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爭論誰最大
    耶穌——道路、真理、生命
    • 爭論誰最大

      馬太福音26:31-35;馬可福音14:27-31;路加福音22:24-38;約翰福音13:31-38

      • 勸告使徒不要重視地位

      • 預告彼得不認主

      • 耶穌的門徒必須彼此相愛

      在跟使徒們共聚的最後一個晚上,耶穌為他們洗腳,藉此教導他們要謙卑地為別人服務。對使徒們來說,這寶貴的一課為什麼很有必要呢?雖然他們熱心崇拜上帝,卻有一個嚴重的弱點,就是他們非常在意誰的地位最高。(馬可福音9:33,34;10:35-37)今天晚上,這個弱點再次暴露出來。

      使徒們開始「激烈地爭論他們哪一個算最大」。(路加福音22:24)看到他們再次爭吵起來,耶穌該有多痛心啊!他會怎麼做呢?

      耶穌並沒有因為使徒們的態度和行為而責罵他們,而是耐心地跟他們推理,說:「列國的君王轄制人民,掌權管理他們的有『恩主』的稱號。可是你們不要這樣。……用餐的和在旁邊服務的,哪一個大呢?」接著,耶穌提醒使徒們想想,他自己一直以來立下的榜樣,說:「但我在你們中間是為你們服務的。」(路加福音22:25-27)

      儘管有種種弱點,使徒們在耶穌受考驗時卻始終對他不離不棄。所以耶穌對他們說:「我父親跟我立約,把王國賜給了我,現在我也跟你們立約,讓你們也同得王國。」(路加福音22:29)耶穌跟使徒們立約,藉此向這些忠貞跟隨他的人保證,他們會在王國裡跟他一起執掌王權。

      雖然使徒們有這麼美好的希望,但他們在地上時仍然是不完美的人。耶穌對他們說:「撒但一直要篩你們所有人像篩小麥一樣。」(路加福音22:31)他也告誡使徒們:「今天晚上,你們全都會因我的事而離棄我,因為聖經上寫著:『我要打擊牧人,羊群就會四散。』」(馬太福音26:31;撒迦利亞書13:7)

      彼得卻充滿自信地說:「即使其他人全都因你的事而離棄你,我也絕不會離棄你!」(馬太福音26:33)耶穌告訴彼得,當天晚上雞叫兩次之前,彼得會不認他。不過耶穌接著說:「我已經為你懇切祈求,免得你信心盡失。你回頭以後,要幫助你的弟兄堅強起來。」(路加福音22:32)彼得卻堅決地說:「即使我必須跟你一起死,也絕不會不認你。」(馬太福音26:35)其他使徒也都說了同樣的話。

      耶穌告訴使徒們:「我在你們這裡,只多留一點時間。你們會找我,但正如我對猶太人說過的,『我去的地方,你們是不能去的』,現在我對你們也這樣說。」然後他說:「我給你們一條新誡命,就是要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彼此相愛。你們要是彼此相愛,所有人就因此知道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33-35)

      彼得聽到耶穌說,他只會在他們那裡多留一點時間,就問:「主啊,你要到哪裡去呢?」耶穌回答說:「我去的地方,你現在不能跟我去,後來卻會跟我去。」彼得更加疑惑了,繼續問:「主啊,為什麼我現在不能跟你去呢?我願意為你犧牲生命啊。」(約翰福音13:36,37)

      耶穌接著提到,先前他派使徒們去加利利一帶傳道的時候,他們既不用帶錢袋,也不用帶糧袋。(馬太福音10:5,9,10)然後他問:「你們有沒有什麼缺乏?」他們回答說:「沒有!」可是,從今以後他們應該怎麼做呢?耶穌吩咐他們說:「有錢袋的要帶錢袋,有糧袋的要帶糧袋,沒有劍的要賣掉外衣去買劍。我告訴你們,聖經上寫的『他被人當作罪犯』這句話,一定應驗在我身上。的確,跟我有關的事正在應驗。」(路加福音22:35-37)

