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為什麼要舉行主的晚餐?
    守望台2003年 | 2月15日
    • 為什麼要舉行主的晚餐?

      這是我從主那裡領受,又傳給你們的。——哥林多前書11:23

      1,2.公元33年逾越節的晚上,耶穌做了一件什麼事?

      那是公元33年3月31日星期四的晚上,一輪明月想必正高掛在耶路撒冷的夜空。耶和華的獨生子耶穌和11個忠心的使徒一起過逾越節。耶穌受考驗的時候,這11個人從沒有捨他而去。(路加福音22:28)現在逾越節過完了,耶穌剛把叛徒加略人猶大打發走,卻沒有吩咐其餘的使徒離開。為什麼呢?因為耶穌正準備做一件意義重大的事。什麼事呢?

      2 福音書的執筆者馬太當時在場,讓我們來讀讀他的記載:「耶穌拿起餅來,稱謝了,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去吃吧。這指的是我的身體。』他又拿起杯來,感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全都喝這杯酒吧。這指的是我的「立約之血」,是要為許多人流出來的,使罪得蒙寬恕。』」(馬太福音26:26-28)那麼,這是個只舉行一次的紀念聚會嗎?這個聚會有什麼重大的意義呢?對我們有任何價值嗎?

      「要不斷這樣做」

      3.耶穌在公元33年猶太曆尼散月十四日所做的事,為什麼有重大意義?

      3 耶穌在公元33年猶太曆尼散月十四日所做的,絕不是無關緊要的小事。二十多年後,哥林多會眾的基督徒仍然按照耶穌當天所定的模式,舉行特別的聚會。使徒保羅寫信給當地的受膏基督徒時,也提到這個聚會。耶穌在公元33年跟11個使徒一起聚集的那個晚上,保羅並不在場,可是他必然從其他使徒那裡得知當晚的事。此外,保羅顯然得到上帝啟示,知道這個特別聚會的一些細節。保羅說:「我從主那裡領受,又傳給你們的,就是主耶穌被人出賣的那個晚上,他拿起餅來,感謝了,擘開,說:『這指的是我的身體,是為你們捨的。你們要不斷這樣做來記念我。』晚餐過後,他又同樣拿起杯來,說:『這個杯指的是憑我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次喝這個杯,都要這樣做來記念我。』」(哥林多前書11:23-25)

      4.為什麼基督徒應該出席主的晚餐?

      4 路加所寫的福音證實耶穌曾經吩咐門徒,說:「你們要不斷這樣做來記念我。」(路加福音22:19)因此,這個聚會也常常稱為「耶穌受難紀念聚會」。此外,保羅把這個場合稱為「主的晚餐」。(哥林多前書11:20)這個名稱十分恰當,因為主耶穌是在晚上設立這個聚會的。耶穌吩咐基督徒要出席主的晚餐。可是,為什麼耶穌要設立這個聚會呢?

      為何設立?

      5,6.(甲)耶穌設立受難紀念聚會的一個原因是什麼?(乙)另一個原因又是什麼?

      5 其中一個原因跟耶穌犧牲生命的目的有關。耶穌為了昭雪天父的至高統治權而死,證明魔鬼撒但是說謊者。撒但聲稱,人事奉上帝,純粹出於自私的動機。(約伯記2:1-5)耶穌緊守忠義,至死忠心,證明撒但的指控是一派胡言,叫耶和華的心十分歡喜。(箴言27:11)

      6 另一個原因是要提醒我們,耶穌獻出自己在人間完美無罪的身體,「作為許多人的贖價」。(馬太福音20:28)人類的始祖反叛上帝,不但喪失了完美的生命,也喪失了永生帶來的一切福樂。然而,耶穌說:「上帝深愛世人,甚至賜下自己的獨生子,好叫凡信從他的人都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罪的工價就是死,但上帝藉著我們的主基督耶穌給人的恩賜,就是永生。」(羅馬書6:23)因此,主的晚餐提醒我們,不要忘記耶穌的犧牲,也不要忘記耶和華和耶穌對我們的厚愛。我們實在應該對他們感恩戴德!

