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哈斯蒙家族對後世的影響
    守望台2001年 | 6月15日
    • 耶穌在地上的時候,猶太教已分裂成不同的派別,大家爭著擴張勢力。這就是聖經四福音所描述的景象,也是公元1世紀猶太歷史家約瑟夫斯所刻畫的情景。

      當時法利賽派和撒都該派很有權勢,能左右輿論,甚至煽動群眾不接納耶穌是彌賽亞。(馬太福音15:1,2;16:1;約翰福音11:47,48;12:42,43)他們雖然很有影響力,《希伯來語經卷》卻從沒有提過這兩群人。

      約瑟夫斯敘述公元前2世紀的歷史,首次提到撒都該派和法利賽派。當時猶太人很崇尚希臘的文化和哲學。由於塞琉西王朝的君主公然褻瀆耶路撒冷的聖殿,把聖殿奉獻給宙斯,希臘文化和猶太教之間的衝突因此白熱化。那時出現了一個精明強悍的猶太領袖,就是哈斯蒙家族的猶大·馬加比。他率領叛軍,從希臘人手中奪回聖殿。a

      馬加比家族在武裝起義中獲勝,新的教派隨即湧現。這些教派各有理念,彼此競爭,設法拉攏猶太人。

  • 哈斯蒙家族對後世的影響
    守望台2001年 | 6月15日
    • 法利賽派和撒都該派出現

      約瑟夫斯敘述海爾卡努斯的執政時期,首次指出法利賽派和撒都該派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約瑟夫斯曾經提過約拿單在位期間的法利賽派。)他並沒有交代法利賽派的起源。有些學者認為,他們是從哈西德派分化出來的。哈西德是個虔誠宗派,曾支持猶大·馬加比為信仰而戰。後來猶大對政治有野心,哈西德派就跟他分道揚鑣。

      有些人認為法利賽派的名稱跟「詮釋者」一詞有關,但普遍的看法是,這個名稱源自希伯來詞根「分離者」。法利賽派是平民出身的學者,不是什麼名門貴族。他們對虔誠有自己的看法。有關聖殿的律法規定祭司要符合聖潔的標準,他們卻把這些標準應用在日常事務上,認為這樣就能跟不潔的事分離。法利賽派發展出一套解釋經文的新方法,形成後世稱為口傳律法的觀念。在西門統治期間,法利賽派有些人受委任做元老會議的議員,影響力越來越大。元老會議就是後來的公議會。

      約瑟夫斯指出,海爾卡努斯起初是法利賽派的門生,十分支持這個派別。後來,法利賽派譴責海爾卡努斯不肯放棄大祭司的職位,雙方關係從此決裂。海爾卡努斯下令取締法利賽派的信仰,甚至支持他們的對頭撒都該派。

      撒都該派這個名稱,很可能跟大祭司撒督有關。從所羅門時代開始,撒督的子孫一直擔任祭司。但不是所有撒都該派都是出自撒督家系的。據約瑟夫斯說,撒都該派是有財有勢的貴族,但得不到民眾的支持。希夫曼教授評論說:「他們有些是祭司,有些則靠婚姻關係而成為大祭司家族的成員。看來,撒都該派的成員大多是這種出身。」由此可見,他們一直跟掌權者關係密切。在撒都該派看來,法利賽派正威脅著他們的世襲權威,因為法利賽派有越來越多成員擔任公職,而且這個派別主張人人都可以像祭司一樣聖潔。在海爾卡努斯執政後期,撒都該派又佔上風。

  • 哈斯蒙家族對後世的影響
    守望台2001年 | 6月15日
    • 哈斯蒙家族對後世的影響

      從猶大·馬加比到阿里斯托布魯斯二世,哈斯蒙時代的紛爭正是耶穌的日子宗教分裂的禍根。哈斯蒙家族起初熱心地事奉上帝,後來卻腐化墮落,濫用權力,牟取私利。他們身為祭司,本該教導人民遵守上帝的律法,把人民團結起來。可是,他們卻把人民捲進沒完沒了的政治鬥爭中。這樣的政治環境成了宗教分裂的溫床,不同的派別相繼湧現。哈斯蒙王朝已不復存在,但在希律和羅馬治下,撒都該派、法利賽派和其他派別繼續爭權。這就是當時猶太社會的普遍現象。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