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耶穌派70個門徒去傳道
    耶穌——道路、真理、生命
    • 70個宣揚王國的人當中的幾個人,很開心地跟耶穌講述他們的傳道工作

      第72章

      耶穌派70個門徒去傳道

      路加福音10:1-24

      • 耶穌選了70個人,派他們去傳道

      公元32年已經過了一大半,耶穌受浸差不多三年了。最近他和門徒在耶路撒冷過住棚節,現在他們可能還在那一帶。(路加福音10:38;約翰福音11:1)事實上,耶穌在執行傳道工作的最後六個月裡,大部分時間都在猶地亞及約旦河對岸的比利阿地區傳道。那裡的人也需要聽到好消息。

      公元30年逾越節過後,耶穌曾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在猶地亞傳道,之後他也經過撒馬利亞地區。大約在公元31年逾越節的時候,耶路撒冷的猶太人試圖殺死他。之後的一年半,耶穌主要在北方的加利利傳道教人,這期間有很多人成為他的門徒。耶穌在加利利也訓練使徒並派他們去傳道。他指示他們:「你們要邊走邊傳,說:『天上的王國近了。』」(馬太福音10:5-7)現在,他要在猶地亞安排一次傳道活動。

      耶穌選了70個門徒,派他們兩人一組去傳道。他們在猶地亞地區傳講上帝的王國,那裡「莊稼的確很多,工人實在太少」。(路加福音10:2)他們要比耶穌先到傳道地區,治好那裡的病人,並傳講耶穌宣告的信息。

      這些門徒的主要任務不是在會堂裡教導人,而是去人的家裡傳道。耶穌對門徒說:「你們進哪一家,都要先說:『願你一家平安。』如果那裡有喜愛平安的人,你們的平安就臨到他。」他們要傳講什麼信息呢?耶穌說,他們要告訴人「上帝的王國臨近你們了」。(路加福音10:5-9)

      耶穌給這70人的指示,跟他在大約一年前給十二使徒的類似。他提醒門徒,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接待他們。不過他們努力傳道,就可以幫助那些願意接受真理的人準備好內心。這樣,主耶穌不久之後來到這裡時,這些人就會熱切期待聆聽他的教導了。

      沒多久,這70人就回來了。他們開心地對耶穌說:「主啊,因為用你的名,連邪靈也順服我們了。」耶穌必定因門徒的話十分振奮,他說:「我看見撒但像閃電一樣從天上墜下來了。我賜給了你們權力,使你們能把蛇類和蠍子踏在腳下。」(路加福音10:17-19)

      耶穌把邪惡的事物比作蛇類和蠍子,他保證門徒一定能戰勝牠們,彷彿把牠們踏在腳下。耶穌的話也讓門徒確信,撒但一定會從天上墜下來。此外,耶穌還幫助門徒明白,從長遠來看什麼才真正重要。他說:「不要因邪靈順服你們而高興,卻要因你們的名字已經記錄在天上而高興。」(路加福音10:20)

      耶穌看見天父任用這些謙卑的僕人去成就非凡的事就非常喜樂,公開讚美上帝。耶穌轉過身來對門徒說:「誰看見你們現在看見的事,就有福了。我告訴你們,許多先知和君王,渴望看你們現在看見的事,卻沒有看見,渴望聽你們現在聽到的事,卻沒有聽到。」(路加福音10:23,24)

  • 愛人如己的撒馬利亞人
    耶穌——道路、真理、生命
    • 一個撒馬利亞人來到一個受傷的人身邊,在這之前有一個祭司和一個利未族人從路的另一邊繞了過去

      第73章

      愛人如己的撒馬利亞人

      路加福音10:25-37

      • 怎樣才能得到永遠的生命?

      • 一個撒馬利亞人真正做到了愛人如己

      耶穌還在耶路撒冷附近時,很多猶太人都來找他,有些人想向他學習,有些人卻別有用心。有一個精通摩西法典的人問耶穌:「老師,我該做什麼才可以得到永遠的生命呢?」(路加福音10:25)

      耶穌看出他不是真的想知道問題的答案。這個人可能是想讓耶穌說出激怒猶太人的話。耶穌知道這個人已經有自己的想法,就機巧地讓他把心裡的想法說出來。

      耶穌問:「法典上寫的是什麼?你讀過的,你怎麼理解呢?」這個精通上帝法典的人就按照法典來回答。他引用申命記6:5和利未記19:18,說:「你要『全心,全意,全力,用全部生命愛耶和華你的上帝』,也要『愛人如己』。」(路加福音10:26,27)他的回答對嗎?

      耶穌對他說:「你答得對。你繼續這樣做,就會得到生命。」這個人聽完並不滿意,還想要「證明自己是對的」,證明自己的觀點以及對待別人的方式都很正確。於是他問耶穌:「誰是我要愛的人呢?」(路加福音10:28,29)這個問題看似簡單,答案卻發人深省。

      猶太人認為他們要愛的人僅是指那些遵守猶太傳統的人,而利未記19:18看來也支持這個觀點。有些猶太人甚至認為,跟外族人來往就違反了猶太人的法律。(使徒行傳10:28)這個人因此覺得,只要善待猶太同胞就做得很好了。耶穌的一些門徒可能也有類似的觀點。有這種觀點的猶太人也許會對其他民族的人很不友善,因為他們不認為那些人是他們要愛的人。

