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上帝和耶穌,聖經怎樣說?你應當相信三位一體嗎?
-
-
耶穌是獨立存在的受造物
耶穌在世時是個人,一個完人,是上帝把他的生命轉移到瑪利亞腹中的。(馬太福音1:18-25)但他的生命並非從地上開始。他親口說他是「從天而降」的。(約翰福音3:13)難怪後來他對門徒說:「要是你們看見人子[耶穌]升到他以前所在的地方,又會怎樣呢?」(約翰福音6:62)
這句話表明耶穌降世以前已經在天上。那時他是至高永活的三位一體神中的一位嗎?不。聖經明白地說耶穌降世為人以前是個受造的靈體,就像天使是上帝創造的靈體一樣。無論天使還是耶穌,在受造以前根本都不存在。
耶穌降世為人以前是「一切受造物的首生者」。(哥羅森書[歌羅西書]1:15,思高)他是「神創造之物的元始」。(啟示錄3:14,新約聖經恢復本)「元始」(ar·kheʹ[阿凱])一詞不可能指耶穌是上帝創造的萬物的「始創者」。約翰在他執筆的經卷裡曾用過希臘語「阿凱」的不同形式超過20次,全都指「開始的」「最先的」。不錯,耶穌是上帝最先創造的靈體。
請留意這些論及耶穌起源的經文與聖經箴言一書的比喻描述「智慧」的話何等相似:「在永恆主行化之起頭、他就造了我,做他從太初所作的頭一項。大山未曾奠下,小山未有之先,我已誕生;那時永恆主還沒有造大地和原野,也未曾造世界上塵土之頭一團。」(箴言8:12,22,25,26,呂譯)經文把「智慧」擬人化,比喻上帝創造的一個兒子。學者大多同意經文用了比喻的筆法來描寫降世為人以前的耶穌,那時耶穌還是個靈體。
「智慧」的化身、降世為人以前的耶穌說:「我在[上帝]身邊作工匠」。(箴言8:30,新譯)耶穌既是上帝身邊的工匠,因此歌羅西書1:16(現譯)描述他說:「藉著他,上帝創造了天地萬有」。
這位工匠是上帝的助手;通過他,至高的上帝創造了萬物。聖經綜述上帝創造的偉舉說:「然而我們只有一位上帝,就是父——萬物都本於他;……並有一位主,就是耶穌基督——萬物都是藉著他有的」。[楷體本書所排](哥林多前書8:6,和合)
無疑,以下的話是上帝對他身邊的工匠說的:「我們要照我們的形像……造人」。(創世記1:26)有些人說這裡所用的「我們」和「我們的」正好表明上帝是三位一體的神。可是,如果你說「我們要為自己做什麼什麼」,一般而言,聽者不會認為你在暗示自己是由幾位個體構成的。你的意思只是有起碼兩個人一起做事而已。同樣,上帝說「我們」和「我們的」時,他只是在講話中包括另一位而已,那就是他最先創造的靈體,他身邊的工匠,降世為人以前的耶穌。
上帝會受引誘嗎?
馬太福音4:1說耶穌「受魔鬼引誘」。撒但把「世上的萬國和萬國的榮耀」都指給耶穌看,對他說:「你暫且俯伏崇拜我,我就把這一切都給你。」(馬太福音4:8,9)撒但試圖誘使耶穌背叛上帝。
如果耶穌是上帝,他在忠貞方面所受的考驗會是怎麼一回事?上帝能背叛自己嗎?不能,天使和人倒能背叛上帝,有些也實際成了叛徒。只有一種情況,耶穌受引誘才說得通:耶穌根本不是上帝,而是一位獨立存在、有選擇自由的個體,可以像天使或人一樣選擇是否忠於上帝。
另一方面,認為上帝會犯罪、對自己不忠是無法想像的。上帝「所做的完美無瑕……他是信實的上帝……又正義又正直」。(申命記32:4)假若耶穌是上帝,他就不可能受引誘了。(雅各書1:13)
耶穌不是上帝,因此可以對上帝不忠。但耶穌始終對上帝忠貞不二,他斥責撒但說:「走開!因為經上記著說:『要崇拜耶和華你的上帝,單要敬奉他。』」(馬太福音4:10)
贖價怎樣才相稱?
