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和華的手與他們同在」守望台1989年 | 6月1日
-
-
「傳給萬國」
3.耶穌的什麼預言必然使猶太籍的門徒大感意外?為什麼?
3 因此,我們可以想像耶穌的猶太籍門徒聽見他在臨死之前三日對他們所說的話時感到多麼意外。當時他對門徒說:「這王國的好消息要傳遍有人居住的大地,對萬國作一個見證;然後末日便會來到。」耶穌的門徒必然納罕他們怎能將好消息「傳給萬國」。這一小群信徒怎能完成這麼艱巨的任務呢?——馬太福音24:14,《新世》;馬可福音13:10。
4.耶穌復活之後對門徒下了什麼命令?
4 後來,耶穌在復活後進一步吩咐門徒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因此,他們奉派將主人的信息傳給「萬國的人」。——馬太福音28:18-20。
5,6.(甲)宣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的工作怎樣伸展到外邦人那裡?這帶來了什麼結果?(乙)聽過彼得敘述他與外邦人哥尼流的經驗之後,耶路撒冷的長老們有什麼反應?
5 後來這件工作包括向外邦人傳道在內。這的確是一項挑戰。三年之後彼得所表現的態度足以證明這點。彼得在異象裡聽見有聲音吩咐他去吃一些不潔的動物。上帝向他表示,以前被視為不潔的東西,現今已被視為潔淨了。這使彼得感到大惑不解。接著上帝的靈指引彼得到外邦人哥尼流——羅馬的一個百夫長——家裡。他在那裡看出上帝的旨意是要他向哥尼流傳道,雖然他以前曾認為與其他種族的人接觸是不合法的。彼得仍在說話之際,聖靈降在這個外邦人的一家身上;由此上帝在實際上表示,基督徒傳道活動的範圍現今必須擴大到把非猶太的世界也包括在內。——使徒行傳10:9-16,28,34,35,44。
6 後來彼得將這項發展向耶路撒冷的長老們解釋清楚,他們「就默默無聲,把榮耀歸給上帝,說:『這樣看來,上帝也把悔改的心賜給外族人,使他們得生命。』」(使徒行傳11:18,《新譯》)現在外邦國家也有充分機會接受有關基督和他的王國的好消息了!
海外傳道員前往各國去
7.基督徒的海外傳道活動怎樣開始伸展到地中海沿岸的各國?耶和華對此有什麼看法?
7 在司提反以身殉道之後加速進行的傳道工作,現在開始向不同的方面發展。除了使徒之外,耶路撒冷的會眾均散布各地。起初,受到逼迫的猶太籍信徒僅對腓尼基、塞浦路斯和安提阿的猶太人傳道。「可是,……有些塞浦路斯人和散林人……開始對講希臘語的人談論,宣布主耶穌的好消息。」耶和華對這項在各國的人當中進行的海外傳道活動有什麼看法呢?「耶和華的手與他們同在,有很多成為信徒的人歸向主。」由於早期基督徒的勇敢,有效的海外傳道活動開始伸展到地中海沿岸各地。但還有更大的發展。——使徒行傳4:31;8:1;11:19-21,《新世》。
8.上帝怎樣表示要採取決定性的行動以擴展海外傳道工作?
8 大約公元47-48年,上帝通過聖靈表示要採取一項決定性的行動以擴展海外傳道工作。使徒行傳13:2-4的記載告訴我們:「聖靈說:『要為我把巴拿巴和掃羅分別出來,去作我呼召他們作的工。』……他們既然奉聖靈差遣,就下到西流基[敘利亞安提阿的海港],從那裡坐船往塞浦路斯。」(《新譯》)當時保羅和巴拿巴必然感到多麼興奮——前往他們的第一個海外傳道地區!使徒保羅帶頭發動基督徒的海外傳道活動。當時他也正為一件會在我們這20世紀完成的工作奠下基礎。
9.使徒保羅的海外傳道旅行有些什麼成就?
9 保羅接著作了聖經所載的三次海外傳道旅行,後來更以囚犯的身分前往羅馬。在這幾次海外傳道旅行期間,他在歐洲的若干城市展開工作,並且在今日我們所知的敘利亞、塞浦路斯、克利特、土耳其、希臘、馬爾他和西西里等國家和海島宣揚王國的信息。他的行蹤甚至可能遠達西班牙。他有分在許多城市將會眾建立起來。他這種有效的海外傳道活動有什麼祕訣呢?
