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真的需要有個彌賽亞嗎?守望台1992年 | 10月1日
-
-
人類真的需要有個彌賽亞嗎?
「官員稱:世界需要有個彌賽亞」
以上的頭條新聞在1980年加拿大多倫多的《金融郵報》中刊登出來。說這段話的人是著名的智囊團羅馬學會的會長兼創辦人奧雷利奧·佩奇。據《郵報》說,佩奇相信,「惟獨一個具有超凡魅力的領袖——不論是科學、政治,抑或宗教方面的領袖——才能把世界從社會和經濟動亂中拯救出來;這些動亂正威脅要把人類文明毀滅。」你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世界真的已陷於絕境,以致人類非要有個彌賽亞不可?請只考慮一下世人面對的許多難題之一——飢餓。
在一份報章或雜誌的圖片上,有一雙棕色的大眼睛凝視著你。這雙眼睛屬於一個小孩,一個還未到五歲的小女孩。但這雙眼睛卻沒有令你感到開心,因為眼裡既沒有稚子童真的光彩,也沒有令人愉快的好奇,更沒有天真無邪的信任。相反,眼裡充滿了痛苦惶惑、黯然神傷和飢餓絕望。這個女孩正在挨飢抵餓。自懂事以來,她所知的只有痛苦與飢餓。
也許你,像很多人一樣,不願多看這樣的圖片,於是把它匆匆翻過。不是你沒有惻隱之心,而是你感到十分沮喪,因為你可能覺得,現在一切對女孩已是無補於事。她四肢消瘦,腹部膨脹;徵候表明她的軀體已日漸耗損。你看見她的圖片時,她很可能已死去了。更糟的是,你深知這絕非偶爾的事例。
這個難題有多普遍?老實說,你能想像1400萬個孩童的景象嗎?我們大多數的人都無法想像得到,因為這個數目實在過於人所能想像。那末,試想像一下一個能夠容納4萬人的球場。請再想像它坐滿了孩童——一排接一排、一層疊一層,一張張的臉面恍似浩瀚汪洋。甚至這樣的景象也難以想像。然而,還要另有350個這樣坐滿孩童的球場,才能達到1400萬人的數目。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說,在發展中的國家,這個數字正是每年 五歲以下的孩童夭折的驚人數目。這些孩童都死於營養不良,以及本可以很容易預防的疾病。這個數目等於每天有差不多一個球場的兒童夭折!另外再加上食不果腹的飢民,所得到的數字是,環球約有十億人長期營養不良。
何以有這麼多飢餓?
地球目前出產的糧食其實供過於求,而且產量還能進一步增加。可是,每分鐘卻有26名兒童死於營養不良和疾病。在這同一分鐘內,世人大約花了200萬美元在軍備上。你能夠想像,這筆金錢——或僅是其中一小部分——若用在這26名兒童身上,可以成就些什麼事嗎?
顯然,人無法把普世的饑饉完全歸咎於糧荒或資金短缺。難題牽涉到深入得多的原因。正如阿根廷的教授豪爾赫·阿杜說:「整體說來,世界一向都未能與有更大需要的人分享舒適、能力、時間、資源和知識。」不錯,難題不在於人缺乏資源,而是在乎人本身。貪婪與自私看來乃是支配人類社會的力量。世界最富裕的五分一人口,比最貧窮的五分一人口,享有60倍有多的物品和服務。
誠然,有些人的確衷心要把糧食送到飢民手中。可是,他們所作的努力卻常被無法控制的因素所打消。在飽經內戰或叛亂的國家中,饑荒特別猖獗。敵對的雙方竭力阻止救援物資送到災民手中絕非罕見的事。雙方都害怕,要是把糧食送到敵方的飢民那裡,就會餵飽了敵人。有些政府本身甚至不惜利用飢餓作為政治武器。
沒有解決辦法?
不幸的是,今日千百萬人挨飢抵餓並非影響人類的惟一難題。人類正肆意破壞及污染環境;延綿不斷的戰禍奪去了千百萬人的性命;隨著暴行的激增,恐懼和不信任正蔓延普世各地;道德風氣正日益低落,看來成為許多弊病的根源。環球這種種危機彷彿同聲申述一項不容置辯的真理:人絕對無法成功地管理自己。
有鑑於此,很多人深信世界難題根本沒有解決辦法。另一些人的感覺則像上文提及的意大利學者奧雷利奧·佩奇一樣。他們認為,世界難題若有解決辦法,就必然來自異乎尋常——也許甚至超人——的方面。是故,彌賽亞的觀念對人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但是,寄望於彌賽亞合乎現實嗎?抑或這個希望僅是痴人說夢而已?
[第2頁的圖片鳴謝]
Cover photos: Top: U.S. Naval Observatory photo; Bottom: NASA photo
[第3頁的圖片鳴謝]
WHO photo by P. Almasy
[第4頁的圖片鳴謝]
WHO photo by P. Almasy
U.S. Navy photo
-
-
彌賽亞——真正的希望?守望台1992年 | 10月1日
-
-
彌賽亞——真正的希望?
