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印製聖經書刊供傳道之用
    耶和華見證人——上帝王國的宣揚者
    •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擴展

      大戰結束之後,1946年耶和華見證人在美國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舉行國際大會。在這個大會中,當時守望台社的社長內森·H·諾爾談及重建和擴展的問題。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來,見證人的數目增加了逾百分之157,海外傳道員也迅速在許多新地區展開工作。為了滿足普世對聖經書刊的需求,諾爾弟兄透露,社方計劃大大擴充世界總部的設施。由於這項擴充,工廠的面積會比1927年最初的建築物增加一倍有餘,而且伯特利之家也會大為擴充,以便容納更多志願工人。這些擴充在1950年初完成,各項新設施便開始使用。

      自1950年以來,布洛克林世界總部的工廠和辦事處設施曾多次擴充。到1992年,這些建築物的面積大約等於八個城市街區,包括23萬零71平方米的樓面面積。這些建築物並非僅是印書工廠而已。它們是奉獻給耶和華的產業,目的是要印製書刊,以便教育人認識上帝所定的永生條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社方發覺有些地區很難恢復印刷活動。德國的馬格德堡原本設有社方的工廠和辦公室大廈,但在戰後,這些設施位於受共產政府控制的地區裡。德國的見證人遷回其中,但他們只能夠使用這些建築物一段很短的時期,接著又再次被政府充公。為了滿足西德的需要,社方必須在該國設立印刷廠。由於德國在戰時飽受空襲,許多城市淪為廢墟。可是,見證人不久便在卡爾斯魯厄獲得一間曾受納粹分子使用的印刷廠。到1948年,政府在威斯巴登配給他們一幢房屋;他們在這幢建築物裡設置了兩台平面印刷機,晝夜操作以印製書刊。次年,他們擴大威斯巴登的設施,並且將印刷機的數目增至以前的四倍,以求應付在世界田地的這部分、數目迅速增加的王國宣揚者的需要。

      1946年,社方開始再次公開在希臘印製書刊。當時該國的電力供應極不穩定,有時停電達數小時之久。1977年,尼日利亞的弟兄也面對類似的難題。最後,尼日利亞分社購置了自用的發電機;在此之前,在工廠操作的弟兄們一待有電力供應——不論晝夜——就要返回工廠工作。憑著這樣的精神,《守望台》從未脫漏過一期。

      1948年,諾爾弟兄前往南非探訪;在此之後,社方在埃蘭茲方丹購置了一塊土地。1952年初,分社遷進在該處興建的一座新工廠。這是南非第一間實際由社方興建的工廠。藉著運用一台新的平面印刷機,他們開始自行印製在非洲使用的八種文字版本的雜誌。1954年,瑞典分社也獲得設備,用平面印刷機自行印刷雜誌。1957年,丹麥的分社也同樣行。

      隨著人們對書刊的需求日增,社方購置高速的輪轉活版印刷機供應一個復一個的分社。加拿大在1958年獲得第一台這樣的印刷機,英國則在1959年。到1975年,守望台社總共擁有70台大型的輪轉印刷機,分別在世界各地的印刷廠中操作。

  • 印製聖經書刊供傳道之用
    耶和華見證人——上帝王國的宣揚者
    • [第590,591頁的圖片]

      南非的埃蘭茲方丹(1972年)

      [第590頁的圖片]

      日本的沼津(1972年)

      [第590頁的圖片]

      澳大利亞的斯特拉斯菲爾德(1972年)

      [第590頁的圖片]

      巴西的聖保羅(1973年)

      [第591頁的圖片]

      尼日利亞的拉各斯(1974年)

      [第591頁的圖片]

      德國的威斯巴登(1975年)

      [第591頁的圖片]

      加拿大的多倫多(1975年)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