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經的第42本書——路加福音「聖經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
19.耶穌怎樣說明對鄰舍的真愛?
19 耶穌後來在猶太執行的服事職務(10:1-13:21)。耶穌另外派出70人去收「莊稼」。這些人成功地執行任務而充滿喜樂。耶穌傳道的時候,有一個人想證明自己公義,就問耶穌說:「誰是我的鄰舍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耶穌說了善心的撒馬利亞人的比方。有一個人被盜賊打得半死,躺在路旁。在路旁經過的祭司和利未人都對他視若無睹。一個受人鄙視的撒馬利亞人卻停下來,小心翼翼地料理他的傷口,把他抬到自己的牲口上,送到客店裡,並且花錢請人照顧他。不錯,「憐憫他的」那個人使自己成為別人的鄰舍。——10:2,29,37。
20.(甲)耶穌向馬大和馬利亞提出什麼教訓?(乙)他怎樣強調禱告?
20 在馬大家裡,耶穌婉轉地責備馬大過於為家務焦慮。他稱讚馬利亞揀選了上好的福分,坐下來聆聽他說話。耶穌把模範禱告傳授給門徒,教他們要恆切禱告,說:「要不住懇求,就必賜給你們;要不住尋找,你們就必尋見。」後來他驅逐鬼靈,並宣布「那些聽見上帝的話語而又遵守的人」是快樂的。吃飯的時候,耶穌在律法的問題上和法利賽人發生衝突。他宣布他們有禍了,因為他們拿走了「知識的鑰匙」。——11:9,28,52,《新世》。
21.耶穌怎樣警告人不可貪婪?他敦促門徒怎樣行?
21 耶穌再次和群眾一起的時候,有一個人向耶穌提出請求,說:「請你吩咐我的兄長和我分開家業。」耶穌回答時指出難題的核心,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然後他設了財主的比方:財主拆了倉房,另蓋更大的,但自己卻在當天晚上死去,留下財富給別人享用。耶穌一針見血地說:「凡為自己積財,在上帝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耶穌敦促門徒要先求上帝的王國,然後告訴他們說:「你們這小群,不要懼怕,因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耶穌在安息日治好一個病了18年的女人。這導致他和反對者進一步衝突,結果他們都啞口無言。——12:13,15,21,32。
-
-
聖經的第42本書——路加福音「聖經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
25.耶穌怎樣進入他的服事職務的最後階段?他提出什麼預言性的警告?
25 最後在耶路撒冷內外執行的公開服事職務(19:28-23:25)。耶穌騎著驢駒子進入耶路撒冷。大群門徒夾道向他歡呼致敬,把他稱為「奉主[耶和華]名來的王」。法利賽人要求耶穌責備門徒,耶穌卻答道:「若是他們閉口不說,這些石頭必要呼叫起來。」(19:38,40)耶穌說了他那論及耶路撒冷毀滅的著名預言,指出耶路撒冷會被尖銳的樁子困住,受人圍攻,她和她的兒女要被摔在地上,甚至連一塊石頭也不留在另一塊石頭上。耶穌在殿裡教導人民,宣告好消息,技巧地運用比方和論據去回答祭司長、文士、撒都該人的奸狡問題。耶穌有力地描述末期的重大標記,並且再次提及耶路撒冷會被紮營的軍隊所圍困。由於恐懼將要發生的事,人會嚇得發昏。但一有這些事發生,他的跟從者就要『挺身昂首,因為他們得救的日子近了』。他們務要保持警醒,以求能夠成功渡過注定要發生的事情。——21:28。
26.(甲)耶穌向門徒提出什麼約?他把這些約和什麼聯繫起來?(乙)耶穌在考驗之下怎樣獲得強化?他被捕時提出什麼責備?
26 在公元33年的尼散月14日,耶穌守了逾越節。之後,他向他的忠信使徒提出「新約」,並且把這約和象徵性的晚餐聯繫起來。耶穌吩咐門徒要舉行這晚餐,為的是紀念他。耶穌又對他們說:「正如我父和我立了約,我也和你們立約,去得一個王國。」(22:20,29,《新世》)就在當晚,耶穌在橄欖山上禱告的時候,「有一位天使從天上顯現,加添他的力量。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叛徒猶大帶領暴民前來逮捕耶穌時,氣氛變得極為緊張。門徒喊道:「主啊!我們拿刀砍可以不可以?」其中一個門徒實際把大祭司的奴隸的耳朵砍掉,但耶穌責備他們,並把傷者醫好。——22:43,44,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