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偷吃家人的藥警醒!2009年 | 5月
-
-
偷吃家人的藥
一個名叫莉娜a的女子說:「我14歲就開始服用醫生開的處方減肥藥。因為那時我覺得自己一定要瘦,要漂亮才會吸引人,於是就要求家庭醫生開一些減肥藥給我,每當有男生注意我,我就很開心。後來,我開始吸毒,過著不道德的生活。我喜歡追求刺激興奮的快感。」
梅拉有偏頭痛,醫生就開止痛藥給她。後來,她服用的劑量越來越多,但已經不只是為了止痛,而是因為她上了癮。她吃自己的處方藥還不夠,也開始吃家人的處方藥。
一些報告顯示,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為了減肥、舒緩情緒、應付焦慮、振作精神或產生亢奮而濫用處方藥。令人驚訝的是,不少成年人也會濫用處方藥。有些常被人濫用的處方藥都可以在家裡找到,包括止痛藥、鎮靜劑、興奮劑和安定劑。b此外,一些不需要處方就可以在藥房買到的藥物,例如安眠藥、解充血藥和抗敏感藥等,也常被人濫用。
今天,濫用處方藥物的情況非常普遍,而且問題越來越嚴重。例如,在非洲、歐洲和南亞一些地方,濫用處方藥物的情況比吸食街頭毒品更普遍。在美國,濫用處方藥物的人很多,甚至比吸食各種毒品(除了大麻)的人還多。據最近一份報章的報導,在12至17歲的青少年中,「吸食可卡因、海洛因和脫氧麻黃鹼(俗稱冰毒)的人加起來,還沒有濫用處方藥物的人多」。人們對處方藥物的需求很大,導致假藥的市場應運而生。
你可以怎樣保護自己和孩子,避免濫用處方藥物或吸食毒品?以下幾篇文章會進一步談談這個問題。
[腳注]
a 本系列文章中的人名是化名。
b 文章談到的原則大部分都適用於吸毒和酗酒的人。
[第3頁的附欄]
《醫師桌上手冊》(英語)說:「藥物上癮指的是:一個人不自主地服用藥物,不是為了治病而吃藥,不管健康已受損或有受損的風險都繼續服用。」染上藥癮的人會沉迷藥物,不能自拔。
生理依藥性指的是:病人一旦停止使用某種處方藥,例如鴉片類藥物,就會出現脫癮症狀。這是正常的反應,不是藥物上癮。
藥物耐受性指的是:病人需要不斷增加劑量,才能得到同樣的止痛效果。
-
-
處方藥物——正確地服用?還是濫用?警醒!2009年 | 5月
-
-
處方藥物——正確地服用?還是濫用?
一個女孩安姬無意中聽到爸媽的對話,說弟弟吃的藥使他食慾不振、食量變小。安姬很在意自己的體重,就偷偷拿弟弟的藥來吃,每隔幾天就吃一顆。但她怕父母會發現,於是就請一個吃同一種藥的朋友拿藥給她。a
為什麼很多人都濫用處方藥呢?其中一個原因是處方藥很容易得到,可能在家裡都找得到。第二個原因是,很多年輕人以為吃沒有經醫生開的處方藥,並不犯法。第三,處方藥的藥性似乎 比毒品輕,有些青年人甚至認為,「既然小朋友都可以吃這種處方藥,那麼這個藥一定是安全的」。
當然,藥物有它的用途。按照醫生的指示服用處方藥,可以改善病人的健康、紓緩症狀,讓病人活得比較舒服,有時也能救人一命。但如果濫用,就跟吸食街頭毒品一樣危險。例如,濫用某些處方類興奮劑,可能導致心力衰竭或引發抽搐。有些處方藥會減慢人的呼吸速率,最終會導致死亡。有些藥物與其他藥物或酒混合使用可能會有嚴重後果。2008年初,《亞利桑那共和報》報導,有一個明星因「同時吃了六種藥而死亡,包括鎮靜劑、安眠藥和止痛藥」。
服用處方藥還有一個潛在的危險,就是會令人上癮。有些藥物,如果濫用或過量服食,產生的作用就像街頭毒品一樣,會刺激腦部產生愉快感覺的區域。由於想得到這種快感,人就會很想吃這些藥。不過,濫用處方藥物只會產生短暫的刺激快感,不能幫助人應付生活的壓力,反而會使人更加焦慮、抑鬱,使健康受損,破壞身體正常的機能,使人上癮,或同時產生以上所有的副作用。結果,濫用藥物的人難免會在家裡、學校或工作地方遇到難題。那麼,怎樣才是正確地使用處方藥?怎樣算是濫用呢?
