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莫桑比克
    199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另外,受過基列訓練的第一批海外傳道員抵達莫桑比克,也叫耶和華在莫桑比克的子民十分高興。這些基列畢業生住在馬普托和貝拉的海外傳道員之家。社方也在太特籌備另一個住宿地點,好迎接更多快要抵達的海外傳道員。

      海外傳道員使弟兄歡喜快樂

      在莫桑比克,海外傳道員的確有一個需求很大的地區。有些基列畢業生和經驗豐富的特別先驅滿懷自我犧牲的精神,渴望參與莫桑比克的屬靈重建工作和收割活動;他們雖然已在其他地區工作,也熱切地接受邀請,到這裡來服務。他們原來的服務地方分布在五大洲,當中多半是說葡語的國家,例如巴西和葡萄牙。他們的新任務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莫桑比克飽受戰爭和旱災蹂躪,到1990和1991年才剛剛擺脫經濟困境。漢斯·耶斯佩森是丹麥裔的海外傳道員,曾經在巴西服務,現在是區務監督。他回憶說:「商店裡幾乎空空如也,戰爭的痕跡和後果鑿鑿可見。」可是,國家的經濟顯然正穩定地復原。儘管這樣,在北部和農村地區,很多弟兄的生活仍舊極度艱難。

      海外傳道員要面對很多新事物。比方說,解放陣線政府和國民抵抗運動未曾簽署和約以前,海外傳道員有時要乘坐科盧納斯(由政府武裝部隊護送的車隊)才能到崗位履任,有時候還受到襲擊。可是他們得以認識當地的弟兄,所以感到非常喜樂。對很多當地弟兄來說,跟其他種族國籍的見證人見面,簡直就是美夢成真。

      在北部一個偏僻的地方,一個孩子跟爸爸走了一整天的路,為的是要看看從澳洲來的海外傳道員。做父親的看見孩子一臉驚奇,就說:「我不是告訴過你,我們有白人弟兄的嗎?」很多人一邊跟海外傳道員打招呼,一邊高高興興地說:「以前我們只能從《年鑑》所登載的經驗認識你們。」1993年仍然留在贊比亞難民營的莫桑比克見證人說:「我們在贊比亞一聽見太特有海外傳道員之家,就用盡方法回來,好親眼見到這件事。我們被人送去卡里科已經有18年了,現在我們希望能在這裡繼續服務。」

      這些海外傳道員來莫桑比克的主要目的,是要傳講上帝王國的好消息。傳揚這個信息的確叫人心滿意足。馬普托和貝拉的第一個海外傳道員回憶說:「這裡的人在靈性上實在太飢渴了。我們每天都分發了巨量的書刊。」在這個國家裡,社方用四色印刷的書刊是獨一無二的,深受公眾人士所注意。很多聖經學生都喜歡在海外傳道員之家研讀聖經,所以這裡常常用做研讀聖經的中央基地。

      現在全國有6個海外傳道員之家,有50個海外傳道員在不同的崗位服務。有些海外傳道員每月沿著分社所定的路線收集報告,順便派發信件、雜誌、書籍。這些路線經過的其中一個地點,正是以前米蘭熱的卡里科圈子。

  • 莫桑比克
    199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第177頁的圖片]

      上圖:長老和環務監督在海外傳道員每月經過的地點等候,收取書刊和郵件。

      下圖:太特市的海外傳道員學習支周華語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