他稱自己為摩西。他的真正名字已在歷史中湮沒了。公元第五世紀,他周遊克里特島各處,說服當地的猶太人相信他就是他們所期待的彌賽亞。這位摩西告訴克里特島的猶太人,他們遭受的壓迫、流放和被擄的情況很快便會過去了。當地的猶太人信了他。後來他們指望得著解放的日子來到,猶太人便在這位「摩西」帶領下抵達一個俯望地中海的海角。摩西告訴他們,他們只管跳下海裡去,海水自會在他們面前分開。不少猶太人遵囑而行。他們跳到海裡去,但海水卻沒有分開。很多人就此溺斃,其他的則被水手和漁夫救起。但事後人們卻找不到摩西,這位彌賽亞已消失蹤影了。
彌賽亞是什麼?這使人想起「救世主」、「購贖者」、「領袖」等字詞來。許多人認為彌賽亞是個使人懷持希望的人物。他深得跟從者的效忠,因為他應許要使人擺脫壓迫,重獲自由。人類歷史大部分都充滿壓迫,難怪多個世紀以來有不少這類的彌賽亞出現。(可參閱傳道書8:9。)不過,像那個自稱為摩西的克里特人一般,這些彌賽亞往往令跟從他們的人大失所望,為人帶來的只是災禍而非解放。
「這位就是彌賽亞君王!」公元132年,德高望重的猶太教教士阿吉巴·本·約瑟這樣稱呼西緬·巴爾·科克巴。巴爾·科克巴位高勢強,擁有一支雄兵。許多猶太人以為,拯救他們脫離羅馬世界霸權之手,終止他們長期以來所受壓迫的人終於出現了。可是,巴爾·科克巴卻一敗塗地,成千上萬的同胞更因此賠上了性命。
在12世紀有另一位猶太彌賽亞出現,這次在也門。當地的哈里發(即統治者)請他提出一個標記去證明自己是彌賽亞。於是這位彌賽亞建議哈里發把他斬首,他會迅速復活而以此為證。哈里發一口答允——也門彌賽亞的故事就從此結束了。在同一個世紀,有個叫大衛·阿爾羅伊的人出現。他告訴中東的猶太人作好準備,隨他乘坐天使的翅膀飛返聖地。許多人相信他便是彌賽亞。巴格達的猶太人在房頂上耐心等候,雖然賊人趁機把他們的財物盜去,他們也滿不在乎。
在17世紀,薩瓦塔伊·塞比在士每拿興起。他向全歐各地的猶太人宣稱自己是彌賽亞。基督徒也有聽信他的。塞比應許為跟從他的人帶來解放——方法看來是任由他們隨便犯罪。他的親信奉行祕密祭神儀式、赤身露體、肆意行淫,甚至做出亂倫的敗行來。然後他們鞭打自己、在雪裡赤身打滾,或把自己埋在冰冷的土堆裡,僅露出頭來懲罰自己。後來,塞比來到土耳其,給人捉著,迫他歸信伊斯蘭教,否則便要喪命。結果,塞比歸信了伊斯蘭教。他手下許多虔誠信徒的希望就此破滅。即使如此,在隨後兩個世紀,有些人仍把塞比稱為彌賽亞。
基督教國也有各種各式的彌賽亞興起。在12世紀,有個名叫坦凱爾姆的人招來大批跟從者,整個安特衛普城均受其控制。這位彌賽亞自稱為神,甚至把自己沐浴的水賣給跟從者喝,作為聖禮!另一位「基督教」彌賽亞是16世紀在德國興起的托馬斯·閔采爾。他起來反抗當地的政府,並且告訴手下這便是哈米吉多頓。他曾應許用衣袖把敵人發射的炮彈接住。但結果是,他手下的黨徒慘遭屠殺,自己則被斬首。過去多個世紀,基督教國裡曾有不少這類的彌賽亞出現。
其他宗教也有自己的救世主。伊斯蘭教徒指望一位馬赫迪(即安拉引導的一位)為他們帶來一個公平時代。有些印度教徒聲稱自己是各個神祇的化身。《新大英百科全書》指出,「雖然佛教並不提倡救世主的觀念,卻仍相信有一位未來佛彌勒。大乘的信徒相信這位彌勒會從天界臨凡,把忠心的信徒帶到極樂世界去。」
20世紀的彌賽亞
在這個世紀,人類比以前更亟需有個真正的彌賽亞。是故,許多人自詡為彌賽亞並不足為奇。1920、30和40年代,在非洲剛果,人們把西蒙·基班古及他的繼承人安德烈·「耶穌」·馬特斯瓦視為彌賽亞。這兩人現已死去,但跟從他們的人仍期待他們回來,為非洲帶來一個千禧年。
在新幾內亞和美拉尼西亞,本世紀興起了「貨物崇拜」。奉行這種崇拜的人期望有一天,有船隻或飛機載著救主般的白人抵達,他們帶來財富及引進一個幸福的時代,屆時甚至死人也會復活。
工業國家也有它們的彌賽亞。有些是宗教領袖,例如文鮮明便自詡為耶穌基督的繼承人。他的理想是要結合手下虔誠的信徒,建立一個統一的大家庭以淨化世界。政治領袖們也曾試圖扮演彌賽亞的角色。阿道夫·希特勒便是本世紀最令人髮指的例子;這個魔王曾雄心勃勃、大言不慚地談及他要建立一個千年帝國。
照樣,政治哲學和組織也曾獲致彌賽亞的地位。例如,《美國百科全書》指出,馬克思-列寧的政治理念便含有拯救世界的意味。聯合國組織則普遍被視為達致世界和平的惟一希望。看來在許多人的心目中,這個組織已取代了救世主的地位。
真正的希望?