三位一體教義也跟耶穌降世的主要原因相抵觸。聖經說:「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和人之間也只有一位居間人,就是成為人的基督耶穌。他捨了自己做對應的贖價,救贖所有人」。(提摩太前書2:5,6)
耶穌是個不折不扣的完人。他以自己的生命作為贖價,完全足以贖回亞當所失去的——一個完人在地上享有的生命。因此,使徒保羅能適切地把耶穌稱為「末後的亞當」,並且在前些時說:「在亞當裡,現在所有人都要死去;在基督裡,將來所有人也都要活過來。」(哥林多前書15:22,45)完美的人耶穌所享有的生命,恰恰是公正的上帝所要求的「對應的贖價」,不多也不少。即使從人的角度來看,公正的一個基本原則是:受害人損失多少,就該賠償多少。
如果耶穌是三位一體中的一位,贖價就會遠遠超出上帝律法的要求了。(出埃及記21:23-25;利未記24:19-21)在伊甸園犯罪的是亞當,一個完人,而不是上帝。因此,贖價要合乎上帝公正的原則,就必須獻上一個完人,「末後的亞當」,不多也不少。因此,當上帝差耶穌降世獻上贖價時,他要讓耶穌成為一個「比天使低微」的完人,而不是一個化作人形的神明,或半神半人的生物,這樣才算得上公正。(希伯來書2:9;參看詩篇8:5,6)假若至高的上帝是由父、子、聖靈構成的,子又怎能比天使低微呢?
從什麼方面來說是「獨生子」?
聖經把耶穌稱為上帝的「獨生子」。(約翰福音1:14;3:16,18;約翰一書4:9)相信三位一體論的人說,既然上帝是永活的,上帝的兒子也是永活的。但一個人怎可能又是兒子,又跟生父的年紀一樣大呢?
相信三位一體論的人聲稱,聖經說耶穌是「獨生」的,當中「生」的意思有別於詞典所下的定義:「產生」(《現代漢語詞典》)。他們說在耶穌的事例上,「生」指「非產生的關係」,一種不牽涉到子由父所產生的獨特關係。(《瓦恩新舊約語詞詮釋詞典》)你覺得這樣說合理嗎?父親可以不生兒子,就有兒子嗎?
再說,為什麼聖經要用這個指「獨生」的希臘語詞(瓦恩承認這點而沒有解釋)來形容以撒和亞伯拉罕的關係呢?希伯來書11:17把以撒稱為亞伯拉罕的「獨生子」。說以撒是獨生子,無疑是取「獨生」的慣常意思,這表明他在年歲和地位上都不是跟父親相等的。
斯特朗編的《聖經詞語詳盡索引》說,用於耶穌和以撒而指「獨生」的希臘語詞是「莫諾格內斯」(mo·no·ge·nesʹ)。這個詞由意思是「惟一」的「莫諾」(moʹnos)和意思是「生出」「產生」的希臘語詞根「吉諾邁」(giʹno·mai)構成。因此,詞典給「莫諾格內斯」下的定義是:「惟一生下的,獨生的,即獨生子女」。(《新約希英詞典》,E.魯濱遜編)
格哈德·基特爾編的《新約神學詞典》說:「[莫諾格內斯]指『惟一的孩子』,即無兄弟無姐妹。」這部詞典也說,在約翰福音1:18,3:16,18和約翰一書4:9,聖經「並非只是把耶穌與上帝的關係比作獨子與父親的關係。耶穌實際是天父的獨生子」。
因此,上帝的獨生子耶穌的生命是有開始的。他是由至高的上帝所生的,上帝可適當地稱為他的父親,就像亞伯拉罕生了以撒,所以是以撒的父親一樣。(希伯來書11:17)當聖經說上帝是耶穌的「父親」時,意思很明確:他們是兩個獨立存在的個體,具有父子關係。上帝是前輩,耶穌無論在年歲、地位、力量和知識方面,都是後輩。
人只要想想耶穌不是上帝在天上創造的惟一靈體兒子,就會看出聖經用「獨生子」來指耶穌是再適當不過的。天使,其他無數的受造靈體,也是「上帝的眾子」,就像亞當是上帝的兒子一樣。他們的生命都來自生命的源頭——耶和華上帝。(約伯記38:7;詩篇36:9;路加福音3:38)不過,天使也好,亞當也好,都是藉著「獨生子」,即惟一由上帝直接產生的兒子,創造出來的。(歌羅西書1:15-17)
耶穌被視為上帝嗎?
