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耶和華絕不離棄他的忠貞子民
    守望台2008年 | 8月15日
    • 耶和華絕不離棄他的忠貞子民

      耶和華不離棄他的忠貞子民,他們萬世必蒙保護。——詩篇37:28

      1,2.(甲)公元前10世紀,什麼情勢使上帝僕人的忠貞受到考驗?(乙)在哪三種情況下,耶和華都保護他的忠貞子民?

      公元前10世紀,上帝的子民面臨抉擇。當時以色列北方的各部族怨聲載道,內戰一觸即發。後來北方的十部族分裂出去,才化解了危機。耶羅波安被立為十部族的王,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他很快就另立一種崇拜形式,並要求國民絕對效忠。耶和華的忠僕會作出什麼選擇?他們會忠於上帝,繼續敬拜他嗎?很多人確實這樣做,耶和華也一直看顧這些緊守忠義的人。(列王紀上12:1-33;歷代志下11:13,14)

      2 現今,上帝的僕人也在忠貞方面受到考驗。聖經提醒基督徒:「你們要清醒守望。你們的仇敵魔鬼好像咆哮的獅子,走來走去,設法吞噬人。」那麼,我們能不能「堅決抵抗他,鞏固信心」呢?(彼得前書5:8,9)讓我們看看公元前997年耶羅波安作王前後所發生的事,想想可以從中學到什麼。在那段關鍵時期,耶和華的忠僕要忍受欺壓,要面對叛離耶和華的勢力,也要履行艱巨的任務。在這三種情況下,耶和華都沒有離棄他的忠貞子民。今天,他也絕不會離棄他的忠僕。(詩篇37:28)

      忍受欺壓時

      3.為什麼大衛王統治時絕沒有欺壓人民?

      3 讓我們先看看耶羅波安是在什麼情況下被立為王的。箴言29:2說:「惡人統治,人民就嘆息。」古時候,以色列王大衛在位期間,人民並沒有嘆息。雖然大衛不完美,卻忠於上帝、信賴上帝,所以他統治時絕沒有欺壓人民。耶和華跟他立約,說:「你的王朝和你的王國必在你面前萬世堅立,你的寶座也必萬世穩固。」(撒母耳記下7:16)

      4.所羅門早年統治期間,國民得福的關鍵是什麼?

      4 後來,大衛的兒子所羅門繼位。他早年統治的時期,以色列國泰民安。這段太平盛世正好預示耶穌基督將來的千年統治。(詩篇72:1,17)所羅門早年施政期間,以色列的十二部族根本沒有理由反叛他。不過,所羅門必須符合一些條件,他和臣民才會蒙福。耶和華曾對所羅門說:「如果你遵行我的律例,實行我的法令,謹守我的一切誡命,照著去做,我就必向你實踐我應許你父親大衛的話;我必住在以色列人中間,必不捨棄我的子民以色列人。」(列王紀上6:11-13)

      5,6.所羅門對上帝不忠,結果怎樣?

      5 可是到了晚年,所羅門竟對耶和華不忠,開始參與錯誤的崇拜。(列王紀上11:4-6)他漸漸偏離了耶和華的律法,開始欺壓百姓,而且變本加厲,以致人民在他死後,向繼承王位的兒子羅波安訴苦,請求減輕他們的重擔。(列王紀上12:4)看見所羅門不忠,耶和華怎樣做呢?

      6 聖經告訴我們:「耶和華向所羅門發怒,因為他的心偏離了曾經兩次向他顯現的以色列上帝」。耶和華對所羅門說:「你既然……不遵守我吩咐你守的約和律例,我必奪去你的國,賜給你的臣僕。」(列王紀上11:9-11)

      7.雖然耶和華棄絕了所羅門,卻怎樣關心自己的忠貞子民?

      7 耶和華差遣亞希雅先知去膏立一個能幹的人,帶領子民脫離困境,免受欺壓。這個人就是所羅門王的臣僕耶羅波安。耶和華並沒有忘記跟大衛所立的王國之約,只不過容許以色列的十二部族分裂成兩部分:北方的十部族由耶羅波安管治;南方的兩個部族仍由大衛家管治,當時作王的是羅波安。(列王紀上11:29-37;12:16,17,21)耶和華對耶羅波安說:「如果你服從我的一切命令,遵行我的道,做我看為對的事,謹守我的律例誡命,像我的僕人大衛一樣,我就必與你同在,為你建立王朝,歷久長存,像我為大衛建立的一樣,我也要把以色列賜給你。」(列王紀上11:38)耶和華就這樣為他的子民採取了行動,打開出路,讓他們脫離困境,免受欺壓。

      8.今天,什麼情況令上帝的子民受壓?