      何時舉行?

      7.經文說,受膏基督徒在耶穌受難紀念聚會裡領食,都是顯揚主的死。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7 提到主的晚餐,保羅說:「你們每次吃這個餅、喝這個杯,都是顯揚主的死,直到他來。」(哥林多前書11:26)在耶穌受難紀念聚會裡,每個受膏基督徒都會領食,直到有一天死去。這樣,他們在耶和華上帝和世人面前,一次又一次地顯出自己相信上帝的安排,對耶穌所獻的贖價有信心。

      8.全體受膏基督徒會繼續舉行主的晚餐,直到什麼時候?

      8 那麼,全體受膏基督徒會繼續舉行耶穌受難紀念聚會,直到什麼時候呢?聖經說「直到他來」,也就是說,直到耶穌來接門徒升天的時候。耶穌臨在期間,受膏基督徒就會復活升天。(帖撒羅尼迦前書4:14-17)這跟耶穌曾應許11個忠心使徒的話正好遙相呼應:「我既然去為你們預備地方,就要再來,接你們到我家裡去,好叫我在哪裡,你們也在哪裡。」(約翰福音14:3)

      9.耶穌在馬可福音14:25所說的話是什麼意思?

      9 耶穌設立紀念晚餐時,拿起杯來,對忠心的使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我決不再喝葡萄酒,直到我在上帝的王國裡喝新的那一天。」(馬可福音14:25)既然耶穌不會在天上實際喝酒,他指的顯然是葡萄酒所象徵的喜樂。(詩篇104:15;傳道書10:19)耶穌的意思是,能夠跟門徒一起在王國裡是極大的樂事,是他和門徒都熱切期待的。(羅馬書8:23;哥林多後書5:2)

      10.耶穌受難紀念聚會應該多久舉行一次?

      10 那麼,耶穌受難紀念聚會應該多久舉行一次呢?是每月、每週,甚至每天一次嗎?不是的。耶穌設立主的晚餐當天是逾越節,他被釘死那天也是逾越節。逾越節是要紀念公元前1513年,以色列人得救脫離埃及的奴役。(出埃及記12:14)這是每年在猶太曆尼散月十四日舉行的節日,一年只有一次。(出埃及記12:1-6;利未記23:5)由此可見,耶穌受難紀念聚會也應該跟逾越節一樣,一年只舉行一次,而不是每月、每週、每天舉行。

      11,12.據一些歷史家指出,早期基督徒每年在什麼時候舉行耶穌受難紀念聚會?

      11 因此,我們在尼散月十四日舉行耶穌受難紀念聚會是理所當然的。一本參考書說:「小亞細亞的基督徒被稱為十四日派,是因為他們總會在每年的尼散月十四日舉行主的晚餐……不管這一天是星期五,還是週中的其他日子。」(《新編沙夫與赫爾措格宗教知識百科全書》,第4卷,44頁)

      12 關於公元2世紀這個慣例,歷史家馮·默謝姆指出,十四日派每年都在尼散月十四日舉行耶穌受難紀念聚會,因為「他們把基督所做的事看作典範,是金科玉律、無上權威」。另一位歷史家也說:「小亞細亞的十四日派教會沿用耶路撒冷教會所採納的日子。公元2世紀,這些教會在尼散月十四日舉行主的晚餐,記念基督犧牲生命,救贖人類。」(《教父著作研究》,第5卷,8頁,1962年)

      餅象徵什麼?

      13.耶穌設立主的晚餐時,拿起來的是什麼餅?