      耶穌所指的是,他會跟罪犯一起被釘在木柱上。在此之後,跟隨他的人會遭遇猛烈的迫害。使徒們覺得他們已經做好準備,就對耶穌說:「主啊,你看!這裡有兩把劍。」耶穌回答說:「足夠了。」(路加福音22:38)他們有兩把劍,這讓耶穌在不久之後有機會教導他們另一個重要的道理。

  • 耶穌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耶穌——道路、真理、生命
    • 耶穌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約翰福音14:1-31

      • 耶穌快要離去,為門徒準備地方

      • 耶穌承諾會有一個幫助者賜給門徒

      • 天父比耶穌大

      耶穌和使徒們吃過紀念晚餐後,繼續留在樓上的房間裡。耶穌鼓勵他們說:「你們心裡不要難過。要對上帝有信心,也要對我有信心。」(約翰福音13:36;14:1)

      忠心的使徒們為什麼不必為耶穌快要離去而難過呢?耶穌解釋說:「我父親家裡有很多住處……。我既然去為你們準備地方,就會再來,接你們到我家裡去,這樣我在哪裡,你們也在哪裡。」不過使徒們沒有聽懂耶穌的話,不明白他其實是在說去天上的事。多馬問他:「主啊,我們不知道你要到哪裡去,怎麼知道是哪條路呢?」(約翰福音14:2-5)

      耶穌回答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要不是通過我,誰也不能到父親那裡去。」(約翰福音14:6)人必須接受耶穌,接受他的教導,並且效法他的生活方式,才能夠進入他父親天上的家裡。

      一直在旁聆聽的腓力懇求說:「主啊,求你讓我們看一看天父,我們就滿足了。」看來腓力很想以某種方式看見上帝,就像摩西、以利亞、以賽亞曾在異象中看見上帝一樣。但使徒已經看到的其實比那些異象更好,正如耶穌說:「我跟你們在一起這麼久了,腓力你還不認識我嗎?誰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親。」耶穌十全十美地反映天父的品格,因此跟耶穌一起生活、觀察他的言行,就好像看見天父一樣。當然,父親比兒子地位更高。耶穌也說:「我對你們說的話,不是照著自己的主意說的。」(約翰福音14:8-10)

      使徒曾看見耶穌施行奇跡,聽見他宣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現在,耶穌告訴他們:「我做的工作,信從我的人將來也會做,而且做的會比這些更大。」(約翰福音14:12)耶穌的意思不是說,跟隨他的人會施行更偉大的奇跡。他的意思其實是,將來門徒的傳道工作會延續更長的時間,擴展到更大的地區,也會接觸到更多的人。

      耶穌會離去,但不會撇下使徒不管,他承諾說:「你們奉我的名請求任何事,我都一定成全。」耶穌進一步說:「我請求父親,他就會賜給你們另一個幫助者,永遠與你們同在。那就是顯示真理的神聖力量。」(約翰福音14:14,16,17)耶穌向他們保證,上帝會賜給他們另一個幫助者,也就是神聖力量。後來這件事在五旬節那天發生了。

      耶穌接著說:「還有一點時間,世人就看不到我了,你們卻會看到我,因為我活著,你們也會活著。」(約翰福音14:19)耶穌不僅會在復活後讓門徒看到他,將來他還會使門徒復活到天上去,跟他在一起。

      現在,耶穌告訴使徒一個簡單的真理:「領受我的誡命又遵守的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我父親就愛他,我也愛他,而且我要把自己向他顯明出來。」這時,又名達太的使徒猶大問:「主啊,發生了什麼事呢?你為什麼打算只向我們,而不向世人把自己顯明出來呢?」耶穌回答:「誰愛我,就會按照我說的話去做,我父親也會愛他……。不愛我的,就不按照我說的話去做。」(約翰福音14:21-24)跟耶穌的門徒不同,世人沒有認出耶穌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耶穌即將離去,門徒怎樣才能記得他教導的一切呢?耶穌說:「幫助者,就是父親因我的名而派來的神聖力量,他會把一切都教導你們,使你們想起我對你們說過的一切話。」使徒曾看見神聖力量發揮的強大作用,因此這個保證讓他們感到安心。耶穌接著說:「我把我的安寧賜給你們,我留下這種安寧給你們。……你們心裡不要難過,也不要畏縮。」(約翰福音14:26,27)他們的確不用感到難過,因為他們會從耶穌的父親那裡得到指引和保護。