      8 今天,欺壓人和不公平的事屢見不鮮。傳道書8:9說:「人轄制人,使人受害。」政治腐敗,商界惟利是圖,都可能加重人民的經濟負擔。政界、商界、宗教界的領袖道德低落,常做不正當的事。因此,上帝的忠僕跟古代的義人羅得一樣,看見「目無法紀的人沉迷於無恥的行為」,就「大感痛心」。(彼得後書2:7)另外,雖然我們力求按敬虔的標準生活,與世無爭,但不可一世的統治者往往以我們為目標,橫加迫害。(提摩太後書3:1-5,12)

      9.(甲)耶和華為了解救他的子民,已經採取什麼行動?(乙)為什麼我們可以肯定,耶穌必永遠忠於上帝?

      9 不過,我們可以確信一個基本真理:耶和華絕不會離棄他的忠貞子民!請想想,為了鏟除世上腐敗的統治者,上帝已經採取了什麼行動。上帝的彌賽亞王國已經建立,由基督耶穌掌權。耶穌在天上作王已經差不多一百年了,很快就會讓所有敬畏上帝之名的人得到徹底的紓解。(請讀啟示錄11:15-18)耶穌捨生取義,證明自己是忠於上帝的。耶穌永不會像所羅門那樣令自己的臣民失望。(希伯來書7:26;彼得前書2:6)

      10.(甲)我們怎樣表明自己仰望上帝的王國?(乙)面對考驗時,我們可以確信什麼?

      10 上帝的王國是個實際的政府,將會鏟除世上所有欺壓人的事。我們會忠於耶和華上帝和他的王國。由於對王國有十足的信心,我們會熱心行善,摒棄不敬虔的心,決不跟隨世俗。(提多書2:12-14)我們也竭力不讓自己被世界的精神玷污。(彼得後書3:14)無論現今要面對什麼考驗,我們都可以確信,耶和華必給予保護,使我們在靈性上免受傷害。(請讀詩篇97:10)詩篇116:15的話也令人安心:「在耶和華眼中,他忠貞子民的死是高昂的代價。」耶和華非常珍視他的僕人,絕不會容許敵人完全把他們消滅。

      面對叛離上帝的勢力時

      11.耶羅波安怎樣踏上不忠的歪路?

      11 耶羅波安王的統治,本可為上帝的子民帶來紓解,可是,他後來所做的事卻進一步考驗人民對上帝的忠貞。他沒有滿足於已經擁有的權位和尊榮,反而想法子加強自己的權勢。他心裡說:「如果這些人民繼續上耶路撒冷,在耶和華的殿裡獻祭牲,這些人民的心就必歸向他們的主猶大王羅波安。他們必把我殺死,然後回到猶大王羅波安那裡。」於是,耶羅波安另立一個新宗教,崇拜的對象是兩頭金牛犢。「他把一頭牛犢立在伯特利,一頭立在但。這件事導致人民犯罪,從此人民就往但去拜牛犢。耶羅波安建造丘壇的神殿,把不是利未子孫的平民立為祭司。」耶羅波安甚至擅自「為以色列人定節期,在祭壇上獻煙祭」。(列王紀上12:26-33)

      12.耶羅波安在北方的以色列國設立牛犢像,當時那些忠於上帝的人怎樣做?

      12 這時候,在北方十部族的以色列國裡,忠於上帝的人會怎樣做呢?那裡的利未人就像他們忠心的祖先一樣,立刻採取行動。這些利未人原本住在撥給他們的城裡。(出埃及記32:26-28;民數記35:6-8;申命記33:8,9)他們撇下自己所承受的產業,連老帶少遷往南方的猶大。這樣,他們就可以繼續自由地崇拜耶和華。(歷代志下11:13,14)另外,有些以色列人原本打算只在猶大住一段日子,卻決定在那裡定居,不返回北方的家鄉。(歷代志下10:17)耶和華確保正確崇拜的大門會繼續向北方以色列國的人打開,他們的後代要是選擇不崇拜牛犢像,就可以返回猶大,崇拜真神。(歷代志下15:9-15)

      13.什麼叛離上帝的勢力使上帝的現代子民受到考驗?