聖經常常把耶穌稱為上帝的兒子,在公元1世紀耶穌從沒有被人視為子上帝或天主子。連「信有獨一的上帝」的邪靈也從靈界的所見所聞知道耶穌不是上帝。他們把耶穌正確地稱為「上帝的兒子」,是獨立存在的。(雅各書2:19;馬太福音8:29)耶穌死時,站在他身邊、信奉異教的羅馬士兵看見所發生的事,就肯定了耶穌門徒所說的話。士兵沒有說耶穌是上帝,倒承認「這真是上帝的兒子」。(馬太福音27:54)
「上帝的兒子」這個詞組表明耶穌不是三位一體神的一位,而是獨立存在的受造物。身為上帝的兒子,耶穌不可能是上帝,因為約翰福音1:18(和合)說:「從來沒有人看見上帝」。
耶穌的門徒視他為上帝和人之間的「一位中間人」,而不是上帝。(提摩太前書2:5,現譯)「中間人」的定義就是為雙方調解糾紛並做見證的人,如果耶穌是上帝,他就是其中一方,這樣他又怎能充當中間人呢?說他是中間人是名不副實的。
聖經全書毫不含糊地闡明了上帝和耶穌的關係。惟獨耶和華上帝才是至高的主宰。他親手創造了降世為人以前的耶穌。所以,耶穌是有開始的,他的力量永遠比不上耶和華,他存在的時間也永遠不及耶和華。
-
-
上帝的地位始終高於耶穌嗎?你應當相信三位一體嗎?
-
-
上帝的地位始終高於耶穌嗎?
耶穌從沒有說自己是上帝。他的一切自述都表明,他從不認為自己有什麼可跟上帝相比,哪怕是力量、知識,還是存在的時間。
任何時候,無論在天上還是在地上,耶穌的言行都反映出他臣服上帝。上帝的地位始終都高於他所創造的耶穌。
耶穌與上帝不是一體的
耶穌屢次表明自己是有別於上帝的,說他也有一位上帝,既是他所崇拜的,也是他的「父親」。耶穌在禱告裡稱上帝,他的父親,為「你這獨一的真神」。(約翰福音17:3)他對末大拉人馬利亞說:「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上帝,也是你們的上帝。」(約翰福音20:17,和合)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後書1:3表明耶穌有別於上帝說:「願稱頌歸於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上帝。」既然耶穌有天父為他的上帝,他自己就不可能是上帝了。
使徒保羅明白地說耶穌和上帝並不是一體的:「我們只有一位上帝,就是父……並有一位主,就是耶穌基督」。(哥林多前書8:6,和合)保羅也曾說,他當著「上帝和基督耶穌以及蒙揀選的天使面前」叮囑提摩太。(提摩太前書5:21,新譯)正如耶穌和天使在天上是各自存在的,照樣耶穌和上帝在天上也是各自存在的。
約翰福音8:17,18也值得留意。經文記載耶穌說:「你們自己的律法上也記著說:『兩個人的見證是真的。』我為自己作見證,差我來的父親也為我作見證。」耶穌的話表明他和天父,至高的上帝,必定是兩個獨立存在的個體,不然的話,他們又怎能充當兩個見證人呢?
另一次,耶穌表明自己跟上帝是各自存在的,說:「你為什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上帝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馬可福音10:18,和合)耶穌說沒有誰像上帝一樣是良善的,他自己也不例外。耶穌的良善不如上帝,這表明他跟上帝不是一體的。
上帝手下順服的僕人
耶穌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兒子憑著自己不能做什麼;他看見父親做什麼,才做什麼。」(約翰福音5:19,現譯)「我從天而降,不是要實行自己的意思,而是要遵行那位差我來者的旨意。」(約翰福音6:38)「我所教的,不是我自己的道理,而是出於那位差我來的。」(約翰福音7:16)差派的不是比奉差的地位更高嗎?
