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耶和華的忠貞之愛造福我們
    守望台2002年 | 5月15日
    • 耶和華的忠貞之愛造福我們

      誰有智慧?他就會留心耶和華的忠貞之愛。——詩篇107:43

      1.「忠貞之愛」這個詞組在聖經哪節經文首次出現?關於這種美德,我們會探討什麼問題?

      大約四千年前,亞伯拉罕的姪兒羅得提到耶和華,說他「向僕人大顯忠貞之愛」。(創世記19:19)這是「忠貞之愛」這個詞組,在聖經裡首次出現的地方。雅各、拿俄米、大衛和其他忠僕也都提過耶和華的忠貞之愛,或上帝忠貞地愛他的僕人。(創世記32:10;路得記1:8;撒母耳記下2:6)在《希伯來語經卷》的原文裡,譯做「忠貞之愛」的詞出現過大約250次。耶和華的忠貞之愛到底是什麼意思?以往,他向誰顯出忠貞之愛?今天,耶和華的忠貞之愛又怎樣造福我們?

      2.這段提到的希伯來語詞,為什麼無法單用一個詞表達?這個詞怎樣譯比較恰當?

      2 在聖經裡,譯做「忠貞之愛」的希伯來語詞意義深長,大多數語言都無法單用一個詞,就把這個希伯來語詞的豐富含義完全表達出來。因此,像「愛」「慈愛」「慈悲」「忠信」一類的譯法都不能涵蓋原文的全部意義。《聖經新世界譯本》卻把原文的希伯來語詞譯做「忠貞之愛」或「忠貞的厚愛」。這個譯法含義較廣,涵蓋了原文的大部分意義,因此比較恰當。——出埃及記15:13;詩篇5:7。

      有別於忠貞和愛

      3.忠貞之愛怎樣有別於愛?

      3 忠貞之愛跟愛和忠貞這兩種美德息息相關,但也有重大的分別。請看看忠貞之愛怎樣有別於愛。愛的對象可以包括東西和某種特質。聖經談及「愛酒愛油」和「喜愛智慧」。(箴言21:17;29:3)可是,忠貞之愛的對象是人,而不是某種特質或沒生命的東西。舉個例子,出埃及記20:6說耶和華「顯忠貞之愛,直到千代」,可見這種愛的對象是人。

      4.忠貞之愛怎樣有別於忠貞?

      4 在希伯來語,「忠貞之愛」的含義比「忠貞」廣得多。在某些語言裡,「忠貞」時常用來指下對上應有的態度。但正如一位學者指出,從聖經的觀點看,忠貞之愛「表達的方向卻恰恰相反,多半用來指尊對卑的態度:上級忠於下級、強者忠於弱者」。因此,大衛王能夠呼求耶和華,說:「求你用慈顏光照你的僕人,因你的忠貞之愛拯救我。」(詩篇31:16)在上帝面前,大衛是下級,是弱者,他請求高於一切的耶和華顯忠貞之愛,拯救他。既然弱者無權支配強者,強者向弱者顯忠貞之愛,就不是迫於無奈,而是甘心樂意。

      5.(甲)在聖經裡,上帝的忠貞之愛有什麼清晰的特點?(乙)關於耶和華的忠貞之愛,我們會探討哪兩方面?

      5 詩篇執筆者問:「誰有智慧?他就會……留心耶和華的忠貞之愛。」(詩篇107:43)耶和華的忠貞之愛能拯救人,保全人的生命。(詩篇6:4;119:88,159)這種愛能保護人,安慰人。(詩篇31:16,21;40:11;143:12)人能因耶和華的忠貞之愛,求他寬恕自己的罪,跟他和好。(詩篇25:7)我們查看聖經的一些記載和其他經文就會看出,一方面,耶和華會把忠貞之愛付諸行動;另一方面,耶和華的忠僕能體驗上帝的忠貞之愛。

      拯救人,顯忠貞之愛

      6,7.(甲)耶和華怎樣向羅得大顯忠貞之愛?(乙)羅得在什麼時候提到耶和華的忠貞之愛?

