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住棚節所發生的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
在住棚節所發生的事
耶穌受浸以來,在不及三年間已聲名大噪。數以千計的人曾經見過他所行的奇跡,關於他的種種活動的報導已傳遍國內四境。現在,當眾人前往耶路撒冷守住棚節之際,他們在那裡找尋耶穌。「那人在哪裡呢?」他們想知道。
這時耶穌已成為一個引起爭論的人物。有人說:「他是好人。」有些則斷言:「不,他是欺騙眾人的。」在節期最初的幾天,群眾因他而議論紛紛。但沒有人敢公開為他辯護,因為怕猶太領袖報復。
節期過了一半,耶穌到了。他上聖殿去教導人,眾人對他的教導能力大感驚奇。既然耶穌從未進過律法師學院,猶太人表示驚異說:「這個人沒有學過,怎會通曉經書呢?」
耶穌解釋說:「我的教訓不是我自己的,而是出於那差我來的。人若願意遵行上帝的旨意,就會知道這教訓是出於上帝,還是我憑著自己的意思說的。」耶穌的教訓與上帝的律法完全一致。因此,顯然他所力求的是榮耀上帝而非榮耀自己。耶穌問道:「摩西不是曾經把律法傳給你們麼?」然後提出指責說:「你們竟然沒有一個人遵行律法。」
接著耶穌問道:「你們為什麼想要殺我呢?」
群眾很可能是從外地來守節的,他們全不知道有這樣的陰謀。他們認為有人竟想殺害這麼優秀的導師實在是無法想像的事。因此他們相信,耶穌懷有這樣的想法必然有點不妥,於是說:「你是鬼附的,誰想要殺你呢?」
雖然群眾並不察覺,其實猶太人的領袖的確想把耶穌殺死。一年半之前,耶穌曾在安息日醫好一個男子,當時眾首領已試圖要殺死他。因此耶穌現在指出他們的蠻橫無理來,他質問道:「如果人在安息日行割禮,為的是要遵守摩西的律法,那麼我在安息日使一個人痊愈,你們就向我生氣麼?不要按外貌判斷人,總要公公平平的判斷人。」
耶路撒冷的居民知道這種情勢,於是說:「這不是他們想要殺的人麼?你看,他還在公開的講話,竟然沒有人對他說什麼,難道官長們真的認為這個人就是基督麼?」耶路撒冷的這些居民解釋他們何以不信耶穌是基督,說:「我們知道這個人是從哪裡來的,只是基督來的時候,沒有人知道[他]是從哪裡來的!」
耶穌回答說:「你們以為認識我,也知道我從哪裡來,其實我不是憑著自己的意思來的,但那差我來的是真實的,你們卻不認識他。然而我認識他,因為我從他那裡來,也是他差我來的。」至此他們試圖逮捕他,也許要把他收在監裡或者殺掉。但他們沒有成功,因為耶穌受死的時候還沒有到。
可是,有許多人卻信了耶穌。他們的確應當相信。他曾在水上行走,平息了風暴和海上的大浪,只用幾塊餅和幾條魚就餵飽了數千人,醫好病人,使瘸子能行,開了瞎子的眼,使患大痲瘋的人痊愈,甚至使死者復活。因此他們問道:「基督來的時候,[他]所行的神跡,能比這人所行的更多麼?」
法利賽人聽見群眾紛紛議論這些事,他們和祭司長就派差役去逮捕耶穌。約翰福音7:11-32,新譯。
-
-
他們沒有逮捕耶穌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
他們沒有逮捕耶穌
在住棚節期間,宗教領袖們打發差役去捉拿耶穌。耶穌並沒有躲藏起來。相反,他繼續公開教人,說:「我還有不多的時候和你們同在,以後就回到差我來的那裡去。你們要找我,卻找不著;我所在的地方你們不能到。」
猶太人不明白這話的意思,就彼此問道:「這人要往哪裡去,叫我們找不著呢?難道他要往散住希臘中的猶太人那裡去教訓希臘人嗎?他說:『你們要找我,卻找不著;我所在的地方,你們不能到』,這話是什麼意思呢?」當然,耶穌的話是指他行將受死,然後復活升天而言。他的仇敵自然無法跟著他到天上去。
節期到了第七日,即最後一日。在節期的每個早晨,都有一個祭司把水倒出。水是從西羅亞池子取來的,倒水時水便流到祭壇的基部。耶穌很可能提醒眾人這種每天例行儀式的意思,他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
其實,耶穌當時談及的是聖靈傾澆下來所導致的偉大結果。次年五旬節,聖靈果然傾澆下來。活水的江河滔滔而流,當時有120個門徒開始向眾人傳道。但在此之前,聖靈還未發揮作用,基督的門徒還未受聖靈所膏而接獲屬天生命的呼召。
聽到耶穌的教訓之後,有些人開始說:「這真是那先知,」看來是指上帝應許要差來的先知而言。這位先知是比摩西更大的。有的說:「這是基督。」其他的人則表示異議說:「基督豈是從加利利出來的嗎?經上豈不是說『基督是大衛的後裔,從大衛本鄉伯利恆出來的』嗎?」
眾人議論紛紛。有些人想捉拿耶穌,但卻無人向他下手。差役空手回到祭司長和法利賽人那裡,他們對差役說:「你們為什麼沒有帶他來呢?」
差役回答說:「從來沒有像他這樣說話的!」
-
-