      13 耶穌設立紀念晚餐時,「拿起餅來,稱謝了,擘開,遞給[使徒]」。(馬可福音14:22)耶穌拿起來的餅,就是他和使徒剛才在逾越節晚餐上所吃的無酵餅。(出埃及記13:6-10)這種餅不加酵,烘出來又薄又脆,要先擘開才能分著吃。耶穌行奇跡讓幾千人吃飽,看來用的就是這種脆餅,因為聖經記載,耶穌先把餅擘開,才分給群眾。(馬太福音14:19;15:36)因此,在紀念晚餐上把無酵餅擘開,並沒有特別的屬靈含意。

      14.(甲)在紀念晚餐上,為什麼用未經發酵的餅十分恰當?(乙)我們可以購買或者自製怎樣的餅,在主的晚餐上用作象徵物?

      14 在紀念晚餐上,耶穌拿起餅來,說:「這指的是我的身體」。(哥林多前書11:24;馬可福音14:22)為什麼用未經發酵的餅十分恰當呢?因為在聖經裡,酵往往象徵惡行、邪惡或罪。(哥林多前書5:6-8)無酵餅正好代表耶穌在地上時完美無罪的身體,是他為人類獻上作為贖價的。(希伯來書7:26;10:5-10)耶和華見證人深知無酵餅的象徵意義,所以在耶穌受難紀念聚會上,總會遵循耶穌的做法,用無酵餅作為象徵物。他們有的買猶太人吃的無酵餅,是沒有添加洋蔥、雞蛋或任何其他成分的。有的會自製無酵餅。方法是:用小量全麥粉,加點水,搓成麵團,把麵團壓成薄片,放在塗了油的烤板上烘,直到發脆。

      酒象徵什麼?

      15.耶穌設立受難紀念聚會時,拿起的杯子盛著什麼?

      15 傳遞過無酵餅以後,耶穌拿起杯來,「感謝了,遞給[使徒],他們所有人都喝了」。然後耶穌說:「這指的是我的『立約之血』,是要為許多人流出來的。」(馬可福音14:23,24)杯子裡盛的是什麼呢?是葡萄酒(發過酵的),不是葡萄汁(未經發酵的)。大凡聖經提到酒,指的都不是未經發酵的葡萄汁。舉個例,耶穌說裝在「舊皮袋裡」的酒會脹破皮袋,所說的必然是葡萄酒,不是葡萄汁。另外,耶穌的敵人指控他「貪食好酒」,說的如果是葡萄汁,就毫無意義了。(馬太福音9:17;11:19)猶太人慶祝逾越節時也喝酒,所以耶穌設立主的晚餐時,餐桌上的葡萄酒正好合用。

      16,17.耶穌受難紀念聚會只可以用什麼樣的葡萄酒?為什麼?

      16 只有紅葡萄酒才是耶穌寶血的恰當象徵。耶穌說:「這指的是我的『立約之血』,是要為許多人流出來的。」使徒彼得也說:「你們[受膏基督徒]以往秉承祖宗的傳統而生活,徒勞無功。但你們知道,你們得救脫離了這樣的生活,不是憑著能朽壞的東西,不是憑著金銀,而是憑著寶血,好像無瑕疵、無污點的綿羊羔的血,也就是基督的血。」(彼得前書1:18,19)

      17 耶穌設立紀念晚餐時,用的顯然就是紅葡萄酒。可是,今天有些紅酒添加了酒精、白蘭地、香草或其他香料,所以不能用作紀念晚餐上的象徵物。耶穌的寶血是毫無欠缺的,無需添加任何東西。因此,波爾圖葡萄酒(port)、雪利酒(sherry)、味美思酒(vermouth)一概都不合適,只能用沒有加糖和沒有增加酒精含量的紅酒。我們可以自製沒有加糖的紅葡萄酒,也可以購買勃根第(burgundy)、波爾多(claret)一類的紅葡萄酒。

      18.為什麼耶穌沒有在紀念聚會上施行奇跡,把餅和酒實際變成他的肉和血?

