公平,不撇棄他的聖民[『忠貞者』,新世]。」像在挪亞的日子一樣,他會引進一個公義的新事物制度,是由「新天新地」所構成的。(彼得後書3:13)忠貞的確帶來很大的獎賞。獎賞乃是永生!
4.我們怎麼知道以色列國當時是耶和華的顯形組織?
4 在大衛王統治期間,以色列國對耶和華保持忠貞。大衛為整個國家立下榜樣。這個國家是耶和華的顯形組織。他們是一群組織起來特別屬於上帝的人。無疑這便是上帝在阿摩司書3:1,2所說的話的意思:「以色列人哪,你們全家是我從埃及地領上來的,當聽耶和華攻擊你們的話。在地上萬族中,我只認識你們。」——可參閱列王紀上8:41-43。
5.(甲)在耶穌基督的使徒的日子,仇敵怎樣試圖將謬誤的主張帶進基督徒的教會中?(乙)聖經預言使徒們死後會有什麼事發生?
5 與聖經歷史的這項事實一致地,同一位上帝耶和華今日在地上有一群組織起來的人,一個顯形的組織。這個組織是惟獨屬於他的。可是,甚至在耶穌基督的使徒的日子,當上帝的組織剛開始時,仇敵已試圖將謬誤的主張帶進組織裡。耶穌的使徒不遺餘力地維護基督教會的純正。(哥林多前書15:12;提摩太後書2:16-18)使徒約翰顯然在公元98年之後不久去世;在他去世之後,聖經所預言的變節墮落便開始了。——使徒行傳20:30;彼得後書2:1,3;提摩太前書4:1。
6.(甲)變節背教者得勢有多久?這導致什麼結果?(乙)基督教國的宗教組織淪為什麼的俘虜?這引起了什麼問題?
6 在超過17個世紀的一段時期中,直至十九世紀後半期,變節背教者大為得勢。當時基督教國已分裂成為數以百計的教派。上帝真正的百姓究竟是誰遂變成模糊不清。基督教國包括莫衷一是的許多大小宗教團體,所說的並非基於上帝所感示的聖經的宗教語言。這些宗教團體其實已被一個比毀滅耶路撒冷的巴比倫帝國龐大得多的帝國所擄去。但是古代的巴比倫是怎樣的呢?當時在該國淪為俘虜的忠心猶太人必然懷有什麼態度呢?
巴比倫的俘虜忠貞地將錫安銘記在心
7.(甲)在宗教上說來,古代巴比倫的情形如何?(乙)這對於被擄到該國的猶太人必然有什麼影響?
7 古代的巴比倫是個崇拜假神的地方,國內設有許多偶像。(但以理書5:4)既然忠心的猶太人惟獨敬拜一位真神而沒有任何偶像,我們可以想像他們對巴比倫那崇拜許多假神的宗教有什麼感想。他們不再見到耶和華在耶路撒冷的華美聖殿了,反之,他們所目睹的是遍佈巴比倫各地崇奉假神和偶像的許多廟宇a。惟獨崇拜一位真神的人對這一切無疑感覺深惡痛絕!
8.(甲)猶太人必須忍受被擄的情況多久?忠貞的猶太人懷有什麼熱望?(乙)詩篇137:1-4怎樣描述忠貞的猶太俘虜的傷心情況?
8 據耶利米的預言透露,猶太人必須忍受這一切苦難70年,然後才得以重返故土。(歷代志下36:18-21;耶利米書25:11,12)有許多猶太俘虜深愛耶和華,他們渴望在上帝所揀選的城市中呈獻給他的聖殿裡敬拜他。詩篇137:1-4描述這些人傷心欲絕的情形說:「我們曾在巴比倫的河邊坐下,一追想錫安就哭了。我們把琴掛在那裡的柳樹上。因為在那裡擄掠我們的,要我們唱歌,搶奪我們的,要我們作樂。說:『給我們唱一首錫安歌罷!』我們怎能在外邦唱耶和華的歌呢?」
9.巴比倫人對猶太俘虜唱「耶和華的歌」懷有什麼看法?在70年的末了注定會有什麼事發生?