耶穌的葡萄園比喻表明他是受上帝差派的。在比喻裡,他把上帝,他的父親,比作葡萄園的主人。園主到國外去,把葡萄園留下給農戶(指猶太宗教領袖)料理。後來,園主派一個奴隸去收取園子的一些果實,但農戶竟把奴隸毒打了一頓,然後打發他空手回去。園主又差另一個奴隸去,後來又差第三個去,兩個都同樣被打傷。最後園主說:「我要差我所愛的兒子[耶穌]去,他們準會尊敬他。」但邪惡的農戶說:「『這個是繼承人。我們殺了他,他繼承的產業就歸我們了。』於是農戶把他推出葡萄園外殺了。」(路加福音20:9-16)在上述的比喻裡,耶穌把自己比作受上帝差遣去執行上帝旨意的人,就像一個順服的兒子樂於受父親差遣一樣。
耶穌的門徒向上帝禱告時,提到上帝「所膏的聖僕」耶穌,並求上帝藉著「聖僕耶穌的名」,大行神跡奇事。(使徒行傳4:23,24,27,30,和合)由此可見,門徒自始至終都把耶穌視為上帝手下順服的僕人,地位低於上帝。
上帝任何時候都高於耶穌
耶穌開始傳道以前,在水裡受浸上來之際,上帝從天上發出聲音說:「這是我的兒子,是我所愛的,是我所悅納的。」(馬太福音3:16,17)當時上帝是說,他和兒子是一體的,他悅納自己,他差遣自己嗎?不,當時創造萬物的上帝其實是說,作為父親,他悅納他的兒子耶穌,因為這個作為後輩的兒子樂意執行他的工作。
耶穌表明天父的地位高於他,說:「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膏立了我,叫我向窮人宣揚好消息」。(路加福音4:18)「膏立」指授權或委派一個本來沒有權柄的人去執行任務。由此可見,上帝的地位顯然高於耶穌,因為他膏立了耶穌,賜給他以往沒有的權柄。
有一次,兩個門徒的母親求耶穌讓她兒子在他的王國裡,一個坐在他右邊,一個坐在他左邊。耶穌的回答表明父的地位比他高。他說:「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賜的,乃是我父為誰預備的,就賜給誰。」(馬太福音20:23,和合)如果耶穌是至高的上帝,他就有權決定誰坐在他的左右了。耶穌無法把這些座位賜給門徒,因為耶穌不是上帝,而只有上帝才有權決定誰坐在耶穌的左右。
耶穌的禱告也有力地表明他的地位低於上帝。耶穌死前不久禱告說:「父親啊,如果你願意,求你為我撤去這個杯。可是不要照我的意思做,只要照你的意思行。」(路加福音22:42)當時耶穌向誰禱告呢?向自己的某一部分禱告嗎?不,他是向另一位獨立存在的個體——他的父親和上帝——禱告。他父親的意思不但可以跟他的意思有出入,而且更加重要;只有父才能把「這個杯」撤去。
後來,耶穌奄奄一息時,呼喊說:「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馬可福音15:34,和合)當時耶穌向誰呼喊呢?向自己或自己的某一部分呼喊嗎?耶穌既呼喊「我的上帝」,肯定他沒有認為自己是上帝。如果耶穌是上帝,那麼離棄他的是誰呢?是他自己嗎?這是說不通的。耶穌跟著說:「父親啊,我把我的生命託付在你手裡。」(路加福音23:46)如果耶穌是上帝,那麼他為何要把自己的生命託付給天父呢?
耶穌死後,在墳墓裡躺了三天。如果他是上帝,哈巴谷書1:12(呂譯)就不對了,經文說:「我的上帝、我的聖者阿,你是不死的。」可是,聖經說耶穌確曾死去,在墳墓裡毫無知覺。此外,誰叫耶穌復活呢?如果他真的死了,就不可能叫自己復活了。另一方面,如果他其實沒有死去,只是假裝而已,他就無法付出贖價去抵消亞當的罪了。然而,耶穌確實藉著他的死付出了全部贖價,而後來「把死的痛苦解除,使[耶穌]復活」的是上帝。(使徒行傳2:24,新譯)至高的上帝使他手下的僕人耶穌復生。
耶穌能施行奇跡,比如使死人復活,這表示他就是上帝嗎?試想想,眾使徒和先知以利亞、以利沙都能施行奇跡,卻沒有因此成為超人的神明。為了表明眾先知、耶穌和眾使徒是上帝所差派的,上帝讓他們能施行奇跡。儘管這樣,他們誰也沒有因此成為上帝的一部分。
耶穌絕非無所不知
