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研究3——衡量各事在時間之流中的位置
    「聖經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16.(甲)四福音寫成的先後次序如何?(乙)我們怎樣決定耶穌開始執行服事職務的日期?(丙)各福音書所載的事件按照什麼次序排列?約翰的記載有什麼值得留意之處?

      16 敘述耶穌在地上一生的四項受感示的記載看來按這樣的先後次序寫成:馬太福音(約公元41年)、路加福音(約公元56-58年)、馬可福音(約公元60-65年)和約翰福音(約公元98年)。正如上一課解釋,鑑於凱撒·提庇留在公元14年登基作王,我們若將這件事實與路加福音3:1-3提供的資料連接起來,便可以算出公元29年是耶穌在地上開始執行他那令人驚訝的服事職務的時候。雖然馬太福音所載的事件並非總是按照時間先後去排列,在大多數事例上,其他三本書卻看來根據事情發生的實際時間次序將其記錄下來。我們將這些事件摘要節錄在附表中。我們留意到約翰的記載在其他三項記載完成後逾30年才寫成,並將其他三本福音書所沒有論及的若干重要歷史空隙加以填補。特別值得留意的是,約翰看來提及耶穌在地上執行服事職務期間守過四個逾越節,從而證實這項服事職務延續了三年半之久,最後結束於公元33年。f——約2:13;5:1;6:4;12:1及13:1。

      17.還有其他什麼證據支持耶穌死亡的日期?

      17 耶穌死於公元33年一事也受到其他證據所證實。按照摩西律法,尼散月15日無論在週中的哪一天,都是個特別的安息日。倘若這日適逢是平常的安息日,這便成為一個「大」安息日。約翰福音19:31表明耶穌去世的次日是個大安息日,因此耶穌顯然死於星期五。惟獨在公元33年——不是在公元31年或32年——尼散月14日才是星期五。所以,耶穌必然死於公元33年尼散月14日。g

  • 研究3——衡量各事在時間之流中的位置
    「聖經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預言同時表示,「[第七十個]七之半,他必使祭祀與供獻止息。」耶穌獻上自己作祭物時,猶太人所獻的模型祭物便失去效用了,當時預言的這部分遂告應驗。過了這「七」年的『一半』——即三年半——之後,我們來到公元33年的春季,當時耶穌被人處死。然而在整個第70個七之內,「他必與許多人堅定盟約」。這表示耶和華在公元29年至36年的七年間繼續特別恩待猶太人;後來到公元36年哥尼流歸信時,未受割禮的外邦人成為屬靈以色列人的機會才告打開。i——徒10:30-33,44-48;11:1。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