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耶穌基督——奉差到外地傳道的典範
    守望台2008年 | 2月15日
    • 耶穌基督——奉差到外地傳道的典範

      我是他的代表,是他差我來的。——約翰福音7:29

      1,2.奉差到外地傳道的人當中,誰可說是最偉大的?

      說起「奉差到外地傳道」,你會想到什麼人呢?有些人會想到一般教會派到國外去宣傳教義的傳教士。不過,許多傳教士都干涉派駐國家的政治和經濟。如果你是個耶和華見證人,很可能會想到中央長老團所委派的海外傳道員。他們奉差到不同的國家去傳講上帝王國的好消息。(馬太福音24:14)這些海外傳道員無私地獻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去實現崇高的目標,就是幫助人親近耶和華上帝,跟他建立珍貴的友誼。(雅各書4:8)

      2 「奉差到外地傳道」這個詞組在《聖經新世界譯本》中從沒有出現過。可是,在以弗所書4:11中,譯做「傳福音」的希臘語詞也可以翻作「奉差到外地傳道」。耶和華是最偉大的傳福音者,但「奉差到外地傳道」這個詞組對他並不適用,因為他至高無上,誰都不能差遣他。耶穌基督教導人認識天父時,說:「我是他的代表,是他差我來的。」(約翰福音7:29)耶和華之所以差遣他的獨生子到地上來,是因為他深愛世人。(約翰福音3:16)奉差到外地傳道的人當中,耶穌可說是最偉大、最優秀的,因為他奉差到世上來的一個目的,就是「要給真理作見證」。(約翰福音18:37)耶穌熱心宣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成效卓著,無往不利。他的傳道工作不僅造福當日的人,還造福後世,我們到現在仍可以受益。比如說,不論我們有沒有被派到外地傳道,都可以學習耶穌的傳道技巧,像他那樣教導別人。

      3.我們會探討哪些問題?

      3 耶穌奉差到世上來宣揚上帝的王國,這使人想到以下問題:耶穌在地上有什麼經歷呢?為什麼他的教導能打動人心,令人信服呢?他向人傳道卓有成效,要訣是什麼呢?

      樂意奉差到不同的環境傳道

      4-6.耶穌奉差到地上來,要適應什麼改變?

      4 今天,無論基督徒是奉派到外地去傳道,還是自願搬到更需要傳道員的地區服務,都可能要降低生活的水平,適應新的環境。耶穌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不妨將耶穌在天上的境況跟他在地上的生活比較一下,兩者差距之大,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在天上,耶穌跟天父一起生活,身邊全都是真心事奉耶和華的天使。(約伯記38:7)在地上,他跟有罪的世人一同生活在腐敗的世界裡,這跟純潔的天界對照,相差何止千萬倍!(馬可福音7:20-23)此外,耶穌還要處理他的親密門徒之間的爭論。(路加福音20:46;22:24)當然,耶穌在地上時,不管遇到什麼事,都處理得很圓滿。

      5 耶穌來到地上,並不是奇跡般地突然會說世間的一種語言,而是要像嬰孩一樣,從牙牙學語的階段開始。這跟他在天上發號施令,指揮億萬天軍的情況相比,簡直是天差地遠!耶穌在地上時,至少掌握了世間的一種語言,但說世人的語言跟說「天使的語言」完全是兩回事。(哥林多前書13:1)儘管如此,耶穌卻能說出「中聽的話」,打動人心, 在這方面無人能與他相比。(路加福音4:22)

      6 再看看上帝的兒子來到地上後,還要適應什麼重大的改變。雖然耶穌沒有遺傳到亞當身上的罪,卻真的變成了凡人,跟後來成為他「弟兄」的受膏門徒一樣是血肉之軀。(請讀希伯來書2:17,18)耶穌在地上的最後一晚,本可以求天父「派十二個軍團以上的天使」來救他,但他並沒有這樣做。請想想,耶穌在天上時,是天使長米迦勒,千千萬萬的天使都聽命於他!(馬太福音26:53;猶大書9)耶穌在地上固然行了不少奇跡,但跟他在天上的成就相比,始終還是有限的。

      7.猶太人怎樣看待他們所領受的律法?

