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要聽「好牧人」的聲音
    守望台2021年(研讀版) | 12月
    • 研究班課文 50

      要聽「好牧人」的聲音

      牠們會聽我的聲音。——約翰福音10:16

      唱詩第3首 我的依靠、希望和力量

      課文摘要a

      1.為什麼耶穌把門徒比作綿羊?

      耶穌把自己跟門徒的關係比作牧人跟綿羊的關係。(約翰福音10:14)這個比喻很恰當,因為綿羊認得牧人,也會聽他的指令。有個人在旅行時見過這一幕,他說:「我們想給羊拍照,所以叫牠們過來。但牠們不認得我們的聲音,根本不理我們。後來,一個放羊的小男孩來了,他只叫了一聲,綿羊就跟著他走了。」

      2-3.(甲)耶穌的門徒怎麼做就是聽他的聲音?(乙)本篇和下篇課文會談談什麼?

      2 這個經歷讓我們想起耶穌說過的一句話。關於他的綿羊,也就是他的門徒,他說:「牠們會聽我的聲音。」(約翰福音10:16)但耶穌現在在天上,我們怎麼聽他的聲音呢?就是要聽從他的教導,並且在生活中實踐出來。(馬太福音7:24,25)

      3 本篇和下篇課文會談談耶穌教我們的一些道理。耶穌說有些事是我們不該再做的,另一些事是我們應該做的。本篇課文會先談談好牧人耶穌吩咐我們不要再做的兩件事。

      「不要再憂慮不安」

      4.根據路加福音12:29,我們可能為了什麼事憂慮不安?

      4 請讀路加福音12:29。耶穌勸勉門徒不要再為生活的需要「憂慮不安」。我們知道耶穌的勸告一定是對我們最好的,也很想照著去做,但有時又覺得這樣做很困難。為什麼呢? 

      5.為什麼有些人會為物質憂慮?

      5 我們可能會為衣食住行感到憂慮。因為有些地方經濟情況很不好,人們很難賺到足夠的錢來養家糊口。另一種情況是,家裡負責賺錢養家的人去世了,導致一家人失去經濟來源。此外,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也導致很多人失業。(傳道書9:11)如果我們遇到以上情況或者其他類似的困難,該怎麼繼續聽從耶穌的勸告,不再為物質憂慮呢?

      一個弟兄漸漸沉入海裡。圖1:這個弟兄失業了,在公司收拾他的東西。圖2:他帶著孩子一起購物,但沒有足夠的錢給孩子買東西。圖3:他和家人不得不搬家。

      不要讓自己被生活的憂慮淹沒,要加強對耶和華的信心(見第6-8段)b

      6.使徒彼得有過什麼經歷?

      6 有一次,彼得和其他使徒在加利利海上遇到了一場暴風。突然,他們看見耶穌在海上行走。彼得說:「主啊,如果是你,就吩咐我從水上走到你那裡去吧。」耶穌對他說:「來吧!」彼得「就下船,在水上行走,向著耶穌走去」。但後來彼得看著暴風害怕起來,就往下沉。他喊叫說:「主啊,救我!」耶穌就伸手拉住他。我們從中學到什麼呢?彼得一直注視耶穌的時候,就能在浪濤洶湧的海面上行走。但當他看著暴風的時候,心裡就充滿了疑慮和恐懼,結果開始往下沉。(馬太福音14:24-31)

      7.我們從彼得身上學到什麼?

      7 我們可以從彼得身上學到什麼呢?他下船時,肯定沒想到自己會因為恐懼而下沉。他想走到耶穌那裡去,但他沒有一直看著耶穌,反而開始擔心暴風。今天,我們也需要有信心才能面對各種考驗,就像彼得需要有信心才能在水上行走一樣。如果我們忘記耶和華和他的承諾,就會開始「下沉」,被憂慮淹沒。無論我們在生活上遭遇什麼「暴風」,都要記得耶和華一定有能力幫助我們。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8.我們怎麼做就不會為物質過度憂慮?

      8 遇到問題時,我們要有信心,不要過度憂慮。我們要記得,天父耶和華保證只要我們先追求王國,他就一定會照顧我們的生活。(馬太福音6:32,33)他一直信守承諾,從來沒有食言。(申命記8:4,15,16;詩篇37:25)如果他連飛鳥和花朵都照顧,我們又何必擔心吃什麼、穿什麼呢?(馬太福音6:26-30;腓立比書4:6,7)愛兒女的父母一定會照顧兒女。我們的天父那麼愛我們,怎麼可能撇下我們不管呢?他一定會照顧我們,我們不用懷疑!