      18 在設立主的晚餐那個晚上,耶穌沒有施行奇跡,把餅和酒實際變成他的肉和血。再說,吃人肉、喝人血根本是上帝的律法所不容許的。(創世記9:3,4;利未記17:10)當天晚上,耶穌的身體絲毫無損,也滴血未流。次日下午(根據猶太曆,仍然是尼散月十四日),耶穌才流出寶血,獻上身體,作為十全十美的祭物。因此,在耶穌受難紀念聚會上,餅和酒只是個象徵,代表耶穌基督的肉和血。a

      共享交誼的紀念晚餐

      19.舉行主的晚餐時,為什麼使用幾個杯子和盤子是可以的?

      19 在耶穌設立的紀念晚餐上,他讓11個忠心的使徒同喝一杯酒。馬太福音說:「[耶穌]又拿起杯來,感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全都喝這杯酒吧。』」(馬太福音26:27)當晚領食的人只有11個,同坐一桌,傳遞酒杯十分方便,喝同一杯酒也沒什麼困難。今年將有一千多萬人出席耶穌受難紀念聚會,分布在耶和華見證人全球9萬4000多群會眾之中。因此,要在世界各地這麼多個聚會上,同時共用一杯酒是不可能的。為了在合理的時間內,把紅酒傳遞給每個出席紀念聚會的人,會眾使用幾杯酒是合適的。同樣,用幾個盤子放無酵餅也是可以的。雖然聖經沒有指定該用什麼式樣的酒杯,可是無論杯子或盤子,都應該跟這個莊重的場合相配。此外,注意不要把酒斟得太滿,以免傳遞時溢出。

      20,21.為什麼說,耶穌受難紀念聚會是一桌共享交誼的紀念晚餐?

      20 在耶穌受難紀念聚會裡,儘管所用的杯盤可能不只一個,領食的人卻仍是共享同一桌宴席,就好比古代的交誼祭一樣。在古代,以色列人要設交誼祭的宴席,可以把祭牲帶到會幕去宰殺,獻作交誼祭。祭牲的肉一部分燒在壇上,一部分歸給供職的祭司,一部分歸給亞倫的子孫(即其他祭司),其餘的由獻祭的人和家人一起享用。(利未記3:1-16;7:28-36)同樣,耶穌受難紀念聚會也是一桌共享交誼的宴席。

      21 交誼祭的安排既然是耶和華設立的,他就等於參加了這個共享交誼的紀念晚餐。耶穌是被獻上的祭牲,受膏基督徒一同領食,也就是共享這個宴席。人在耶和華的席上領食,表示他跟上帝有和好的關係。因此,保羅說:「我們感謝以後所傳的感恩之杯,不是象徵一同領受基督的血嗎?我們所擘的餅,不是象徵一同領受基督的身體嗎?餅只有一個,所有人都分享同一個餅,所以,我們人數雖多,仍然只是一個身體。」(哥林多前書10:16,17)

      22.關於耶穌受難紀念聚會,我們會在下一篇文章探討什麼問題?

      22 每年耶和華見證人只舉行一個特別的紀念聚會,就是主的晚餐。這樣做是恰當的,因為耶穌吩咐他的門徒,說:「你們要不斷這樣做來記念我。」這個特別的聚會記念耶穌犧牲生命,昭雪耶和華的至高統治權。正如上文指出,在這個共享交誼的紀念晚餐上,餅代表基督在地上犧牲的身體,酒代表他流出的寶血。不過,出席聚會的人中,只有少數人會領食。為什麼呢?對一千多萬不領食的人來說,主的晚餐有任何價值嗎?對你來說,這個紀念晚餐應該有什麼意義呢?

      [腳注]

      a 見《洞察聖經》(下冊)271頁,耶和華見證人出版。

  • 主的晚餐對你有什麼意義?
    守望台2003年 | 2月15日
    • 主的晚餐對你有什麼意義?

      誰妄拿這個餅吃,妄拿主的杯喝,就是冒犯了主的身體和主的血。——哥林多前書11:27

      1.2003年最重要的聚會是哪一個?這個聚會起源如何?