以上簡短的討論清楚表明,與彌賽亞運動有關的歷史,大部分只是充滿錯覺、失望和妄想的歷史片段。難怪今日有很多人對寄望於彌賽亞一事冷嘲熱諷。
不過,在我們把這希望一笑置之之前,最好先獲悉這個希望的來源。「彌賽亞」一詞其實是個聖經詞語,希伯來文是馬什阿赫,意即「受膏者」。在聖經時代,君王和祭司有時以受膏的儀式接受委任,當其時有香油倒在當事人的頭上。因此,馬什阿赫 一詞對這些人適用。但也有些人受膏或奉派擔任特殊的職位,卻沒有實際經過受膏儀式。希伯來書11:24-26把摩西稱為「基督」,意即「受膏者」,因為他曾被選作上帝的預言者和代表。
聖經把彌賽亞的意思界定為「受膏者」。這個定義使聖經的彌賽亞跟上文提及的假彌賽亞截然不同。聖經談及的彌賽亞並非自封的,也不是由一群崇拜他們的人推選出來的。相反,他們的任命來自天上,來自耶和華上帝本身。
聖經雖提及過不少彌賽亞,但卻把其中一位提升到遠高於其他的。(詩篇45:7)這位彌賽亞乃是聖經預言的中心人物,也是聖經中最令人振奮的應許得以實現的關鍵。這位彌賽亞的確能夠解決我們今日所面對的種種難題。
人類的救主
聖經所預言的彌賽亞會以治本的方式解決人類的難題。我們的始祖亞當夏娃在靈體叛徒撒但的唆擺下反叛創造主。他們這樣行其實等於篡奪上帝的合法統治權。亞當夏娃想自行決定是非善惡。於是,他們捨棄了耶和華的仁愛統治和保護,結果使人類家庭陷於痛苦混亂的自治、不完美以及死亡中。——羅馬書5:12。
但耶和華上帝卻仁愛地在人類歷史的這個黑暗時刻向全人類提供一線希望。上帝向第一對人類叛徒宣布他的判決時,預告他們的後代會有一位拯救者。聖經把這位救世主稱為「種子」,他會把撒但在伊甸園所造成的可怕傷害除去。這個種子會傷「蛇」(即撒但)的頭,把他徹底鏟除。——創世記3:14,15,《新世》。
自古至今,猶太人一直把這個預言視為與彌賽亞有關。有好幾本《塔古姆》(猶太人在第一世紀普遍使用的阿拉米語聖經注疏)解釋,這個預言會「在彌賽亞君王的日子」獲得應驗。
無怪乎忠信的人從起初便殷切期待這個應許的種子(即救世主)。試想想亞伯拉罕的喜樂。耶和華告訴他,種子會出自他的家系,而且「地上萬國」——不僅是他的後代——都會藉著這個種子「得福」。——創世記22:17,18。
彌賽亞與政府
較後的預言把這個希望與賢明的政府相提並論。在創世記49:10,亞伯拉罕的曾孫猶大獲悉:「圭必不離猶大,杖必不離他兩腳之間,直等細羅來到,萬民都必歸順。」顯然,這位「細羅」會施行統治——不是僅統治猶太人,而是統治「萬民」。(可參閱但以理書7:13,14。)古代的猶太人認為細羅便是彌賽亞。事實上,有些猶太《塔古姆》在這節經文裡用「彌賽亞」或「彌賽亞君王」一詞去代替「細羅」。
隨著受感示的預言越照越明,人獲悉更多與彌賽亞統治有關的事。(箴言4:18)在撒母耳記下7:12-16,大衛王——猶大的一個後代——獲悉種子會出自他的家系。不但如此,這個種子還會是個與眾不同的君王。他的寶座,意即他的統治權,會永遠長存!以賽亞書9:6,7支持這點說:「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他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他的國,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從今直到永遠。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
你能夠想像這樣的一個政府嗎?一位公平公義的統治者,他不但會建立和平的統治,而且他會統治直到永遠。這跟歷史上層出不窮的假彌賽亞有霄壤之別!聖經的彌賽亞絕不是個妄自尊大的領袖。相反,他是個世界統治者,擁有一切所需的能力和權柄,足以把世界情況徹底改變過來。
在目前這個動盪不安的時代,彌賽亞的希望無疑深具意義。人類比以前更亟需這個希望。既然人很容易懷有錯誤的希望,我們最好人人都仔細考慮以下的問題:拿撒勒的耶穌真的像許多人所信一般就是預告的彌賽亞嗎?下篇文章會討論這個問題。
[第6頁的附欄]
布洛克林有個彌賽亞?
在以色列,街上的招貼、告示牌和霓虹燈廣告牌最近出現了以下的標語:「要為彌賽亞的來臨作好準備。」這項耗資40萬美元的宣傳運動是由猶太教儀式派(哈西德派猶太人的一個極端正統派)發動的。在這個教派的25萬成員當中,有很多人相信他們的大拉比——紐約布洛克林的梅納赫姆·門德爾·施內爾松——便是彌賽亞。為什麼呢?施內爾松主張,彌賽亞會在這個世代來臨。據《新聞週刊》說,猶太教儀式派的要員堅稱,年屆90的拉比絕不會在彌賽亞來臨前死去。許多世紀以來,這個教派一直主張,每個世代至少會出現一個有資格作彌賽亞的人。在施內爾松的跟從者眼中,他看來便是這個具備資格的人,況且施內爾松也沒有指定任何繼承人。雖然如此,《新聞週刊》說,大多數猶太人卻不承認施內爾松是彌賽亞。據《新聞日報》說,跟他對立的96歲拉比埃利澤·沙赫更把他稱為「假彌賽亞」。
[第7頁的圖片]
由於相信克里特的摩西就是彌賽亞,許多人因此喪生
-
-
「我們遇見彌賽亞了」!守望台1992年 | 10月1日
-
-
「我們遇見彌賽亞了」!
「[安得烈]先找著自己的哥哥西門,對他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彌賽亞翻出來就是基督。)」——約翰福音1:41。
1.關於拿撒勒人耶穌,施浸者約翰作了什麼宣告?關於耶穌,安得烈作出什麼結論?
安得烈仔細端詳那稱為拿撒勒的耶穌的猶太男子。這人的樣貌看來不像君王,也不像智士或猶太教教士。他沒有王族的豪華打扮,頭髮既不白,也沒有細嫩的手或白皙的皮膚。耶穌是個青年——大約30歲——而且像勞動工人一樣雙手起繭、皮膚黝黑。由於這緣故,安得烈獲知他是個木匠,也不感覺意外。可是,施浸者約翰卻論及這個人說:「看哪,這是上帝的羔羊!」在前一天,約翰甚至說了一句更叫人吃驚的話:「這是上帝的兒子。」這可能是真的嗎?安得烈在那天花了一點時間聽耶穌說話。我們不知道耶穌說了些什麼話,但是我們確知他的話改變了安得烈的一生。安得烈趕忙找著他的兄弟西門,興奮地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約翰福音1:34-41。
2.為什麼我們仔細考慮證據,決定耶穌是否應許的彌賽亞,乃是十分重要的事?
2 安得烈和西門(耶穌給他改名為彼得)後來成為耶穌的使徒。彼得跟從耶穌兩年多之後對他的夫子說:「你是基督[彌賽亞],是永生上帝的兒子。」(馬太福音16:16)耶穌的忠心使徒和門徒最後也證明他們甘願為這個信仰捨命。今日有千百萬誠懇的人也同樣深信這件事。但基於什麼證據呢?畢竟,信心與輕信的分別端在乎證據。(請參看希伯來書11:1,《新世》。)既然如此,讓我們看看大致三方面的證據;這些證據共同證明耶穌的確是彌賽亞。
耶穌的家系
3.關於耶穌的家系,馬太和路加的福音書詳細列出什麼?