      7 耶穌降世為人之前是「話語」,他很可能就是那位代表上帝發言並帶領以色列人穿越曠野的天使。(約翰福音1:1;出埃及記23:20-23)以色列人「領受了天使傳達的律法,卻不遵守」。(使徒行傳7:53;希伯來書2:2,3)事實表明,1世紀的猶太宗教領袖也領悟不到律法的真正含意。就以安息日的規定為例。(請讀馬可福音3:4-6)抄經士和法利賽派漠視了「律法上更重大的事,就是公正、慈悲、忠信」。(馬太福音23:23)儘管如此,耶穌卻沒有輕言放棄,仍繼續向猶太人傳講真理。

      8.為什麼耶穌能扶助我們?

      8 耶穌樂意奉上帝差遣到地上來傳福音,這是因為他深愛世人,十分渴望幫助他們。耶穌自始至終都有傳福音者的精神,熱心從沒消減。他在地上時對耶和華忠心耿耿,因而能夠「身負重任,使所有服從他的人得到永世的拯救」。「他既然受過考驗吃過苦,現在就能扶助[像我們一樣]受考驗的人。」(希伯來書2:18;5:8,9)

      訓練有素,教導得法

      9,10.耶穌奉差到地上來之前,受過什麼訓練?

      9 今天,中央長老團委派基督徒到外地去傳道之前,都會先讓他們接受訓練。那麼,耶穌基督有沒有受過訓練呢?有。不過,他受膏成為彌賽亞之前,並沒有上過拉比的學府求學,也沒有在著名的宗教領袖腳前受過教育。(約翰福音7:15;另見使徒行傳22:3)既然這樣,為什麼耶穌在教導方面能做得這麼稱職呢?

      10 不管耶穌從母親馬利亞和養父約瑟那裡學到什麼,就傳道工作來說,他主要還是受到至高的導師訓練。耶穌談到自己所受的訓練,說:「我沒有憑著自己的意思講話,而是差我來的父親親自給我命令,要我說什麼,講什麼。」(約翰福音12:49)請留意,關於在世上教什麼,天父給了兒子明確的指示。耶穌來到地上之前,想必用了很多時間仔細地聽天父的教導。還有什麼比接受天父的訓練更優越呢?

      11.耶穌反映出天父對待世人的態度到什麼程度?

      11 兒子自受造以後,就一直跟天父親密無間。耶穌降世為人之前,在天上是智慧的化身,他留心觀察耶和華怎樣對待世人,看出天父關愛人類。兒子對待世人就像天父待世人一樣,充分反映出天父的愛。因此,智慧的化身能夠說自己「所愛的離不開世間的人」。(箴言8:22,31)

      12,13.(甲)耶穌觀察天父怎樣對待以色列人,從中學到什麼?(乙)耶穌怎樣把學到的實行出來?

      12 兒子在受訓的過程中,也觀察到天父怎樣處理棘手的問題。請看看耶和華怎樣對待叛逆不忠的以色列人。尼希米記9:28說:「他們一得享安寧,就在你[耶和華]面前再次作惡。於是你任他們落在仇敵手中,任仇敵踐踏他們。他們回頭向你求救,你仍舊從天上垂聽,大發慈悲,一再解救他們。」耶穌跟耶和華一起工作,留心觀察天父怎樣處事待人,因此在地上傳道時,能夠像天父那樣憐恤人。(約翰福音5:19)

      13 耶穌把學到的實行出來,對門徒表現出憐恤之情。在他去世前的晚上,他深愛的門徒全都「撇下他逃跑了」。(馬太福音26:56;約翰福音13:1)使徒彼得甚至三次不認基督!儘管如此,耶穌並沒有放棄門徒,仍舊留給他們回頭的機會。他對彼得說:「我已經為你懇切祈求,免得你信心盡失。你回頭以後,要強化你的弟兄。」(路加福音22:32)如今屬靈的以色列已經建立「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而新耶路撒冷的城牆的十二塊基石上,都寫著綿羊羔耶穌基督的十二使徒的名字。受膏基督徒和他們的忠貞夥伴「另外的綿羊」在上帝大能的手下,跟隨他愛子的領導,組織起來宣揚上帝的王國。直到今天,宣揚王國的工作仍然蓬勃發展。(以弗所書2:20;約翰福音10:16;啟示錄21:14)

      耶穌怎樣施教

      14,15.耶穌的教導方式跟抄經士和法利賽派的有什麼不同?