      6 要透徹認識耶和華的忠貞之愛,最好的方法就是查看聖經。在創世記14:1-16,我們讀到亞伯拉罕的姪兒羅得被敵人擄去,但亞伯拉罕把他救了出來。羅得和家人住在邪惡的所多瑪城。耶和華決定毀滅這座城的時候,羅得的生命再次受到威脅。——創世記18:20-22;19:12,13。

      7 所多瑪被毀滅之前,耶和華的天使把羅得和他的家人帶到城外。當時羅得說:「僕人已經蒙你恩待,你也向僕人大顯忠貞之愛,保全我的性命。」(創世記19:16,19)這顯示羅得承認,耶和華向他格外顯出忠貞之愛,救了他一命。在這件事上,耶和華拯救人,保全人的生命,盡顯忠貞之愛。——彼得後書2:7。

      指引人,顯忠貞之愛

      8,9.(甲)亞伯拉罕把什麼任務交託給僕人?(乙)僕人為什麼求上帝顯出忠貞之愛?他禱告時,有什麼事發生?

      8 在創世記24章,我們再次看到上帝怎樣顯忠貞之愛。這段經文記述,亞伯拉罕差僕人替自己回家鄉去,為兒子以撒娶個妻子。(2-4節)這個任務相當艱巨,但主人向僕人保證,耶和華的天使會在路上引領他。(7節)僕人起程到「拿鶴的城」(哈蘭或附近一帶)去。他來到城外的水井旁。通常婦女就在這個時候前來打水。(10-11節)僕人看見婦女走近水井,知道這就是此行成敗的關鍵時刻。到底怎樣才能挑選一個合適的姑娘呢?

      9 亞伯拉罕的僕人知道需要上帝的幫助。他祈求說:「我主人亞伯拉罕的上帝耶和華啊,求你今天在我面前成就這件事,向我主人亞伯拉罕顯忠貞之愛。」(12節)耶和華怎樣顯忠貞之愛呢?僕人求耶和華給他明確的憑據,好讓他知道哪個年輕姑娘是上帝揀選的。(13-14節)有一個姑娘,行事恰恰跟僕人向耶和華所求的一樣,好像聽到了僕人的禱告似的!(15-20節)僕人「驚訝地凝視著她」,非常詫異。不過,還有些重要的事情必須肯定。這個美麗的姑娘是亞伯拉罕的親屬嗎?她出嫁了沒有?因此僕人「一句話也不說,要知道耶和華使他此行成功不成功」。——16,21節。

      10.為什麼亞伯拉罕的僕人斷定,耶和華向他的主人顯出忠貞之愛?

      10 接著,年輕姑娘說她是「密迦給[亞伯拉罕的兄弟]拿鶴生的兒子彼土利的女兒」。(創世記11:26;24:24)僕人當下意識到耶和華應允了他的祈求,高興得不能自已。他俯伏下拜說: 「願稱頌歸於我主人亞伯拉罕的上帝耶和華,因為他不斷向我主人顯忠貞之愛和信實。我在路上,耶和華一直引領我,把我帶到我主人兄弟的家裡。」(27節)上帝指引僕人,向他的主人亞伯拉罕顯忠貞之愛。

      保護和安慰人,顯忠貞之愛

      11,12.(甲)約瑟經歷什麼磨難,從中體驗耶和華的忠貞之愛?(乙)上帝怎樣向約瑟顯忠貞之愛?

      11 讓我們看看創世記39章。這段記載的主角是亞伯拉罕的曾孫約瑟。他被賣到埃及做奴隸。然而,「耶和華與約瑟同在」。(1-2節)甚至約瑟的主人,埃及人波提乏也看出耶和華與約瑟同在。(3節)可是,約瑟遇到嚴峻的考驗。波提乏的妻子誣告約瑟想污辱她,以致約瑟坐牢。(7-20節)在牢裡,「人用腳鐐傷他的腳,用鐵鏈把他鎖住」。——創世記40:15;詩篇105:18。