正確地服用還是濫用?
簡單來說,按照醫生的指示吃藥,就是正確地服用處方藥,也就是說,醫生了解你的病情後,針對你的病情開藥,而你按指定的劑量和服用方法,按時吃藥。不過,即使你正確地服藥,你仍然可能會對藥物產生副作用。這時你應該立即告訴醫生,他可能會為你改處方或要你停藥。同樣,你服用在藥房購買的非處方藥物時,也要留意這個原則:生病才吃藥,並按照藥物說明上的指示服用。
有些人不正確地服用處方藥,例如沒有生病卻吃藥、不按指示的劑量服藥或吃別人的藥,這樣做可能會使自己受害。有些人則以錯誤的方法服藥,例如有些藥丸必須整顆吞服,讓藥丸在體內慢慢發揮藥效。但濫用藥物的人往往把藥丸壓碎、咬碎之後吞服,或壓碎後吸進鼻孔,又或者溶於水後再注入體內,這些做法都會破壞藥效,不過可能會讓他們有飄飄然的感覺。但這可能是上癮的第一步,更可怕的是,他們可能會喪命。
如果一個人正確地使用處方藥,卻懷疑自己開始上癮,就應該馬上通知醫生。醫生知道怎樣以最安全的方法來處理,又不延誤原本要治療的疾病。
現在,濫用藥物(包括吸毒、縱酒)的情況十分普遍,反映出我們這個時代的確是不尋常。家,本應該是個讓人得到愛,使人遠離壓力的避風港,但很可惜,現今的家庭面對很多難題。一個原因是,道德和屬靈的標準每況愈下,人們對生命也越來越不尊重。(提摩太後書3:1-5)另一個原因是,人們對未來已失去信心,看不到任何希望,於是就抱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甚至「不管怎樣只要快樂」的態度。所以聖經說:「沒有上帝的引導,人民就放蕩無羈」。(箴言29:18,《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
做父母的,你們一定很想保護自己的孩子,不受這世界不道德和不敬虔的思想腐化。但你可以怎樣保護家人呢?你可以在哪裡找到實用的指引呢?未來穩確的前途希望又可以在哪裡找到呢?下一篇文章會解答這些問題。
[腳注]
a 資料由TeensHealth網站提供。
[第4頁的附欄]
不顧一切,只為一時快感
有些人會用各種方法,只為追求一時的快感,其中有些方法十分危險,他們會用鼻子吸一些揮發性的化學物質,例如清潔劑、指甲油、家具磨光劑、汽油、強力膠、打火機油、噴漆等。人一旦吸入這些氣體,氣體就會很快進入血液,使人馬上得到快感。
有些人則濫用含酒精或使人昏昏欲睡的非處方藥物。這些藥物,如果服食的劑量過高,就會妨礙感官的作用,對聽覺和視覺的影響更是嚴重,也可能會導致精神錯亂、幻覺、麻痺和胃痛。
[第5頁的附欄]
有藥癮的人怎樣「覓藥」?