      13 現今,叛離上帝的勢力也威脅著上帝子民的靈性。一些統治者曾力圖限制國民的信仰,強迫他們信奉國教。另外,假基督教的教士和妄自尊大的人曾設法叫人相信,自己就是聖經所說的祭司團。其實,惟獨在真基督徒當中才有真正的「有王權的祭司」,他們就是受膏基督徒。(彼得前書2:9;啟示錄14:1-5)

      14.對於背離真理的思想,我們應該有什麼態度?

      14 上帝現今的忠貞子民並沒有受騙,他們跟公元前10世紀忠心的利未人一樣,沒有接納任何背離真理的思想。受膏基督徒和他們的同伴決心規避那些錯誤的思想,一聽見就立即拒絕。(請讀羅馬書16:17)雖然我們樂意順服政府,奉公守法,但深知自己應該只效忠於上帝的王國,並在世上的衝突中嚴守中立。(約翰福音18:36;羅馬書13:1-8)有些人聲稱自己事奉上帝,卻在言行上羞辱他,我們絕不接受他們的錯誤主張。(提多書1:16)

      15.為什麼我們理應對「忠信睿智的奴隸」表現忠貞?

      15 請想想,耶和華已經締造了屬靈的樂園,讓誠心正意的人彷彿離開了邪惡的世界,進入這個樂園。(哥林多後書12:1-4)因此,我們會滿心感激,緊緊跟隨「忠信睿智的奴隸」,這個奴隸「受主人委派管理僕役,在適當的時候給他們食物」。基督已經委派這個奴隸「管理一切財物」。(馬太福音24:45-47)既然如此,我們就該忠貞不渝,即使不完全明白忠信睿智的奴隸所作的某個決定,也絕不該倒戈相向,或回到撒但的世界去。相反,我們會謙卑地行事,等候上帝闡明一切。

      履行上帝託付的任務時

      16.猶大的一位先知接獲什麼任務?

      16 耶羅波安叛離正確的崇拜,所以耶和華差遣一個先知從猶大北上,到伯特利去譴責他。先知到達的時候,耶羅波安正站在祭壇旁獻祭。這個先知要完成的任務絕不容易,因為他要向耶羅波安發出嚴厲的審判信息。(列王紀上13:1-3)

      17.耶和華怎樣保護他的使者?

      17 耶羅波安一聽見來自耶和華的譴責,就大發雷霆,伸手指向上帝差來的代表,大聲吩咐在場的手下:「抓住他!」說時遲那時快,「王向使者伸出的手立刻枯乾,不能縮回來。壇也裂開了,壇上的灰散落」。耶羅波安不得不請先知求耶和華息怒開恩,使他那枯乾的手復原。先知求告上帝,耶羅波安的手就好了。這樣,耶和華就保護了他的使者免受傷害。(列王紀上13:4-6)

      18.我們無畏地繼續敬奉耶和華,他就會怎樣保護我們?

      18 我們忠貞地宣揚上帝的王國,教人做基督的門徒,有時也會受到不友善的對待,甚至遭人敵視。(馬太福音24:14;28:19,20)我們千萬不要害怕被人拒絕而不再熱心傳道。我們跟耶羅波安的日子那個不知名的先知一樣,「有幸坦然敬奉」耶和華,「在他面前盡忠」。a(路加福音1:74,75)雖然我們不會期望耶和華施行奇跡扭轉事態,但堅信他仍會通過聖靈和天使保護我們,因為我們是他的見證人。(請讀約翰福音14:15-17;啟示錄14:6)上帝永不會離棄那些一直無畏地傳講他話語的人。(腓立比書1:14,28)

      耶和華必保護他的忠貞子民

      19,20.(甲)為什麼我們可以肯定耶和華永不會離棄我們?(乙)下一篇文章會談談什麼問題?