在第七日進一步教導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
在第七日進一步教導人
住棚節的最後一日——即第七日——仍未結束。耶穌正在聖殿的「庫房」教導人。這地方看來是在女院附近;該處設有銀庫,人們可以將捐款投入其中。
在節日舉行期間的每個晚上,聖殿的這一帶地方都設有特別的照明。有四座巨型的燈台安放在這裡,每座燈台設有四個盛滿油的大盆子。燃點16個盆子的油所發出的燈光足以在夜間照亮四周遠處的地方。耶穌現在所說的話很可能使聽眾想起這些設施。「我是世界的光。」耶穌宣布說。「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
法利賽人提出異議說:「你是為自己作見證,你的見證不真。」
耶穌回答說:「我雖然為自己作見證,我的見證還是真的;因我知道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你們卻不知道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他補充說:「我是為自己作見證,還有差我來的父也是為我作見證。」
「你的父在哪裡?」法利賽人想知道。
「你們不認識我,也不認識我的父,」耶穌回答說,「若是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即使法利賽人仍然想逮捕耶穌,卻沒有人下手。
「我要去了,」耶穌再次說,「我所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到。」
猶太人開始對他的話感到大惑不解:「他說『我所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到』,難道他要自盡嗎?」
「你們是從下頭來的,」耶穌解釋說,「我是從上頭來的;你們是屬這世界的,我不是屬這世界的。」然後他補充說:「你們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
當然,耶穌的意思是說,他降世為人之前即已存在,而且他就是應許的彌賽亞(基督)。然而,他們卻問耶穌,無疑說話時帶著十分蔑視的態度:「你是誰?」
既然他們拒絕接受耶穌,耶穌回答說:「我不是從起初就告訴你們嗎?」(《新譯》)他繼續說:「那差我來的是真的,我在他那裡所聽見的,我就傳給世人。」耶穌接著說:「你們舉起人子以後,必知道我是基督,並且知道我沒有一件事是憑著自己做的。我說這些話乃是照著父所教訓我的。那差我來的是與我同在;他沒有撇下我獨自在這裡,因為我常做他所喜悅的事。」
耶穌談論這些事的時候,許多人都信了他。因此他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我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他的反對者插口說,「從來沒有作過誰的奴僕。你怎麼說『你們必得以自由』呢?」
儘管猶太人時常受外族統治,他們卻拒絕承認任何壓迫者為主人;他們也不願被人稱為奴僕。可是,耶穌指出他們確實是奴僕。從什麼方面說來是奴僕呢?「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耶穌說,「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僕。」
猶太人由於拒絕承認自己是罪的奴僕而陷入危險的處境中。「奴僕不能永遠住在家裡,」耶穌解釋說,「兒子是永遠住在家裡。」既然奴僕沒有任何繼承權,他們有隨時被解雇的危險。惟獨親生或收養的兒子才能住到「永遠」,意即有生之日都可以住在家裡。
「所以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耶穌繼續說,「你們就真自由了。」因此,使人得以自由的真理乃是有關上帝兒子耶穌基督的真理。惟獨藉著他犧牲自己那完美屬人的生命,人才能夠擺脫致死的罪。約翰福音8:12-36。
-
-
以誰為父的爭論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
以誰為父的爭論
在住棚節期間,耶穌與猶太領袖的辯論越來越激烈。「我知道你們是亞伯拉罕的子孫,」耶穌承認說,「[可是]你們卻想要殺我,因為你們心裡容不下我的道。我所說的是在我父那裡看見的;你們所行的是在你們的父那裡聽見的。」
雖然耶穌沒有指明他們的父親是誰,他卻清楚表示他自己的父親與他們的父親不同。猶太領袖不知道耶穌所指的是誰,於是回答說:「我們的父就是亞伯拉罕。」他們自以為具有上帝的朋友亞伯拉罕同樣的信心。