《醫師桌上手冊》指出,「『覓藥行為』在癮君子和濫用處方藥物的人當中非常普遍」。「這些人的覓藥手段包括:趁診所快要關門時才求醫或致電診所緊急求助;拒絕接受檢查、測試或轉診;常常『遺失』醫生開的處方;竄改處方;不願向別的醫生提供醫療記錄或自己的醫生的聯絡資料。另外,濫用藥物和對藥物上癮的人會看不同的醫生,希望取得更多醫生處方。」
常常被人濫用的處方藥物為以下三類:
◼ 鴉片類藥物(又稱阿片類藥物)——減輕病痛帶來的痛楚感
◼ 中樞神經系統(CNS)抑制劑——治療焦慮或失眠,常用的藥物包括巴比妥類(俗稱止痛藥)和苯二氮卓類藥物(俗稱鎮靜劑)
◼ 興奮劑——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簡稱ADHD)、發作性睡病(嗜眠症)或肥胖症b
[腳注]
b 以上的資訊由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提供。
[第6頁的附欄]
處方藥物——安全使用守則
1.仔細按照指示服藥。
2.沒有醫生指示,不可自行增減服用劑量。
3.不要自行停止服用醫生處方的藥物。
4.藥物服用說明上沒有指示就不可自行把藥丸壓碎或切開。
5.留意藥物是否會影響駕駛或其他活動。
6.要清楚了解,用藥後喝酒或服用其他藥物(處方或非處方藥物)對身體會產生什麼影響。
7.如果你曾經濫用藥物或縱酒,應該告訴醫生。
8.不要服用別人的處方藥物,也不要把自己的處方藥物給別人吃。c
[腳注]
c 以上資料是根據美國糧食和藥物管理局的建議。
-
-
父母要保護孩子!警醒!2009年 | 5月
-
-
父母要保護孩子!
許多父母都關注濫用藥物的問題,他們很想知道:「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偷偷拿家裡的藥來吃呢?」原因很多。有些年輕人想要尋求刺激的快感;有些希望讀書時更有精神,有些卻想要拋開煩惱;還有些年輕人可能因為生病或情緒不好,希望吃藥可以減輕症狀。事實上,有些兒童才12歲就已經濫用處方藥。今天有數以千計的網站供應處方藥,誰都可以上網訂購,所以小朋友也可以輕易得到這些藥物。有些年輕人則會向「朋友」買藥。做父母的,你們可以怎樣保護自己的孩子呢?
首先,父母應該坦誠地跟孩子談談服食處方藥或毒品的危險。除了要把醫生開的處方藥放好之外,可能還要把藥櫃或藥箱鎖好。你要知道家裡存放了哪些藥,並留意存量。要是家人已經不需要吃某一種藥,就要丟棄,並確定孩子沒有辦法再拿回來吃。要是一個年輕人已經沒有咳嗽但還在吃藥,就要問他為什麼還要繼續吃。也要留意孩子在網上做什麼,檢查他們的信用卡賬單,他們收到什麼包裹。最後,如果孩子換了朋友,打扮和行為有所改變,學校成績突然退步,父母就要提高警覺。
要是孩子常常亂吃藥……
如果你的孩子有亂吃藥的習慣,或者你懷疑孩子有這個問題,你可以怎樣做呢?要跟孩子好好地談談,說話時要和藹仁慈。聖經說:「人的思想像深井中的水,明智的人才會汲取。」(箴言20:5,《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孩子要是濫用藥物,要引導他說真話就好比用一條快斷的舊繩子拉一桶水一樣。如果拉得太用力,繩子就會斷了,同樣,要是你責備孩子或勃然大怒,溝通就會中斷了。要記住,你有兩個目標:第一,要知道孩子究竟有沒有亂吃藥。第二,如果孩子真的亂吃藥,就要找出他這麼做的真正原因。孩子亂吃藥通常有以下其中一個或幾個原因。
◼ 不良交往和同輩壓力「不要受愚弄了。『壞友伴敗壞品德!』」(哥林多前書15:33,《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明智的父母知道壞朋友可以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所以他們會幫助孩子看出,結交損友會使自己受害。另外,父母還可以主動幫助孩子選擇良朋益友。(箴言13:20)他們可以邀請一些有好品行的人到家裡作客或一起到戶外活動。
