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你向耶和華尋求庇護嗎?
    守望台2017年(研讀版) | 11月
    • 為了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需要多了解古代以色列有關庇護城的安排。這個安排是根據律法之約設立的,在公元33年五旬節已經被取代了。既然律法來自於耶和華,我們了解庇護城的安排,就能明白耶和華對於罪的看法、他怎樣看待犯罪的人以及悔改的人。首先,讓我們來看看設立庇護城的目的以及庇護城的用途。

      你們要設立庇護城

      3.古代以色列人怎樣處理蓄意殺人的案件?

      3 耶和華嚴肅地看待任何殺人流血的事。在古代以色列,蓄意殺人的會被死者最親的男性親屬處死,聖經稱這些人是「報血仇的」。(民數記35:19)報血仇的把殺人者處死,就是讓對方以命償命。而且,如果殺人者沒有立刻被處決,應許之地就會受到玷污。耶和華曾吩咐:「不可玷污你們所在之地。[被殺的人的]血是玷污地的。」(民數記35:33,34)

      4.以色列人怎樣處理誤殺人的情況呢?

      4 那麼,以色列人怎樣處理誤殺人的情況呢?雖然殺人者是過失殺人,但畢竟讓無辜的人流血喪命就是有罪。(創世記9:5)不過,誤殺人的還是能得到仁慈的對待,他能躲避報血仇的人,逃到六座庇護城中的其中一座。誤殺人的能在庇護城裡得到保護,不過他必須要留在庇護城裡直到大祭司去世為止。(民數記35:15,28)

      5.為什麼說庇護城的安排能使我們更認識耶和華?

      5 設立這六座庇護城不是以色列人的想法,而是耶和華的安排。耶和華吩咐約書亞告訴以色列人要「設立庇護城」,這些城是「神聖的地方」。(約書亞記20:1,2,7,8)既然耶和華吩咐人要撥出這些城作為特別的用途,那麼明白庇護城的安排,怎樣使我們更了解耶和華的慈悲呢?從這個安排,我們可以學到怎樣向耶和華尋求庇護呢?

      誤殺人的要把事情告訴長老

      6,7.(甲)長老在處理誤殺的案件時,扮演什麼角色?(見課文開頭的圖片)(乙)為什麼誤殺者需要將事情告訴長老?

      6 當一個人誤殺了人,他必須先逃到庇護城,在城門口「把事情告訴城裡的長老」。誤殺者會受到友善的對待。(約書亞記20:4)一段時間後,庇護城的長老會將誤殺者送回到兇案發生的那座城,那裡的長老會審理這宗兇殺案。(請讀民數記35:24,25)長老判定案件是誤殺的情況後,誤殺者才能回到庇護城。

      7 為什麼案件需要由長老處理呢?長老這樣做是為了確保以色列會眾保持潔淨,也為了幫助誤殺者得蒙耶和華的慈悲。一位聖經學者提到,如果誤殺者沒有將事情告訴長老,誤殺者就要面對不利的情況,因為他沒有按照上帝的安排尋求保護,他喪命也是咎由自取。誤殺者是可以得到幫助的,但是他必須主動尋求幫助,也要接受這個安排。假如誤殺者沒有逃到耶和華設立的其中一座庇護城,死者最親的親屬就有權將誤殺者處死。

  • 你向耶和華尋求庇護嗎?
    守望台2017年(研讀版) | 11月
    • 誤殺人的要逃到庇護城

      10.誤殺者需要採取什麼行動才能得蒙慈悲?

      10 誤殺者需要採取行動才能得蒙慈悲,他必須逃 到離他最近的一座庇護城。(請讀約書亞記20:4)誤殺者要保住自己的性命就要盡快逃到庇護城並且留在城裡!誤殺者也需要作出犧牲,他必須放棄工作和舒適的家。而且在大祭司過世前,他都不能離開庇護城。a(民數記35:25)這樣做對誤殺者來說並不容易,但卻很重要。假如誤殺者離開庇護城,他的行動就表明自己毫不在乎被殺的人,這樣他自己的生命就有危險了。

  • 你向耶和華尋求庇護嗎?
    守望台2017年(研讀版) | 11月
    • 這些城要給你們庇護

      13.請說明為什麼誤殺者能在庇護城裡安全又快樂地生活。

      13 誤殺者逃到庇護城裡就能得到保護。耶和華提到這些城,說:「這些城要給你們庇護。」(約書亞記20:2,3)耶和華沒有要求誤殺者為同一個案件再次受審,也沒有允許報血仇的人進入庇護城殺死誤殺者。所以,誤殺者不用害怕別人來報仇,因為留在庇護城裡就會受到耶和華的保護。庇護城並不是像監獄 一樣的安排,誤殺者可以在城裡工作,幫助別人,也能在安全的環境中事奉耶和華,還能過著心滿意足的生活。

  • 你向耶和華尋求庇護嗎?
    守望台2017年(研讀版) | 11月
    • a 根據猶太人的文獻記載,誤殺者的家屬也能跟他一起逃到庇護城。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