3 基督教希臘文聖經首先提出耶穌的家系作為他是彌賽亞的證據。聖經預言彌賽亞會出自大衛的家系。(詩篇132:11,12;以賽亞書11:1,10)馬太的福音書開宗明義地說:「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耶穌基督的家譜。」馬太接著列出耶穌的養父約瑟的家譜去支持他所作的聲稱。(馬太福音1:1-16)路加福音則列出耶穌的生母馬利亞的家譜,並且把耶穌的家系追溯到大衛、亞伯拉罕,直到亞當。(路加福音3:23-38)a因此,福音書的執筆者提出充分的文件證據去支持他們的聲稱,表明耶穌在法律和血統上都是大衛的繼承者。
4,5.(甲)與耶穌同時代的人有對耶穌是大衛後代一事提出異議嗎?為什麼這件事頗為重要?(乙)非聖經的資料來源怎樣證實耶穌的家系?
4 甚至對耶穌的彌賽亞身分最表懷疑的人也無法否認耶穌是大衛的子孫。為什麼呢?為了兩個理由。第一,在耶路撒冷於公元70年遭受毀滅之前,耶穌是彌賽亞的聲稱已流傳了數十年之久。(可參閱馬太福音21:9;使徒行傳4:27;5:27,28。)如果這個聲稱是虛假的,耶穌的任何一個反對者——反對他的人實在很多——都能夠證明他是個騙子;方法很簡單,既然各人的家譜保存在公眾檔案裡,只要到檔案保存處查查耶穌的家系便行了。b但是歷史卻沒有提及任何人曾對耶穌是大衛王的後裔一事提出挑戰。顯然這項聲稱是無可置疑的。馬太和路加無疑直接從公眾記錄抄下他們的記載所需的名字。
5 其次,聖經以外的資料來源證實一般人都接受耶穌的家系。例如,《猶太教法典》載有第四世紀一個猶太教教士對耶穌的母親馬利亞所作的惡毒攻擊,聲稱她『在木匠當中人盡可夫』;但同一項記載承認「她是君王和諸侯的後代。」一個較早的例子是歷史家赫格西普斯。他敘述羅馬皇帝圖密善要將大衛的後人一舉滅盡,早期基督徒的一些敵人便告發猶大——耶穌的異父弟——的孫子「出自大衛的家族」。如果猶大以大衛的後代為人所知,耶穌豈不是一樣嗎?毫無疑問!——加拉太書1:19;猶大書1。
與彌賽亞有關的預言
6.在希伯來文聖經裡,與彌賽亞有關的預言有多充分?
6 另一方面的證據——應驗了的預言——也證明耶穌是彌賽亞。在希伯來文聖經裡,對彌賽亞適用的預言不勝枚舉。艾爾弗雷德·埃德沙姆在《彌賽亞耶穌的生平與時代》一書中統計,在希伯來文聖經中總共有456節經文被古代的猶太教教士認為與彌賽亞有關。可是,猶太教教士對彌賽亞懷有很多錯誤的見解;他們舉出的經文,有許多其實跟彌賽亞毫無關係。即使是這樣,至少有幾十個預言表明耶穌就是彌賽亞。——可參閱啟示錄19:10。
7.耶穌在地上時應驗了一些什麼預言?
7 所預言的事包括:彌賽亞出生的地點(彌迦書5:2;路加福音2:4-11);他出生後有集體屠殺嬰孩的慘劇發生(耶利米書31:15;馬太福音2:16-18);他會從埃及被召出來(何西阿書11:1;馬太福音2:15);列國的統治者會合力將他消滅(詩篇2:1,2;使徒行傳4:25-28);他以30塊銀子被人出賣(撒迦利亞書11:12;馬太福音26:15);甚至他死亡的方式。——詩篇22:16;約翰福音19:18,23;20:25,27。c
聖經預告他的來臨
8.(甲)什麼預言明確指出彌賽亞會在什麼時候來到?(乙)我們必須知道哪兩個因素才能明白這個預言?
8 讓我們把注意只集中在一個預言之上。聖經在但以理書9:25告訴猶太人彌賽亞會在何時來臨。這節經文說:「你當知道,當明白,從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直到有受膏君[彌賽亞]的時候,必有七個七和六十二個七。」初看之下,這個預言的含意似乎頗為隱晦。但是大致來說,這個預言只要求我們找出兩件事來:一個起點和一段時期。且舉個例說明:假設你有一張地圖,說有寶藏埋在「城市公園的井之東50桿之處」。你也許覺得這項指示令人困惑——特別是你若不知道井在哪裡,也不清楚一「桿」有多長。你豈不會設法探知這兩件事,以求能夠找著寶藏嗎?關於但以理的預言,情形其實頗相似;我們只要找出開始的時間和跟著的時期有多長便行了。
9,10.(甲)什麼是69個七這段時期的起點?(乙)69個七這段時期有多長?我們怎麼知道?
9 首先,我們需要一個起點,那便是,「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的日期。然後,我們需要知道從這點開始,距離有多遠,意即69(7+62)個七是多長的一段時期。這兩件事都不難探知。尼希米很明確地告訴我們,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使之恢復城市原貌的命令是在「亞達薛西王二十年」頒布的。(尼希米記2:1,5,7,8)這將我們的起點定為公元前455年。d
10 至於69個七,每個七可能是指由實際七天構成的一週嗎?不可能,因為彌賽亞並沒有在公元前455年過了一年多之後出現。因此大部分聖經學者和許多聖經譯本(包括《塔納克》猶太譯本在這節經文的腳注中所作的評論)都同意這些七是指七「年」而言。『七年』的觀念是古代猶太人所熟悉的。正如他們把每個第七天視為安息日,他們也把每個第七年視為安息年。(出埃及記20:8-11;23:10,11)因此,69個七年相當於483年。我們只需數算一下便行了。從公元前455年開始,數483年便來到公元29年——耶穌就在這一年受浸及成為彌賽亞!——可參看《洞察聖經》,第2冊,899頁,“Seventy Weeks”(七十個七)之下的資料。
11.有些人說,這只是現代解釋但以理的預言的方法而已。我們可以怎樣回答他們的異議?