◼ 壓力今天,孩子承受很大的壓力,為了將來能在社會上出人頭地,有時父母把孩子逼得太緊,會令他們喘不過氣來。a你知道自己的孩子有什麼長處和短處嗎?你有沒有為孩子定下合理的目標並幫助他們達到目標?你會拿孩子跟別人比較嗎?不要這樣做,因為不利的比較會令孩子傷心難過,也會導致抑鬱。如果孩子覺得在家裡得不到愛,就一定會向外尋求感情上的滿足,因為孩子都渴望被人愛,受人賞識。此外,明智的父母會跟孩子一起讀聖經,努力在家裡營造屬靈的環境。耶穌說:「自覺有屬靈需要的人有福了,因為天上的王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5:3)
◼ 沒有明確的家規有些年輕人之所以濫用藥物,是因為父母一直縱容他們。箴言29:15說:「放縱的孩子使母親蒙羞」。大部分孩子表面上都會抗拒父母的管束,但其實他們都喜歡父母定下明確的規矩,這樣他們就有安全感,也可以感受到家人的愛。因此,聖經鼓勵父母要給兒女明智合理的指引,父母自己也要以身作則。(以弗所書6:4)還有,聖經鼓勵父母教孩子的方式要首尾一貫,該堅定時就要堅定。雅各書5:12說:「你們的話,是 就該說『是』,不是 就該說『不是』」。
如果你知道孩子濫用藥物,明智的做法是跟醫生或專業醫護人員談談。要戒掉藥癮是很困難的,也許需要專家指引。此外,如果你和家人是屬於耶和華見證人的基督徒會眾,就應該請會眾長老協助。(雅各書5:13-16)這些成熟的基督徒會提出一些聖經原則,這樣你也許能夠幫助家人快點戒掉惡習。
下一篇文章會提出更多聖經原則,也會談談我們有什麼奇妙的希望,讓我們享有美好的前途。
[腳注]
a 請看本刊14頁的文章《壓力太大,孩子太累》。
[第7頁的精選語句]
「人的思想像深井中的水,明智的人才會汲取。」(箴言20:5)
[第7頁的附欄]
哪些青少年可能會濫用藥物?
◼ 家人曾濫用藥物或縱酒
◼ 情緒抑鬱,缺乏自尊
◼ 覺得自己跟別人格格不入,不受朋友同學歡迎
◼ 常常無精打采,很難入睡
◼ 態度偏激,喜歡反抗父母和師長b
[腳注]
b 資料根據Teen Help網上雜誌。
-
-
不用再吃藥了!警醒!2009年 | 5月
-
-
不用再吃藥了!
第一篇文章提過的莉娜,她32歲時由於有濫用處方藥的習慣,就「很自責,對未來感到絕望,覺得生不如死」。她寫道:「我很想做個好媽媽、好妻子,但眼看自己的生活很不愉快,世上又充滿悲慘的事,那我又何必做好自己呢?有幾次我確曾嘗試做得更好,但都失敗了。」
後來,莉娜開始跟耶和華見證人學習聖經。不久之後,聖經的真理使她得到內心的安寧,令她如釋重負,她說:「我從來沒有這麼好的感覺。」她明白聖經的原則,對未來滿懷美好的希望,這激勵她重新做人,決心戒掉藥癮。
生活的指南
聖經的律法和原則是創造主耶和華上帝特別為我們制定的。詩篇19:7,8說:「耶和華的律法完美,使人重獲生機……耶和華的命令正直,使人心裡歡喜;耶和華的誡命潔淨,令人眼睛明亮」。
舉例來說,哥林多後書7:1勸我們要「潔淨自己,除去各樣玷污身體和心靈的事物」。莉娜緊記這節經文,這幫助她戒掉惡習。第一篇文章提及的梅拉也一樣。你還記得她吃頭痛藥吃上了癮嗎?那麼她怎樣戒除藥癮呢?她坦誠地跟醫生商量,醫生就建議她接受別的療法。a她也接受基督徒會眾給她的屬靈鼓勵。
