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橫行肆虐的殺手
    警醒!1994年 | 6月8日
    • 橫行肆虐的殺手

      瑪格麗特的兒子提托染上瘧疾,她於是拼命尋找特效藥。兒子先後服用了三種藥物,包括口碑載道的氯奎。不過,提托結果還是夭亡,只活了九個月。

      在瑪格麗特的家鄉肯尼亞,這種不幸已是司空見慣的事。《新聞週刊》報導:「『岡比亞瘧蚊』是傳播瘧疾的主要蚊種,在世界這邊很容易滋生。由於這緣故,兒童就很難在這裡健康成長了。有百分之五的兒童在未到入學年齡便死於瘧疾。」

  • 何以「醫得好」的疾病又再度蔓延?
    警醒!1994年 | 6月8日
    • 瘧疾——威脅世界差不多一半人口

      自從公開宣布瘧疾幾乎被消滅之後,差不多40年已過去了,如今瘧疾在阿富汗、巴西、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泰國、越南,以及非洲不同的地區都造成嚴重威脅。「每分鐘便有兩名兒童死於瘧疾,」法國的《費加羅報》報導。每年有二百萬人喪生——遠遠超過死於愛滋病的人數。

      有接近2億7000萬人受瘧原蟲感染,有可能染上瘧疾的人相信有22億之多。「瘧疾曾一度絕跡,在百分之90的世界人口當中受到控制,為什麼現今又再次威脅逾百分之40的人口呢?」菲莉達·布朗在《新科學家》週刊問道。原因有很多。

      砍伐樹林和開拓殖民區。在巴西,開拓雨林——蚊群滋生的地區——令瘧疾在殖民區十分猖獗。免疫學家克勞迪奧·里貝羅說:「我們侵佔了蚊的家園。」他指出移居者「對瘧疾感染毫無認識,也沒有對該病作出預防」。

      遷徙。為了尋找工作,有大批緬甸難民擁入博賴(泰國一個小鎮)的寶石礦。「這些難民不斷遷移,要控制瘧疾的發病率幾乎是不可能的,」《新聞週刊》報導。記錄顯示,僅是在礦工之間每月便有大約一萬宗瘧疾病例!

      旅遊。許多人訪遊瘧疾肆虐的地區之後,把病菌帶返家中。因此,在1991年,美國有大約1000宗病例被診斷為瘧疾,歐洲則有一萬宗。每年有數以百計的遊客和海外雇員把這種傳染病帶回加拿大。在一宗可悲的事例中,整家人由非洲回來之後,不久兩名兒童便開始發燒。醫生起初沒有懷疑他們染上瘧疾。「後來父母把他們送進醫院,但為時已晚,」多倫多《環球郵報》報導,「在數小時之內,他們相繼死去。」

      抗藥性菌類。世界衛生組織報導,抗藥性瘧疾菌類正在整個熱帶非洲蔓延。《新聞週刊》指出,在東南亞,「若干菌株的抗藥性進展如此迅速,以致不久便會達到無法治療的地步。」

      缺乏資源。在一些地方,診所缺乏設備去進行簡單的血塗片化驗。在其他地方,大部分的醫療預算均撥作其他緊急需要之用,結果殺蟲劑和藥物的供應便缺少了。有時問題也牽涉到利潤收益。「醫治熱帶疾病根本是無利可圖的,」《新科學家》週刊承認,「因為,以一般而言,患者都不能負擔藥費。」

  • 何以「醫得好」的疾病又再度蔓延?
    警醒!1994年 | 6月8日
    • 「以全球而言,瘧疾的情況相當嚴重,並且會繼續惡化,」世界衛生組織的中島宏醫生說。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