11 有些人可能提出異議,聲稱這僅是現代人為了配合歷史而蓄意用這個方法解釋預言而已。若是如此,為什麼耶穌日子的人期望 彌賽亞在當時露面呢?基督徒歷史家路加、羅馬歷史家塔西陀及蘇埃托尼烏斯、猶太歷史家約瑟夫斯和猶太哲學家斐洛都生活在這段時期,而且都提及當時猶太人懷著這種期望。(路加福音3:15)今日有些學者堅稱,猶太人由於飽受羅馬人壓迫,所以才在當時渴望和期待彌賽亞來臨。可是,在此之前幾個世紀,猶太人曾受到希臘人的殘暴逼迫,為什麼他們要等到第一世紀才期望彌賽亞出現呢?為什麼塔西陀說,某些「神祕的預言」使猶太人期望有強大的統治者從猶太興起,「建立版圖廣闊的帝國」呢?阿巴·希勒爾·西爾弗在《古今以色列對彌賽亞的揣測》一書中承認,猶太人「期望彌賽亞在公元第一世紀第二個二十五年間出現,」不是因為他們飽受羅馬人逼迫,而是因為當時一般人部分根據但以理書而作的「年代推算」。
由上天標明出來
12.耶和華怎樣表明耶穌是彌賽亞?
12 表明耶穌是彌賽亞的第三類證據是上帝本身的作證。據路加福音3:21,22報導,耶穌受浸之後受到宇宙中最神聖、最強大的力量所膏,那便是,耶和華上帝自己的聖靈。當時耶和華親自發聲,宣布他嘉許他的愛子耶穌。在其他兩個場合,耶和華直接從天上對耶穌說話,從而表明他的嘉許:有一次在耶穌的三個使徒面前,另一次則在一群旁觀者面前。(馬太福音17:1-5;約翰福音12:28,29)除此之外,上帝也從天上派出天使去證實耶穌的確是基督,也就是彌賽亞。——路加福音2:10,11。
13,14.耶和華怎樣表明他嘉許耶穌作彌賽亞?
13 耶和華表明他嘉許這位受膏者,使他有能力成就許多偉舉。例如,耶穌說了一些預先將歷史詳細透露出來的預言——有些預言甚至伸展到我們的日子。e他也施行奇跡,諸如餵飽飢餓的群眾和醫治病人。他甚至使死人復活過來。關於這些異能的報導只是耶穌的門徒捏造出來的嗎?請想想,這些奇跡有許多是耶穌在見證人面前施行的,有時旁觀者達數千人之多。甚至耶穌的敵人也無法否認他曾實際做過這些事。(馬可福音6:2;約翰福音11:47)再者,如果這些記載是耶穌的門徒虛構的,為什麼他們談及自己的弱點反而這麼坦白呢?老實說,他們的信心如果只是基於他們自己所捏造的神話,他們會甘願為信仰而犧牲嗎?當然不會。所以,耶穌所行的奇跡乃是歷史事實。
14 上帝更進一步為耶穌是彌賽亞一事作證。他留意透過聖靈把證明耶穌是彌賽亞的證據記錄下來,保存在有史以來被譯成最多文字和銷流最廣的書裡。
猶太人何以不接納耶穌?
15.(甲)表明耶穌是彌賽亞的證據有多廣泛?(乙)猶太人所懷的什麼期望促使他們當中許多人不肯承認耶穌是彌賽亞?
15 因此,這三方面的證據實際包括數以百計的事實,它們都一致表明耶穌就是彌賽亞。有這麼多證據還不夠嗎?試想想,如果你去申請領取駕駛執照或信用卡,辦事的職員告訴你三份證明身分的文件並不夠,你必須有幾百份文件才行。這樣的要求多不合理!因此,聖經的確已充分證明耶穌是彌賽亞。既然如此,為什麼在耶穌自己的同胞當中,雖有這麼多證據表明耶穌是彌賽亞,許多人卻將其視若無睹呢?因為證據本身雖是建立真正信心所不可少的,卻不足以保證人有信心。很可惜,許多人即使見到壓倒性的證據,仍然只肯相信他們喜歡相信的事。關於彌賽亞,大部分猶太人都對他們所希望見到的彌賽亞懷有很主觀的看法。他們所要的是一個政治性的彌賽亞,為他們解除羅馬人的轄制,在物質方面使以色列恢復所羅門時代的光榮。既然如此,他們怎能夠接受這個出身貧寒、對政治和財富都不感興趣的木匠之子呢?特別是他一生飽經痛苦,最後甚至屈辱地死在苦刑柱上,他又怎可能是萬眾期待的彌賽亞呢?
16.為什麼耶穌的門徒不得不調整他們對彌賽亞所懷的期望?
16 耶穌的死亡甚至令他自己的門徒也大受打擊。他復活成為榮耀的靈體之後,他的門徒顯然希望他會隨即「復興以色列國」。(使徒行傳1:6)但是,他們並沒有僅因為個人的希望未能實現,就憤然否認耶穌是彌賽亞。相反,他們根據已有的充分證據對他懷具信心;隨著他們的了解逐漸加深,奧祕便消除了。他們看出彌賽亞在地上作人的短短幾年間,根本不可能應驗所有與他有關的預言。例如,有一個預言說他會謙謙和和地騎著驢駒子來到,另一個預言卻說他會帶著榮耀駕雲而來!這兩個預言怎可能同時應驗呢?顯然彌賽亞必然會再來。——但以理書7:13;撒迦利亞書9:9。
彌賽亞何以必須死亡
17.但以理的預言怎樣清楚表明彌賽亞必須死亡?他會為了什麼原因而死?
17 不但如此,與彌賽亞有關的預言清楚表明,彌賽亞必須死亡。例如,預告彌賽亞會來臨的預言在下一節接著說:「過了[七個七之後的]六十二個七,那受膏者必被剪除。」(但以理書9:26)這裡譯作「剪除」的希伯來文字詞卡喇特,就是用來指摩西律法下的死刑的同一字詞。毫無疑問,彌賽亞必須死亡。為什麼呢?第24節向我們提出答案:「要止住罪過,除淨罪惡,贖盡罪孽,引進永義。」猶太人深知祭物必須死去才能贖罪。——利未記17:11;可參閱希伯來書9:22。
18.(甲)以賽亞書53章怎樣表明彌賽亞必須受苦和死亡?(乙)這個預言造成什麼看來自相矛盾的情形?