      12 約瑟遭受磨難期間有什麼事發生?「耶和華繼續與約瑟同在,向他大顯忠貞之愛。」(21節上)耶和華對約瑟的忠貞之愛,引發一連串事件,最後讓約瑟擺脫困境。首先,耶和華使約瑟「蒙監獄長喜悅」(21節下),委派他管理監牢裡的囚犯。(22節)然後,約瑟結識了一個人,這個人後來在埃及法老面前引薦他。(創世記40:1-4,9-15;41:9-14)最後,法老立約瑟治理埃及全地,讓他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於是埃及全地鬧饑荒的時候,約瑟就能開倉救災了。(創世記41:37-55)約瑟從17歲起就吃盡苦頭,經歷磨難十幾年!(創世記37:2,4;41:46)在這段艱難歲月,耶和華向約瑟大顯忠貞之愛,保護他,免他陷於絕境,讓他重見天日,有幸實現上帝的旨意。

      上帝的忠貞之愛萬世長存

      13.(甲)詩篇136篇敘述耶和華怎樣顯忠貞之愛?(乙)忠貞之愛到底是什麼意思?

      13 耶和華再三向他的子民以色列人顯忠貞之愛。詩篇136篇敘述耶和華因他的忠貞之愛,拯救他的子民(10-15節),引領他們(16節),保護他們(17-20節)。上帝也向某些人顯忠貞之愛。人主動為別人排憂解難,就是顯忠貞之愛了。關於忠貞之愛,一本聖經參考書說:「這種愛使人採取行動,保全別人的生命,促進別人的幸福。人有忠貞之愛,就會主動救助那些身處逆境的人。」一位學者說,忠貞之愛就是「把愛心付諸行動」。

      14,15.為什麼我們能夠肯定,羅得是上帝所悅納的僕人?

      14 我們從創世記的事例可以看出,耶和華一定向所有愛戴他的人顯忠貞之愛。羅得、亞伯拉罕、約瑟三人背景各異,考驗大不相同。雖然他們並非十全十美,卻是耶和華所悅納的僕人,而且很需要上帝的幫助。知道仁愛的天父向這些忠僕顯出忠貞之愛,叫我們多麼安慰!

      15 羅得做過一些不智的決定,使自己受苦。(創世記13:12,13;14:11,12)儘管這樣,他仍有可取的特質。上帝差遣兩個天使到所多瑪去,羅得一見他們,就請他們到家裡過夜。(創世記19:1-3)羅得確信耶和華快要毀滅所多瑪,就去規勸他的女婿。(創世記19:14)彼得後書2:7-9指出耶和華對羅得的看法:「[耶和華]救了正義的羅得。那些目無法紀的人沉迷於無恥的行為,使羅得大感痛心。(這個正義的人在他們當中生活,天天看見聽見他們的不法行為,他正義的心就很痛苦。)由此可見,耶和華自然知道怎樣拯救敬虔的人脫離考驗。」羅得是個正義的人,經文的措辭顯示他也是個敬虔的人。我們時刻保持「聖潔的品行」和「敬虔的行為」,就能像羅得那樣,從上帝的忠貞之愛得益。——彼得後書3:11,12。

      16.聖經怎樣表揚亞伯拉罕和約瑟?

      16 創世記24章清楚表明,亞伯拉罕跟耶和華的關係十分親密。第1節指出,「耶和華在一切事上都賜福給亞伯拉罕」。亞伯拉罕的僕人把耶和華稱為「我主人亞伯拉罕的上帝」。(12,27節)門徒雅各說,亞伯拉罕得以「稱義」,也「得以稱為『耶和華的朋友』」。(雅各書2:21-23)約瑟也一樣。創世記39章自始至終都強調耶和華和約瑟有親密的關係。(2,3,21,23節)門徒司提反也提到約瑟,說:「上帝與他同在。」——使徒行傳7:9。

      17.我們從羅得、亞伯拉罕和約瑟的榜樣學到什麼?

