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贖價
    洞悉聖經(下冊)
    • 「贖價」的基本概念是用某種代價去遮蓋 或抵償(比如賠償損失或符合公正的原則),「救贖」的重點則在於付出贖價後讓人獲得釋放。毫無疑問,耶穌基督所流出的血是有史以來意義最重大的贖價,能讓亞當的後代得救,擺脫罪和死的奴役。

      無論是希伯來語還是希臘語,譯做「贖價」和「救贖」的詞語都有類似的含義,指為了贖回或救贖而付出的代價或貴重之物,而且都包含交換、對等、對應、替代的概念。總而言之,就是以一物換一物,為的是符合公正的原則,取得平衡對等的效果。(見和好)

      作為遮蓋或抵償的代價 希伯來語名詞koʹpher(科費)取自動詞ka·pharʹ(卡法),基本的意思是「遮蓋」,比如曾用來描述挪亞在方舟內外「塗上」焦油。(創6:14)「卡法」則幾乎只用來指贖罪或把罪遮蓋起來,以求能符合公正的原則。名詞「科費」則指贖價本身,即為贖罪而付出的代價。(詩65:3;78:38;79:8,9)一件東西要能遮蓋另一件東西,兩者就必須相同或相等,可以是形狀大小相同(比如遮蓋約櫃的「櫃蓋[kap·poʹreth卡波雷特]」;出25:17-22),也可以是價值相等(比如付出代價去抵償為自己造成的損失)。

      為了滿足公正的要求,並為了讓以色列人跟他和好,耶和華在律法之約中定下種種關於獻祭贖罪的安排。需要贖罪的包括祭司和利未人(出29:33-37;利16:6,11);個別的人和整個以色列國(利1:4;4:20,26,31,35);連祭壇和聖幕也要行贖罪禮,因為接觸這些聖物的都是有罪的人。(利16:16-20)這些安排的意思是用祭牲的性命來抵償罪人的性命,用祭牲在上帝的祭壇上流出的血,在有限的程度上贖罪。(利17:11;另見來9:13,14;10:1-4)因此,「贖罪日[yohm hak·kip·pu·rimʹ永·哈基普林]」也大可以稱為「付出各種贖價的日子」。(利23:26-28)以色列人要得蒙正義的上帝悅納,他們的崇拜要得蒙上帝認可,就必須按規定獻祭。

      律法中關於牛撞死人的條例,正好說明贖價是個怎樣的概念。根據摩西律法,牛主要是明知自己的牛好鬥好撞,卻不好好看管,結果鬧出人命,那麼牛主就要處死,用自己的命去抵償受害人的命。不過,審判官若考慮到牛主並非故意或親手殺人,也可以酌情定下「贖價[『科費』]」,要牛主全數交付。這樣,牛主交付的贖金就替代了他的性命,好抵償受害人所失去的性命。(出21:28-32;另見申19:21)可是,誰要是故意殺人,則任何贖價都不能替他抵罪,他只能用自己的性命做抵償。(民35:31-33)也許由於人口普查所數點的是人(或生命),因此在普查期間,凡年滿二十歲的男丁都要把贖價(「科費」)獻給耶和華,為自己的生命贖罪。無論貧富,贖價一律定為五克半銀子(半舍客勒,1.1美元)。(出30:11-16)

      另外,不公正的事既觸怒上帝也觸怒人,所以贖價的另一個作用是平息怒氣。(參看耶18:23;在創32:20裡「卡法」譯做「平息……怒氣」)做丈夫的知道妻子跟人通姦,就「什麼贖價[『科費』]」都不能平息他對姦夫的怒氣了。(箴6:35)「科費」也指賄款,形容本應 主持公道的人收受「賄賂」,眼睛彷彿被遮蓋,結果對過犯視而不見。(撒上12:3;摩5:12)

      救贖或釋放 希伯來語動詞pa·dhahʹ(帕達)的意思是「救贖」,相關名詞pidh·yohnʹ(皮德永)指救贖的代價。(出21:30)顯然,這兩個詞的重點都在於付出贖價後使人獲得釋放,跟「卡法」不一樣。「卡法」的重點在於贖價本身的素質 或內涵,以及在滿足公正的要求方面所發揮的功效。

  • 贖價
    洞悉聖經(下冊)
    • 耶穌基督為人獻出贖價 根據上文所述,讀者可以更清楚了解上帝藉著他的兒子耶穌基督,為人類付出贖價究竟是怎麼回事。人類之所以需要贖價,是因為人類的始祖在伊甸園反叛上帝。亞當為了滿足自私的慾望——但求跟妻子在一起,就不顧一切,竟選擇行惡,把自己賣了給罪,結果在上帝面前跟妻子一同被判死刑。就這樣,亞當把自己和後代全賣了給罪,也賣了給死亡,因為按照上帝的公正標準,罪的代價就是死亡。(羅5:12-19;另見羅7:14-25)亞當本來擁有完美的生命,卻因為犯罪使自己和後代都失去了這份寶貴的財產。

      摩西律法是「將來美好安排的影子」,讓人可以用祭牲來贖罪。不過,這些都不過是象徵而已,因為獻作祭牲的動物都低於人,正如保羅說,「公牛和山羊的血絕不能[實際]把罪除去」。(來10:1-4)有象徵意義的祭牲都必須沒有缺陷,毫無瑕疵。(利22:21)同樣,這些祭牲所預表的贖價祭物,就是能實際除罪的那個人,也必須是完美無罪、無瑕無疵的。他必須是一個完美的人,跟起初完美的亞當完全對等,這樣他才能付出對應的贖價,救贖亞當的後代擺脫罪的奴役,清還亞當使他後代欠下的那筆債。(參看羅7:14;詩51:5)惟有付出這樣的贖價,他才能滿足上帝的公正要求,符合「以命償命」的原則。(出21:23-25;申19:21)

      上帝對公正的要求十分嚴格,人類自己根本不可能找到救贖者。(詩49:6-9)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