9 「耶和華的歌」應當是一個自由的民族在上帝的聖殿裡敬拜他時所唱的歌。在巴比倫人看來,猶太人在他們被擄的國家中唱「耶和華的歌」會使他們的征服者有機會嘲笑耶和華的名,聲稱他是個次於巴比倫諸神的神祇。由於耶和華容許他的百姓從上帝賜予他們的家鄉被擄到一個崇拜多神的國家去,上帝的聖名已經受到極大的羞辱。但是巴比倫人嘲笑耶和華和蔑視他名下的百姓的日子只會是一段有限的時期——共計70年——而已。在此之後巴比倫的假神便會傾倒,真實的上帝耶和華卻會恢復光榮!
衷心愛戴耶和華的組織
10.耶和華的百姓在這二十世紀曾淪為大巴比倫的俘虜;關於他們,有一個什麼問題發生?
10 今日世上有一個稱為大巴比倫的宗教組織,這個組織的領域並非僅限於原本的巴比倫而是遍及普世。在二十世紀,耶和華的百姓曾被大巴比倫所擄;這乃是古以色列的上帝對他們施行的管教。在古巴比倫流亡的猶太人的內心態度有為二十世紀耶和華的百姓立下一個正確的先模嗎?
11.(甲)忠貞的猶太人有讓家鄉從腦海中消逝嗎?(乙)被擄的詩篇執筆者怎樣表達與他一同被擄的人的感受?
11 既然古代的猶太人流浪外地的時期會延續約一代人之久,他們本可以在巴比倫定居下來過著舒適的生活,可是他們有讓自己的家鄉從腦海中消逝嗎?被擄的詩篇執筆者以美妙感人的言詞表達出與他同作俘虜的人的心聲:「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情願我的右手忘記技巧。我若不記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過於我所最喜樂的,情願我的舌頭貼於上膛。」——詩篇137:5,6。
12.被擄的詩篇執筆者的心態表明什麼?
12 寫這篇詩的以色列俘虜的心態表明什麼呢?那便是:雖然當時他見到上帝賜給他選民的土地淪為荒涼達70年之久,他仍然忠於當時耶和華的顯形組織。不錯,耶和華的顯形組織繼續活在這些以色列人的心頭。
13.對耶和華的顯形組織保持忠貞怎樣獲得獎賞?
13 被擄的以色列人對上帝古代的顯形組織緊守忠貞,這種忠貞獲得了適當的獎賞。後來,聖經歷史上的第三個世界霸權巴比倫被推翻,第四個世界霸權瑪代波斯將以色列的上帝的旨意執行出來,於是獎賞便來到了。怎樣來到呢?當時波斯國王將被擄的猶太人釋放遣回耶和華的顯形組織之地,並且下令准許他們將上帝的聖殿重建起來作為首都耶路撒冷的核心。(歷代志下36:22,23)不但供純真崇拜之用的聖殿重建起來,有城牆拱衛的耶路撒冷城也得以重修而成為耶和華在其中作王統治他百姓的城市。
14.(甲)幾個世紀之後,彌賽亞怎樣論及耶和華的顯形組織?(乙)在什麼意義上說來耶和華從耶路撒冷作王統治?
14 耶路撒冷的毀滅六個多世紀之後,耶穌說:「什麼誓都不可起。不可指著天起誓,因為天是上帝的座位;不可指著地起誓,因為地是他的腳凳;也不可指著耶路撒冷起誓,因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馬太福音5:34,35)當彌賽亞在地上時,耶和華在耶路撒冷有一間重建的聖殿矗立著;象徵地說來,耶和華在這間聖殿的至聖所中作王統治。因此,耶和華以耶路撒冷為他百姓的首都,在其中作王統治他的顯形組織。
耶和華對他的組織保持忠貞
15.耶穌揭發以色列不忠的宗教領袖的惡行時,他是否唾棄了耶和華的組織的顯形部分?請解釋。
15 有一次耶穌揭發以色列國不忠的宗教領袖們的惡行而嚴詞加以譴責,當時他是否唾棄了上帝的顯形組織呢?不錯,因為他說:「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啊,你殺害先知,又用石頭把奉派到你們那裡的人打死。我多次想招聚你的兒女,好像母雞招聚小雞到翅膀底下,只是你們不願意。你看,你們的家必成為荒場,留給你們。」(馬太福音23:37,38,新譯)耶穌既唾棄了耶路撒冷和這城的「兒女」,他是否令他的天父在地上沒有一個組織呢?絕不然!因為耶穌自己便是創造宇宙的主宰行將興起的新顯形組織的根基。
16.耶穌死於受苦柱上時,上帝怎樣將他唾棄血統上的以色列人一事表明出來?