      對耶和華見證人來說,4月16日是2003年中最重要的日子。當天日落之後,他們會舉行耶穌基督受難紀念聚會。正如上一篇文章指出,這個聚會是耶穌創立的,又稱為主的晚餐。公元33年猶太曆尼散月十四日,耶穌跟門徒守過逾越節後,創立了這個聚會。聚會裡使用的無酵餅和紅酒,分別象徵基督完美無罪的身體和他流出的寶血。只有基督犧牲生命,把自己的身體和寶血獻做祭物,人類才能得救,擺脫遺傳的罪和死亡。(羅馬書5:12;6:23)

      2.哥林多前書11:27提出什麼警告?

      2 凡在耶穌受難紀念聚會裡領食的人,都必須符合上帝的要求。使徒保羅曾寫信給古代哥林多城的基督徒,直言不諱地指出,當日有些人在主的晚餐中妄吃妄喝。(哥林多前書11:20-22)保羅說:「誰妄拿這個餅吃,妄拿主的杯喝,就是冒犯了主的身體和主的血。」(哥林多前書11:27)他的話有什麼特別的含意呢?

      妄吃妄喝

      3.舉行主的晚餐時,哥林多城有不少基督徒怎樣做?

      3 舉行耶穌受難紀念聚會的時候,哥林多城有許多基督徒妄吃妄喝,其實是不適當的。他們分黨結派,彼此不和。至少有一段日子,他們各自帶晚餐來參加紀念聚會,在聚會之前或聚會期間吃喝,而且往往吃得太飽,喝得太多。不論在精神上、靈性上,哥林多人都毫不警覺。這種行為「冒犯了主的身體和主的血」。那些沒吃晚餐就參加聚會的人則餓著肚子,不能專心。由此可見,不少領食的人既不尊重這個聚會,也不明白這個聚會的嚴肅意義。他們的確定了自己的罪!(哥林多前書11:27-34)

      4,5.為什麼常在受難紀念聚會裡領食的人,都必須自我省察?

      4 一年一度的耶穌受難紀念聚會即將舉行,那些常在聚會裡領食的人,都必須自我省察一番。耶穌受難紀念聚會就像交誼祭一樣,領食的人必須有健康的靈性才行。以色列人要是不潔淨,卻吃交誼祭,「就要從民眾當中被剪除」。凡不尊重或藐視耶穌所獻祭物的人,也可能從上帝的子民當中剪除。(利未記7:20;希伯來書10:28-31)

      5 保羅把耶穌受難紀念聚會和古代以色列的交誼祭相提並論,指出在這個聚會裡吃餅喝酒的人,是一同領受基督的身體和寶血。保羅接著說:「你們不能拿耶和華的杯喝,又拿邪靈的杯喝;不能在『耶和華的宴席』上吃,又在邪靈的宴席上吃。」(哥林多前書10:16-21)一個常在受難紀念聚會裡領食的人,要是犯了嚴重的罪就該向耶和華認罪,也該向會眾的長老尋求屬靈的幫助。(箴言28:13;雅各書5:13-16)如果他真心悔改,並結出跟悔改的心相符的果實來,就仍可領食,不算妄吃妄喝。(路加福音3:8)

      恭敬赴會的旁觀者

      6.誰蒙上帝特別賜福,可以在主的晚餐裡領食?

      6 基督的14萬4000個弟兄中,現在還有些剩餘的分子在地上,那些善待他們的人參加主的晚餐時,應該吃餅喝酒嗎?(馬太福音25:31-40;啟示錄14:1)不應該。只有蒙聖靈膏立、「和基督一同承受產業」的人,才能領食。這是上帝賜給他們的特別福分。(羅馬書8:14-18;約翰一書2:20)那麼,有希望永遠在地上樂園裡受王國統治的人,應該怎樣做呢?(路加福音23:43;啟示錄21:3,4)他們該恭恭敬敬地出席耶穌受難紀念聚會。但既然他們不會到天上去,不會和耶穌一同承受產業,在這個場合,他們就只是旁觀者而已。(羅馬書6:3-5)

      7.公元1世紀的真基督徒怎麼知道自己應該在耶穌受難紀念聚會裡領食?

