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精神病——有辦法治療嗎?
    警醒!1987年 | 3月8日
    • 「他們送我去醫院,」艾琳回憶說。「我很樂意和精神病醫生談話,但卻對我沒有什麼幫助。我只感到極其恐懼。這種療法也對我沒有什麼功效。

      「我的丈夫說服我和他一起上車。我以為要回家了。但我們來到一間很大的舊式紅磚建築物之前。『那是什麼?』我問丈夫。『我想你進去和一些人談談,』他說。後來我才知道那是一間精神病院。……」

      艾琳的病發作於1955年——當時精神健康正發生了一場革命。醫藥界剛發明了新藥去輕減外科手術所導致的損傷。醫生們發現,精神病人若服食同一的藥,「以前需要關在孤立病房或要穿著緊身衣的病人現在已不必加以監視了。……藥物完全消除了某幾種精神變態。」(《人腦》,雷斯特[Richard Restak]博士著)這些藥物在精神健康方面所促成的革命性影響再次可以從精神分裂症的療效見之。

      艾琳的醫生試用一種新的抗精神病藥物。在談話療法和電震療法失效的病例上,藥物療法卻成功了。艾琳和數以千計與她類似的病者遂能離開精神病院而回家。

  • 精神病——有辦法治療嗎?
    警醒!1987年 | 3月8日
    • 可是,艾琳不久就發現,這些藥物也有陰暗的一面。

      副作用帶來的難題

      「我自覺有如僵屍一般,」艾琳回憶說。「我不能操作。我記得我有時一天要睡16小時之多。」艾琳的生活逐漸惡化。她嘗試放棄服藥——結果要再度進入精神病院。a

      有些病人的確遭受不利的反應,從不安、暈眩、昏昏欲睡、黃疸病、休克以至體重大增不等。最不良的反應之一是遲發性的運動困難;在長期接受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的病人之中,受遲發性運動困難影響的佔百分之10至20。病情包括面部和口部不由自主的抽搐在內。

      既然醫生無法預知病人會對藥物有什麼反應,處方時就牽涉到若干程度的嘗試和錯誤。一位臨床心理學家告訴《儆醒!》代表說:「醫生可能試用三、四種不同的藥物才找出哪一種最有效和副作用最少。」

      可慶幸的是,大多數副作用的難題都可以控制。在艾琳的例子上,方法只是更換藥物。之後她的昏昏欲睡和幻想都消除了。她離開精神病院,重過正常生活!將近30年來,她保持神志清醒——直至她試圖擺脫藥物為止。她說:「我以為自己的病已經好了。但在一年之後,我的思想又再度變成失常。醫生說:『再次服藥吧。』」為了使生活恢復正常,這僅是個很小的代價而已。

  • 精神病——有辦法治療嗎?
    警醒!1987年 | 3月8日
    • 可是,知道精神病是一種疾病有助於使人對它懷有平衡的看法。例如,艾琳害怕她的病是鬼魔侵襲所致。雖然有些病例可能與鬼魔有關,聖經卻沒有主張所有疾病都是鬼魔作祟。(以弗所書6:12;參看馬太福音4:24;馬可福音1:32-34;使徒行傳5:16。)許多時,人若聽到異聲或表現怪誕的行為,事情可能與疾病——例如精神分裂——有關。

      艾琳由於獲知自己的病不是由鬼魔作祟所致而大感舒解。她尋求醫藥的幫助,結果病情得以好轉。可是我們記得,聖經敘述有一個患病的女人「在好些醫生手裡受了許多的苦,又花盡了她所有的,一點也不見好,病勢反倒更重了。」只有耶穌基督才能醫好她。(馬可福音5:25-29)同樣,今日醫學的能力也頗有限。誠然,人可以採取合理的步驟去獲得相當程度的舒解。可是,與其四出搜求沒有把握的醫治而自尋煩惱,有些人也許必須學會對難題安之若素而加以忍耐。

      獲知上帝對我們深感關懷可以減輕許多憂慮。(彼得前書5:6,7)「耶和華已幫助我渡過這次和其他許多磨難,」艾琳說。她所懷持的希望是,在耶穌基督治下的將臨新規制裡,其中的「居民必不說:「我病了。』」(以賽亞書33:24;彼得後書3:13)「我把目光集中在永遠生活在樂園裡的獎賞之上。獎賞現在已這麼臨近了,這樣行幫助我保持穩定。」信心給她的幫助是超過任何醫生所能提供的。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