      17 以上談論的聖經人物都體驗到上帝的忠貞之愛。他們跟耶和華上帝關係密切,各自達成了他的旨意。他們遇到的障礙,都是自己無法克服的。羅得的生命岌岌可危,亞伯拉罕要為家族傳宗接代,約瑟受盡磨難才能完成上帝給他的任務。惟獨耶和華才能幫助這些敬虔的人渡過難關。耶和華為他們披荊斬棘,向他們顯忠貞之愛。我們想永遠得享耶和華的忠貞之愛,就必須跟他保持親密的關係,也必須繼續遵行他的旨意。——以斯拉記7:28;詩篇18:50。

      上帝恩待他的僕人

      18.不同的經文怎樣論述耶和華的忠貞之愛?

      18 耶和華的忠貞之愛「充滿大地」。上帝表現這種美德,叫我們感恩戴德!(詩篇119:64)我們衷心同意詩篇執筆者的話:「願人感謝耶和華的忠貞之愛,感激他向世人所施行的奇妙作為。」(詩篇107:8,15,21,31)耶和華向他悅納的僕人顯忠貞之愛,無論是對某些僕人,還是對所有僕人,我們都十分高興。先知但以理在禱告裡對耶和華說:「上帝啊,你又偉大又可畏,向愛你、守你誡命的人信守所立的約,常顯忠貞之愛。」(但以理書9:4)大衛王禱告說:「願你的忠貞之愛對認識你的子民永存不渝。」(詩篇36:10)耶和華向他的僕人顯忠貞之愛,實在叫我們感激不盡!——列王紀上8:23;歷代志上17:13。

      19.下篇文章會探討什麼問題?

      19 我們不但體驗到上帝對世人的愛,而且因天父的忠貞之愛,得著無與倫比的福分。我們的確是上帝所恩待的子民!(約翰福音3:16)特別在艱難的時期,耶和華的忠貞之愛更叫我們大得益處。(詩篇36:7)可是,我們怎樣效法耶和華上帝的忠貞之愛呢?我們自己有沒有表現這種非凡的美德呢?下篇文章會探討這些問題。

  • 顯忠貞之愛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
    守望台2002年 | 5月15日
    • 顯忠貞之愛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

      要以忠貞之愛彼此相待。——撒迦利亞書7:9

      1,2.(甲)為什麼我們應該以忠貞之愛待人?(乙)我們會探討什麼問題?

      耶和華上帝的話語勸我們要愛「仁慈」。這裡的「仁慈」,也可以譯做忠貞之愛。(彌迦書6:8)聖經也闡明為什麼要培養這種愛。其中一個原因是,「[有忠貞之愛的人]叫自己得益處」。(箴言11:17)這句話千真萬確。以忠貞之愛待人,能增進彼此的感情,建立恆久的友誼。結果我們有許多忠貞的朋友,叫自己大得益處。——箴言18:24。

      2 聖經也說:「追求正義和忠貞之愛的人,必得著生命。」(箴言21:21)我們追求忠貞之愛,就會蒙上帝喜愛,將來也能蒙福,得享永生。可是,我們怎樣才能以忠貞之愛待人?應該向誰顯出這種愛呢?人與人之間的忠貞之愛跟人情味有什麼分別?

      忠貞之愛有別於人情味

      3.人與人之間的忠貞之愛怎樣有別於人情味?

      3 人與人之間的忠貞之愛跟人情味大有分別。比方說,有些人對別人很有人情味,卻不一定跟他有交誼,更談不上深交。可是,我們以忠貞之愛待別人,就必然對他有矢志不渝的愛。在聖經裡,人與人之間的忠貞之愛,往往基於雙方深厚的交誼。(創世記20:13;撒母耳記下3:8;16:17)他們以忠貞之愛彼此相待,也許因為一方曾經向另一方付出忠貞之愛。(約書亞記2:1,12-14;撒母耳記上15:6;撒母耳記下10:1,2)我們會比較兩個例子,看看人情味和人與人之間的忠貞之愛有什麼分別。

      4,5.上述兩個聖經例子,怎樣說明人與人之間的忠貞之愛有別於人情味?