      7 公元1世紀的真基督徒全都是受聖靈所膏的。他們當中許多人都有聖靈賦予的一種或多種神奇恩賜,例如能說不同的外語。因此,這些基督徒不難知道自己是聖靈膏立的人,應該在耶穌受難紀念聚會裡領食。今天,基督徒可以根據以下受上帝啟示的話,確定自己是否蒙聖靈膏立:「凡蒙上帝的靈引導的,都是上帝的兒子。你們所得的,不是奴隸的心,叫你們仍舊懼怕;你們所得的,是蒙收納做兒子的心,這樣的心使我們喊叫:『爸爸,父親!』」(羅馬書8:14,15)

      8.馬太福音13章所說的「小麥」和「毒麥」分別代表哪些人?

      8 差不多二千年來,真基督徒處身於假基督徒當中,就像「小麥」在長滿了「毒麥」的田裡一樣。(馬太福音13:24-30,36-43)自19世紀70年代起,誰是「小麥」越來越明顯。多年之後,受膏的基督徒監督接到以下指示:「各長老……應該要求所有出席[耶穌受難紀念聚會]的人符合以下的條件:(1)對[基督的]血有信心;(2)把自己奉獻給主為他服務,死而後已。此外,他們也該邀請所有志同道合、已經奉獻給主的人,一同記念主的死亡。」(《新的受造物》473頁,見《聖經的研討》第6卷a)

      尋找「另外的綿羊」

      9.1935年,上帝的組織澄清了「大群人」到底是誰?有些曾在耶穌受難紀念聚會裡領食的人於是怎樣做?

      9 後來,耶和華的組織除了關注基督的受膏門徒,還特別注意其他基督徒。20世紀30年代中期以前,上帝的子民把啟示錄7:9的「大群人」視為次要階級,是基督新娘的伴娘,可以跟14萬4000位受膏分子一起復活到天上去。(詩篇45:14,15;啟示錄7:4;21:2,9)1935年5月31日,大群人是誰的問題有了突破。當日,耶和華見證人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大會,其中一個演講根據聖經解釋,「大群人」就是生活在終結時期的「另外的綿羊」。(約翰福音10:16)大會過後,有些曾在耶穌受難紀念聚會裡領食的人不再領食,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希望是在地上享永生,而不是到天上去。

      10.現代「另外的綿羊」有什麼希望和責任?

      10 特別自1935年起,基督徒努力尋找「另外的綿羊」。屬於「另外的綿羊」階級的人對贖價有信心,獻身給上帝,支持受膏的「小群羊」,跟他們一起宣揚王國。(路加福音12:32)雖然另外的綿羊指望在地上享永生,但其他方面卻跟現代承受王國的剩餘分子沒什麼分別。在古代,不少僑居以色列的外族人都崇拜耶和華,服從他的律法。今天另外的綿羊也樂於負起基督徒的責任,例如跟屬靈的以色列人一起傳講好消息。(加拉太書6:16)不過,僑居的外族人是不會作君王或祭司的,所以另外的綿羊也不會在天上的王國裡作君王或祭司。(申命記17:15)

      11.人是不是受膏基督徒的剩餘分子,為什麼獻了身多久是個重要的因素?

      11 20世紀30年代,事實已經十分清楚,揀選基督徒到天上去的工作已基本完成了。此後七十年,我們一直尋找另外的綿羊,尋找有希望在地上享永生的基督徒,直到今天。如果有受膏基督徒不忠,上帝就很可能會從另外的綿羊中,揀選一位忠心事奉他多年的僕人,補足14萬4000的數目。

      錯誤的希望如何萌生?