      9.你從一對夫妻的經歷學到什麼?

      9 讓我們看看一個例子。為了帶幾個住在難民營的姐妹參加聚會,一對先驅夫妻開了一個多小時的車去接她們。弟兄說:「聚會後,我們邀請姐妹們來家裡吃頓飯,後來才想起來家裡什麼都沒有。」該怎麼辦呢?他繼續說:「我們到家時,發現門口有兩大袋食物,但不知道是誰放的。這肯定是耶和華在照顧我們!」後來他們的老爺車壞了,雖然沒錢修理,但他們傳道時必須開車,所以還是把車送到家附近的一個修車廠讓老闆看看。突然有一個人走了進來,問:「這是誰的車?」弟兄說車是他的,需要修理。那個人說:「沒關係,我妻子正想要這款車,而且就要這個顏色。開個價吧!」就這樣,弟兄得到了一筆錢,能買新車了。弟兄說:「我們實在是太高興了!這絕對不是巧合,是耶和華出手幫助了我們。」

      10.詩篇37:5鼓勵我們怎麼做?

      10 要是我們聽從好牧人耶穌的教導,不為生活過度憂慮,就可以確信耶和華一定會照顧我們。(請讀詩篇37:5;彼得前書5:7)請想想第5段談到的那些情況。一直以來,耶和華可能通過一家之主或者某個雇主讓我們每天的生活需要得到滿足。要是一家之主不能再賺錢,或者我們失業了,耶和華就會通過別的方法這麼做。我們可以放心,他一定會照顧我們。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好牧人勸我們不該再做的另一件事。

      「不要再妄自審判人」

      圖片左上角是一塊未經切割打磨的鑽石,下面是一個弟兄聚會遲到,一個年長的弟兄不滿地看著他。圖片右上角是一塊經過切割打磨的鑽石,下面是三個場景。圖1:一個人坐在公園長椅上,這個弟兄給他一張JW網站名片。圖2:這個弟兄幫一個年長的女士拿東西。圖3:這個弟兄幫忙料理聚會所的花園。

      我們多看別人的優點,就不會再妄自審判人(見第11,14-16段)c

      11.根據馬太福音7:1,2,耶穌勸我們不要再做什麼?為什麼這有時並不容易?

      11 請讀馬太福音7:1,2。耶穌知道不完美的人很容易批評別人,所以他說:「不要再妄自審判人。」我們很想按照耶穌說的去做,但有時卻做不到。如果我們發現自己對人很挑剔,該怎麼辦呢?要聽耶穌的話,努力不再這麼做。

      12-13.為什麼想想耶和華看待大衛的方式能幫助我們不再批評別人?

      12 我們可以好好想想耶和華的榜樣。他總是留意人的優點,我們從他怎樣對待大衛就能看出這一點。大衛曾經犯過一些嚴重的錯誤,比如跟拔示巴通姦,還害死了她的丈夫。(撒母耳記下11:2-4,14,15,24)結果他不僅害了自己,還連累了自己的妻妾和其他家人。(撒母耳記下12:10,11)還有一次,大衛沒有全心信賴耶和華,非法統計了以色列軍隊的人數。他為什麼這麼做呢?他可能因為自己軍隊規模龐大而感到驕傲,也可能以為有這樣一支大軍就能確保國泰民安。他的行為導致耶和華降下瘟疫,結果有7萬個以色列人因此喪生。(撒母耳記下24:1-4,10-15)

      13 如果你生活在當時的以色列,會怎麼看大衛呢?你會不會覺得他不配得到耶和華的原諒呢?但耶和華沒有這麼想。他看到大衛一生忠心耿耿,並且願意真心悔改。所以,儘管大衛犯的罪很嚴重,耶和華還是原諒了他。耶和華知道大衛很愛他,也很想做對的事。耶和華看重的是我們的優點,我們多麼感激他!(列王紀上9:4;歷代志上29:10,17)

      14.我們怎樣看待別人就不會再批評他們?

      14 既然耶和華願意包容我們的缺點,我們也應該彼此包容,多看別人的優點。挑剔和批評很容易,但觀點跟耶和華一致的人就算看到別人的缺點,也能跟別人好好相處。一塊未經加工的鑽石可能很不好看,但有眼光的人知道,一旦經過切割和打磨,這塊鑽石就會光彩照人。我們應該像耶和華和耶穌一樣,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缺點,而要多留意他們的優點。

      15.為什麼我們多想想別人的處境就不會隨便批評別人?