      耶穌怎樣才能既糾正這個錯誤的觀點,同時又不冒犯這個人以及其他在場的猶太人呢?耶穌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途中遇劫。強盜剝去他的衣服,把他打個半死,扔下他就走了。」耶穌接著說:「剛巧有一個祭司經那條路下去,看見他,卻從另一邊繞了過去。同樣,有一個利未族人經過那裡,看見他,也從另一邊繞了過去。可是有一個撒馬利亞人途經那裡,一看見他,就十分可憐他。」(路加福音10:30-33)

      這個精通法典的人肯定知道,有很多祭司和在聖殿服務的利未族人住在耶利哥。他們每次從聖殿回家的時候,都必須走一條長約23公里的路。路上有強盜埋伏,十分危險。祭司和利未族人如果看見猶太同胞身處困境,不是應該出手相助嗎?在耶穌的故事裡,他們卻沒有這麼做。向那個遇劫的人伸出援手的反而是一個被猶太人看不起的撒馬利亞人。(約翰福音8:48)

      那個撒馬利亞人向受傷的猶太人提供了什麼幫助呢?耶穌接著說:「這個人走上前去,拿油和酒倒在他的傷口上,然後為他包紮,又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客店照料他。第二天,撒馬利亞人掏了兩銀元給客店老闆,說:『請照料他,還有什麼花費,我回來一定補給你。』」(路加福音10:34,35)

      耶穌是一位卓越的導師,他講完故事後就提出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這三個人,你認為誰才愛遇劫的那個人呢?」這個人也許不想直接說是撒馬利亞人,就說:「是憐憫他的那個人。」然後,耶穌清楚明確地對他說:「去吧,你也要照樣做。」(路加福音10:36,37)

      多麼有效的教導方式!這個人的問題是,誰是他要愛的人。如果耶穌直接告訴他,非猶太人也是他要愛的人,這個人和在場的其他猶太人會接受嗎?很可能不會。但他們聽完這個簡單的故事後,就自己找到答案了。真正愛人如己的人會按照聖經的吩咐,以行動顯出愛心和仁慈。

  • 待客之道與堅持禱告
    耶穌——道路、真理、生命
    • 耶穌勸告馬大時,馬利亞坐在耶穌腳前

      第74章

      待客之道與堅持禱告

      路加福音10:38-11:13

      • 耶穌到馬大和馬利亞家裡作客

      • 堅持不懈地禱告很重要

      橄欖山東面的山坡上有一個叫伯大尼的村莊,距離耶路撒冷大約3公里。(約翰福音11:18)耶穌到那裡後,就去了馬大和馬利亞兩姐妹的家,受到她們熱情的接待。這兩姐妹和她們的兄弟拉撒路都是耶穌的朋友。

      能夠在家裡招待彌賽亞,的確是一件很榮幸的事。馬大想好好款待耶穌,就開始準備豐盛的食物。馬大忙著做飯,馬利亞卻一直坐在耶穌腳前聽他講話。馬大就對耶穌說:「主啊,我妹妹撇下我,讓我一個人照顧所有事,你覺得沒關係嗎?請叫她來幫幫我吧。」(路加福音10:40)

      耶穌沒有批評馬利亞,而是提醒馬大不要過度擔心食物,說:「馬大,馬大,你為太多事憂慮不安了。其實需要的不多,甚至一樣就夠了。馬利亞選了最好的一份,誰也不能從她那裡奪去。」(路加福音10:41,42)像耶穌所說的,招待客人時不需要花大量時間準備很多道菜,一頓家常便飯就足夠了。

      當然,馬大的用意是好的,她想要表現慷慨好客的精神。可是她因為過度關心食物,就錯過了上帝兒子的寶貴教導!耶穌稱讚馬利亞作出了正確的選擇,因為這會為她帶來長久的益處。對我們來說,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提醒。

      在另一個場合,耶穌又教導了門徒重要的一課。一個門徒對他說:「主啊,求你教我們禱告,就像約翰教他的門徒禱告一樣。」(路加福音11:1)大約一年半前,耶穌在登山寶訓中已經教導過門徒如何禱告。(馬太福音6:9-13)也許這位門徒當時不在場,於是耶穌把其中的要點又複述了一遍。之後,耶穌講了一個比喻來強調禱告需要堅持不懈。

      「假如你有一個朋友,你半夜到他那裡去,對他說:『朋友,借給我三個餅吧。我有一個朋友剛從其他地方來到我這裡,我沒有什麼可以招待他。』那個人卻從屋裡回答說:『不要打擾我。門已經鎖上,我和孩子們也上了床,我不能起來給你什麼。』我告訴你們,就算那個人不會因為你是朋友而起來給你什麼,也會因你大膽堅持而起來,你需要什麼就給你什麼。」(路加福音11:5-8)

      耶穌並不是說,耶和華像比喻裡的朋友那樣,不想回應我們的懇求。他的意思是,那個不願意幫忙的朋友尚且會因為別人再三懇求而伸出援手,更何況仁愛的耶和華呢?他一定會回應忠心僕人的懇切祈求!耶穌接著說:「我對你們說,要不斷懇求,就會給你們;不斷尋找,就會找到;不斷敲門,就會給你們開門。因為懇求的,都會得到;尋找的,都會找到;敲門的,都會給他開門。」(路加福音11:9,10)

      然後,耶穌以人間的父親為例跟門徒推理:「你們當中做父親的,如果兒子求魚,哪一個會拿蛇當魚給他呢?如果兒子求蛋,哪一個會拿蠍子給他呢?你們雖然是罪人,尚且懂得送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不是更要把神聖力量賜給懇求他的人嗎?」(路加福音11:11-13)天父很想垂聽並回應我們的懇求,這讓我們多麼安心!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