      4 請看看一個很有人情味的例子。使徒保羅和其他乘客遭遇海難,在馬耳他島上了岸。(使徒行傳27:37-28:1)島上的居民跟這群落難的人素不相識,本沒有義務施以援手,卻殷勤接待他們,「非常有人情味」。(使徒行傳28:2,7)島上的居民既然不認識這群陌生人,卻仍然抓緊這次機會盡地主之誼,難怪聖經說他們很有人情味。

      5 請看看另一個例子,留意大衛王怎樣待摯友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兩者做個比較。大衛對米非波設說:「你也可以經常與我同席用膳。」理由是:「我必因你父親約拿單的緣故,以忠貞的愛待你。」(撒母耳記下9:6,7,13)大衛一直恩待米非波設,不僅是有人情味,而是體現忠貞之愛,表明的確忠於約拿單。(撒母耳記上18:3;20:15,42)今天也一樣。上帝的僕人常常善待世人,很有人情味。可是對親如一家的信徒,他們就一直以忠貞之愛彼此相待。——馬太福音5:45;加拉太書6:10。

      6.根據聖經的記載,人與人之間的忠貞之愛有什麼顯著的特點?

      6 現在讓我們看看三個聖經記載。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人與人之間的忠貞之愛,還有以下特點:(1)付諸行動,(2)出於樂意,(3)尤其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這些記載也說明,今天我們可以怎樣以忠貞之愛待人。

      父親顯忠貞之愛

      7.亞伯拉罕的僕人向彼土利和拉班述說什麼?向他們提出什麼請求?

      7 上篇文章提到亞伯拉罕的僕人奉命出差。創世記24:28-67記述了故事的下半截。僕人遇見利百加後,就應邀到她父親彼土利的家去。(28-32節)僕人詳述自己要找一個合適的姑娘,給亞伯拉罕的兒子為妻。(33-47節)僕人說,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很順利,並且強調這是耶和華給他的憑據,因為耶和華「帶領我走對了路,使我可以為我主人的兒子娶我主人兄弟的孫女」。(48節)僕人無疑希望這番由衷之言,能打動彼土利和他兒子拉班的心,讓他們相信耶和華一直引領他。僕人最後說:「你們要是願意向我主人顯忠貞之愛和信實,就請告訴我;要是不願意,也請告訴我,好讓我知道何去何從。」——49節。

      8.彼土利對利百加的婚事有什麼反應?

      8 耶和華已經向亞伯拉罕顯忠貞之愛。(創世記24:12,14,27)彼土利願意讓利百加跟僕人回去,也向亞伯拉罕顯忠貞之愛嗎?人的忠貞之愛能為上帝的忠貞之愛錦上添花嗎?僕人遠道而來,此行會枉費心機嗎?亞伯拉罕的僕人聽到拉班和彼土利說這件事「出於耶和華」,必然大感欣慰。(50節)他們看出事情受耶和華指引,就毫不猶豫地接受了上帝的安排。彼土利流露忠貞之愛說:「利百加就在你面前,你可以帶她去,照耶和華所說的,給你主人的兒子做妻子吧。」(51節)利百加樂意跟亞伯拉罕的僕人回去,沒多久就成了以撒的愛妻。——49,52-58,67節。

      兒子顯忠貞之愛

      9,10.(甲)雅各吩咐兒子約瑟做什麼?(乙)約瑟怎樣向父親顯忠貞之愛?

      9 亞伯拉罕的孫子雅各也體驗到忠貞之愛。創世記47章記述,雅各當時住在埃及地,他「死期臨近」了(27-29節),卻有一件事放心不下。他擔心自己會葬在埃及,遠離上帝賜給亞伯拉罕的土地。(創世記15:18;35:10,12;49:29-32)於是雅各吩咐兒子約瑟要把他的遺體送回迦南地。約瑟身居要職,有誰比他更能確保雅各的遺願得以實現呢?

      10 聖經記載:「[雅各]就叫兒子約瑟來,對他說:『我要是蒙你喜悅……你要忠貞愛我,信實待我。請不要把我葬在埃及。我要與父祖同睡了。你要把我從埃及帶出去,葬在他們的墓裡。』」(創世記47:29,30)約瑟答應照父親的吩咐去做。不久雅各死了。約瑟和兄弟們就把父親的遺體「送到迦南地,葬在幔利前面麥比拉那塊地上的洞裡」,那塊地是亞伯拉罕買下的。(創世記50:5-8,12-14)這樣,約瑟就向父親顯出忠貞之愛。

      媳婦顯忠貞之愛

      11,12.(甲)路得怎樣以忠貞之愛待拿俄米?(乙)路得的忠貞之愛,「末後的」怎樣比「起初的」還大?