可是,耶穌的回答卻令他們大感震驚,他說:「你們若是亞伯拉罕的兒子,就必行亞伯拉罕所行的事。」不錯,真正的兒子會仿效父親的行事為人。耶穌說:「我將在上帝那裡所聽見的真理告訴了你們,現在你們卻想要殺我,這不是亞伯拉罕所行的事。」因此耶穌再次說:「你們是行你們父所行的事。」
他們仍不明白耶穌所說的是誰。他們堅稱自己是亞伯拉罕的嫡系子孫,說:「我們不是從淫亂生的。」因此,他們既聲稱自己像亞伯拉罕一樣是真正的敬拜者,他們就斷言說:「我們只有一位父,就是上帝。」
可是,上帝真的是他們的父嗎?「倘若上帝是你們的父,」耶穌回答說,「你們就必愛我;因為我本是出於上帝,也是從上帝而來,並不是由著自己來,乃是他差我來。你們為什麼不明白我的話呢?」
耶穌曾試圖向這些宗教領袖指出拒絕他會導致什麼後果。現在他終於坦率地說:「你們是出於你們的父魔鬼,你們父的私慾你們偏要行。」魔鬼是怎樣的父親呢?耶穌指出他是殺人的,並且說:「他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因此耶穌作出結論說:「出於上帝的,必聽上帝的話;你們不聽,因為你們不是出於上帝。」
猶太人對耶穌的指責勃然大怒,便回答說:「我們說你是撒馬利亞人,並且是鬼附著的,這話豈不正對嗎?」猶太人通常用「撒馬利亞人」一詞來表示對別人的藐視和侮辱,因為他們憎恨撒馬利亞人。
雖然猶太人罵耶穌是撒馬利亞人,他卻沒有理會這個侮辱,他回答說:「我不是鬼附著的;我尊敬我的父,你們倒輕慢我。」接著,耶穌提出一個令人驚訝的應許:「人若遵守我的道,就永遠不見死。」當然,耶穌的意思不是說所有跟從他的人會實際永不見死亡;反之,他的意思是他們不會遭受永遠的毀滅,意即沒有任何復活希望的「第二次的死」。
可是,猶太人卻以為耶穌所指的是實際永不用死。因此他們說:「現在我們知道你是鬼附著的。亞伯拉罕死了,眾先知也死了,你還說:『人若遵守我的道,就永遠不嘗死味。』難道你比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還大嗎?他死了,眾先知也死了,你將自己當作什麼人呢?」
顯然耶穌在整個辯論的過程中均向這些人指出他就是應許的彌賽亞。可是,耶穌並沒有在答覆他們的問題時直接表露自己的身分,反之他說:「我若榮耀自己,我的榮耀就算不得什麼;榮耀我的乃是我的父,就是你們所說是你們的上帝。你們未曾認識他;我卻認識他。我若說不認識他,我就是說謊的,像你們一樣。」
接著,耶穌再次提及忠信的亞伯拉罕,說:「你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歡歡喜喜地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見了就快樂。」不錯,亞伯拉罕憑著信心之眼仰望應許的彌賽亞來臨。由於缺乏信心,猶太人反駁耶穌說:「你還沒有五十歲,豈見過亞伯拉罕呢?」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耶穌回答說,「還沒有亞伯拉罕就有了我。」當然,耶穌的意思是指他未降世為人之前即已在天上存在,當時他是個能力高強的靈體。
由於耶穌聲稱自己在亞伯拉罕之前已經存在,猶太人大感憤怒,便拿起石頭要擲打耶穌。可是他卻躲藏起來,安然無恙地離開聖殿。約翰福音8:37-59;啟示錄3:14;21:8。
-
-
醫好一個生來瞎眼的男子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
醫好一個生來瞎眼的男子
猶太人在聖殿裡要用石頭打耶穌,可是他卻沒有離開耶路撒冷。後來他在安息日和門徒在城裡經過,遇見一個生來瞎眼的男子。門徒問耶穌:「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
正如有些律法師所相信一般,也許門徒也相信人可以在母腹裡犯罪。但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來。」這人並不是由於自己或父母犯了某種過錯而遭受瞎眼的報應。由於第一個人亞當犯了罪,使全人類陷入不完美之中,從而導致種種缺陷,如生來就瞎眼等。這人的缺陷如今使耶穌有機會彰顯上帝的作為。
耶穌強調他行這些事乃是當務之急,他說:「趁著白日,我們必須做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我在世上的時候,是世上的光。」不久,耶穌的死亡會使他陷入墳墓的黑暗中而不能再有所作為。但在目前,他仍是世上的光的來源。
耶穌說完這番話之後,便吐唾沫在地上,把唾沫與泥混和,抹在瞎子的眼上,對他說:「你往西羅亞池子裡去洗。」男子遵囑而行,他的視力果然恢復過來!這是他有生之日首次看見四周的景物,因此他從池子回來時多麼歡欣雀躍!
