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律法,法律
    洞悉聖經(上冊)
    • 司法制度

      (與訴訟有關的法規彰顯耶和華的公正和慈悲。審判官有酌情向人表現慈悲的一定自由。訴訟的法規保護以色列免受玷污腐化,同時也保障每個以色列人的權益)

      審判官

      祭司、君王,以及一些男子被立為審判官(出18:25,26;申16:18;17:8,9;王上3:6,9-12;代下19:5)

      人在審判官面前就如站在耶和華面前(申1:17;19:16,17)

      聽訟

      簡單的案件,由一般的審判官裁斷(出18:21,22;申25:1,2;代下19:8-10)

      難斷的案件,由更大的審判官裁斷(出18:25,26;王上3:16,28)

      特殊和複雜的案件,由祭司裁斷:

      關於心生嫉妒或妻子不忠(民5:12-15)

      人被指控犯了悖逆的罪(申19:16,17)

      難斷的訴訟、血案、暴行、爭執等(申17:8,9;21:5)

      有人遇害,倒在田野裡,卻不知道是誰殺的(申21:1-9)

      見證人

      起碼要憑兩個見證人作證,才能定人的罪(申17:6;19:15;另見約8:17;提前5:19)

      為了避免人作假見證、妄作見證,或者魯莽作證,見證人要先下手把判了罪的人處死(申17:7)

      作假見證

      不可作假見證(出20:16;23:1;申5:20)

      作假見證誣告人的,必受他誣害的人所要受的刑罰(申19:16-19)

      賄賂,偏心

      不可受賄(出23:8;申27:25)

      不可顛倒是非,背離公正(出23:1,2,6,7;利19:15,35;申16:19)

      只有遇到難斷的,或要等候耶和華決斷的案件,才可把人拘留起來(利24:11-16,23;民15:32-36)

      懲罰

      杖打——以四十下為限,免得人過度受辱(申25:1-3;另見林後11:24)

      被人用石頭打死——之後屍體或被掛在木柱上受咒詛(申13:10;21:22,23)

      以牙還牙——依照受害人所受的傷害懲處犯案的人(利24:19,20)

      賠償損失:假如有人牧放的牲畜毀壞了別人的財物(出22:5;21:35,36);假如有人點火,火勢蔓延,燒著了別人的財物(出22:6);假如有人殺害了別人的家畜(利24:18,21;出21:33,34);假如有人無意中取了「聖物」,例如奉獻的十分之一或祭牲(利5:15,16);假如有人在託管代存的事上瞞騙同胞,暗中搶掠,或隱瞞拾得失物,或發假誓說自己沒有犯這等罪(利6:2-7;民5:6-8)

      庇護城

      誤殺人的,可以逃到附近的一座庇護城(民35:12-15;申19:4,5;書20:2-4)

      審訊會在兇案發生的地點進行

      無意中誤殺了人的,要住在庇護城裡,直到當時的大祭司去世為止(民35:22-25;書20:5,6)

      故意殺人的,必須處死(民35:30,31)

  • 律法,法律
    洞悉聖經(上冊)
    • 上帝的律法包含不少原則和指導性的律例。審判官有一定的自主權去調查違法者的犯罪動機,考慮他們的態度及犯錯時的環境和情況。蓄意犯罪,態度不敬,或不肯悔改的人都要擔當自己的罪過。(民15:30,31)在其他情況下,也許懲罰會較輕,例如故意殺人的,必被處死,但誤殺人的,卻會蒙慈悲。(民35:15,16)人若有牛好鬥好撞,以致撞死了人,牛主也要被處死;但審判官或者可以定一個贖價。(出21:29-32)根據出埃及記22:7和利未記6:1-7,蓄意偷竊跟犯錯後承認罪過是兩回事,兩者的懲罰也不相同。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