      15 除了留意別人的優點之外,我們多想想別人的處境,也能避免隨便批評別人。請想想耶穌的榜樣。有一次,耶穌在聖殿裡看見一個窮寡婦往錢箱裡投了兩文小錢。耶穌沒有想:「她就不能多投點錢嗎?」他留意的不是這個寡婦投進了多少,而是她的動機和處境。耶穌知道她已經盡力而為,所以當眾稱讚她。(路加福音21:1-4)

      16.你從薇羅妮卡的經歷學到什麼?

      16 我們看看薇羅妮卡姐妹的經歷,就會知道考慮別人的處境多麼重要。她的會眾裡有個姐妹是單親媽媽,要獨自撫養一個兒子。薇羅妮卡說:「我看到他們沒有經常參加聚會和傳道,就對他們有負面的看法。後來有一次,我跟這個姐妹一起傳道,才知道原來她的兒子有自閉症。為了生活和繼續崇拜耶和華,能做的她都已經做了。有時兒子的狀態不好,所以她不得不參加另一群會眾的聚會。我這才知道原來這個姐妹這麼不容易。看到她為耶和華付出這麼多,我真的很欣賞她,也很敬佩她。」

      17.雅各書2:8吩咐我們怎麼做?我們可以怎樣按照經文說的去做?

      17 如果我們發現自己對別人有消極的看法,該怎麼辦呢?要記得,我們應該愛人如己。(請讀雅各書2:8)我們可以熱切地向耶和華禱告,求他幫助我們除掉這些消極的看法。然後我們可以主動去跟那個人說說話,加深對他的了解。比如,我們可以邀請他一起傳道或者一起吃頓飯。我們在了解這個人的過程中,要努力效法耶和華和耶穌的榜樣,多看他的優點。這樣,我們就能按照好牧人耶穌的教導去做,不再妄自審判人了。

      18.我們怎麼做就是聽好牧人的聲音?

      18 就像綿羊會聽牧人的聲音,耶穌的門徒也會聽他的聲音。如果我們付出努力,不再為生活憂慮,也不再批評別人,耶和華和耶穌一定會賜福給我們。不論我們屬於「小群羊」還是「另外的綿羊」,願我們都繼續聽好牧人耶穌的聲音。(路加福音12:32;約翰福音10:11,14,16)下一篇課文會談談耶穌吩咐他的門徒應該做的兩件事。

  • 要繼續「聽從他」
    守望台2021年(研讀版) | 12月
    • 研究班課文 51

      要繼續「聽從他」

      這是我的兒子,是我深愛的,是我認可的。你們要聽從他。——馬太福音17:5

      唱詩第54首 這是正路

      課文摘要a

      1-2.(甲)耶和華吩咐三個使徒怎麼做?他們有沒有聽從這個吩咐?(乙)本篇課文會談談什麼?

      公元32年逾越節之後,使徒彼得、雅各和約翰看見了一個輝煌的異象。在一座高山,也許是黑門山上的某個地方,耶穌在他們面前改變形貌,「他的臉明亮如太陽,外衣燦爛如光」。(馬太福音17:1-4)這個異象快結束時,使徒們聽見上帝說:「這是我的兒子,是我深愛的,是我認可的。你們要聽從他。」(馬太福音17:5)使徒們確實一生都這麼做了,我們也很想效法他們的榜樣。

      2 上篇課文談到,聽好牧人耶穌的聲音意味著我們不該再做某些事。本篇課文會談談,耶穌吩咐我們應該做的兩件事。

      「你們要進窄門」

      3.根據馬太福音7:13,14,我們應該怎麼做?

      3 請讀馬太福音7:13,14。耶穌說有兩道門分別通往兩條不同的路,一條是「廣闊」的路,一條是「狹小」的路,此外沒有第三條路。我們必須在這兩條路之間作出選擇,而這個選擇至關重要,因為只有選對了,我們才能得到永遠的生命。

      4. 「廣闊」的路是怎樣的?

      4 我們要記得這兩條路是完全不一樣的。「廣闊」的路很容易走,所以很受歡迎。可悲的是,很多人選擇在這條路上跟著大眾一起走,卻不知道這樣做正中魔鬼撒但的下懷。這條路其實是死路一條。(哥林多前書6:9,10;約翰一書5:19)

      5.有些人為了找到並走上「狹小」的路,付出了什麼努力?

