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達不滿總是不對的嗎?守望台1997年 | 12月1日
-
-
不滿對己對人都有不利影響
當然,事事抱怨、事事批評是有害無益的,聖經也譴責這樣的精神。愛發怨言不但有損健康,破壞靈性,也叫人十分厭煩。聖經有一句箴言這樣描述愛發怨言的妻子:「大雨之日連連滴漏,和[喃喃埋怨]的婦人一樣。」(箴言27:15)人對耶和華表示不滿,肆意批評他的安排,就更為可責。例如,上帝在以色列人流浪曠野40年間,賜下神奇的嗎哪給他們作食物。但以色列人竟然說嗎哪是「難吃的東西」。於是上帝懲罰那些諸多不滿的人,叫毒蛇進入人民中間,結果有許多人被咬死。——民數記21:5,6,《現譯》。
耶穌也提醒門徒,與其批評同胞「稭草」般小的弱點,不如留意改善自己「椽木」般大的缺點。(馬太福音7:1-5)不滿的另一種形式是批評別人,保羅說這些人在上帝面前「不能辯解」,「因為你這審判人的也常做同樣的事」。所以,我們應該留意保羅的警告,避免對人吹毛求疵,以致養成敏於批評的精神。——羅馬書2:1。
聖經譴責所有形式的不滿嗎?
那麼,所有形式的不滿都是聖經所譴責的嗎?不是的。聖經表明我們生活在一個百孔千瘡的世界裡,要糾正的不平事數不勝數。耶穌曾在喻例裡提到,一個受欺壓的婦人懇求不義的法官為她伸冤。法官由於怕被她「窮追猛打」,就勉為其難,給她討個公道。(路加福音18:1-8)同樣,在某些事上,我們也得鍥而不舍地向有關方面申訴,才能見到不公平的情況受到改善。
耶穌吩咐我們要禱告求上帝的王國來臨。他的話不是表明,現今的世界已無藥可救,所以我們要「呼求」上帝,期待他糾正弊端嗎?(馬太福音6:10)在古代,耶和華聽聞「控告」所多瑪、蛾摩拉的「聲音」,於是派出使者去「看看他們所行的,是不是全像那……控告」。(創世記18:20,21,《新譯》)結果,耶和華挺身為呼求他的人糾正事態,把兩個城和城內荒淫無恥的居民一舉毀滅。
基督徒會眾
在基督徒會眾裡,弟兄之間不是也會有不滿發生嗎?基督徒男女是不完美的人。雖然他們盡力保持和睦,想團結一致地事奉上帝,有時也有些叫人不滿的情況需要糾正。公元1世紀的五旬節後不久,受膏基督徒當中就發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當時,許多新近歸信的基督徒為了要得到進一步的指引和鼓勵,就決定在耶路撒冷逗留一段時期。在這段期間,弟兄們彼此分享食物。可是,一些「說希臘語的猶太人向說希伯來語的猶太人喃喃埋怨起來,因為在每日的分配上,他們的寡婦被人忽視了」。當時使徒並沒有責備這些人,相反,他們迅速採取行動糾正事態。不錯,只要我們懷著尊重的態度和正當的動機,向會眾的監督提出合理的請求,他們就會謙卑地聆聽我們的申訴,採取適當的行動去糾正事態。——使徒行傳6:1-6;彼得前書5:3。
向適當的權柄申訴
你從以上的例子看出,當事人應該懷著正確的態度向適當的權柄申訴嗎?舉例說,向警察埋怨稅款太重,或向法官抱怨身體不適,都是於事無補的。類似地,向會眾內或會眾外無權知情或無法提出幫助的人訴苦,也同樣無濟於事。
-
-
表達不滿總是不對的嗎?守望台1997年 | 12月1日
-
-
可是,我們不應該期望,所有申訴都會獲得同樣的結果。睿智的所羅門王很現實地說:「彎曲的,不能變直。」(傳道書1:15)我們應該看出,有些事情只有等到上帝在他所定的時候,才能完全糾正過來。
-