16 上帝已捨棄了血統上的以色列人。當耶穌在受苦柱上死去時,耶路撒冷聖殿中把至聖所和聖所分開的厚幔「從上到下裂成兩半」,同時「地面震動,石頭崩裂」。上帝所施的這些奇跡無疑將他唾棄以色列人一事表明出來。上帝以前曾以含有預表性的方式在耶路撒冷城中作王統治。藉著這些奇跡,他表明他已唾棄了以色列人和他們的宗教。——馬太福音27:51,新譯。
17.耶穌與耶和華怎樣對上帝的新顯形組織的未來分子表現忠貞?
17 耶和華上帝定意不久便興起一個新的顯形組織,當時這個組織的未來分子正留在耶路撒冷城中。耶穌將他們託付給上帝。上帝捨棄了屬地的耶路撒冷城,另興起一個更優越的組織。(約翰福音17:9-15)因此,耶和華繼續對他的組織保持忠貞,特別顧念到他們的忠心祖先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和雅各的12個兒子。(但以理書12:1)下一章會根據詩篇137篇進一步討論忠貞的問題。
[腳注]
a 古巴比倫的一個楔形文字碑銘報導說:「在巴比倫總共有崇奉主神的廟宇53間,崇奉馬杜克的小廟55間,崇奉地上諸神的小廟300間,天上諸神的小廟600間,崇奉伊殊他女神的祭壇180個,崇奉尼哥爾和亞達的祭壇180個,以及崇奉其他神祇的祭壇12個。」
-
-
忠於上帝今日的顯形組織在「和平的君」治下享有普世的安全
-
-
第18章
忠於上帝今日的顯形組織
1,2.我們應當怎樣了解詩篇50:5的經文?
聖經在詩篇16:10說:「你不會把我的魂撇下在希屋爾。你不會容許你的忠貞者見那坑。」(新世)詩篇50:5則記著說:「招聚我的聖民[『忠貞者』,新世]到我這裡來,就是那些用祭物與我立約的人。」與耶和華立約的人便是提供「祭物」的人嗎?不然,這些忠貞者並沒有將自己個別獻作「祭物」,犧牲他們屬血肉的軀體以便與上帝立約。
2 那麼,這約是怎樣締結的呢?藉著一位「忠貞者」所獻的「祭物」。這位忠貞者的魂並沒有被撇下在希屋爾;反之他從死裡復活過來。使徒彼得將詩篇16:10的話應用在耶穌基督身上,並且接著說:「[大衛]預先看明這事,講論基督復活說:『他的[魂]不撇在陰間;他的肉身也不見朽壞。』這耶穌,上帝已經叫他復活了。」——使徒行傳2:25,27,31,32。
3.聽從詩篇50:5的命令聚集起來的人是誰?為什麼他們應當受到感動對上帝緊守忠貞?
3 復活了的耶穌便是新約的中保;根據他所獻的祭物,新約才得以生效。(希伯來書9:15,17)因此,誰是按照詩篇50:5的命令被招集起來的人呢?他們便是藉著耶穌所獻的祭物得以在新約裡的門徒。由於感激耶和華為他們預備這項無與倫比的祭物,他們應當受到感動對他緊守忠貞。
4,5.(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魔鬼撒但試圖消滅耶和華的顯形組織,他在這方面獲得什麼成功?(乙)社方的總部遷到哪裡?為什麼?(丙)在現代與詩篇137:1類似的發展中,忠心的餘民想到上帝的組織飽受打擊的情況便懷有什麼感覺或心情?
4 1914年耶和華的王國在天上建立時,列國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由此表明他們惱怒不悅,一致反對上帝的王國。上帝容許這件事發生。(詩篇2:1,2)魔鬼撒但試圖利用世界大戰的情勢去消滅耶和華的組織的顯形部分。他得以將守望台聖經書社的社長囚禁在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的聯邦監獄中。社方的其他七位代表也與社長一同下獄。
5 由於大受逼迫,社方把設於紐約布洛克林的總部遷回賓雪法尼亞州畢茲堡一間租來的建築物裡。這樣行是為了要繼續出版《守望台》雜誌的緣故。他們期望忠心的人不久便會升到天上獲得榮耀。但是屬於餘民階級的人想到耶和華的組織飽受壓迫打擊的情況便不禁潸然淚下。——詩篇137:1。
在被囚期間保持忠貞
6-8.社長盧述福在被囚期間怎樣對耶和華的顯形組織表現忠貞?