      11 路得記敘述,摩押人路得以忠貞之愛待守寡的婆婆拿俄米。路得自己也是寡婦。拿俄米決定回猶大的伯利恆,路得堅決伴隨婆婆左右,顯忠貞之愛。她說:「你到哪裡去,我也要到哪裡去;你在哪裡過夜,我也要在哪裡過夜。你的民族就是我的民族,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路得記1:16)後來,路得又顯忠貞之愛,順從婆婆,甘願嫁給拿俄米的年老親屬波阿斯。a(申命記25:5,6;路得記3:6-9)波阿斯對路得說:「你所顯的忠貞之愛,末後的比起初的還大,因為年輕人不論貧富,你一個都不跟隨。」——路得記3:10。

      12 路得「起初」所顯的忠貞之愛,是指她願意離開本族,緊緊跟隨婆婆。(路得記1:14;2:11)但這還比不上她在「末後」所顯的忠貞之愛——甘願嫁給波阿斯。拿俄米已經不能生育,路得這樣做就能夠為拿俄米生子繼承產業。波阿斯娶了路得。路得生下兒子的時候,伯利恆的婦女說:「拿俄米得了一個兒子。」(路得記4:14,17)路得的確「是個賢德的婦人」。耶和華因此獎賞她,讓她有幸成為耶穌基督的祖先。——路得記2:12;3:11;4:18-22;馬太福音1:1,5,6。

      付諸行動

      13.彼土利、約瑟和路得怎樣顯忠貞之愛?

      13 你有沒有注意,彼土利、約瑟和路得怎樣顯忠貞之愛呢?他們不只在口頭上,還付諸行動。彼土利不僅對亞伯拉罕的僕人說「利百加就在你面前」,還讓她跟僕人離去。(創世記24:51,59)約瑟不僅對父親雅各說「凡你說的,我都會照著做」,還和兄弟們切實照父親的吩咐為他辦理後事。(創世記47:30;50:12,13)路得不僅對拿俄米說「你到哪裡去,我也要到哪裡去」,還離開本族,緊緊跟隨拿俄米,「一同上路,來到伯利恆」。(路得記1:16,19)在猶大,路得「照婆婆吩咐她的一切做了」。(路得記3:6)彼土利、約瑟和路得全都把忠貞之愛付諸行動。

      14.(甲)今天,上帝的僕人怎樣用行動向人顯忠貞之愛?(乙)你知道本地的基督徒怎樣向人顯忠貞之愛嗎?

      14 今天,上帝的僕人繼續用行動向人顯忠貞之愛。看見他們這樣做,的確暖人心窩。例如,有些基督徒孜孜不倦地安慰體弱多病、鬱鬱不樂、悲痛欲絕的弟兄姊妹。(箴言12:25)另外,許多耶和華見證人都不辭勞苦,每週接送年長的弟兄姊妹到王國聚會所參加聚會。有一個姊妹名叫安娜,82歲,患了關節炎,她的話表達了許多人的心聲。安娜說:「弟兄姊妹接送我參加所有聚會,的確是耶和華所賜的福。我衷心感謝耶和華,因為他賜給我這些充滿愛心的弟兄姊妹。」你有沒有用類似的行動,在會眾裡顯忠貞之愛呢?(約翰一書3:17,18)如果有的話,你可以深信,你的忠貞之愛一定備受賞識。

      出於樂意

      15.上述三個聖經記載,進一步強調忠貞之愛的什麼特點?

      15 上述聖經記載表明,以忠貞之愛待人是出於樂意,不是出於勉強。彼土利甘願跟亞伯拉罕的僕人合作,利百加也一樣。(創世記24:51,58)約瑟不用別人提醒,自覺自願以忠貞之愛待父親。(創世記50:4,5)路得堅決要跟拿俄米一起去。(路得記1:18)當拿俄米提議路得向波阿斯示意的時候,路得本著忠貞之愛回答說:「你吩咐我什麼,我就做什麼。」——路得記3:1-5。

      16,17.為什麼彼土利、約瑟和路得的忠貞之愛尤其可貴?