      很快他們就會看到,上帝確實有能力保護人。耶穌說:「統治全世界的王將要來到。他對我是無能為力的。」(約翰福音14:30)魔鬼能進入猶大心裡,對他施加影響。但耶穌完美無罪、毫無弱點,撒但根本無機可乘,不能使他反叛上帝。魔鬼也不能把耶穌囚禁在死亡裡。為什麼呢?耶穌說:「我正照著父親給我的命令去做。」耶穌確信天父會使他復活過來。(約翰福音14:31)

  • 門徒必須結出果實並且做耶穌的朋友
    耶穌——道路、真理、生命
    • 耶穌跟使徒們一邊說話一邊離開樓上的房間

      第120章

      門徒必須結出果實並且做耶穌的朋友

      約翰福音15:1-27

      • 真葡萄樹和枝子

      • 怎樣時刻留在耶穌的愛裡?

      時間已經很晚了,也許過了午夜,耶穌還在跟忠心的使徒們傾心交談,鼓勵他們。現在,耶穌開始說一個生動有力的比喻。

      他說:「我是真葡萄樹,我父親是培植的人。」(約翰福音15:1)耶穌的比喻跟幾百年前耶和華說的一個比喻類似。當時,耶和華把以色列國族稱為他的葡萄樹。(耶利米書2:21;何西阿書10:1,2)不過,耶和華已經決定棄絕這個國族。(馬太福音23:37,38)所以,現在耶穌談到的是一個新的概念,他就是這個比喻中的葡萄樹。自耶穌在公元29年受神聖力量任命以來,他就一直受到天父的「培植」。不過,耶穌表明這棵葡萄樹代表的不僅是他自己。他說:

      「我這棵樹上所有不結果實的枝子,[我父親]都除掉;所有結果實的,他都修整乾淨,使果實結得更多。……枝子離開了葡萄樹,就不能自己結果實。同樣,你們要不是時刻跟我聯合,也不能結果實。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約翰福音15:2-5)

      耶穌向忠心的門徒承諾過,他離去後會派出一個「幫助者」,也就是神聖力量。在51天後,當使徒和其他人得到神聖力量時,他們就成了這棵葡萄樹上的枝子。但所有「枝子」都必須時刻跟耶穌聯合。為什麼呢?

      耶穌解釋說:「時刻跟我聯合的,我也時刻跟他聯合,他就會多結果實。因為離開了我,你們就什麼事也做不了。」這些「枝子」,也就是忠心跟隨他的人,會多結果實,意思是他們會效法耶穌的品格,並熱心宣揚上帝的王國,幫助更多人成為基督的門徒。如果人沒有時刻跟耶穌聯合,沒有結出果實,會有什麼下場呢?耶穌接著說:「不時刻跟我聯合的,就會……被扔在外面。」那反過來呢?他說:「要是你們時刻跟我聯合,我的話又時刻在你們心裡,那麼你們想要的,只管去求,都會實現。」(約翰福音15:5-7)

      現在,耶穌再次強調要遵守他的誡命。之前他已兩次提過這件事。(約翰福音14:15,21)門徒怎樣證明自己遵守耶穌的誡命呢?耶穌提出一個重要的方法,說:「你們要是遵守我的誡命,就會時刻留在我的愛裡,正如我遵守了父親的誡命,就時刻留在他的愛裡。」不過,門徒只要愛耶和華上帝和他兒子耶穌就夠了嗎?耶穌接著說:「我的誡命就是:你們要彼此相愛,就像我愛你們一樣。人為朋友犧牲生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更大的了。你們要是照我的吩咐去做,就是我的朋友了。」(約翰福音15:10-14)