6 守望台社的社長盧述福在被囚期間對耶和華的組織表現忠貞,他在1918年12月25日寫了一封特別的信給一位深受他信任的同工。盧述福在信中寫了以下的一段話:
7 「由於我忠貞地繼續事奉主,拒絕與巴比倫妥協,我現在繫身囹圄,但我卻為這件事深懷感激。……對我來說,繫身囹圄而贏得主的嘉許悅納遠勝過與獸妥協而得享自由及受到全世界的喝彩。為了忠心事奉主而受苦是一項幸福、甜蜜的經驗。在王國裡我們會把父的悅納看得比任何事更重要。這應當是上帝每一個兒女最關心的事。我們渴望在天上合而為一。我很快樂,可是我卻渴望與你們所有人重聚。大會和年會已近了。願基督的靈充滿每個與會者的心……
8 「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能夠參與工作是一項莫大的權利。惟獨專心愛上帝和緊守忠貞的人才會享有這項殊榮。……在這個快樂的日子來到之前,我們必須作一個有力的見證。……以往的方法和工具會不足以符合所需,但是主會以他自己的美好方式給予我們所需。……我很高興這項下獄的經驗留下給我們而非給羅素弟兄。我以前從未像現今這麼痛恨罪惡,愛好公義及渴望協助別人。……錫安得勝的日子已近了。」
上帝的組織是他們「最大的喜樂」
9.社方被囚禁的代表反映出詩篇執筆者的什麼態度?
9 雖然耶和華的僕人在世上被人視為對國家不忠和不愛國,他們卻沒有背棄耶和華的組織。他們拒絕在壓力之下妥協。他們寧願失去右手的功能也不願忘記上帝的組織而不再以之為「最大的喜樂」。——詩篇137:5,6,現譯。
10,11.(甲)忠貞的餘民在禱告中提出什麼祈求?他們借用詩篇執筆者論及以東的什麼話?(乙)與耶和華的顯形組織為敵的人得以怎樣行?這些仇敵絕沒有預料到什麼事?
10 耶和華的仇敵幸災樂禍,對於耶和華宇宙組織的屬地代表遭受打擊一事興高采烈。但是耶和華的僕人卻懇切祈求上帝對仇敵加於他組織之上的一切羞辱施行報復。他們借用詩篇執筆者論及古代以東的話說:「耶路撒冷遭難的日子,以東人說:『拆毀!拆毀!直拆到根基!』耶和華阿,求你記念這仇。」(詩篇137:7;加拉太書4:26)耶和華深愛他那與妻子相若的組織,因此他絕不會忘記屬於魔鬼組織的人對他的屬地組織的忠貞分子所說和所行的惡事。
11 從外表看來,當時大巴比倫的政治盟友的確已將耶和華的顯形組織「直拆到根基」。他們絕沒有預料到它竟會復興而成為現今這個遍及全球的組織。
報仇者的快樂
12.(甲)誰將耶和華被囚於古代巴比倫的百姓釋放出來?在最完滿的意義上,詩篇137:8,9是指他而言嗎?(乙)關於為上帝的屬地組織報仇的人,這幾節經文預告什麼?
12 耶和華任用波斯的統治者古列將他的百姓從古代世界霸權巴比倫的魔掌中解放出來。但在最完滿的意義上,古列並不是詩篇137篇最後一節所說的人。這節經文論及偽宗教的世界帝國大巴比倫說:「將要被滅的巴比倫城阿,報復你,像你待我們的,那人便為[快樂]。拿你的[兒女]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為[快樂]。」——詩篇137:8,9。
13,14.為什麼詩篇137:8,9所談及的「快樂」的人不可能是毀滅大巴比倫的政治勢力?