      14 耶穌怎樣把學到的用來教導門徒呢?只要比較一下耶穌和猶太宗教領袖的教導方式,就可以清楚看出耶穌的教導方式優越得多。抄經士和法利賽派「因為自己的傳統,叫上帝的話語作廢了」。耶穌跟他們可不一樣,他的話不是憑著自己的主意說的;他恪守上帝的話語,始終如一地傳講天父的信息。(馬太福音15:6;約翰福音14:10)在這方面,我們必須效法耶穌。

      15 耶穌的教導方式跟宗教領袖截然不同,還有一個原因。他談到抄經士和法利賽派,說:「凡他們吩咐你們的,你們都要實行,都要遵守,卻不要仿效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只會說不會做。」(馬太福音23:3)耶穌不僅教導人怎樣做,自己也身體力行。讓我們看一個事例,證明耶穌言行一致。

      16.馬太福音6:19-21記述了耶穌對門徒的勸告,我們怎麼知道耶穌自己也身體力行?

      16 耶穌勸門徒要「在天上積存財寶」。(請讀馬太福音6:19-21)耶穌自己有沒有身體力行呢?有,因此他能夠實話實說:「狐狸有洞,天上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路加福音9:58)耶穌的生活十分簡樸。他全神貫注於宣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並且用行動表明,不在地上積存財寶,確實能夠免去很多憂慮。耶穌向門徒指出,為自己積存天上的財寶,實在明智得多,因為「天上沒有蛾蛀,沒有鏽蝕,也沒有賊挖洞來偷」。你是不是照著耶穌的勸告去做,為自己積存天上的財寶呢?

      令耶穌受人喜愛的特質

      17.耶穌有什麼特質,使他在傳福音方面卓越非凡?

      17 耶穌有什麼特質,使他在傳福音方面卓越非凡呢?他樂於助人,對人關心體貼。耶穌將耶和華的各種美德反映出來,例如謙卑、愛心、憐恤等。請留意,許多人都深受這些特質吸引,樂於親近耶穌。

      18.為什麼說耶穌十分謙卑?

      18 上帝差耶穌到地上來,耶穌接受這個任務後,就「徹底捨了自己,取了奴隸的形態,成了人的模樣」。(腓立比書2:7)他這樣做,十分謙卑。耶穌從沒有以輕蔑的態度對待凡人,也沒有用高傲的口氣說:「我老遠從天上下到世間,就是為了你們,所以你們都應該聽我說!」假彌賽亞喜歡自吹自擂,耶穌卻恰恰相反,不會到處宣傳自己是真彌賽亞。有時候,他還吩咐人不要把他的身份或他所做的事張揚出去。(馬太福音12:15-21)耶穌希望別人根據自己所看見的事,來決定要不要跟隨他。在天上時,他身邊全都是完美的天使;在地上時,他雖是門徒的主,卻沒有要求門徒像天使那樣十全十美。他的門徒實在很有福!

      19,20.由於關愛群眾,憐恤他們,耶穌怎樣做?

      19 此外,耶穌基督也對人流露出心中的愛,而愛就是天父最顯著的特質。(約翰一書4:8)耶穌教導群眾,完全是出於愛心。請看看耶穌對一個青年官長所流露的情感。(請讀馬可福音10:17-22)耶穌看著他,「就愛他」,很想幫他一把。但很可惜,這個青年官長不肯放棄自己豐富的財產去跟隨耶穌。

      20 令耶穌受人喜愛的另一種特質就是憐恤之情。像所有不完美的人一樣,接受耶穌教導的人都被不同的難題壓得喘不過氣來。耶穌非常同情群眾的疾苦,見他們這麼可憐就教導他們。且舉例說明。有一次,耶穌和使徒們忙得不可開交,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耶穌本想歇一歇,但看見一群人湧過來,他有什麼反應呢?耶穌「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因為他們像沒有牧人的綿羊一樣。耶穌就教導他們許多事」。(馬可福音6:34)耶穌在地上傳道時,注意到群眾的處境十分可憐,於是盡心竭力地教導他們,又行奇跡幫助他們。有些人深受耶穌的美好特質吸引,被他的話打動了,結果成為他的門徒。

      21.下一篇文章會談些什麼?

      21 從耶穌在地上的傳道活動,我們還可以學到更多的事,下一篇文章就會談談這方面。我們可以怎樣進一步學習耶穌的典範,努力培養傳福音者的精神呢?