      5 相反,另一條路是「狹小」的。耶穌說找到這條路的人很少,為什麼呢?請留意,在下一節經文裡耶穌提醒門徒要提防假先知。(馬太福音7:15)世界上有那麼多宗教,而且大都宣稱自己教的是真理。很多人因此感到很困惑、很灰心,結果不再尋找通往生命的路。但其實,這條路是可以找到的。耶穌說:「你們時刻按照我說的話去做,就真的是我的門徒了,你們會認識真理,真理會使你們自由。」(約翰福音8:31,32)你的情況就是這樣。你沒有隨波逐流,反而努力尋找真理。你認真學習上帝的話語,了解他對人有什麼要求,而且努力聽從耶穌的教導。比如,你學到耶和華希望我們棄絕錯誤的宗教道理,不再慶祝跟錯誤宗教有關的節日。你也學到,為了符合耶和華的要求,不再做他不喜歡的事,你會面對很多挑戰。(馬太福音10:34-36)作出改變也許很不容易,但你並沒有放棄,因為你很愛天父耶和華,很想讓他高興。你這麼努力,耶和華肯定為你感到自豪!(箴言27:11)

      怎樣留在「狹小」的路上?

      一輛車行駛在狹窄的山路上,路邊有一道護欄。圖1:一個年輕的弟兄在讀聖經。圖2:一個弟兄扭頭不看手機屏幕。圖3:一個姐妹拒絕跟學校裡的一個男孩來往。圖4:有人給一個姐妹推薦某個大學的宣傳資料。

      上帝的勸告和標準能幫助我們留在「狹小」的路上(見第6-8段)d

      6.根據詩篇119:9,10,45,133,什麼能幫助我們留在「狹小」的路上?

      6 我們走上「狹小」的路之後,該怎麼留在這條路上呢?請想想一個比喻:一條狹窄的山路邊有一道護欄。護欄能保護開車的人,讓他們不至於靠懸崖太近甚至掉下懸崖。所以,開車的人肯定不會抱怨護欄限制了他們的行動自由。耶和華在聖經裡定下的標準就像護欄一樣能保護我們,幫助我們留在通往生命的「狹小」的路上。(請讀詩篇119:9,10,45,133)

      7.年輕人應該怎樣看待耶穌說的「狹小」的路?

      7 年輕人,你有時覺得耶和華的標準太嚴格嗎?撒但就是希望你這麼想。那些走在「廣闊」的路上的人看上去很開心,撒但希望你經常關注他們在做什麼。他想讓你以為你的同學和你在網上見到的人都過得比你好,而耶和華的標準妨礙了你盡情享受人生。b要記得,撒但不希望人們知道「廣闊」的路通往什麼終點。但耶和華已經清楚地告訴你,只要你留在「狹小」的路上,就會有光明的未來。(詩篇37:29;以賽亞書35:5,6;65:21-23)

      8.年輕人可以從奧拉夫的榜樣學到什麼?

      8 讓我們來看看奧拉夫c弟兄的經歷。很多同學慫恿奧拉夫跟別人發生關係,但他解釋說耶和華見證人按照聖經的道德標準生活,絕不會這麼做。有些女同學聽他這麼說,就更千方百計地勾引他,但他還是堅定地拒絕了。此外,奧拉夫還面對別的壓力。他說:「老師們都說我應該追求高等教育,這樣別人才會看得起我,還說要是我沒有高學歷,就找不到好工作,一輩子都會過得很慘。」什麼幫助奧拉夫抵抗這些壓力呢?他說:「我在會眾裡結交了一些好朋友,他們就像我的家人一樣。我也開始更認真地學習聖經,我學得越認真,就越相信自己學到的是真理。於是我決定要獻身受浸!」

      9.我們怎麼做就能留在通往生命的路上?

      9 撒但想讓我們離開通往生命的路,跟大眾一起走上「通往滅亡」的路。(馬太福音7:13)但只要我們繼續聽從耶穌,並把這條狹小的路看成是對我們的保護,就能繼續留在這條路上。接下來,讓我們看看耶穌說我們應該做的另一件事。

      跟弟兄講和

      10.根據馬太福音5:23,24,耶穌說我們應該做什麼?

      10 請讀馬太福音5:23,24。耶穌在這裡談到一個對猶太人很重要的場合。想像一下,有個人來到聖殿,正要把祭牲交給祭司時,突然想起有個弟兄對他不滿。這時,他要把祭牲留在聖殿,先去做一件事。是什麼事呢?有什麼比獻祭給耶和華更重要呢?耶穌說:「先去跟弟兄講和。」

      雅各表現謙卑,盡力跟哥哥以掃講和。你會不會效法他的榜樣?(見第11-12段)e

      11.雅各是怎麼跟以掃講和的?