      再過幾小時,耶穌就會為所有信從他的人獻出生命,顯出自我犧牲的愛。他的榜樣應該推動跟隨他的人彼此表現同樣的愛。這種愛將成為他們的標誌,正如耶穌說過:「你們要是彼此相愛,所有人就因此知道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35)

      使徒們也應該留意,耶穌把他們稱為「朋友」。耶穌解釋說:「我把你們叫做朋友,因為我從我父親那裡聽到的,全都告訴你們了。」能夠成為耶穌的密友,能夠知道天父對他說過什麼,這種友誼多麼寶貴啊!不過,為了維繫這種友誼,他們必須「不斷結出果實」。耶穌還說,如果他們這樣做,不管他們奉他的名向天父求什麼,天父都會賜給他們。(約翰福音15:15,16)

      這些「枝子」,也就是耶穌的門徒,要彼此相愛。這種愛能幫助他們面對將來的考驗,保持忍耐。耶穌接著提醒門徒,世人會恨他們。不過,他也安慰他們說:「如果世人恨你們,你們要知道,世人恨你們以前已經恨我了。要是你們屬於世界,世人自然會喜愛屬於自己的。但因為你們不屬於世界……所以世人就恨你們。」(約翰福音15:18,19)

      耶穌進一步解釋世人為什麼會恨他的門徒:「他們要因我的名做這一切事來對付你們,因為他們不認識那位派我來的。」耶穌還指出,恨他的人已經被他施行的奇跡定了罪,他說:「我在他們中間,要是沒做過別人從未做過的事,他們就沒有罪了。可是,現在他們看見了我,還恨我,也恨我的父親。」他們這種仇恨的態度其實應驗了聖經的預言。(約翰福音15:21,24,25;詩篇35:19;69:4)

      接著,耶穌再次承諾會給門徒一個幫助者,也就是神聖力量。所有跟隨耶穌的人都可以得到這股強大的力量,這樣他們就能結出果實,向人「作見證」。(約翰福音15:27)

  • 「要鼓起勇氣!我已經戰勝了世界」
    耶穌——道路、真理、生命
    • 耶穌的提醒讓使徒們憂慮不安

      第121章

      「要鼓起勇氣!我已經戰勝了世界」

      約翰福音16:1-33

      • 使徒們很快就不會再看見耶穌

      • 使徒們的憂愁會化為喜樂

      耶穌和使徒正準備離開樓上的房間。他們在那裡吃過逾越節的晚餐後,耶穌已經給他們很多勸勉。現在耶穌繼續說:「我把這些事告訴你們,免得你們失去信心。」為什麼這個提醒十分恰當?耶穌說:「你們會被會堂開除。事實上,時候要到,殺你們的人,都以為自己是在敬奉上帝。」(約翰福音16:1,2)

      這番話可能讓使徒們感到不安。耶穌之前說過他們會被世人憎恨,但沒有直接說他們會被殺害。為什麼呢?耶穌說:「我起初沒有告訴你們這些事,因為那時我跟你們在一起。」(約翰福音16:4)現在他即將離去,所以預先裝備使徒,免得他們以後失去信心。

      耶穌接著說:「我要到派我來的那位那裡去,你們卻沒有一個問我:『你要到哪裡去?』」其實當晚早些時候,他們問過這個問題。(約翰福音13:36;14:5;16:5)不過現在,耶穌談到的迫害讓他們受到很大衝擊,所以他們憂愁不安,正如耶穌說:「因為我把這些事告訴你們,你們心裡就充滿憂愁。」(約翰福音16:6)結果,他們沒有心思進一步了解,耶穌將得到怎樣的榮耀,以及這對真心崇拜上帝的人來說將會意味著什麼。

      耶穌繼續說:「我是為了你們的益處才離開的。我不離開,幫助者就不會到你們這裡來;我離開了,就會派他到你們這裡來。」(約翰福音16:7)耶穌必須犧牲生命並返回天上,門徒才能得到神聖力量。跟隨耶穌的人無論在世上的哪個角落,耶穌都可以用神聖力量幫助他們。