  • 學習基督的典範,培養傳福音者的精神
    守望台2008年 | 2月15日
    • 學習基督的典範,培養傳福音者的精神

      你們要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哥林多前書11:1

      1.為什麼我們應該效法耶穌基督?

      使徒保羅從事海外傳道工作,以耶穌基督為典範。他勸勉信徒同工,說:「你們要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哥林多前書11:1)耶穌在地上時,曾親自為使徒洗腳,向他們示範怎樣做才是謙卑,然後說:「我為你們立下模範,我向你們怎樣做,你們也該照樣做。」(約翰福音13:12-15)我們既是基督徒,說話做事就該效法耶穌,並且在生活的每一方面都反映基督的美好特質,這是每個基督徒應盡的義務。(彼得前書2:21)

      2.即使中央長老團沒有派你到外地去傳道,你仍可以有什麼態度?

      2 上一篇文章提到,基督徒奉差到外地去的目的是傳福音,向當地的人宣揚好消息。關於傳福音,保羅提出了一些令人感興趣的問題。(請讀羅馬書10:11-15)請留意,使徒保羅問道:「沒有人傳講,又怎麼聽見呢?」接著他引述以賽亞的預言,說:「人宣揚美事的好消息,他們的腳步多麼美好!」(以賽亞書52:7)即使中央長老團沒有派你到外地去傳道,你仍可以效法耶穌,熱心宣揚好消息,努力培養傳福音者的精神。去年,在236個國家,一共有695萬7854個王國傳道員「做傳福音者的工作」。(提摩太後書4:5)

      「我們已經撇下一切跟隨你了」

      3,4.耶穌撇下天上的什麼來到地上?我們必須怎樣做才能跟隨耶穌?

      3 耶穌為了完成上帝派他到地上來執行的任務,不惜撇下天上的生命和榮耀,「徹底捨了自己,取了奴隸的形態」。(腓立比書2:7)我們照著基督的榜樣而做的事,不管做了多少,都不能跟耶穌在地上所做的相比。儘管如此,我們卻能堅定不移地跟隨耶穌,不再回頭看撒但的世界,不再留戀已經撇下的東西。(約翰一書5:19)

      4 有一次,使徒彼得對耶穌說:「你看,我們已經撇下一切跟隨你了。」(馬太福音19:27)耶穌呼召彼得、安得烈、雅各和約翰來跟隨他,他們就隨即撇下網,跟隨耶穌去了。他們放棄捕魚的事業,從此專心執行傳道使命。根據路加福音的記載,彼得是這麼說的:「你看,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一切,跟隨你了。」(路加福音18:28)雖然我們大部分人都不用撇下「所有 的一切」去跟隨耶穌,但為了做基督的門徒,全心全意地事奉耶和華,我們就要「承認不再擁有自己」。(馬太福音16:24)這樣做為我們帶來很多福樂。(請讀馬太福音19:29)我們效法基督,像他那樣熱心支持傳福音的工作,就會感到愉快。我們能夠幫助別人親近上帝和他的愛子,即使只是盡了一點綿力,也會滿心喜悅。

      5.移居外國的人認識聖經真理後,可能決定怎樣做?請舉例說明。

      5 瓦爾米爾是巴西人,原先在蘇里南的內陸採金礦。他嗜酒成癮,生活放蕩。有一次他進城去,在那裡遇到耶和華見證人,並接受了聖經研究的安排。他天天都學習聖經,又大大改變自己的生活,不久之後就受了浸。瓦爾米爾看出,要是他繼續採金礦,就很難按照聖經的真理生活,於是就把這門賺錢的生意賣掉,回到巴西幫助自己的家人尋找屬靈的寶藏。的確,許多移居富裕國家的人認識聖經真理之後,都願意放棄工作,返回祖國,好幫助親友和其他人認識耶和華。這些王國傳道員的確有傳福音者的精神。

      6.就算我們不能搬到需要更多傳道員的地區去,也可以怎樣做?

      6 有不少耶和華見證人搬到一些需要更多傳道員的地區,有些甚至遷往國外去傳道。我們自己也許還不能這麼做,但仍可以效法耶穌,盡心竭力地向人傳道。

      耶和華給我們所需的訓練

      7.上帝的組織安排了哪些訓練班,讓傳道員可以在宣揚王國方面更上一層樓?