      19 耶和華我們的上帝是忠貞的。(啟示錄15:4;16:5)「他的一切作為都本著忠貞」。(詩篇145:17)聖經保證,上帝必「保衛他忠貞子民的路」。(箴言2:8)上帝的忠貞子民可以深信,耶和華必給予指引和扶持,使他們能應付考驗,抗拒那些背離真理的思想,履行艱巨的任務。

      20 現在,我們每個人最好都認真想想:「我怎樣才能在任何考驗和引誘下都對上帝保持忠貞?也就是說,我可以怎樣強化自己,繼續忠於上帝?」請看看下一篇文章。

      [腳注]

      a 下一篇文章會談談,究竟那個先知會不會繼續服從耶和華,以及後來有什麼遭遇。

  • 一心一意忠於上帝
    守望台2008年 | 8月15日
    • 一心一意忠於上帝

      我要按你的真理而行,求你使我一心一意敬畏你的名。——詩篇86:11

      1,2.(甲)根據詩篇86:2,11,什麼態度有助於我們在面對考驗或引誘時忠於耶和華?(乙)我們什麼時候就要真心實意地培養忠貞的特質?

      有些基督徒受迫害、被監禁多年,在逆境下仍忠於上帝,但後來竟然抵受不住引誘而追求物質享受。為什麼會這樣呢?事情牽涉到人的內心,即我們的真正為人。從詩篇第86篇可以看出,「忠貞」跟「一心一意」有關,也就是說,要忠貞到底,就不可三心兩意。詩篇執筆者大衛向上帝禱告:「求你守護我的性命,因為我忠貞不二。你是我的上帝,求你拯救這信賴你的僕人。」他也說:「耶和華啊,求你把你的道路指教我,我要按你的真理而行。求你使我一心一意敬畏你的名。」(詩篇86:2,11)

      2 除非全心信賴真神耶和華,否則我們就會漸漸受身邊的人和事影響,不再忠於耶和華。私慾好比路上埋藏著的地雷。即使我們曾在逆境下忠於耶和華,也有可能落入撒但暗設的陷阱。因此,趁還沒有遇上考驗或引誘之前,我們就要真心實意地培養忠貞的特質,從心底裡忠於上帝,這是非常重要的!聖經說:「要保護你的心,勝過保衛一切」。(箴言4:23)關於這點,我們可以從古代一個先知的事例獲得寶貴的教益。這個先知奉耶和華差遣,從猶大到北方的以色列國去見耶羅波安王。

      「我還要送禮物給你」

      3.聽到上帝的先知所發出的判決,耶羅波安有什麼反應?

      3 請想想當日發生的事。由於耶羅波安王在北方十部族的以色列國裡慫恿人崇拜牛犢像,上帝就差使者向他發出嚴厲的判決。王一聽見就勃然大怒,伸手指著使者,喝令手下抓住他。可是,耶和華與他的僕人同在。眨眼間,王伸出的手就神奇地枯乾了,那個用來進行錯誤崇拜的壇也裂開了。耶羅波安的態度馬上改變過來,他連忙央求上帝差來的先知:「請你求耶和華你的上帝息怒開恩,為我禱告,好叫我的手復原。」先知向上帝禱告,王的手就好了。(列王紀上13:1-6)

      4.(甲)為什麼說,王表示要送禮物給先知時,先知的忠貞受到很大的考驗?(乙)先知怎樣回應王?

      4 接著,耶羅波安對先知說:「請跟我回家,吃點東西,我還要送禮物給你。」(列王紀上13:7)這時候,先知該怎麼做呢?他剛剛譴責過王,是不是應該拒絕王的款待?(詩篇119:113)還是應該接受王的邀請,因為王看來已經悔悟了?耶羅波安權高勢大,肯定有貴重的禮物饋贈客人。王說要送禮物給先知,如果先知心底裡渴求物質,這就很可能是個很大的引誘。但是,耶和華曾吩咐先知:「你不可吃飯喝水,也不可從你去的那條路回來。」因此,先知毫不含糊地回答王:「你就算把你家的一半給我,我也不跟你回去,也不在這個地方吃飯喝水」。先知沿另一條路離開伯特利,沒有照原路走。(列王紀上13:8-10)關於全心忠於上帝,我們從先知的決定學到什麼呢?(羅馬書15:4)

      「該知足」

      5.為什麼說,重視物質跟忠於上帝是有衝突的?

