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桑比克199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營區內的馬拉維裔弟兄自行組織起來,分成8個村子。他們在適應叢地的新生活方面吸收了不少經驗,而且掌握了技術,懂得怎樣建造房舍、王國聚會所,甚至大會堂。
-
-
莫桑比克199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大會堂倒塌的始末
當初,馬拉維裔的弟兄享有相當大的崇拜自由。莫桑比克裔的弟兄到達以後,起初也分享到這種自由。他們天天聚集在其中一個大會堂裡,查考每日經文。主持聚會的往往是一位馬拉維裔環務監督。馬托拉回憶說:「經過幾個月的監禁、勞頓以後,同那麼多弟兄一起聆聽屬靈的勸告,的確很有強化作用。」可是,這種有限的自由並沒有維持很久。
1976年1月28日,政府官員在軍隊護衛下,開進難民營,宣布說:「政府禁止你們在這些會堂或村內其他地方進行崇拜或禱告。這些會堂將收歸國有,交由政府酌情使用。」官員命令弟兄把所有的書籍全拿出來,一律充公。當然,弟兄設法把書藏起來。稍後,政府人員在每個會堂前面懸掛國旗,並且派軍人把守,確保政令嚴格執行。
這些會堂是用木柱圍成的,看上去很粗糙,其實十分牢固。可是,過不多久,所有會堂全都開始破損。登戈還記得有一次,區長和他剛剛進了一個村子,會堂忽然塌了下來,可是當時沒有下雨,又沒有刮風。區長大叫大嚷說:「怎麼搞的呀?你們太過分了。會堂收歸國有,現在全塌下來!」後來一次,區長對一位長老說:「你們一定是禱告求會堂倒塌,……你們的上帝果然叫會堂塌下來。」
難民營內的組織
有9個給莫桑比克弟兄住的村子很快就興建起來,跟原有的8個馬拉維村子平行相對。這兩群人憑著「清潔的言語」團結起來,在隨後12年共同起居作息。(西番雅書3:9)每一個村子分為兩個街區,街道維修完善。每一個街區內,有8塊土地,每一塊的大小是25米乘35米左右。一個街區組成一群會眾。當局在難民營下了禁令以後,弟兄再不能蓋造觸目的王國聚會所。於是,他們建造L型的房子,達成同一個目的。這些房子通常只住一位寡居或獨身的人,讓人家以為是住宅。到舉行聚會的時候,講者站在兩部分直角相連的位置,就可以看見兩邊的聽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