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傳道員帶動普世的擴展耶和華見證人——上帝王國的宣揚者
-
-
埃德娜·沃特福爾奉派到祕魯服務,她首次嘗試用西班牙語向人作見證時,所獲得的經驗令她頗難忘記。她遇到一位年長的女士,於是結結巴巴地將背熟的介紹詞說出來,並且緊張得冷汗直流。她介紹了書刊之後,便約定時間與對方研究聖經。然後這位女士以流利的英語說:「很好,我會跟你研讀聖經。我們會用西班牙文研讀,好幫助你學會西班牙文。」埃德娜大吃一驚,她回答說:「原來你是懂英語的?你竟然讓我這麼吃力用西班牙話向你傳道?」對方回答說:「這對你是有好處的。」的確有好處!埃德娜不久便體會到,實際講一種語言乃是學習這種語言的重要步驟。
-
-
海外傳道員帶動普世的擴展耶和華見證人——上帝王國的宣揚者
-
-
學會當地語言是贏得居民信任的一項重要因素。在有些地方,居民對外國人懷有若干程度的懷疑。休和卡蘿爾·考密坎在獨身時和婚後曾在非洲五個國家服務。他們深深意識到非洲人和歐洲人時常彼此互不信任。但他們說:「說當地語言能夠很快消除這種感覺。再者,有些不願聽自己的同胞傳講好消息的人,卻很樂於聽我們傳道,接受書刊和研讀,因為我們作出努力,用他們的語言對他們說話。」為了這樣行,考密坎弟兄除了英語之外還學會說五種語言,考密坎姊妹則學會說六種語言。
當然,在學習新語言的時候可能遭遇難題。在波多黎各,一位弟兄向住戶表示,他希望把一張錄有聖經信息的唱片播放給住戶聽。對方回答說,「科莫諾!」弟兄便把唱機闔起來,到下一戶去。在他聽來,住戶對他說「不」;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他發覺原來住戶所說的話的意思是「好吧!」在另一方面,有時住戶對海外傳道員說他不感興趣,但海外傳道員卻不明白他的話而繼續說下去。有些富於同情心的住戶結果因此而得益。
有時這也造成詼諧的情況。萊斯利·弗蘭克斯在新加坡工作時留意到,他必須小心不要把頭(凱帕拉)說成椰子(凱拉帕),把頭髮(蘭比特)說成草(朗皮特)。薩摩亞的一位海外傳道員由於發音錯誤,對一位土著說,「你的鬍子怎樣?」(那位土著並沒有鬍子)其實他只想禮貌地問候對方的妻子。在厄瓜多爾,公共汽車的司機突然開車,以致當時在車裡站著的素拉·霍夫曼站得不穩,一歪身坐在一個男子的膝上。她感到很難為情,便急忙道歉,但當時她所說的話是「康絮佩米索」(意思是,請准許我)。那男子和氣地說,「女士,儘管自便好了。」車上的其他乘客都禁不住捧腹大笑。
可是,由於海外傳道員繼續努力,他們在傳道工作上獲得良好的成果。在1950年抵達日本的洛伊絲·戴爾回憶諾爾弟兄向她提出的勸告:「盡力而為好了。即使你犯錯誤,也要繼續努力!」她遵囑而行,其他許多海外傳道員也一樣。在接著的42年,奉派到日本服務的海外傳道員見到當地王國宣揚者的數目從寥寥無幾的一小撮人增至超過17萬人,而且還在繼續增長。由於他們仰賴耶和華去指引他們,並且甘願繼續努力,他們獲得了多麼豐盛的獎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