      12.在什麼情況下,人該停止在耶穌受難紀念聚會裡領食呢?為什麼?

      12 受膏基督徒完全肯定自己蒙上帝呼召,有希望到天上去。可是,人如果沒有受上帝呼召,卻曾在耶穌受難紀念聚會裡領食,那又如何呢?現在,他們既然明白自己從沒有蒙召到天上去,良心必定會阻止他們繼續領食。如果人根本沒有蒙召到天上去作君王和祭司,卻聲稱自己得著呼召,就顯然不會蒙上帝悅納。(羅馬書9:16;啟示錄20:6)利未人可拉僭越狂妄,謀取亞倫家族的祭司職分,結果被耶和華處決了。(出埃及記28:1;民數記16:4-11,31-35)假如基督徒知道自己曾經在耶穌受難紀念聚會裡妄自領食,就應該不再領食,謙卑地禱告,祈求耶和華寬恕。(詩篇19:13)

      13,14.為什麼有些人誤以為自己有希望到天上去?

      13 為什麼有些人誤以為自己能到天上去呢?有些人由於喪偶或遭遇不幸,所以覺得地上的生活不值得留戀;有些人可能因好友自稱是受膏基督徒,於是自己也希望到天上去。可是,上帝並沒有委託誰代他招募人作受膏基督徒,也不會用某種怪異的聲音告訴人已受上帝膏立。

      14 有些人可能有錯誤的宗教思想,認為所有好人都會到天上去,因而以為自己蒙召升天。因此,我們必須提防受以往的錯誤觀念或其他因素影響。比方說,有些人可能要自我反省:「我服用的藥物影響了自己的情緒嗎?我是不是感情用事,以致判斷錯誤呢?」

      15,16.什麼原因令一些人誤以為自己是受膏基督徒?

      15 另一些人則該撫心自問:「我想突出自己的地位嗎?我一心要在現今得到權力,或者將來跟基督一同承受產業嗎?」公元1世紀,蒙揀選承受王國的人,不是每一個都在會眾裡擔任要職。另外,蒙召到天上去的人不會突出自己,也不會誇耀自己的受膏身份。他們具有「基督的思想」,時刻謙卑自抑。(哥林多前書2:16)

      16 某些人可能自覺有豐富的聖經知識,就認定自己受上帝呼召到天上去。不過,受聖靈膏立的人不一定對聖經有特別深入的理解,因為保羅也得指導某些受膏基督徒,向他們提出勸告。(哥林多前書3:1-3;希伯來書5:11-14)上帝作了安排,供應靈糧給他的所有子民。(馬太福音24:45-47)因此沒人可以說,由於自己是受膏基督徒,所以智慧比那些有希望在地上享永生的人更高。人擅於作見證、發表聖經演講、回答聖經問題,不一定就是受了聖靈膏立。其實,不少有希望在地上享永生的人,上述各方面都很出色。

      17.基督徒靠著什麼得蒙聖靈膏立?由誰揀選?

      17 如果有的基督徒對於自己是否蒙召到天上去有疑問,長老或其他成熟的基督徒就該跟他討論這件事。不過,我們不該為別人下判斷。真正蒙上帝呼召的人,不必請教別人自己是否蒙召。受膏基督徒「得著重生,不是靠著能朽壞的『種子』,而是靠著不能朽壞的『種子』,以及藉著永活長存的上帝所說的話語」。(彼得前書1:23)上帝運用聖靈和自己的話語,把「種子」放在自己揀選的人裡面,使他成為「新造的人」,有希望到天上去。(哥林多後書5:17)到底誰會受膏立,是由耶和華揀選的。聖經說,「揀選不在於人意,也不在於人為,只在於……上帝」。(羅馬書9:16)那麼,基督徒如何確知上帝呼召他到天上去呢?

      受膏基督徒何以確知蒙召?

      18.上帝的靈怎樣跟受膏基督徒的心一同作證?