有效的教導
10.為什麼保羅在海外傳道活動方面如此有效?
10 保羅效法基督的教導方式。因此他知道怎樣與別人相處。他知道怎樣教導及訓練別人成為教師。他的教訓均以聖經為根據。他絕沒有試圖以自己的智慧贏得別人的好感,相反,他根據聖經與人推理。(使徒行傳17:2,3,《新世》)此外,保羅知道怎樣適應聽眾,也擅於運用當地的環境去傳播他的信息。正如他說:「我自願成為眾人的奴僕,為的是要多得一些人。對猶太人,我就作猶太人。……對沒有律法的人,我就作了沒有律法的人。……對軟弱的人,我就成了軟弱的人,為了要得著軟弱的人。對怎麼樣的人,我就作怎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一些人。」——哥林多前書9:19-23,《新譯》;使徒行傳17:22,23。
11.什麼顯示保羅和他的同伴均是有效的海外傳道員?基督徒的傳道工作擴展到多麼廣泛的程度?
11 保羅和他的同伴是有效的海外傳道員。他們在所到的各處堅忍不拔地建立和強化基督徒的會眾。(使徒行傳13:14,43,48,49;14:19-28)早期基督徒的傳道工作擴展得這麼廣遠,以致保羅最後能夠說,「這福音傳到你們那裡,也傳到普天之下,並且結果增長。」不錯,早期的海外傳道活動對人深具影響。——歌羅西書1:5,6,23。
-
-
「耶和華的手與他們同在」守望台1989年 | 6月1日
-
-
13.現代一項海外傳道運動怎樣發起?到1916年有什麼成就?
13 十九世紀末葉,守望台社的首任社長羅素(Charles T. Russel)看出有發動海外傳道運動的必要。於是他組織了一項廣泛的見證運動。他曾親自探訪美國的許多城市,並且乘船週遊世界,盡量探訪許多國家。他根據聖經寫了許多文章,以35種文字印行。據報在他於1916年逝世之前,他行了超過一百萬哩路在各地發表演說,並且作了3萬多個傳道演講。
14.盧述福採取什麼行動去推廣海外傳道活動?
14 他的繼任人盧述福(Joseph F. Rutherford)也看出海外傳道活動的重大需要。他在1920年代早期派出能幹的人前往各國發起傳道工作。海外傳道員在西班牙、南美洲和西非洲發起宣揚王國的活動。1931年,社方呼籲弟兄們自告奮勇前往西班牙傳道。英國有三位青年男子自願前往該國服務。他們在極困難和艱辛的環境之下工作了四年,直至西班牙內戰在1936年爆發。當時他們的生命受到威脅而被迫逃離該國。
15.在1940年代有什麼事發生使海外傳道工作大為擴展?
15 在1940年代的十年間,海外傳道活動有甚至更優良的發展。守望台社的第三任社長諾爾(Nathan H. Knorr)有一班熱心的人作他的助手。1942年,他顯然在聖靈指引之下看出需要設立一間海外傳道學校以接受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挑戰。在世界大戰期間,他採取主動在1943年2月於紐約州北部設立了守望台基列學校。學校設有四位指導員,每六個月便對一百多位熱心的弟兄姊妹施行基於聖經的訓練以裝備他們從事海外傳道服務。他們的活動有效嗎?
16.(甲)1943年有多少見證人參與傳道?這個數字與今日比較如何?(乙)在這項擴增方面,海外傳道員擔任什麼角色?請解釋。
16 1943年,在世上的54個國家裡僅有12萬6329個見證人參加傳道工作。今日的情形又如何?在45年之後的今日,見證人的數目相當於1943年的28倍,共有超過350萬個活躍的傳道員分布在212個國家地區和海島上。這項增加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從基列學校畢業的6000多位海外傳道員所奠下的良好根基。這些弟兄姊妹來自59個國家,在過去五十年間被派往148個不同的國家地區。憑著他們的幫助,我們已不再像45年前一樣在全世界僅有十萬多個見證人了。相反,現今世上有十個國家,其中每個國家均有超過十萬個傳道員從事著宣揚和教導人認識好消息的工作。在大部分這些國家中,基列海外傳道員均在擴展福音的工作上打先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