18 以賽亞書第53章談及彌賽亞是耶和華的一個特別僕人,他必須為別人的罪受苦和死亡。第5節說:「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同一個預言告訴我們彌賽亞必須捨命作「贖罪祭」,然後透露這位救主必「延長年日。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第10節)這豈不是自相矛盾嗎?彌賽亞怎可能死去,然後又「延長年日」呢?他怎可能被獻作祭物,後來卻『使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在他手中亨通』呢?關於彌賽亞,有些至為重要的預言透露他會永遠作王,為全世界帶來和平幸福。既然如此,他又怎可能長眠不醒,以致無法應驗這些重要預言呢?——以賽亞書9:6,7。
19.耶穌的復活怎樣使有關彌賽亞的預言彼此之間看來的矛盾得以消解?
19 上帝只憑著一個偉大的奇跡便解決了這個看來的矛盾。他使耶穌復活過來。有數以百計心地忠實的猶太人成為這個榮耀實體的目擊見證人。(哥林多前書15:6)使徒保羅後來寫道:「基督獻了一次永遠的贖罪祭,就在上帝的右邊坐下了。從此,等候他仇敵成了他的腳凳。」(希伯來書10:10,12,13)不錯,耶穌復活升天,「等候」了一段時期之後,最後他會登基作王,採取行動打擊他天父耶和華的仇敵。作為屬天的君王,彌賽亞耶穌對現今每個活著的人的生活都操有影響。他怎樣影響到我們?下一篇文章會考慮這個問題。
[腳注]
b 猶太歷史家約瑟夫斯在列出他自己的家譜時清楚表示,在公元70年之前,這樣的記錄是可以獲得的。看來這些記錄已與耶路撒冷城一同遭受摧毀,在此之後若有人自稱是彌賽亞,就無法加以證實了。
c 可參閱《洞察聖經》,第2冊,387頁。
d 我們有來自古代希臘、巴比倫和波斯的可靠證據,表明亞達薛西的第一個在位年是公元前474年。可參閱《洞察聖經》,第2冊,614-16,900頁。
e 耶穌曾預言,在他的日子之後必會有假彌賽亞興起。(馬太福音24:23-26)請參看上一篇文章。
-
-
彌賽亞的臨在與統治守望台1992年 | 10月1日
-
-
彌賽亞的臨在與統治
「這位從你們中間被接到天上去的耶穌,你們看見他怎樣升到天上,他必以同樣的方式回來。」——使徒行傳1:11,《新世》。
1,2.(甲)耶穌升天之際,兩位天使怎樣安慰他的使徒?(乙)基督復臨的希望引起了一些什麼問題?
十一個人站在橄欖山的東邊山麓上,舉目望天。不久之前,耶穌基督從他們當中冉冉上升,直至他的形體在雲中隱沒。這些男子曾與耶穌共處了幾年,當其時他們看見耶穌提出充分證據證明自己是彌賽亞;他們曾為耶穌的死亡傷痛欲絕,也為他的復活樂不可支。現在他已不再跟他們在一起了。
2 兩位天使突然出現,安慰他們說:「加利利人哪,為什麼站著望天呢?這位從你們中間被接到天上去的耶穌,你們看見他怎樣升到天上,他必以同樣的方式回來。」(使徒行傳1:11,《新世》)這令人多麼欣慰——耶穌升天並不意味到他不再關心地球和人類!相反,耶穌還會回來。天使的話無疑令使徒們充滿希望。今日的千百萬人也十分重視基督回來的應許。有些人將這件事稱為基督「再來」或「復臨」。可是,大部分人看來對基督復臨這件事的真正意思都不甚了解。基督究竟會以什麼方式復臨?在什麼時候復臨?這件事在今天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基督復臨的方式
3.關於基督的復臨,許多人懷有什麼信仰?
3 據《福音基督學》一書說,「基督的再來或復臨(派露西亞)是要公開而一勞永逸地將上帝的王國永遠建立起來。」一個相當普遍的見解是,基督復臨是一件普世皆知的事,屆時地上每個人都會看見他。為了支持這個見解,許多人提出啟示錄1:7的經文作為證據;這節經文說:「看哪,他駕雲降臨!眾目要看見他,連刺他的人也要看見他。」但這節經文的意思應當照字面去解釋嗎?
4,5.(甲)我們怎麼知道啟示錄1:7的話是不能按字面解釋的?(乙)耶穌自己所說的話怎樣證實了這項了解?
4 要記住,啟示錄一書是用「表號」傳授給約翰的。(啟示錄1:1,《呂譯》)因此,這節經文必然是象徵性的說法。畢竟,「刺他的人」又怎能看見基督復臨呢?他們死去已差不多有兩千年了!再者,天使說基督怎樣離去,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回來。請想想,基督以什麼方式離去呢?在眾目睽睽、萬人注視之下離去嗎?絕不是,當時只有少數忠心的門徒在場目擊這件事發生。天使對使徒說話的時候,耶穌的這些門徒是否實際看見耶穌一直升回到天上去呢?不然,因為不久一朵雲便把耶穌遮蔽了。在此之後某個時候,耶穌必然以靈體的身分進入人目所不能見的屬靈天界。(哥林多前書15:50)因此,極其量使徒只看見耶穌升天的起頭而已;他們無法看見這件事的結局,目擊他回到天上,出現在他的父耶和華面前。這件事是他們惟獨憑著信心之眼才能看見的。——約翰福音20:17。
5 聖經表明耶穌會以同樣的方式回來。耶穌自己在死前不久說:「還有不多的時候,世人不再看見我。」(約翰福音14:19)他也表示,「上帝的王國並非以十分引人注意的方式來臨。」(路加福音17:20,《新世》)那麼,在什麼意義上『眾目都要看見他』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清楚了解耶穌和門徒論及他復臨時所用的字詞。
6.(甲)為什麼諸如「回來」、「來到」、「復臨」、「來臨」一類的字眼都不是希臘字詞派露西亞 的適當譯法?(乙)什麼事實表明,派露西亞 或「臨在」一詞所牽涉的時間比任何瞬息即逝的事件長得多?