      18 由於聖靈作證,受膏基督徒確知自己有希望到天上去。保羅說:「你們所得的,是蒙收納做兒子的心,這樣的心使我們喊叫:『爸爸,父親!』聖靈本身和我們的心一同作證,表明我們是上帝的孩子。我們既然是上帝的孩子,也就是承受產業的,所承受的是上帝的產業,和基督一同承受產業。不過,我們要和基督一同受苦,才能同得榮耀。」(羅馬書8:15-17)聖靈能在受膏基督徒心裡產生堅定不移的信念,確知聖經對耶和華屬靈兒女所說的話,正是對他們說的。(約翰一書3:2)上帝的靈使他們確知自己是上帝的兒子,心中產生他們獨有的希望。(加拉太書4:6,7)人能恢復身心完美,跟家人朋友在地上一起永享生命,固然其樂無窮,但這不是上帝賜給受膏基督徒的希望。上帝藉著他的靈,使受膏基督徒心裡切望到天上去,不惜放棄地上的一切關係和福樂。(哥林多後書5:1-5,8;彼得後書1:13,14)

      19.新約對受膏基督徒的生命有什麼深遠的影響?

      19 受膏基督徒確知自己有希望到天上去,也確知自己已經是新約的成員。耶穌在創立受難紀念聚會時說:「這個杯指的是憑我血所立的新約。我的血是為你們流出來的。」(路加福音22:20)締結新約的兩方,一方是上帝,一方是受膏基督徒。(耶利米書31:31-34;希伯來書12:22-24)耶穌是新約的居間人。藉著基督流出的血,新約才能生效。新約的成員不僅是猶太人,還包括其他民族的人。上帝從各國中選出一群歸他名下的子民,成為亞伯拉罕「苗裔」的一部分。(加拉太書3:26-29;使徒行傳15:14)憑著這個永約,所有屬靈的以色列人復活升天,得著不死的生命。(希伯來書13:20)

      20.基督跟受膏基督徒立了什麼約?

      20 受膏基督徒對自己的希望深信不疑。他們也是另一個約的成員,那就是王國的約。耶穌基督指出,受膏基督徒會跟他同得獎賞,說: 「我受考驗的時候,你們從沒有捨我而去。父親跟我立約,把王國賜給了我,現在我也跟你們立約,讓你們也同得王國。」(路加福音22:28-30)基督跟一起作王的門徒所立的約,是永遠有效的。(啟示錄22:5)

      耶穌受難紀念聚會使人得益不淺

      21.耶穌受難紀念聚會快要舉行,我們將會得到什麼裨益?

      21 耶穌受難紀念聚會快要舉行,我們將會得益不淺。我們按該週的安排讀經,一定大得益處。我們也可以把握這個時機懇切禱告,熱心宣揚王國,沉思耶穌在地上的一生和他死亡的意義。(詩篇77:12;腓立比書4:6,7)我們參加這個聚會,就會謹記耶穌犧牲生命,獻出贖價,表明上帝和基督深愛人類。(馬太福音20:28;約翰福音3:16)贖價的安排給我們希望和安慰,並且激勵我們下定決心,一生效法基督。(出埃及記34:6;希伯來書12:3)這個聚會也令我們更有決心履行獻身的誓願,做上帝的忠僕,做他愛子的忠貞門徒。

      22.上帝給人類的最大恩賜是什麼?我們感激上帝的其中一個方法是什麼?

      22 耶和華給我們的恩賜的確美不勝收!(雅各書1:17)我們得著上帝話語的指引、聖靈的幫助,也有永生的希望。上帝給人類的最大恩賜,莫過於差遣耶穌犧牲生命,救贖受膏基督徒和一切信從他的人。(約翰一書2:1,2)耶穌的犧牲對你有什麼意義呢?2003年4月16日晚上,對基督的犧牲滿懷感激的人會參加主的晚餐,你也會出席嗎?

      [腳注]

      a 耶和華見證人出版,現已絕版。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