那些認識他的鄰舍和其他人都大感詫異。他們問道:「這不是那從前坐著討飯的人嗎?」有人說:「是他。」又有人說:「不是,卻是像他。」然而,那人說:「是我。」
「你的眼睛是怎麼開的呢?」眾人都想知道。
「有一個人,名叫耶穌,他和泥抹我的眼睛,對我說:『你往西羅亞池子去洗。』我去一洗,就看見了。」
「那個人在哪裡?」他們問道。
「我不知道,」他回答說。
眾人於是將這個從前瞎眼的人帶到他們的宗教領袖法利賽人那裡,法利賽人照樣追問這人他的視力是怎樣恢復過來的。這人解釋說:「他把泥抹在我的眼睛上,我去一洗,就看見了。」
無疑,法利賽人理應為這個乞丐得以痊愈表示歡喜才對,可是他們非但沒有歡喜雀躍,反而指責耶穌。他們聲稱:「這個人不是從上帝來的。」他們何以這麼說呢?「因為他不守安息日。」然而,另一些法利賽人卻納罕說:「一個罪人怎能行這樣的神跡呢?」他們當中遂起了紛爭。
因此,他們問這人說:「他既然開了你的眼睛,你說他是怎樣的人呢?」
「是個先知,」他回答說。
法利賽人拒絕相信這件事。他們認為耶穌一定和這人串通去欺騙眾人。因此,為了解決爭端,他們便召了乞丐的父母來查問一番。約翰福音8:59;9:1-18。
-
-
法利賽人蓄意不信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
法利賽人蓄意不信
從前瞎眼的乞丐復明之後,他的父母被召到法利賽人面前。他們戰戰兢兢,因為他們知道法利賽人早已商議好,若有人表示相信耶穌,便會被逐出會堂。這會使當事人在社區裡與其餘的人隔絕,從而陷入極度的困境中,貧窮的家庭所受的打擊尤其大。因此,那人的父母很謹慎小心,步步為營。
法利賽人問道:「這是你們的兒子嗎?你們說他生來是瞎眼的,如今怎麼能看見了呢?」
那人的父母回答說:「他是我們的兒子,生來就瞎眼,這是我們知道的。至於他如今怎麼能看見,我們卻不知道;是誰開了他的眼睛,我們也不知道。」他們的兒子必然已經將事情的始末告訴他們,但他們卻謹慎地說:「他已經成了人,你們問他吧,他自己必能說。」
法利賽人於是再次將那人召來。這次他們向他聲稱他們已有確鑿的證據控告耶穌,想藉此迫他就範。他們命令他說:「你該將榮耀歸給上帝,我們知道這人是個罪人。」
那從前瞎眼的人並沒有否認他們的指控,只是評論說:「他是個罪人不是,我不知道。」但他補充說:「有一件事我知道,從前我是瞎眼的,如今能看見了。」
法利賽人想從他的證詞中找著把柄,於是再次問道:「他向你做什麼?是怎麼開了你的眼睛呢?」
那人埋怨說:「我方才告訴你們,你們不聽,為什麼又要聽呢?」他諷刺地問道:「莫非你們也要作他的門徒嗎?」
他的回答觸怒了法利賽人。他們指責他說:「你是他的門徒;我們是摩西的門徒。上帝對摩西說話是我們知道的;只是這個人,我們不知道他從哪裡來!」
卑微的乞丐對此表示詫異,他回答說:「他開了我的眼睛,你們竟不知道他從哪裡來,這真是奇怪!」他們應當從這件事獲得什麼結論呢?乞丐提出一個大家都公認的前提:「我們知道上帝不聽罪人,惟有敬奉上帝、遵行他旨意的,上帝才聽他。從創世以來,未曾聽見有人把生來是瞎子的眼睛開了。」因此結論應當是顯而易見的:「這人若不是從上帝來的,什麼也不能做。」
法利賽人對這麼明確中肯的邏輯啞口無言。可是,他們仍然不願面對事實,便對那人破口大罵說:「你全然生在罪孽中,還要教訓我們嗎?」於是他們將乞丐趕出去,看來是把他逐出會堂。
耶穌知道了法利賽人所行的事,便找著那人,對他說:「你信上帝的兒子嗎?」
從前瞎眼的乞丐答道:「主啊,誰是上帝的兒子,叫我信他呢?」
耶穌回答說:「你已經看見他,現在和你說話的就是他。」
那人立刻跪在耶穌跟前說:「主啊,我信!」
耶穌接著解釋說:「我為審判到這世上來,叫不能看見的,可以看見;能看見的,反瞎了眼。」
在場的法利賽人聽見這話,就問道:「難道我們也瞎了眼嗎?」倘若他們承認自己在心靈上瞎了眼,他們尚且可以有藉口反對耶穌。正如耶穌告訴他們:「你們若瞎了眼,就沒有罪了。」可是他們卻心地剛硬,堅決否認自己瞎了眼;他們覺得自己並不需要任何屬靈的啟迪。因此耶穌評論說:「如今你們說『我們能看見』,所以你們的罪還在。」約翰福音9:19-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