      神聖力量「會向世人提出確鑿的證據,顯明誰有罪,誰正義,誰受審判」。(約翰福音16:8)神聖力量會顯明世人有罪,因為他們不信從上帝的兒子。此外,神聖力量會顯明耶穌是正義的,也會顯明撒但這「統治全世界的王」應該受到審判。(約翰福音16:11)

      耶穌接著說:「我還有很多事要告訴你們,但是你們目前承擔不了。」當耶穌把神聖力量傾注下來的時候,門徒就會受到神聖力量的引導,明白「全部真理」,並按照真理生活。(約翰福音16:12,13)

      耶穌進一步說:「還有一點時間,你們就不會再看見我,但再過一點時間,你們又會看見我。」這些話讓使徒困惑不解,彼此議論他是什麼意思。耶穌知道他們想問他,就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會哭泣哀號,世人倒會高興。你們會憂愁,可是你們的憂愁會化為喜樂。」(約翰福音16:16,20)到了下午耶穌被殺害的時候,宗教領袖會高興,門徒卻會憂愁。不過,到耶穌復活的時候,門徒的憂愁就會化為喜樂。然後,當耶穌把上帝的神聖力量傾注在他們身上的時候,他們會繼續喜樂。

      耶穌把使徒們的情況比作女人經歷產痛,說:「女人生孩子的時候憂愁,是因為她的時候到了。可是,等她生了孩子,就會因為有一個人在世上出生而感到高興,再也不記得痛苦了。」耶穌接著鼓勵使徒們說:「現在你們也憂愁,可是將來我會再見你們,你們的心就會歡喜,誰也不能奪去你們的喜樂。」(約翰福音16:21,22)

      到目前為止,使徒們從沒奉耶穌的名求過什麼。現在耶穌說:「到那個時候,你們會奉我的名向父親祈求。」為什麼要奉耶穌的名呢?是因為天父不願意回應他們嗎?不是的,耶穌說:「父親自己對你們有很深的感情,因為你們一直對我有很深的感情,還相信我是代表上帝來的。」(約翰福音16:26,27)

      使徒們因耶穌的話大受激勵,堅定地說:「憑著這一點,我們相信你是從上帝那裡來的。」可是,他們的信心馬上就會受到考驗。耶穌指出將會發生的事,說:「看哪!時候要到,其實已經到了,你們會被分散,各自回家,留下我一個人。」不過,耶穌安慰他們說:「我把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讓你們可以靠著我得到安寧。你們在世上會經歷患難,可是要鼓起勇氣!我已經戰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30-33)的確,耶穌沒有放棄他們。儘管撒但和他控制的世界千方百計要使他們捨棄忠義,耶穌還是深信他們會忠心地執行上帝的旨意,深信他們會像自己一樣戰勝這個世界。

  • 在樓上房間裡的最後禱告
    耶穌——道路、真理、生命
    • 耶穌抬頭望天,在使徒們面前禱告

      第122章

      在樓上房間裡的最後禱告

      約翰福音17:1-26

      • 認識上帝和他的兒子大有價值

      • 耶和華、耶穌、門徒全都合一

      耶穌深愛使徒,一直為自己即將離去一事裝備他們。現在他抬頭望天,向天父禱告說:「求你使你的兒子得到榮耀,這樣你的兒子也可以使你得到榮耀。你已經賜給他權力統管全人類,這樣,凡是你賜給他的人,他都可以給他們永遠的生命。」(約翰福音17:1,2)

      耶穌顯然明白,使上帝得到榮耀是最重要的事。不過,他也提到一個令人安慰的希望,那就是人能得到永遠的生命。由於得到了「統管全人類」的權力,耶穌可以讓全人類都因他付出的贖價而得益。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得到這個福分。為什麼呢?耶穌說:「他們必須認識你這位獨一的真神,以及你派來的耶穌基督,才能得到永遠的生命。」(約翰福音17:3)可見,耶穌只會讓那些聽從這個吩咐的人從贖價獲益。