      16 尤其可貴的是,亞伯拉罕、雅各和拿俄米都不可能強迫彼土利、約瑟和路得就範。畢竟,彼土利沒有法律義務要跟女兒分離。他可以隨便對亞伯拉罕的僕人說:「不行,女兒刻苦耐勞,我想把她留在身邊。」(創世記24:18-20)約瑟也可以自由選擇,照不照父親的吩咐去做,因為雅各已經死了,根本不能強迫他信守承諾。拿俄米曾經說過,路得可以留在摩押。(路得記1:8)路得也不一定要嫁給年老的波阿斯,她可以隨意跟「年輕人」結婚。

      17 彼土利、約瑟和路得的忠貞之愛,成之於內,形之於外。他們自覺在道義上有責任以忠貞之愛待親友,正如大衛王自覺有義務以忠貞之愛待米非波設一樣。

      18.(甲)長老怎樣「牧養上帝的羊群」?(乙)關於幫助弟兄姊妹,一位長老怎樣表達他的感覺?

      18 今天,忠貞之愛仍然是上帝子民的特徵。負責牧養上帝羊群的監督更是如此。(詩篇110:3;帖撒羅尼迦前書5:12)這些長老自覺有責任盡忠職守,因為他們受委任看顧羊群。(使徒行傳20:28)然而,他們牧養會眾,對會眾的忠貞之愛「不是出於勉強,而是出於樂意」。(彼得前書5:2)長老牧養羊群,不僅是職責所在,也是他們樂意願為的。他們以忠貞之愛待基督的綿羊,既是他們分內的工作,也是他們喜歡的工作。(約翰福音21:15-17)一位長老說:「我喜歡上門探訪弟兄姊妹,或打電話問候一下,讓他們知道我關心他們。幫助弟兄姊妹,使我樂在其中,非常滿足!」各地關心會眾的長老想必衷心同意。

      向需要幫助的人顯忠貞之愛

      19.關於忠貞之愛,本文探討的聖經記載強調什麼事實?

      19 我們探討過的聖經記載也強調一件事實:要向需要幫助的人顯忠貞之愛,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沒有彼土利的合作,亞伯拉罕就不能為家族傳宗接代;沒有約瑟的幫助,雅各的遺體就不能在迦南地安葬;沒有路得的順從,拿俄米的夫家就無後了。可見沒有別人的幫助,亞伯拉罕、雅各和拿俄米都不能如願以償。今天也一樣。我們尤其要向需要幫助的人顯忠貞之愛。(箴言19:17)我們應該效法族長約伯,他「搭救了呼求的淒苦人,拯救了孤兒和無依無靠的人」,也關心「將要死的人」。約伯不但使寡婦「心裡歡喜」,還「成了盲人的眼,作了瘸腿的人的腳」。——約伯記29:12-15。

      20,21.誰需要我們的忠貞之愛?我們各人應該決心怎樣做?

      20 各地的基督徒會眾裡都有「呼求的淒苦人」。他們呼求,可能因為孤單寂寞、灰心喪氣、自覺一無是處,也可能因為對別人感到失望、身患重病、痛失親人。不管原因是什麼,這些親愛的弟兄姊妹很需要幫助。我們不斷自覺自願地向他們顯忠貞之愛,付諸行動,就能夠幫他們一把。事實上,這是我們該做的事。——帖撒羅尼迦前書5:14。

      21 讓我們繼續效法「大有忠貞之愛」的上帝耶和華。(出埃及記34:6;以弗所書5:1)我們樂意把忠貞之愛付諸行動,尤其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就能效法耶和華。毫無疑問,我們以忠貞之愛彼此相待,就能為耶和華增光,也能滿心喜樂。——撒迦利亞書7:9。

      [腳注]

      a 關於娶兄弟遺孀的安排,詳見英語《洞察聖經》上冊370頁,耶和華見證人出版。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