13 誰會成為這個「快樂」的人呢?這個「快樂」的人代表「獸」頭上象徵性的「十角」嗎?很久以來,像淫婦般的宗教制度一直沾沾自喜地騎在獸上。但「快樂」的人並不是「獸」的「十角」,因為毀滅偽宗教世界帝國的政治勢力之所以如此行並不是要為上帝的純真崇拜開路。他們這樣行並不是為了要榮耀聖經的上帝。既然如此,這樣的勢力怎可能是詩篇執筆者所說的「快樂」的人呢?
14 俗世的政治勢力執行反宗教運動並不是由於喜愛耶和華的崇拜者之故。為什麼不是呢?因為耶和華見證人妨礙他們產生一個完全無神的世界。因此政治勢力僅是見證人的上帝為了執行他的旨意而運用的工具而已。——啟示錄17:17。
15.世上的政治勢力其實受誰所推動?他通過誰如此行?
15 這樣,雖然上帝直接運用這些政治勢力去消滅偽宗教的世界帝國,促使他們這樣行的力量其實是耶和華上帝。怎會如此呢?他任用他所授權的兒子——更大的古列耶穌基督——去成就這件事。因此,執掌王權的耶穌基督才是詩篇執筆者所預言的「快樂」的人!
16.耶和華怎樣將巴比倫的「兒女」消滅?
16 耶和華一方面會保護他的忠貞者,但同時會在比喻的意義上攫住與淫婦相若的偽宗教制度的「兒女」,將他們摔在有如「磐石」一般的上帝王國之上而將其粉碎。這個屹立不移的王國是耶和華委派耶穌基督去統治的。
17.(甲)據以賽亞書61:1,2說,耶穌受上帝的靈所膏之後要宣告什麼?(乙)今日這項宣告正怎樣發出?
17 耶穌在地上時曾受上帝的聖靈所膏,不但要「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同時也宣布「我們上帝報仇的日子」。(以賽亞書61:1,2;路加福音4:16-21)在我們這時代,在這個事物制度的「末期」中,耶和華正使手下的忠僕在普世宣告「上帝報仇的日子」以警告地上的萬國。正如約翰在啟示錄7:9-17的異象中預先見到,今日耶穌基督手下有一「大群」與綿羊相若的門徒加入了餘民的陣營一同執行這件工作。
18.忠於上帝的人會分享什麼快樂?
18 所有這些人,餘民和「大群人」,都服從天使在啟示錄18:4所發出的命令。他們已離開大巴比倫。為什麼這樣的行動十分緊急呢?因為他們必須在哈米吉多頓之前,在「獸」和「十角」未將大巴比倫的宗教「兒女」粉碎消滅之前,便逃出大巴比倫。這些忠貞的人會分享更大的古列耶穌基督的快樂。他們會與諸天一同說:「哈利路亞[意即『讚美耶和華』]!救恩、榮耀、權能都屬於我們的上帝,因為他的審判是真實公義的。他審判了那大淫婦,那以淫亂敗壞了世界的。」——啟示錄19:1,2,新譯;可參閱耶利米書51:8-11。
19.今日忠貞的餘民享有什麼快樂?有什麼更大的快樂等待著他們?
19 自1919年以來,耶和華為手下的百姓行了一件「大事」。(詩篇126:1-3)耶和華大大顯揚他的解放能力,表明他乃是「信實的上帝」。獲得釋放的餘民至今仍然為此而衷心喜樂。(申命記7:9)他們深感快樂,但是還有更大的快樂等待著他們。當更大的古列——現正作王統治的耶穌基督——將魔鬼組織的所有「兒女」擊碎時,他們可以分享他的快樂。
20.除此之外誰也分享受膏餘民的快樂?為什麼?
20 千千萬萬以前受大巴比倫所俘擄的人已獲得幫助在這個宗教組織未遭受毀滅之前從其中逃出來。結果產生了「大群人」。現今他們在普世的人數已超過300萬;事實上,從偽宗教的世界帝國得救而不致與之同遭毀滅的人在數目上是沒有限制的。他們忠於耶和華的組織,與餘民一起快樂地向人宣揚耶和華行將對宗教性的大巴比倫施行報復的日子。
21.我們對大巴比倫和被她所擄的人應當懷有什麼態度?
21 因此,我們絕不可以與偽宗教的世界帝國妥協。我們絕不可在她衰落的日子重投她的懷抱。反之,讓我們繼續盡量幫助多些被大巴比倫所擄的人在更大的古列未獲得他那帶來快樂的勝利之前逃出這個注定遭受毀滅的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