6 值得留意的是,基督並非僅是「回來」而已。諸如「來臨」、「來到」、「復臨」一類的字詞暗示在一段短暫的時期內發生的單一事件。但耶穌和門徒所用的希臘字詞含意卻深得多。派露西亞 這個字詞的實際意思是「在旁邊」或「臨在」。大部分學者都同意,這個字詞的意思包括「來到」和接著的「臨在」——猶之乎王族作官式探訪時的情形一般。這項臨在不是一宗瞬息即逝的事件,而是一個特別的階段,一段標明出來的時期。耶穌在馬太福音24:37-39(《新世》)說,「人子的臨在[派露西亞]」會像「挪亞的日子」一樣。「挪亞的日子」以洪水收場。在洪水未臨到將當時腐敗的世界制度一舉消滅之前,有數十年的時間,挪亞一方面努力建造方舟,同時也向惡人發出警告。照樣,基督的隱形臨在會延續一段長達數十年的時期,然後也以一場大毀滅收場。
7.(甲)什麼證明基督的派露西亞 是人目所不能見的?(乙)把基督的復臨描述為『眾目都要看見』的經文會如何及在何時應驗?
7 無可置疑的是,耶穌的派露西亞 不是人目可以實際看見的。人若能夠看見這件事,耶穌又何需花這麼多時間——正如我們一會兒會見到——向門徒提出一個標記,去幫助他們認出他的臨在呢?a可是,當基督來到對撒但的世界制度執行毀滅的時候,他臨在的事實就會以無可否認的方式向所有人顯明出來了。那時『眾目都要看見他』。甚至耶穌的仇敵也會驚惶失措地看出基督的統治是真實的。——可參閱馬太福音24:30;帖撒羅尼迦後書2:8;啟示錄1:5,6。
何時開始?
8.什麼事件把基督臨在的起頭標明出來?這件事在哪裡發生?
8 彌賽亞的臨在隨著一件大事發生而開始;這件大事應驗了在許多與彌賽亞有關的預言中再三出現的主題。他在天上登基為王。(撒母耳記下7:12-16;以賽亞書9:6,7;以西結書21:26,27)耶穌自己曾把他的臨在與他作王統治一事相提並論。他在好幾個比喻裡把自己比作一個主人,離開家人和奴僕,長途跋涉,到「遠方」去「得國」。有一次使徒問耶穌他的派露西亞 會在何時開始,他回答時便說了一個這樣的比喻;另一次他說比喻則是由於「他們以為上帝的國快要顯出來」。(路加福音19:11,12,15;馬太福音24:3;25:14,19)因此,耶穌在地上作人時,他的登基還要等一段很長的時期才會在天上的「遠方」發生。這件事會在什麼時候發生呢?
9,10.有什麼證據表明基督正在天上施行統治?他在什麼時候開始統治?
9 有一次耶穌的門徒問他:「你的臨在和事物制度的末期會有什麼標記呢?」(《新世》)耶穌回答時向他們詳細描述未來這段時期的情形。(馬太福音第24章;馬可福音第13章;路加福音第21章;請也參閱提摩太後書3:1-5;啟示錄第6章。)耶穌所提出的標記可說是一個苦難時代的寫照,當其時世上會有國際戰爭,罪行猖獗,家庭生活衰退,疾病流行,多處發生饑荒和地震——不是地方性的難題而是全球的危機。這聽來耳熟能詳嗎?每天的世事發展都證實耶穌的描述與這20世紀的情形完全吻合。
10 歷史家同意,1914年是人類歷史的一個轉捩點;在這個重大年代之後,許多難題開始變得無法控制,結果演變為全球性的災害。不錯,應驗聖經預言的世界事件一致表明,1914年乃是耶穌開始在天上統治作王的年代。除此之外,但以理書第4章的預言提出年代學的證據,指出同一年——1914年——是耶和華所任命的君王開始統治的日期。b
何以有一段災難時期?
11,12.(甲)為什麼有些人覺得難以相信現今基督正在天上作王統治?(乙)我們可以怎樣用比喻去說明耶穌登基為王以後所發生的事?
11 可是,有些人不禁納罕,『如果彌賽亞現今正在天上統治,為什麼世界還有這麼多苦難?他的統治是否軟弱無能?』一個比喻也許能夠幫助你明白。一個國家的總統作惡多端,他設立了一個腐敗的制度,勢力伸展到全國的每一部分。但後來國內舉行選舉,一個好人當選。現在怎樣呢?像在有些民主國家裡的情形一樣,新總統未就任之前,先有一段為期數月的過渡時期。在過渡時期裡,這兩個人會怎樣行呢?好人會立刻著手清除前任總統在全國留下的惡果嗎?相反,他豈不是會先將注意集中在首都之上,設立一個新內閣,跟前任總統的狐群狗黨一刀兩斷嗎?這樣,他接管全權的時候,就能夠透過一個廉潔、能幹的政府去施政了。至於那腐敗的總統,他豈不會利用剩下的短短時候,趁還沒有失去一切權力之前盡量搜刮民膏民脂嗎?
12 實際上,這種情形跟基督的派露西亞 頗相似。啟示錄12:7-12透露,基督在天上登基為王之後,他首先把撒但和鬼靈逐出天上,藉此潔淨宇宙政府的施政地點。撒但遭受這項萬眾期待已久的慘敗之後,深知自己已餘日無多,不久基督就會全權統治地球了。他在這段『不多的時候』怎樣行呢?像腐敗的總統一樣,他盡量設法從這個舊制度榨取最大的利益。他所垂涎的不是金錢而是人命。他要盡力誘使多些人離棄耶和華,也離棄現正掌權統治的君王基督。
13.聖經怎樣表明,在基督統治的起頭,地上會有一段災難時期?
13 有鑑於此,難怪彌賽亞一開始統治,『地就有禍了』。(啟示錄12:12)詩篇110:1,2,6也類似地透露,彌賽亞會『在仇敵中』開始統治。他要等到後來才完全粉碎「列邦」,把撒但的腐敗制度連根鏟除!
彌賽亞統治全地的時候
14.彌賽亞毀滅了撒但邪惡的事物制度之後會做些什麼事?