      人想得到永生,就必須深入認識天父和耶穌,並跟他們享有親密的關係。他必須在一切事上都跟他們有同樣的看法和感受。在待人接物方面,他也必須盡力效法他們無與倫比的品格。他還必須明白,跟人類獲得永生相比,使上帝得到榮耀更重要。現在,耶穌又回到榮耀這個話題,說:

      「我在地上使你得到了榮耀,完成了你交給我做的事。父親啊,現在求你讓我在你身邊得到榮耀,就是還沒有世人以前、我在你身邊享有的榮耀。」(約翰福音17:4,5)耶穌祈求天父把他復活過來,讓他回到天上享有原本的榮耀。

      不過,耶穌沒有忘記他通過傳道工作成就的事。他繼續禱告說:「你從世人當中賜給我的人,我已經向他們顯明你的名。他們本來是你的,你把他們賜給了我,他們也遵守了你的話語。」(約翰福音17:6)耶穌在傳道時,會用耶和華這個名字來稱呼上帝。除了說出上帝的名字,他還幫助門徒認識這個名字代表的一切,包括上帝有什麼美德,以及他怎樣對待人類。

      使徒們已經認識耶和華,也明白耶穌擔任的角色和他教導的道理。耶穌謙卑地說:「你賜給我的話,我已經傳給了他們,他們也接受了,而且確實知道我是代表你來的,也相信是你派我來的。」(約翰福音17:8)

      耶穌接著表明,對他來說門徒和世人截然不同:「我為他們祈求。我不為世人祈求,卻為你賜給我的人祈求,因為他們是你的。……聖潔的父親啊,為了你自己的名,求你照顧他們,使他們合一,就像我們一樣。……我一直照顧他們,也保護了他們。除了那個滅亡之子,他們沒有一個滅亡。」(約翰福音17:9-12)加略人猶大就是「滅亡之子」,這時他正在進行出賣耶穌的勾當。

      耶穌接著在禱告中說,世人會恨他的門徒,但他繼續說:「我不是求你從世人當中帶走他們,而是求你保護他們,不讓那惡者得逞。他們不屬於世界,正如我不屬於世界一樣。」(約翰福音17:14-16)使徒和其他門徒都生活在這個世界裡,生活在撒但統治的人類社會中,但他們必須跟這個世界以及世界的邪惡保持分離。他們應該怎麼做呢?

      他們必須保持聖潔,跟其他人區分開來專門為上帝服務。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們必須實踐《希伯來語經卷》中蘊含的真理,以及耶穌親自教導的真理。耶穌在禱告中也說:「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你的話語就是真理。」(約翰福音17:17)一段時間後,上帝會指引一些使徒寫下書卷。這些書卷也會成為「真理」的一部分,能使人成聖。

      將來還會有其他人接受真理,所以耶穌禱告說:「我不僅為這些人[在場的人]祈求,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而信從我的人祈求。」祈求什麼呢?耶穌求天父「使他們全都合一」。怎樣的「合一」呢?他接著說:「正如父親你跟我聯合,我跟你聯合,他們也跟我們聯合。」(約翰福音17:20,21)耶穌跟天父「合一」,不是指他們是同一個個體,而是指他們在所有事上都是一致的。耶穌求天父讓跟隨他的人享有同樣的「合一」。

      耶穌不久前曾告訴彼得和其他使徒,他要去為他們準備地方,一個在天上的地方。(約翰福音14:2,3)現在耶穌在禱告中再次提到這件事,說:「父親啊,願我在哪裡,你賜給我的人也跟我在哪裡,這樣他們就可以看到你賜給我的榮耀,因為在世界奠基以前,你就愛我了。」(約翰福音17:24)耶穌的話表明,在很久以前,在亞當和夏娃孕育後代以前,上帝就深愛他的獨生子。這個獨生子後來成為耶穌基督。

      在結束禱告的時候,耶穌再次強調天父的聖名多麼重要,也強調天父多麼愛使徒以及其他將會接受真理的人。他說:「我已經使他們認識你的名,以後還要使他們認識,這樣你愛我的那種愛,就可以留在他們裡面,我也跟他們聯合。」(約翰福音17:26)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