      11 關於講和,我們可以從族長雅各的經歷學到很多。雅各離開家鄉大概20年後,上帝通過天使吩咐他回去。(創世記31:11,13,38)但問題是,雅各的哥哥以掃曾經想要殺掉他。(創世記27:41)雅各很害怕,擔心以掃還是很恨他。(創世記32:7)他怎麼跟哥哥講和呢?首先,他熱切地向耶和華禱告。然後,他給哥哥送上很多禮物。(創世記32:9-15)最後,他見到哥哥的時候主動表達敬意,向哥哥下拜,不是一次兩次,而是七次。雅各很謙卑,也很尊重哥哥,所以兩兄弟終於重歸於好了。(創世記33:3,4)

      12.我們從雅各的榜樣學到什麼?

      12 雅各跟以掃見面之前和之後所做的事很值得我們學習。雅各謙卑地向耶和華求助,然後採取相應的行動,盡力讓兩人在重逢時能夠比較愉快。見面後,雅各也沒有跟以掃爭論對錯,因為他的目標就是講和。我們可以怎樣效法雅各的榜樣呢?

      怎樣跟人講和?

      13-14.如果我們冒犯了弟兄姐妹,就應該怎麼做?

      13 如果我們想留在通往生命的路上,就要跟弟兄姐妹和睦相處。(羅馬書12:18)如果我們發現自己得罪了別人,該怎麼辦呢?我們應該像雅各那樣熱切地向耶和華禱告,求他幫助我們跟弟兄重歸於好。

      14 我們也可以自我分析一下,問問自己一些問題,比如:「我願意放下面子,謙卑地道歉,跟弟兄姐妹講和嗎?我如果主動這麼做,耶和華和耶穌會有什麼感覺呢?」我們想想這些問題,就會有動力聽從耶穌,表現謙卑,主動跟弟兄姐妹講和。在這方面,我們可以效法雅各的好榜樣。

      15.為什麼按照以弗所書4:2,3說的去做,可以幫助我們跟弟兄和好?

      15 想像一下,如果雅各跟以掃見面時,為了面子還是要爭是非對錯,結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我們跟弟兄講和時一定要有謙卑的態度。(請讀以弗所書4:2,3)箴言18:19說:「冒犯了弟兄,想要和好,比攻取堅城還難;有一些紛爭,難分難解,好比堡壘的門閂。」如果我們謙卑地道歉,就有可能打開「堡壘的門閂」,使對方願意跟我們和好。

      16.我們應該好好想想什麼?為什麼?

      16 我們也需要好好想想自己要說什麼,以及該怎麼說。我們想好後就要主動去找被我們冒犯的人,而我們的目標應該是盡力彌補自己造成的傷害。一開始對方很可能會說些不好聽的話,要是我們馬上生氣,或為自己辯解,能化解紛爭嗎?肯定不行。要記得,跟弟兄保持和睦比爭個是非對錯更重要。(哥林多前書6:7)

      17.你從吉爾伯特身上學到什麼?

      17 吉爾伯特弟兄是個努力促進和睦的好榜樣。他說:「有段時間我跟女兒之間的問題很多。有兩年多的時間,我一直努力跟她坦誠冷靜地溝通,想跟她重歸於好。」吉爾伯特還做了什麼呢?他說:「每次跟女兒說話前我都會禱告,並且在心裡做好準備,這樣就算她說出不好聽的話,我也不會馬上生氣,而會原諒她。我學會了不爭論對錯,我知道自己的責任就是要努力跟女兒重歸於好。」結果怎麼樣呢?他說:「現在我跟家裡所有人都很和睦,所以我的內心非常安寧。」

      18-19.如果我們冒犯了別人,應該決心怎麼做?為什麼?

      18 如果你發現自己冒犯了某個弟兄或姐妹,就要決心怎麼做呢?要按照耶穌說的盡力去講和。你可以為這件事向耶和華禱告,並且求他賜給你神聖力量。你努力促進和睦,就是聽從耶穌的話,也能得到真正的快樂。(馬太福音5:9)

      19 我們真的很感謝耶和華通過「會眾的頭」耶穌基督給我們指引。(以弗所書5:23)但願我們都像使徒彼得、雅各和約翰那樣,決心一生聽從耶穌。(馬太福音17:5)我們學到怎樣跟被我們冒犯的弟兄姐妹講和。我們努力這麼做,並且留在通往生命的路上,現在就會得到很多福分,將來還會有無窮的幸福。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