      5 表面看來,重視物質跟忠於上帝沒有什麼衝突,但事實並非如此。請問問自己:我真的相信耶和華的應許,相信他會供應我的生活所需嗎?(馬太福音6:33;希伯來書13:5)我能在生活上簡樸一點,而不是一味追求自己難以負擔的「舒適生活」嗎?(請讀腓立比書4:11-13)我會不會為了現在想要的,就放棄一些為上帝或會眾服務的機會?在我的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忠貞地事奉耶和華嗎?我們的答案取決於自己有沒有全心事奉上帝。使徒保羅說:「敬虔而又知足,才是獲得大利的方法。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走什麼。所以,只要有衣有食,就該知足。」(提摩太前書6:6-8)

      6.什麼機會可能像「禮物」一樣擺在我們面前?我們想想什麼,就能作出明智的決定?

      6 舉例說,也許升職的機會擺在我們面前,接受的話,工資和福利就會增加。也許我們有機會搬到鄰國甚至更遠的地方去找工作,多掙點錢。我們最初可能覺得面前的機會是耶和華賜的。但在接受之前,我們不是應該察驗一下自己的動機嗎?我們首先關心的應該是:所作的決定對自己跟耶和華的關係會有什麼影響。

      7.為什麼貪求物質的精神必須根除?

      7 撒但的制度不斷鼓吹物質至上的精神。(請讀約翰一書2:15,16)魔鬼力圖腐化我們的心,所以我們必須時刻察驗自己的心是不是貪求物質,並根除這種慾念。(啟示錄3:15-17)撒但要把世上的萬國給耶穌時,耶穌斷然拒絕。(馬太福音4:8-10)耶穌警告人:「要留意提防各樣的貪婪,因為人不管怎樣富裕,他的生命也不在於他擁有的財物。」(路加福音12:15)我們有忠於耶和華的心,就會依靠耶和華,而不是我們自己。

      「老先知欺騙他」

      8.上帝先知的忠貞受到什麼考驗?

      8 如果上帝的先知離開伯特利之後一心一意回家去,就很可能會平安無事。不過,他起程之後不久就面對另一個考驗。聖經說,「有一個老先知住在伯特利」,「他的兒子們來」把當天發生的一切事告訴他。老先知聽了,就叫兒子替他備驢上鞍,好能上路去找上帝的先知。沒多久,他在路上看見上帝的先知坐在大樹下,就對上帝的先知說:「請跟我回家吃飯吧。」上帝的先知不答應,老先知於是說:「我像你一樣,也是先知。有個天使奉耶和華的命令吩咐我說:『你去帶他回家,讓他吃飯喝水。』」聖經透露,「其實是老先知欺騙他」。(列王紀上13:11-18)

      9.聖經怎樣談及作假的人?他們行事詭詐,令誰受害?

      9 無論老先知有什麼動機,他確實撒了謊。這個老先知也許一度忠於耶和華,這次卻作假騙人。聖經強烈譴責這種行為。(請讀箴言3:32)行事詭詐的人在靈性上既損人又害己。

      他就跟老先知回去

      10.上帝的先知受老先知邀請,就怎樣做?結果怎樣?

      10 其實,那個要回猶大的先知本該看穿老先知的把戲。他可以問自己:「為什麼耶和華要差天使通過別人把新指示轉告我呢?」他本可以向耶和華求個明白,但聖經並沒有記載他曾這樣做。「上帝的使者就跟[老先知]回去,在他家裡吃飯喝水。」使者上了當,他的行徑令耶和華不悅。他吃喝完了就回猶大去,路上有一隻獅子抓住他,把他咬死。他的先知生涯竟然有這樣的結局,實在可悲!(列王紀上13:19-25)a

      11.亞希雅樹立了什麼榜樣?

      11 忠心的亞希雅先知卻不同,他曾奉差去膏立耶羅波安作王,直到年老時仍然忠於上帝。有一次,耶羅波安見兒子病了,就叫妻子去求問亞希雅。當時,年邁的亞希雅雙目失明。他勇敢地預告耶羅波安的兒子將會死去。(列王紀上14:1-18)亞希雅得到很多福分,其中之一是有殊榮為聖經的記載作出貢獻。什麼貢獻呢?祭司以斯拉受上帝啟示寫下經卷,曾經參考亞希雅所寫的資料。(歷代志下9:29)