      7 我們可以善用耶和華現正提供的教育,就像耶穌受到耶和華的訓練一樣。耶穌親口說過:「先知書上記著說:『他們全都要受耶和華教導。』」(約翰福音6:45;以賽亞書54:13)今天,為了使我們勝任宣揚王國的工作,上帝的組織特地安排了不同的訓練班。毫無疑問,我們每一個人多少都可以從會眾的傳道訓練班得到一些裨益。每個先驅都可以參加先驅訓練班,那些做了先驅很多年的弟兄姊妹還有機會再參加一次。長老和助理僕人則可以參加王國職務訓練班,從而提高他們的教導能力,使他們在照顧信徒方面更上一層樓。不少獨身的長老和助理僕人都參加過組織事務訓練班,這使他們更能在傳道工作上幫助別人。許多奉派到海外傳道的弟兄姊妹,都接受過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的培訓。

      8.為了接受耶和華所提供的訓練,有些弟兄甘願怎樣做?

      8 為了參加上一段提到的訓練班,許多耶和華見證人都調整自己的事務。就以加拿大的尤谷為例,由於雇主不准他請假參加組織事務訓練班,他只好辭去工作。尤谷說:「我一點也不後悔。如果老闆真的准許我留職停薪,那麼他可能會期望我終生為公司效勞。但是,現在不管耶和華派我到哪裡傳道,我都可以隨時動身。」的確,許多人為了接受上帝所提供的訓練,都甘願放棄自己以往所重視的東西。(路加福音5:28)

      9.請舉例說說,盡心竭力地教導人認識聖經的真理可以取得什麼成效。

      9 盡心竭力地教導人認識聖經的真理,可以取得相當大的成效。(提摩太後書3:16,17)請看危地馬拉的一個事例。紹羅天生患有輕微的智障。學校一位老師告訴紹羅的媽媽,她不該強迫兒子學習讀書識字,這樣做只會令兒子灰心喪氣。由於這緣故,紹羅離開學校時,還不能認字。後來耶和華見證人用《專心寫讀》這本冊子教紹羅讀書識字。紹羅漸漸進步,終於能夠在傳道訓練班發表演講。有一次,紹羅的媽媽在逐戶傳道時,遇到了那位老師,就告訴對方紹羅已經會認字了。老師知道後,就請紹羅的媽媽在下一個星期帶兒子一起來看她。紹羅依約來到老師的家,老師就問他:「你打算教我什麼呢?」紹羅翻開《辨明聖經的真理》,讀了一段課文給老師聽。老師說:「我真不敢相信!現在換你來教我了!」她上前擁抱紹羅,感動地流下淚來。

      打動人心的教導

      10.我們可以用什麼精良的工具去教導人認識聖經真理?

      10 耶穌不但按照耶和華所教的去教導人,而且以聖經的教誨為依據。(路加福音4:16-21;約翰福音8:28)我們教導別人時,遵從耶穌的指示,以聖經為依據,就是效法耶穌。這樣,我們每一個人所傳所教的就會一致,大家同心合意,就會更團結和諧。(哥林多前書1:10)「忠信睿智的奴隸」提供不同的聖經書刊,幫助我們在教導上團結一致,使我們能夠完成傳福音的工作,我們實在感激不盡!(馬太福音24:45;28:18,19)《聖經真理》書是其中一本出版物,現以179種語言發行。

      11.埃塞俄比亞一個姊妹善用《聖經真理》書,怎樣成功地克服別人的反對?

      11 我們用《聖經真理》書去教導人認識聖經,甚至能使反對者改變心意。有一次,埃塞俄比亞一個叫呂萊的先驅姊妹正在教導學生認識聖經,學生的一個親戚突然衝進來,激動地叫她們停止討論聖經。呂萊用《聖經真理》第15章中偽鈔的比喻,很鎮定地跟這個女子推理。對方終於平靜下來,並讓呂萊和學生繼續研讀。呂萊第二次跟學生討論聖經時,這個女子也在場,她不但請求呂萊教她學習聖經,還說願意支付學費呢!不久,她就每個星期學習聖經三次,而且還進步得不錯。

      12.請用例子說明,年輕人怎樣做就能有效地教導別人認識聖經的真理。

      12 年輕人也可以用《聖經真理》書去幫助別人。在夏威夷,11歲的基諾在學校裡閱讀《聖經真理》書,有個同學就來問他:「為什麼你不慶祝節日呢?」基諾馬上翻到《基督徒應該慶祝節日嗎?》這個附錄,直接把答案念給同學聽,然後再翻到目錄,問同學對哪個題目最感興趣,這樣就建立了一個聖經研究。在上個工作年度,耶和華見證人一共主持了656萬1426個聖經研究,許多見證人都是用《聖經真理》書教導學生認識聖經的。你是不是也用這本書主持聖經研究呢?

