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仇恨到處蔓延守望台2000年 | 8月15日
-
-
仇恨到處蔓延
「人從來就不了解自己所憎恨的人。」——詹姆斯·拉塞爾·洛威爾,散文家兼外交家。
今天,仇恨彌漫四周,彷彿把我們團團圍住。像東帝汶、科索沃、利比里亞、利特爾頓、薩拉熱窩一類的地名,還有新納粹黨、光頭黨、白人至上主義者等名稱,已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裡。每逢聽到這些名稱,我們的腦海裡不禁又浮現出一些令人難過的景象,例如燒焦的廢墟、新近挖掘的萬人塚、一堆堆的屍骸等。
世人指望未來能夠擺脫仇恨、衝突和暴力。很可惜,他們的夢想破滅了。已故法國總統密特朗的遺孀薘妮埃爾回想起年輕的日子,說:「那時人人都嚮往在一個互相信賴的社會裡,自由自在地生活,彼此親如兄弟,在精誠團結的大家庭裡和洽共處。他們也盼望身體健康、生活安寧,人人都得到應有的尊重,在繁榮富強的世界裡太太平平地過日子。」這些理想有沒有實現呢?她嗟嘆說:「事隔半個世紀,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我們遇到重重挫折。」
仇恨的浪潮再次洶湧,這個現象是不容忽視的。仇恨不斷擴散開去,發泄方式也越來越明目張膽。大眾過去一直把人身安全視作理所當然。今天,無理性的仇恨事件接連不斷地發生,一次比一次更恐怖,弄得人人自危,生怕受到連累。即使我們在家裡或在本國沒有遭人仇視,這也不能保證,我們不會在其他地方成為別人仇恨的對象。從電視台天天播放的新聞及時事節目中,我們不難看到仇恨浪潮四起的明證。仇恨甚至蔓延到互聯網上去。請看看以下幾個例子。
民族主義在過去十年間抬頭,聲勢之大是前所未見的。哈佛國際事務中心總幹事小約瑟夫·奈說:「在世上幾乎所有地方,民族主義的聲勢都不斷壯大,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全球各地不再融合為一村了,而是分成不同的村落。每個村落都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大家相互之間存有戒心。由於互不信任,爆發衝突的可能性大增。」
仇視他人的行為不一定轟動國際。在一個國家境內或在某個地區內所發生的仇殺事件,有些是鮮為人知的。在加拿大,五個光頭黨成員殺了一個年長的錫克教徒。「有些人認為,這宗兇案顯示,在一個以寬容異族著稱的國家裡,仇視外僑的罪行正死灰復燃。」在德國,極端分子襲擊異族的事件曾連續幾年穩步下降,但到1997年卻止降回升,增加了百分之27。內政部長曼弗雷德·坎特說:「這個趨勢實在令人沮喪。」
據報導,阿爾巴尼亞北部有六千多個兒童被困在家裡,不能外出,因為他們的父母生怕子女遭到仇敵射殺。這些孩童受世仇所累,成了籠中鳥。為了防範仇人報復,「盈千累萬的家庭終日提心吊膽,無法過正常的生活」。美國聯邦調查局透露,「1998年,同仇怨有關的罪行,共有7755宗記錄在案,當中有過半是出於種族歧視的」。至於其餘的罪行,有些是偏見引起的。罪犯不是對受害人的宗教、族裔有偏見,就是歧視傷殘人士。
此外,排外事件也十分猖獗,報章天天都用大字標題報導。受害人主要是飄泊異鄉的難民,他們目前為數超過二千一百萬。說來遺憾,公然仇視外僑的,十有八九都是年輕人。原因是,不負責任的政治人物常常教唆他們這樣做;其他人則企圖諉過於外來人。排外行為不一定是顯而易見的,有些跡象是不大顯眼的,例如不信任外族、不容異己、對異族抱有成見等。
仇恨為什麼到處蔓延呢?世人該怎樣辦才能消除仇恨?接續的文章會探討這些問題。
-
-
消除仇恨的惟一方法守望台2000年 | 8月15日
-
-
消除仇恨的惟一方法
「仇恨和恐懼是不可分割的。……凡我們所懼怕的,我們都憎恨。可見,仇恨背後潛藏著恐懼。」——西里爾·康諾利,文學批評家兼編輯。
不少社會學家認為,仇恨根植於人的潛意識,根深蒂固,難以拔除。一個政治學家說,「仇恨有很大部分可能是與生俱來的」,這是人的本性。
研究者對人性下這樣的結論是可以理解的。他們的研究對象,不論男女,全都是「在罪孽裡生的」,生下來就「有了罪」,正如受靈示的聖經記載所描述一樣。(詩篇51:5)幾千年前,創造主曾審察不完美的人,「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創世記6:5。
對別人抱有偏見,歧視他人的行為能煽起仇恨。這一切所以發生,是因為人生來就不完美,只顧追求自身利益。(申命記32:5)令人遺憾的是,世上的政府機關,不管它們推行什麼政策,沒有一個能用立法手段把人的心思意念改變過來,使人消除偏見和仇恨,不再歧視別人。駐外記者喬安娜·麥吉里說:「由於仇恨作祟,波斯尼亞、索馬里、利比里亞、克什米爾和高加索地區戰火紛飛,血流成河。世界警察不管勢力有多強大,也無法從中調停,使族裔之間的仇恨煙消雲散。」
在我們尋求解決辦法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仇恨是由什麼促成的。
憂懼激發仇恨
懷恨的原因不一而足,泄恨的手法五花八門。作家安德魯·沙利文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說:「仇恨有的出於恐懼,有的只是表示輕蔑而已;有人利用權勢煽動仇恨,有人因失勢而懷恨在心;有人復仇雪恥,有人因妒生恨。……壓迫者滿懷憎恨,受害人怨憤難平。仇恨之火,有的慢慢燃燒,有的漸漸熄滅;有的一發不可收拾,有的怎麼也點不著。」
在我們的日子,仇恨激起了無數的衝突。這些衝突無疑涉及很多因素,主要包括社會和經濟兩方面。在多民族的地區,經濟命脈要是掌握在少數民族手裡,多數民族就會感到憤憤不平。各民族之間往往存有強烈的偏見,復仇泄恨的事件頻頻發生。在其他地區,外地移民紛至沓來,使社區居民的生計大受威脅,仇外情緒因此洶湧澎湃。
有些人可能覺得,新移民為了跟他們爭奪工作,不惜降低工資。他們也擔心,新移民大量湧入會使房地產的價格下跌。這些人是否真有理由感到憂懼不安,則是另一回事。人們擔心 經濟蒙受損失,擔心 社會標準或生活標準會下降。這樣的憂懼能發揮強大的作用,使人對新移民產生偏見、心懷怨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