      12-14.(甲)我們從上帝先知的事例學到什麼?(乙)請舉例說明,認真考慮長老根據聖經所提出的勸告是明智的。

      12 再看看上帝的先知,聖經沒有說,他為什麼不求問耶和華就在半路折返,跟老先知去吃喝。會不會因為老先知的話正合他的心意呢?我們學到什麼?我們必須絕對相信耶和華的一切誡命都是正當的,無論發生什麼事都決心遵從他的吩咐。

      13 有些人聽取意見時,只接受自己想聽的話。舉個例,一個傳道員也許有一個工作機會,如果接受就要減少與家人共處的時間,也要減少屬靈的活動。於是他請長老給些意見。長老可能會先表示,做什麼工作來養家始終是弟兄自己的決定,長老不能替他作決定。接著,長老會跟他分析,要是他接受那份工作,在屬靈方面就會有什麼危險。那個弟兄聽了,會不會只記住長老首先說的話?還是會認真想想長老的分析?顯然這個弟兄必須判斷,怎樣做在屬靈方面是最好的。

      14 再想想另一種情況。一個姊妹請教長老,她該不該跟她不信主的丈夫分居。長老想必會清楚說明,分居與否始終是姊妹的決定。然後,長老可能會談談聖經中關於這個問題的勸告。(哥林多前書7:10-16)姊妹會慎重考慮長老的話嗎?還是早已立定心意要分居?明智的做法是,禱告求上帝指引,認真思考基於聖經的勸告,然後再作決定。

      要謙遜

      15.我們從上帝先知的鑑戒還可以學到什麼?

      15 我們從上帝先知的鑑戒還可以學到什麼?箴言3:5說:「你要全心信賴耶和華,不可依靠自己的聰明。」那個先知一向都依靠耶和華,可是,在返回猶大途中卻只信賴自己的判斷力。他做錯決定,賠上了自己的性命,也在上帝面前失去了美名。他的遭遇多麼有力地提醒我們,保持謙遜、忠貞地事奉耶和華非常重要!

      16,17.我們怎樣做就能繼續忠於耶和華?

      16 內心的自私傾向很容易使我們偏離正確的方向。「人心比什麼都詭詐,不顧一切」。(耶利米書17:9)為了忠於耶和華,我們必須不斷努力除掉舊品格,克服狂妄自大、過度倚賴自己等傾向。我們還必須穿上新品格,「這新品格是按照上帝的旨意創造的,體現真實的正義和忠貞」。(請讀以弗所書4:22-24)

      17 箴言11:2說:「謙遜的人,卻有智慧。」我們謙遜地倚賴耶和華,就能避免犯下大錯而付出沉重的代價。比如說,我們灰心的時候,就更要倚賴耶和華,因為判斷力很可能有偏差。(箴言24:10)我們也許漸漸對某些屬靈活動提不起勁,覺得自己多年來敬奉上帝,所作的服務已經夠了,責任也可以由別人來負;或者想改變一下,過一般人所謂的「正常生活」。但不要忘記,我們要「竭盡全力」為上帝服務,「時刻多做主的工作」,才能保護自己的心。(路加福音13:24;哥林多前書15:58)

      18.要是我們覺得很難作決定,就該怎樣做?

      18 有時候,我們要作決定卻不知如何是好,實在很難取捨。我們會不會只信靠自己的判斷?無論什麼時候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都要向耶和華求助,這才是明智的。雅各書1:5說:「上帝慷慨地賜百物給所有人……所以,你們有誰缺乏智慧,都應該不斷祈求上帝」。天父必賜給我們聖靈。我們確實需要聖靈的幫助,好作出明智的決定。(請讀路加福音11:9,13)

      決心忠於上帝

      19,20.我們要決心怎樣做?

      19 所羅門離棄正確的崇拜之後,以色列就動盪不安。在那段日子,事奉上帝的人在忠貞方面受到嚴峻的考驗。雖然不少人妥協讓步,但有些人仍然忠於耶和華。

      20 我們每天都要作選擇、做決定,在忠貞方面受到考驗。像古代的忠僕一樣,我們也可以證明自己是忠貞不二的。讓我們一心一意地忠於耶和華,全心相信他會繼續賜福給他的忠貞子民。(撒母耳記下22:26)

      [腳注]

      a 聖經並沒有說耶和華究竟有沒有取去老先知的性命。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