14 彌賽亞君王耶穌基督把撒但的制度和一切支持這制度的人一舉消滅之後,他就終於能夠使許多描述他的千年統治的奇妙聖經預言完全實現了。以賽亞書11:1-10幫助我們看出彌賽亞會是一位怎樣的君王。第2節告訴我們,「耶和華的靈必住在他身上,就是使他有智慧和聰明的靈,謀略和能力的靈。」
15.「能力的靈」在彌賽亞統治期間會成就些什麼事?
15 請想想「能力的靈」會對耶穌的統治有什麼影響。耶穌在地上時擁有來自耶和華的能力至某個程度,從而能夠施行奇跡。他表明自己的確衷心渴望幫助人,說:「我肯。」(馬太福音8:3)但他當時所行的奇跡只是一個小型的預觀而已;它們預示將來他從天上施行統治時會做些什麼事。屆時耶穌會以全球的規模施行奇跡!有病、瞎眼、聾耳、殘廢、瘸腿的人都會永遠痊愈。(以賽亞書35:5,6)他會將豐裕的糧食公平地分配給地上的人,使飢餓永遠終止。(詩篇72:16)墳墓裡億萬蒙上帝記念的人又如何?耶穌會憑著上帝所賜的「能力」,使他們復活過來,讓人人都有機會永遠生活在樂園裡!(約翰福音5:28,29)可是,即使具有這樣的大能,彌賽亞君王仍然會永遠保持謙卑。「他必以敬畏耶和華為樂。」——以賽亞書11:3。
16.彌賽亞君王會是個怎樣的審判者?他會怎樣與人為審判者大異其趣?
16 這位君王也是個完美的審判者。他「行審判不憑眼見,斷是非也不憑耳聞」。古往今來,有什麼屬人的審判者能夠這樣行呢?甚至目光如炬的人也只能憑著所見所聞、按一己的智慧或辨識力去判斷事物。因此,這個舊世界的法官和陪審團可能被巧妙的狡辯、法庭上的古怪行為或互相矛盾的證據所左右或混淆。常見的情形是,惟獨有權有勢的人才有能力雇請律師提出有效的辯護,實際上與收買法律無異。但在彌賽亞管治之下卻絕不會有這樣的情形!他能夠洞悉人心,明察秋毫。公平會與愛心和憐憫相輔並行。這樣的公平是無法收買的,它必然 會伸張。——以賽亞書11:3-5。
他的統治對你有什麼影響
17,18.(甲)以賽亞書11:6-9描述人類會有什麼光明的前途?(乙)這個預言主要對誰適用?為什麼?(丙)這個預言怎樣也會有一項實際的應驗?
17 彌賽亞的統治對治下的臣民具有深遠的影響,這是不難了解的。他的統治真正使人改弦易轍。以賽亞書11:6-9表明這種改變深廣到什麼程度。預言繪出一幅感人的圖畫,描述各種兇猛的動物——熊、豺狼、豹子、獅子、毒蛇——與無害的家畜同處,甚至與孩童同遊。但這些猛獸卻不會造成任何危險!為什麼呢?第9節回答說:「在我聖山的遍處,這一切都不傷人,不害物;因為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
18 當然,「認識耶和華的知識」不會對實際的動物有什麼影響,因此這段經文必然主要是指人而言。彌賽亞的統治實施一項全球的教育計劃,教導人認識耶和華與他的行事方式,也教導所有人以愛心、尊重對待同胞而予以適當的尊嚴。在將臨的樂園裡,彌賽亞會施行奇跡,使人類在身心和道德上都恢復完美。人性不會再含有各種如獸的兇猛特徵。再者,最後人類也能夠實際與動物和平共處!——可參閱創世記1:28。
19.在現今這末世,彌賽亞的統治對人有什麼影響?
19 可是要記住,彌賽亞現今 正在掌權統治。甚至在今日,彌賽亞王國的臣民也學會彼此和睦共處,從而在一種意義上應驗了以賽亞書11:6-9的預言。不但如此,在過去差不多80年來,耶穌一直在應驗以賽亞書11:10的預言:「到那日,耶西的根必豎立起來,作萬族的旗幟;列國的人必尋求他,他安息之所必大有榮耀。」(《新譯》)萬國的人正在歸附彌賽亞。為什麼呢?因為自從他開始統治以來,他一直「豎立起來,作萬族的旗幟」。透過上述的龐大教育計劃,他使自己的臨在在普世為人所知。事實上,耶穌預言會有一項普世的傳道工作進行,在這舊制度的末日未來到之前成為他臨在的一個顯著標記。——馬太福音24:14。
20.彌賽亞治下的一切臣民應當避免懷有什麼態度?為什麼?
20 因此,基督臨在執掌王權這件事絕不是一個無關痛癢的話題,僅是神學家才有興趣討論的高深題目。反之,正如以賽亞所預言,彌賽亞的統治影響到地上的人的生活而促成許多改變。耶穌已經從這個腐敗的世界制度召出了數百萬人成為他的王國的臣民。你是他的臣民嗎?若然,就要熱心、喜樂地為我們的偉大統治者服務,因為這是他所配得的!誠然,我們可以很容易變得疲倦灰心,以致像不信的世人一樣說:「他所應許的臨在到底在哪裡呢?」(彼得後書3:4,《新世》)但是,正如耶穌說,「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馬太福音24:13。
21.我們所有人能夠怎樣加深我們對彌賽亞希望的體會?
21 每過去一天,我們就越接近那大日子;屆時耶和華會吩咐他的愛子使他的臨在向世界顯明出來。千萬不要讓你對這個日子所懷的熱望變得暗淡模糊。要沉思耶穌所擔任的彌賽亞角色以及他身為君王所具有種種特質。也要深深思念耶和華上帝,聖經所提出的偉大彌賽亞希望乃是他的精心傑作。你若這樣行,就無疑會越來越與使徒保羅有同感;他衷心寫道:「深哉,上帝豐富的智慧和知識!」——羅馬書11:33。
[腳注]
a 早在1864年,神學家R.戈維特說:「在我看來事情十分肯定。耶穌既然提出他臨在的標記,就足以表明這件事是祕密的。如果事情是我們能夠看見的,我們就不需要有個標記將這件東西的臨在告訴我們了。」
b 詳細的解釋見《「願你的國降臨」》133-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