耶穌預言現行制度的末日說:「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有父知道。」(馬可福音13:32,和合)如果耶穌是三位一體中的子上帝,與父同等,那麼父知道的,他也必知道。但那日子耶穌著實不知道,因為他不是上帝。
類似的是,希伯來書5:8(和合)說耶穌「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你能想像上帝要學什麼嗎?不可能,耶穌卻要學,因為他不像上帝那樣無所不知。他須要學上帝從不須要學的一件事——順從。上帝永遠都不必順從誰。
耶穌復活回到天上跟上帝在一起以後,上帝知道的,基督也不一定知道。請留意聖經最後一卷書的頭一句話:「耶穌基督的啟示,是天主賜給他」。(默示錄[啟示錄]1:1,思高)假若耶穌是三位一體中的一位,他需要三位一體中的另一位把啟示賜給他嗎?按理來說,天主知道的,耶穌也該知道。但他不知道,因為他不是天主。
耶穌的地位始終低於上帝
在降世為人以前,以及在地上時,耶穌的地位都低於上帝。復活後,他的地位仍舊低於上帝。
論到復活後的耶穌,彼得等人對猶太公議會說:「上帝把[耶穌]高舉在自己的右邊」。(使徒行傳5:31,新譯)保羅說:「上帝把[耶穌]提升到更高的地位」。(腓立比書2:9)如果耶穌是上帝,他又怎能被高舉,被提升到更高的地位呢?他早該享有三位一體中的一位的崇高地位。假若耶穌在被高舉以前已經與上帝同等,把他提升到更高的地位,就會使他高於上帝了。
保羅也說基督「進到天上,替我們站在上帝面前」。(希伯來書9:24,現譯)你站在某人面前,又怎可能是某人呢?你和某人必然是有所區別、獨立存在,而不可能是同一個人。
同樣,殉道的司提反被人用石頭打死之前,「向天凝視,看見上帝的榮耀,又看見耶穌站在上帝的右邊」。(使徒行傳7:55)顯然,司提反看見的是兩位獨立存在的個體。他既看不見聖靈,也看不見一個三位一體的神。
啟示錄4:8至5:7記載上帝坐在天上的寶座上,耶穌卻站著。耶穌要走到上帝跟前,從上帝的右手取過書卷來。這表明耶穌在天上不是上帝,也不是跟上帝合為一體的。
與上述一致的是,英國曼徹斯特的《約翰·賴蘭茲圖書館通報》說:「耶穌復活返回天上以後,聖經透露他仍舊是個獨一無二的個體,跟上帝各自存在,就像他在地上生活時跟上帝各自存在一樣。他站在上帝的身邊,跟上帝對比,是上帝天庭中的另一位個體,就如天使一樣。當然,身為上帝的兒子,耶穌是有別於天使的,地位也遠遠高於天使。」(參看腓立比書2:11)
這份通報也說:「可是,聖經有關耶穌在天上的生活和職責的記載,既沒有明示,又沒有暗示他的地位與上帝同等,也沒有說耶穌是上帝。相反,《新約》描述耶穌在天上的地位和工作時,表明他是跟上帝各自存在的,地位也低於上帝。」
耶穌在天上會永永遠遠有別於上帝,臣服上帝。聖經指出這件事實說:「再後,末期到了,那時基督……就把國交與父上帝。……那時子也要自己服那叫萬物服他的,叫上帝在萬物之上,為萬物之主。」(哥林多前書15:24,28,和合)
耶穌從沒有說自己是上帝
聖經的主張十分明確:至高的上帝耶和華不但和耶穌各自存在,而且任何時候都比耶穌大;耶穌始終都有別於上帝,地位也低於上帝,是上帝手下謙遜的僕人。所以,聖經明白地說「上帝是基督的頭」,就像「基督是男人的頭」。(哥林多前書11:3)耶穌自己也說:「父是比我大的。」(約翰福音14:28,和合)
事實是,耶穌不是上帝,也從沒有說自己是上帝。有越來越多學者承認這點。《約翰·賴蘭茲圖書館通報》說:「我們必須面對事實,隨著過去三四十年對《新約》所作的研究,有越來越多赫赫有名的《新約》學者得出以下結論:耶穌……肯定沒有認為自己是上帝。」
上述通報也提到公元1世紀的基督徒說:「因此,當他們用主、基督、人子、上帝的兒子等頭銜來稱呼耶穌時,他們不是說耶穌是上帝,而是說他執行了上帝的工作。」
所以,有些宗教學者承認,以耶穌為上帝的主張跟聖經全書的證言背道而馳。聖經從頭到尾都表明,上帝是比耶穌大的,耶穌是上帝手下的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