莉娜和梅拉都禱告求上帝幫助。腓立比書4:6,7說:「什麼事都不要憂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和懇切祈求,連同感謝,把你們所請求的告訴上帝。這樣,上帝就必賜你們平安,超越人所能理解的。這種平安……可以守護你們的內心和頭腦。」上帝的一個古代僕人曾體驗到這種平安,他說,每當他「心裡多憂多慮」,上帝的話語就安慰他,使他安心,感到平靜,內心喜樂。(詩篇94:19)這些安慰人的話語可以在哪裡找到呢?就是在聖經裡,另外,基督徒長老和弟兄姊妹也會說些鼓勵的話來強化我們。
可是,有時候一個人可能因為有藥癮而覺得自己一文不值。賈尼絲是個基督徒,她多年前吃處方藥吃上了癮,她寫道:「有藥癮的人可能覺得很難向上帝禱告,有些甚至認為無法向上帝禱告,因為他們遠離了上帝,又對自己充滿怨恨。」要是這樣,這些人特別需要尋求成熟基督徒的幫助。成熟的基督徒會仁慈、耐心地鼓勵這些人,他們出於信心的禱告「能叫患病的人好過來」。(雅各書5:15)如果孩子有藥癮,父母就應該密切留意孩子康復的進度,這包括幫助他們再次親近上帝,也確定他們得到適當的治療,以免孩子的藥癮復發。
賈尼絲後來去戒毒中心(勒戒所)戒掉藥癮,從此就沒有再濫用藥物了。她寫道:「我靠著耶和華的幫助,終於熬過那段痛苦的日子。現在我有平靜的心情,也慢慢又像以前一樣活潑開朗。」
一切問題都成為過去
不久,世人就不用再吃藥了。為什麼呢?啟示錄21:3,4這樣回答:「上帝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做他的子民。上帝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上帝要擦去他們的所有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哀慟、呼號、痛苦。從前的事[包括目前的問題]已經過去了。」
聖經說,基督徒的希望像「生命的錨一樣,又確定又牢靠」。(希伯來書6:18,19)很久以前,船員遇到風暴時會把船的錨拋進海裡。錨一扣緊海床,船隻就可以保持穩定,渡過暴風的襲擊,也可以避免觸礁或撞向岸上。人生一定會有一些風浪和考驗,面對逆境時,我們有聖經這個「又確定又牢靠」的希望,就能保持內心安寧、思想健全,並在靈性上站立穩固。
聖經的教導鼓舞人心,提出的勸告實用有效,何不查考一下呢?耶和華見證人很樂意幫助你了解聖經,不會讓你失望的。
[腳注]
[第9頁的精選語句]
「什麼事都不要憂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和懇切祈求……把你們所請求的告訴上帝。這樣,上帝就必賜你們平安……可以守護你們的內心和頭腦。」(腓立比書4:6,7)
[第10頁的附錄或圖片]
心理健康的良方
《生命的內在遊戲》(又譯《掌握你的心靈:保持心理健康的權威指南》)這本書指出,運動可以使人暫時改善情緒,讓抑鬱的情緒得到舒緩。改變飲食、生活習慣和思考模式也有幫助。例如,瓦萊麗小時候曾被人虐待,她至少對12種處方藥上癮,但後來她成功地戒掉藥癮,生活也比以前正常。她的祕訣是什麼呢?
原來,瓦萊麗不看電視,也不閱讀有問題的小說,她培養了一個好習慣,就是常常研讀聖經,也會抽時間看耶和華見證人出版的書刊,包括這本雜誌。她也不斷禱告,求上帝賜力量給她,並接受基督徒會眾的鼓勵,忙於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動,例如告訴別人聖經的安慰信息。此外,她在飲食習慣方面也作了很大的改變,不再像以往那樣吃很多零食,結果戒掉了藥癮,連她的醫生都覺得很驚訝。現在,她已經很多年沒有濫用處方藥了b。
[腳注]
b 如果你正在服用治療抑鬱症、躁鬱症或其他精神科的藥物,你的情況也許跟瓦萊麗不一樣。所以未經醫生同意不可自行改變用藥方式或劑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