      13.學習聖經可以在什麼方面對人產生深刻的影響?

      13 用《聖經真理》書主持聖經研究,對那些想遵行上帝旨意的學生可以產生深刻的影響。在挪威,一對特別先驅夫婦跟一個來自贊比亞的家庭討論聖經。這個家庭已有三個女兒,夫妻倆不想再生了。不料妻子又懷孕,夫妻倆就想要墮胎。就在他們打算去看醫生之前幾天,他們正好討論到《以上帝的觀點看待生命》那章,課文有一幅胎兒的插圖。夫妻倆看見這幅插圖後,深受感動,決定把孩子生下來。他們繼續學習聖經,在靈性上有顯著的進步,並以聖經老師的名字為剛出生的兒子命名。

      14.請說說我們言行一致能產生什麼好結果。

      14 耶穌的教導能發揮這麼大的作用,一個主要的原因是:他不僅教導人怎樣做,自己也身體力行。耶和華見證人效法耶穌,言行一致。由於這緣故,許多人都很欣賞耶和華見證人的好行為。新西蘭一個商人的汽車被人撬開,偷走了一個公事包。這個商人就向警察報案,警察說:「除非撿到公事包的是個耶和華見證人,不然就別想找回你的財物。」一個耶和華見證人送報紙時,撿到了商人的公事包,並通知他。商人來到姊妹的家,發現那份最重要的文件還在公事包裡,不禁鬆了一口氣。姊妹對商人說:「歸還失物是我應該做的事,既然我是個耶和華見證人,就更應該這樣做。」商人想起當天早上警察所說的話,感到非常驚訝。由此可見,真基督徒切實按照聖經的教誨生活,認真學習耶穌的典範。(希伯來書13:18)

      像耶穌那樣待人

      15,16.我們怎樣做,就能吸引別人聽我們所傳的信息?

      15 耶穌待人的方式吸引了很多人聽他講話。他為人謙卑,對人流露出心中的愛,所以貧寒的人都很樂意親近他。耶穌憐恤那些來見他的人,用體貼的話安慰他們,並治好許多人的病。(請讀馬可福音2:1-5)雖然我們不能施行奇跡,卻能以愛相待、處世謙卑、憐恤別人。我們養成這些特質,就能吸引別人學習聖經真理。

      16 憐恤之情能發揮很大的作用。在南太平洋基里巴斯一個偏遠的島上,特別先驅塔莉瓦逐戶傳道時,遇到一個叫貝爾的長者。儘管貝爾表示不想聽,但塔莉瓦並沒有因此離去。她注意到貝爾的身體有局部癱瘓,就很同情他,於是問:「你有沒有聽過上帝對病人和長者提出的應許呢?」接著,她讀出以賽亞書的一段預言。(請讀以賽亞書35:5,6)這引起了貝爾的好奇心,他說:「我看聖經看了這麼多年,教會的傳教士也經常探訪我,但我怎麼都沒看過這段經文呢!」貝爾開始學習聖經,在靈性上不斷進步,現在已經受了浸。他雖然身有殘疾,但仍然帶頭照料這偏遠海島上的小組,走遍整個海島向人傳講王國的好消息。

      繼續效法基督

      17,18.(甲)你怎樣做,就能在傳福音的工作上取得成效?(乙)凡認真地執行傳道工作的人,都會得著什麼福樂?

      17 從傳道所得的愉快經歷一再表明,只要我們努力培養耶穌的美好特質,並在生活上反映出來,就能夠在傳福音的工作中取得成效。我們效法基督,熱心支持傳福音的工作,是再適當不過的事!

      18 公元1世紀,有些人不惜撇下一切去跟隨耶穌,彼得就是其中之一。他問耶穌:「我們到底會得著什麼呢?」耶穌回答說:「凡為我的名撇下了房屋、兄弟、姊妹、父親、母親、孩子或土地的,都會得著許多倍,又會得著永生。」(馬太福音19:27-29)只要我們繼續學習基督的典範,努力培養傳福音者的精神,就一定會體驗到以上的話是千真萬確的。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